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三十一章 論政(六)

雖然姬丹想的更遠,但趙午和貫高等人的建議中,也是又很多可用之處,比如說關于燕軍出征的形式,比如說對待東胡部民的處理的一些做法。

因此,姬丹對于二人之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然後又道︰「只可惜張卿不在,如是張卿在此,不知還會有何妙論!」

姬丹這句話,讓原本是追隨張耳來投奔姬丹的那些賓客,自覺臉上很是有些光彩。

有了這些榜樣在前,座下賓客更是踴躍,有人獻興工商以富國之策,有人奏報練兵之法,酈商更是主動請纓,要在日後出擊東胡之時,統兵為前鋒。

有勸諫太子當廣修水利以利農耕的,也有人提出,谷貴豆賤,既然太子發明燕玉羹,何不以燕國之谷,換他國之豆,如此可以獲得更多的糧食。也有贊太子在秦國,發明太子桌椅,風靡一時,可大設作坊,廣為販賣以求暴利,等等種種,或是妙計,或是奇談,不一而足。

姬丹安坐在台上,一一笑納,只是這心里有些奇怪,怎麼這門下眾人這麼踴躍,反而是身為賓客之首的太子卿範增至今一言不發呢?

姬丹一面笑著听眾人進言,一面眼光掃向右首的範增。

範增腰板挺直的端坐在幾後,微微垂著眼皮,無論別人說的多麼熱鬧,白淨的臉上都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樣子。除了偶爾抬起雙眼,看一下發言之人外,基本是一動不動。

漸漸地,大殿之中的發言稀疏了下來。

姬丹微笑著道︰「眾卿妙策,具有可取之處,待日後詳細商議,以備執行,鞠卿!」

鞠成在一側致禮︰「臣在!」

「眾卿之策,可都一一記下?」

鞠成回身,看看身後負責記錄的幾位賓客,笑道︰「這幾位先生,都是妙筆快手,都已經記下了!」

姬丹點點頭,笑道︰「記下就好!」

說著,扭頭看向範增,問道︰「範卿為眾客之首,豈無一言可教丹乎?」

听姬丹點到自己,範增這才身子一動,雙手一拱,展顏笑道︰「增為太子所重,統領眾賓。今日太子大會眾人議政,臣雖憊懶,又豈敢藏私乎?」

姬丹頓時大喜,笑道︰「願听範卿高論」

範增亢聲稟道︰「臣有數事上奏,望太子擇善從之,一罷相,逐張唐離境。二置相,重修法度,刷新政治,三招賢,廣納諸侯之才,四練兵,以振軍威。四請太子離京,代大王征戰四方」

範增說完題目之後,並不停頓,就著這題目開始自己的闡述。

一是罷相。自戰國一來,各國廢除世卿,多置相位以統領百官,雖說各國的官名不一樣,但無論是楚國的令尹、燕國的上卿、相,其他各國的相、相國(邦)丞相,那實質上都一樣,都是百官之長,統領百官,相權之重,遠超前代。

各國之間,常有置相一說,尤其是強國對于弱國,置相已經成了強國控制、影響弱國政策和政局的重要手段。當初三國攻燕,燕國為了擺月兌困境,獻河間十城給秦國求和,秦國為了保證秦燕之盟,遂派剛澤君蔡澤為燕相。

蔡澤雖是燕人,但其在關東之時,卻是數十年不曾得意,一旦入秦,瞧準時機,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讓應候範雎的自動讓出了相位,後來蔡澤急流勇退,自動放棄相位,在秦國日子過得相當的舒坦。

燕國求和,蔡澤為呂不韋所派,到燕國為相,倒是和秦國關系搞得好了,連太子都給逼到秦國做質子去了。

蔡澤回秦,秦人張唐又奉令為燕相。至今已經一年有余,張唐乃是秦人,其家族老小,祖宗基業都是在秦,自然心向秦國,況且此人,乃是秦人軍功貴族,並無掌柄國政之才。

太子歸國,如果要有一番作為,那就必須拿下張唐,讓自己的人為相,才能夠放開手腳,變革國政,富民強國。

按說秦人勢大,張唐為相,既是秦人所派,一般輕易動不得。但這次太子歸國,乃是將計就計潛逃而歸,秦王政大逐太子之客,以表明憤恨太子,秦燕決裂之意,並借此誘騙趙人北上伐燕。那太子就應該借此大鬧一場,將張唐罷相,逐回秦國。這樣一方面是清除了朝中的內患和干擾,同時也可讓嬴政自以為得計。

二是置相,重修法度,刷新政治。燕國這百余年來,除了昭王之時,臥薪嘗膽國力強盛之外,在七雄之中,其余的時候都可說是一個弱國,這里面,燕國的法度改革,在各國諸侯當中,是做的最少,進步最慢的。

如今太子要想成就大業,那就需要綜合諸侯之長,修訂國家法度,使國家的政治煥然一新,並以此促進國家的發展。

但是,太子畢竟不是大王,不可能代替大王行政,而且,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太子過于強勢,風頭蓋過了大王,往往就是內亂奪權之兆。而且也會給他人離間父子關系,動搖太子地位造成機會。

所以太子要變革,只能是先說服大王,然後把符合自己理念的賢才推到相位,讓他上承大王之令,來代替太子沖鋒陷陣,變法圖強。而太子則要隱在後面,作為大王和相位之間的一個緩沖和潤滑劑,做後盾提供大力支持就可以了。

三是招賢。燕國地處東北,雖然立國時間排在諸侯第二,可是位置偏僻,文風不盛,雖然多有武勇慷慨之士,但卻是缺少全面之才。昔日昭王即位,為了報齊國的滅國之仇,千金買骨,廣招賢士,如果不是當時鄒衍、樂毅、劇辛、蘇秦等人來投,昭王恐怕也難以取得幾乎滅齊的大功。

而今太子要成就大事,混一天下,就更要心胸寬闊,面向天下,廣招六國賢才為燕所用。燕國多一個人才,就強盛一分,六國少一個人才,就衰弱一分。只要燕國賢才大聚,不愁燕國不強!

而且這賢才,不一定就是權謀、縱橫、治國、軍事之才,當初孟嘗君門下,雞鳴狗盜之徒尚可有救命之功,那太子這里,自然容納空間更大才是,無論是醫學、農學、機巧、文學,但凡有一技之長,一律尊之,要讓諸子百家之說,在燕地大放異彩才行!

**************************************

雖然是2k,可好歹算是兩更吧??老醋打字慢,工作又忙,提速實在不容易,求收藏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