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零八章 深談(下)

姬丹點點頭,贊道︰「李兄聞弦歌而知雅意,果然高明!我燕國南鄰齊趙,既要合力抗秦,怎能再起爭端,要想強大國勢,也只有面向東胡諸部要人要地了!」

李牧笑道︰「太子所說,只怕也有些難處,北荒之地,人少地貧,縱有所得,只怕于事無補。」

人少是真的,地貧嘛,可就不一定了,姬丹心里想著。

姬丹回道︰「諸胡游牧,丁口雖少,但慣于騎射,得之雖無大利,輕之則為大害,我燕北邊數千里,若不先行收服諸胡,日後一旦草原大漠諸胡一統,兵強馬壯,則我大燕國無寧日。」

「況如今燕北五郡,把守長城,兵馬錢糧所耗不小,如能納胡為夏。似趙之代北三郡。則是變害為利,莫說增加丁口田土,單是五郡所省,亦是國之大利!」

李牧听了,不斷頜首,連道︰「太子之言,大為有理。」

「只是如此一來,我大趙獨抗強秦,可未免有些吃虧!」

李牧身為鎮守一方的大將,自然能看得出來,秦趙在南邊對戰,燕國躲在後面發展,可是佔了好大的便宜。

姬丹態度倒也爽快的很,笑道︰「將軍,趙國抗秦,乃是保趙國之根基,何來吃虧一說?」

「秦趙相爭,秦國田土廣大,非趙可比,久戰之下,趙國之力恐也難以支撐,還需合縱諸侯以抗之,我燕國小弱,軍不堪戰,貿然用之恐無補于大局,但兵甲糧草,豈不正是貴國所需?」

「小子此來,途經河東、太原,真不愧是貴國發源之地,沃野數百里豐美之地,趙如能攻秦取之,豈不是大利乎?」

李牧听了,仰首大笑,邊笑邊搖頭︰「河東太原,豈是輕易可取的?先生助趙以保燕,趙獲小利而承大弊,燕出些錢糧卻得大安。真聰明人也!」

「秦王政之謀,亦陰亦陽,先生之謀,純陽謀也!」

沒錯,燕國在趙的後面,只要趙國不滅,秦國就無法攻燕,燕國自然安全。所以,只要認準了秦為各諸侯命運最大的敵人,燕國最正確的選擇必然要援助趙國,助趙抗秦。這樣,趙國也始終是對抗秦國的最前線,縱然勝了,以秦軍之強,怕也是慘勝,而燕國則是獲得安定發展之機,回報遠大于付出,所以李牧說趙獲小利而承大弊。

但是,就算燕不助趙,趙國能不和秦對抗嗎?不能,既然知道秦國是要掃平諸侯,為了自己的生存,也要拼盡全力相抗。雖然知道燕國佔了便宜,但也是趙國唯一正確的選擇,總不能說為了讓你燕國多受點損失,我干脆不打了,自我滅亡了算了,讓秦國直接攻燕去!所以,李牧最後的結論是,這是陽謀,只要看準秦國的圖謀是平滅諸侯,趙國明知道後果是燕得大利,也必須去辦!

姬丹也是一陣大笑。心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爽快,一點就通。不需要多廢話。

但李牧還是有個擔心。燕王喜可是個志大才疏好貪便宜的主,姬丹明白大勢,但燕國之事,姬丹說了算麼?

「燕王年富力強,稟國多年,先生為儲君,日後掌國,以先生之才,定可大展宏圖!」

別看李牧以軍事知名,這說話也是綿里藏針,滴水不漏。既然雙方思路相投,李牧馬上用言外之意的方式拋出了這個根本性的問題︰現在燕國做主的可是令尊燕王喜,日後你繼位了才是你說了算,現在你做了主嗎?

這個問題,姬丹不好回答。

而且,姬丹覺得李牧挺壞的,瞧這話說的,看著都是花團錦簇的奉承之語。把那些好詞翻譯一下,不就是你老子年紀還不大,身體也不錯,一時半會死不了,又掌握政權多年,你雖是太子,本事我看你比你爹還大,但你想做主怕是還要多等個幾年吧!

中國的漢語言可真是內涵豐富呀!當然了,現在還沒中國這個概念,也不叫漢語。

不好答就玩點虛好了,反正都沒有正式的授權,這事也不是今天就立刻敲定的。但也要讓李牧心里有個底。

姬丹笑道︰「父王寬仁,對丹一向寵愛有加,只要與國有利,自會從善如流。況事關國運,小子乃是召公之後,自會以社稷為先!」

社稷為先!李牧听了這句,心里一動,這話有些玄機呀!

姬丹又道︰「李兄身為大將,鎮守一方,有大功于國,在朝中自是一言九鼎!」

來而不往非禮也,姬丹回答完李牧,反過來,也是追了一句︰我是太子,你說還做不了主,那麼你是一方大將,就真能一言九鼎?

