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也是人才

太子到下都,這宮殿之中如何安排居住,自有定例。下都宗伯公孫陽乃是燕國王室疏枝,今年六十多歲,輩分比公孫襄還高了一輩,忠謹仁厚,在這下都宗伯之位上,勤勤懇懇的,雖然沒什麼功績,但萬事小心,已經平平穩穩的呆了二十多年,這點事處理起來還是很快的。

將姬丹等人安排在望京台,一切妥帖之後之後,公孫陽這才退下。

這是自家的深宮大殿,自然睡得安穩,姬丹等人好好休息一夜。到了次日,剛吃過早飯,公孫襄就領著下都司馬、司徒、司空三人前來參見太子,並向太子稟報下都所有軍、政、工等各項要事。

姬丹以前,多曾出國為質,加上歲數也小,對于這國內政務,雖然身邊有鞠成指點,但畢竟不是很熟,包括各地軍政要員,熟悉的也沒有多少。像這公孫襄、公孫陽,好歹都是宗室,還算好一點,至于像公孫襄手下的下都司馬、下都司徒、下都司空,姬丹是根本不認識。

下都武陽城,對于燕國來說,不但是燕南重鎮,是軍事和政治中心,而且這武陽城中倉儲、作坊眾多,像冶金鑄造上,比薊城還要發達,國內一多半的刀幣都是在這武陽城鑄造出來,流通千里的。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對于有心變革國政的姬丹來說,自然是要好好關注的。

姬丹在尉僚酈生等人陪同下,細細問了四人這武陽城的丁口、賦稅、軍馬、錢糧、河川、險阻等事,又問起燕趙兩國邊事和個人看法。

這公孫襄自覺昨日怠慢太子,雖然太子沒有說什麼,但他也知道太子心中很是不喜,今日過來,就是想好好表現一下,爭取能挽回影響。見太子問,公孫襄一五一十,把主辦情況一一稟明,有些細微處,就有三位屬下補充!

其他的到也罷了,待听到公孫襄說道,這武陽城中,單是冶金鑄造之人,即達九百余人,姬丹不由驚訝。他雖然知道武陽城是冶金鑄造的重鎮,可也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姬丹笑著對下都司空道︰「沒想到規模竟然如此之大,如是有空,我當帶人親自一觀」

下都司空出身漁陽郡,名喚吳仗劍,今年不過才34歲,五官面目雖沒什麼特色,但不知道是天天監工鑄造烤的,還是天生,面色、手臂均為古銅色,看起來很是健壯。姬丹打量一下吳仗劍,笑道︰「卿倒是好身板,想是每日鑄造辛苦!」

吳仗劍乃是寒門子弟,靠了軍功熬到這一步,已經相當的不容易。如果想再生一步,就必須得到朝中大佬或大王大力提拔才行。只是他為人頗正,雖然就管著造錢,自己卻也清廉自守,既然自己不肯打點別人,因此在上面還真沒什麼人照顧他。

但是吳仗劍能一步一步熬上來,那已經說明,除了本事,也絕對是個懂顏色的人。太子乃國之儲君,以前自己無緣拜見也就罷了,今日有幸得見,無論如何也要好好表現表現的,以便讓太子記憶深刻,留個好印象。姬丹這麼一問,吳仗劍自然順桿而上。

很是恭敬拱手回道︰「回太子殿下,臣原本在軍中,就以氣力過人聞名,如今雖管了這刑律、工坊,卻不敢偷懶,除了監工辦事,日日都是打熬身骨的!指望有一天,還能上陣殺敵!」

姬丹搖搖頭,笑道︰「上陣殺敵雖危險,建功立業卻快,大丈夫正該如此,卿有此想法,壯志可嘉!」

吳仗劍得此一贊,古銅色的臉上頓時顯出喜色,姬丹又道︰「卿出身軍中,須知戰勝之法,無非甲堅兵利。卿既管工坊鑄造,還需好好用心,為我大燕將士,多造些神兵利器,也是大功!」

這話說到了吳仗劍的心里,吳仗劍當即拱手高聲回道︰「請太子殿下放心就是,臣一向奉職恭謹,這兵器盔甲,但凡出自我下都工坊之手的,絕對都是一等一的好,絕不敢糊弄的!」

姬丹笑道︰「有卿這句話,我也放心了,好吧,一兩日,我到你工坊看上一看!」

下都宗伯公孫陽,見這吳仗劍得了太子賞識,這心里暗自嘀咕,這廝平日看上去憨厚的很,沒想到今日到了場面上居然這般機靈。

轉念一想,自己年紀老大,作為疏枝宗室,這輩子怎麼也就是到此為止了,只可惜自己的幾個兒子,如今都已經是年過而立,如今都是閑散,一無所成,今日太子既在,這是日後的大燕之王,素有好客之名,何不就讓兒子和太子結個緣法,也好為兒子們日後富貴鋪一條路。

