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一十三章 條件

姬丹心里感慨︰難怪司馬尚能為李牧的心月復,單這份氣概,就是豪杰一流的人物!

姬丹鼓掌贊道︰「壯哉!壯哉!不愧為趙國上將!今見將軍,我知趙國所以強也!」

司馬尚雖然有點鄙夷姬丹,但人家稱贊自己,無論如何還是要客氣一下的,拱拱手,平靜一下心情,神色淡淡的,道︰「不敢當,尚不過直述心胸而已

姬丹沉聲道︰「若趙國上下皆如將軍,有此豪氣,丹不嫌力薄,願助趙一臂之力。」

司馬尚一驚︰奇道「太子此話何意?」

姬丹放聲長笑,道︰「將軍何明知故問?燕欲助趙抗秦!」

司馬尚很是驚奇,問道︰「太子不是道秦一統六國指日可待?」

「正是」

「既然如此,燕秦交好多年,如秦滅六國,以燕之弱,留燕方寸之地,奉祀燕祖香火亦無不可能,燕又何必舍強投弱,助趙抗秦?」

司馬尚有點糊涂了︰既然你道我們必亡,你會自找麻煩來陪葬?

姬丹站起身來,對北一拱手,慨聲說道︰「趙王之下有此賢臣,燕昭王其無後乎?」

「我大燕立國,垂八百年。血脈綿延,豈是暴秦蠻戎可比。丹雖不肖,又怎肯將基業拱手讓人!」

「燕趙唇齒之邦,有趙則燕安,無趙則燕危。丹既不肯束手待斃,唯有助趙爾!」

姬丹不但說的慷慨激昂,還暗地里自抬身份,壓了司馬尚一下,你趙國不就二百年江山麼,你不就是一個將軍麼?你都舍不得趙國江山,我燕國傳承可是八百年了,我乃大燕太子,更舍不得江山基業!

這話說得很漂亮,但司馬尚驚喜之余,還是有點不信的。道︰「太子明見萬里,果然高明。但燕勢孤弱,國中士大夫可敢與秦相抗?」

姬丹知道,司馬尚表面是說士大夫,實際上還是說燕王繼位這麼多年,為了對抗諸侯,尤其是趙、齊兩國,一向和秦,真的有膽量和秦決裂,支援趙國嗎?

姬丹明白這意思,自然要將此事挑明,但子為父諱,可不能直說父王不對,呵呵笑道︰「燕國雖弱,兵甲亦有數十萬,只是父王前時仁厚愛民,不願傷生而已。如今既國危家險,父王又豈能不知?丹奉旨棄秦而歸,正為決意制秦也!」

司馬尚听到這,才將對姬丹的鄙夷很是減了幾分。伸手請姬丹落座,司馬尚肅然問道︰「既然燕欲助趙抗秦,不知太子計將安出?」

剛才本是想看看姬丹的見識,沒想到話越說越激烈,變成了考察對秦的態度,如今態度是滿意了,非常符合趙國的需要。可是司馬尚還沒達到目的,還不知道這個太子丹是只會清流論政呢,還是真有才識。別的不好直接問,那就問問你打算如何對付秦國吧!

姬丹知道,既然雙方要合作抗秦,總不能光說空話,要知道空話再多,也嚇不跑秦軍。姬丹道︰「將軍,嬴政親政,朝局已定,上下皆欲攻趙,報都山兵敗將亡之恨,只是顧慮趙軍尚強,不欲以硬踫硬,故而有意和趙。一則挑動燕趙相爭,使燕趙兩敗俱傷,二則也是調虎離山,趁虛而入,攻伐趙國。」

「我欲暗和貴國,聯手做局,給嬴政一個將計就計,讓秦軍再吃一個大虧!如此秦軍猝不及防,趙或許還能收回太原河東的部分富饒之地。」

姬丹說完了這個,馬上就分析燕國,說燕國和趙國不同,燕國雖然被趙國打慘過幾回,但那都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這幾年燕國和秦交好,趙國也顧不上去找麻煩,所以燕國這些年沒什麼動蕩,要說燕國軍隊的戰力,多年不戰,(當初戰也是大敗)又無名將,想在戰場上實際出力,怕是不易,弄不好還可能牽累了趙軍。但燕國糧食豐裕,可以支援趙國,這樣有了趙國的武力,燕國奉獻些財力,各展其長,或可與秦相抗。