李牧默然,這話也不好說,畢竟上有趙王和眾公子,更有大將軍龐暖、寵臣郭開臣掣肘。雖然位高權重獨斷一方,但說做主,還是差點火候。

略一沉吟,道︰「國勢如此,大王畢竟乃趙國之主,自然會以社稷為重!」

話已至此,基本也都說白了,能得到李牧的認同,姬丹對合縱諸侯以抗秦又多了幾分信心,心中大暢,哈哈一笑,長身而起,慨然道︰「既是如此,小子就與李兄聯手,合兩國之力,與嬴政斗上一斗!莫讓那廝小瞧了諸侯豪杰!」

李牧本是軍中大帥,自然是豪氣滿胸的人物,姬丹此話一出,李牧將面前小幾一拍,喝道︰「能和太子聯手,李牧之幸也!酒來!」

外面的侍女听見召喚,趕緊進來,將溫著的酒給來兩人換上,李牧和姬丹二人,同時端起,一飲而盡。兩人對視一眼,不由同時昂首大笑。

連干三爵,姬丹笑道︰「此酒寡淡,日後小子給李兄送些烈酒,才合李兄豪杰身份!」

李牧笑問︰「先生熟知釀酒之術?」

姬丹心里暗笑,不懂,一點也不懂,不過我知道,蒸餾酒度數更高,喝著更過癮。你是武將應該喜歡。

姬丹故作高深,笑道︰「日後便知,日後便知,李兄耐心等待就是!」

李牧既是諸侯重臣,對燕太子丹在咸陽搞了些什麼太子椅、燕玉羹之類的也有所耳聞,當時還道燕太子沉迷奇技婬巧,當真不成器。

今日又說道烈酒,李牧更加的好奇。只是燕丹已經把話堵住,李牧倒也不好追問。

尉僚也是好酒之人,當下笑道︰「太子既說是烈酒,想必不會錯的!「

鞠功宋意等人,自從太子造出了什麼燕玉羹和太子椅之後,別的方面也就算了,可姬丹再說要搞個什麼稀奇玩意,這幾位打死都不會懷疑太子撒謊。宋意接口道︰「全賴將軍,我等又有口福了!「

就這個話題,座中之人談些酒水飲宴之事,倒也是輕松寫意,

正飲之間,姬丹猛然想起一事,這李牧後來可是死在自家大王手里的。如果不是趙王遷如此混蛋,秦滅趙戰恐怕也不會結束的那麼快吧?

要是把李牧哪天能運動到自己手下,豈不是比單純的合作更好?當然,目前是不可能的。

可打點基礎總沒有壞處吧?

又喝了幾杯。姬丹沉吟半晌,道︰「李兄,小子有句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李牧道︰「先生說那里話?你我投緣,又是私會,言語無忌!」

姬丹拱手謝過,低聲緩道︰「李兄,燕趙安危,寄予李兄一身。丹知李兄乃是忠心不二之人,深受趙王器重,但無論如何,還需小心在意,提防小人暗算。」

「李兄一帆風順也就罷了,但萬一事有不諧,我燕國大將軍之位,丹為李兄留之!」

姬丹這話,還真是唐突了,畢竟李牧現在是趙國的一方大將,可說是握有趙國的半壁江山。說什麼事有不諧,豈不是多余?

不過李牧前面說過言語無忌,姬丹說的時候,先是提醒,又是萬一的,一番好意,倒也不好真責怪什麼。況且,姬丹這話也實實在在的表露了姬丹對他的器重和敬慕,大有知己相惜的味道。

默然半晌,李牧笑道︰「太子之義,李牧深感。」

雙方點到為止,也就不再多說。

李牧看姬丹頗有些疲憊,便喚來侍女,服侍姬丹一行人到客房休息。

姬丹這些日子連續趕路,也確實辛苦,回了客房,和尉僚等人簡單說了幾句,困意上來,換下袍服,倒頭便順,倒是一宿好覺。

李牧送走姬丹等人,自己獨坐燈下,思索今日雖然號稱私談,但這里面,既有邦交大政,又涉及對敵權謀,自己雖然對燕丹的看法計謀很是贊同,只是畢竟自己乃是代北守將,並沒有得到邯鄲的授權,不能代表邯鄲中樞做主,這其中的關鍵,還是邯鄲大王和幾個重臣能否看的清楚大勢,能否認同姬丹的判斷。看的清楚,這事還好辦,要是不認同姬丹的看想法,那燕趙之和就沒有任何基礎。

光是認同看法還不行,如果想將計就計,讓秦國自己挽套自己鑽,不但燕趙真心合作,互相調兵遣將,給秦國一個陰謀得逞的假象。還要萬分保密。如事機不密,讓秦國知道了兩國盟好的消息,只怕非但不能讓秦國入局,倒要給秦國創造了將計就計的機會。

茲事重大,這事需盡快稟報大王知曉,也好讓大王和中樞做出決斷。

不過奏章往來不但費時,中間接觸的人還太多,容易泄密,最好是自己能親自趕往邯鄲和趙王密談!

不過自己為方面之任,擅自離開可是大罪!再說了,自己身份太高,回到邯鄲,立馬就是朝中眾臣矚目的對象。萬一再扯進什麼朝中權爭豈不是麻煩?

說不得,只能讓別人代自己跑一趟了。

帳下武將不少,在軍中地位不低,可到了趙王那里只怕身份不夠,趙王很難相信,一個下屬可以完全代表自己。

誰去合適呢?

還說什麼呢,只有一句話,只要你收藏,這書會越來越精彩!!!紅票,你就別省著了,用紅票和收藏讓我狠狠的幸福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