公孫陽不但滿頭白發,就是這眉毛胡須,都是一碼白色,根本就找不到一根黑的,想是牙也沒剩幾顆,一說話嘴里都有些跑風,身體消瘦,面上皺紋不少,如今再一笑,這臉上更是皺紋縱橫,看不到一分平地︰「太子,老臣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

姬丹在前世,就是個極懂禮貌的人,饒是那都城之中公交車上一貫人擠人的,姬丹看到老人,也是立刻讓座的。如今雖是太子,但這下都宗伯,說起來也是爺爺輩的,對于這老人家,姬丹很是客氣,忙道︰「卿乃長輩,有什麼不能講,不該講的?盡管直言就是!」

公孫陽略一遲疑,還是開了口道︰「太子,老臣今年六十有五,已是風燭殘年,一一生勤謹,雖無功于國,但打理這下都宮室,奉侍先祖卻也從沒有過什麼疏漏。今日見太子英武仁德,莫說列祖先王欣慰大燕基業後繼有人,就是老臣,也是滿月復的歡欣。」

「只是老臣幾個犬子,委實不成才,老臣每每想起此事,都是憂心不已。」

「太子門下,賢才濟濟,不知可否讓犬子也能追隨太子左右,讓一眾賢才高人指點一二,也好有個長進!」

這老頭想讓兒子們能跟在這太子身邊,日後太子登基,自家兒子這親戚關系再遠,那也是宗室,如果能早日攀上關系,自然日後不愁沒有前程。不過老頭人老成精,這話說的很是漂亮,先是給狠狠的奉上了一頂高帽,然後才說到正題,還不是跟著太子做事,而是跟太子身邊學習,好有個長進!

姬丹很是無語,這大歲數,倚老賣老,要把兒子送到自己身邊,還真沒法推辭。

不過轉念一想,怕什麼呢,反正自己門下這些賓客,都是範增、尉僚等人考較的,有什麼本事,用什麼地方好了,一視同仁就好。至少這宗室子弟,比起外人來更是知道根基。

姬丹隨即問道︰「不知令郎幾位,都有何才學?」

姬丹這句話問出來,公孫陽還真是老臉一紅,訕笑道︰「老臣適才講過,這幾個犬子不成才。」

姬丹一愣,不成才是說過,難道不是客氣話?還要再問,旁邊公孫襄呵呵一笑,搶先道︰「宗伯大人實在謙虛了,令郎怎麼不成才?」

「殿下,宗伯大人這長子名澤,素來喜歡神仙煉丹之術,乃是一個方士,在這下都,可是小有名氣。」

「二子名河,卻和長兄不同,雖也曾讀書,卻是心靈手巧,不在魯班之下,又擅兵器鑄造,整日和吳司空手下那些匠隸混在一起。」

對于這兩個兒子的作為,公孫陽一貫是看不慣的,從來心中都深以為恥,如今公孫襄毫不客氣的都給兜了出來,公孫陽心里很是惱怒,只是怕太子怪罪,這才不敢對公孫襄如何。但臉色卻變的很是陰沉,

「三子名淼,卻只是喜歡讀書,為人彬彬有禮,最得大宗伯喜愛,只是也有一宗,喜好醫術之道,常欲出門游學,只是宗伯大人不肯罷了」

公孫襄這一介紹,倒激起了姬丹的興趣,笑道︰「卿所說可真?」

公孫襄高高一拱手道︰「臣豈敢欺瞞太子,臣所說千真萬確。太子不信,可問吳司空」

吳仗劍看到了公孫陽的臉色很不好看,可姬丹已經看向自己,吳仗劍倒不好不答,遂肅然道︰「二郎和臣交情甚好,時常到臣所轄工坊等處,確實斷不了給臣一些指點。」

姬丹饒有興趣的看著公孫陽,道︰「你這幾位令郎,倒是有意思的很哪!」

公孫陽心里,對公孫襄是恨到了極點,這老臉羞紅,頭一直低著,不敢抬起來,听姬丹這麼說,公孫陽自覺兒子們這臉是丟大發了。忍羞拱手道︰「老臣教導無方,讓太子見笑了!」

姬丹對公孫陽的模樣,卻是心里有點不好受,這偌大年紀,要不是為了兒孫前程,何至于遭這大難受。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不過對于這三個人,姬丹是真有點興趣,甚至還有點喜歡的感覺,你看看這三個,一個煉丹的,一個對機械制造、冶金挺感興趣,一個則喜愛醫道。這些在士大夫眼里或許是小道,否則公孫襄才不會那麼好心的給自己作介紹呢,明擺著是想看宗伯大人的笑話。可在自己這,那可是人才呀!

姬丹笑著對公孫陽道︰「老宗伯不必如此,這幾位令郎何在?明日我要見上一見!」

(ps)收藏吧,馬上要在燕國來個大變化了,你還不收藏麼???紅票,收藏,一個都不能少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