如果把秦打的痛了,或許秦能這幾年暫不攻趙,那麼趙國也可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和國力,儲備糧草,以備將來大戰,如有機可乘,則要想法多恢復幾個要地,避免兩面受攻的被動局面。

作為燕國,則需要變法圖強,一方面要整治國政,勸課農桑,二要練兵強武,以備將來。如趙有需要,則兩國合兵抗秦,則勝機更大。

但無論如何,前提是燕趙相和,齊心對秦。如果燕趙不能達成盟議,仍是互相征伐,秦人坐享漁翁之利。只怕趙受大害,燕也討不了好。

至于如何富國強兵,姬丹則根本沒講。因為這個不是輕易可以講給別人听的,也用不著去講,但姬丹說的很清楚,不管怎樣,燕國要強軍,這是一定的。

司馬尚听著,不斷地點頭,覺得很有道理,趙國兵強,所以出兵,燕國糧足,所以支援趙國一些糧草。這樣各展所長,又補了趙國的短板,讓趙國沒了後顧之憂,對付秦國,自然勝算就要大些。

李牧在旁听著,正如那天說的,燕助趙,也算是陽謀,只要對趙沒什麼太多的其他條件,趙國只有接受一條路,因為有外援就比沒有強。當然他也知道,這個姬丹,別看說的那麼大方,出錢出糧,肯定還會有其他條件的。

李牧這樣想,司馬尚也有這顧慮,說的挺大方,難道你就白出力?一般這事,可都是要什麼割地送城的。

因為目前秦燕之間毫無干涉,燕助趙長遠看,是給了燕國長遠的保障,但在普通眼里,燕國本來就不會有危險,就算有危險,也是來自于趙國的攻伐,所以燕助趙的好處只是可能的、潛在的,目前看還就是白出力,萬一操作不好甚至是資敵!

趙國現在還佔著燕國好幾個城,可是沒有兩國和約確認的。燕國如果說你把這城還我,我就支援你,那給還是不給呢?這是個問題。所以,想確定合作,這個方面可要問清楚,免得報給大王了以後橫生枝節,讓李牧和自己被動。

司馬尚笑道︰「太子說的正是,我大趙如得燕國無償支援,定可大勝暴秦,護兩國平安。」

姬丹豈肯上當,呵呵笑道︰「將軍那里話來,大燕雖是富足,但若無償支援,在丹雖無不可,但我燕國百姓士卿,又豈肯讓丹如此不恤國力民生?區區難處,還需將軍體諒!」

司馬尚心道,就知道你沒這麼好的義舉心腸,也罷,看看你的條件吧︰「以太子之見,趙燕之間該當如何?」

姬丹沉吟一下,這個事他還真沒和尉僚他們細談過,也不知道父王是什麼意思。不過,他覺得,如果他連這個燕趙之間的合作條件都不能做主,那還談什麼去變法圖強,富國強兵?

姬丹緩緩說道︰「燕趙之間,多有爭執,今日之事,當自今日始,概不涉前事。」

「燕助糧與趙,如燕趙勝,趙勝取之城,燕得其半數,為免燕趙之地交錯,可由趙劃近燕之城歸之。」

「無論秦趙,每戰勝,則敵兵盡屠,故敵軍雖敗,猶自不降,徒傷我精壯。丹願與趙約,如能招降秦兵,可全其性命勿傷,每有一人,燕以一石之糧換之」

「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以前的事,趙國沾光不提了。今後勝利果實,一家一半,你們大戰,抓了敵兵也是殺,以後給我,我給你換糧食。

這條件,司馬尚沒想到,李牧也沒想到。

司馬尚很是驚喜道︰「太子之言當真?」

姬丹回答的斬釘截鐵︰「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司馬尚笑道︰「如此,太子好意,尚等定轉告我家王上,大力促成燕趙之和!」

繼而問道︰「此事重大,不知太子如何安排,何時可使節往來訂約!」

姬丹搖搖頭,道︰「將軍,既知此事重大,何須使節往來,我乃大燕太子,自可代父王做主,只要貴國願意,丹願即刻前去邯鄲商議!」

「將軍,所謂兵不厭詐,燕趙盟事,只可自知,方有出其不意之效。」

姬丹的想法,是盡可能的利用這次機會,打擊一下秦王政,和趙國搞好關系,維持一段和平發展的時間,好讓自己著手強兵富國。

「至于燕趙之間,多有誤會,將來一旦公開,想必貴我兩國朝臣對議和多有異議。我願求趙國之貴女,納為嫡夫人,以示兩國永不相欺之誠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