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咸陽風雲 第九十二章 夫妻

姬丹別了眾賓客回到內宅,贏玉在房中,正在暗自發愁抹淚,听見僮僕女侍報說太子回來了,贏玉顧不上裝扮,飛也似得跑了出來。剛到了堂外階下,就看見姬丹笑嘻嘻的走了進來。贏玉打量一下姬丹,看姬丹神色甚好,衣飾整齊。心里一松,臉上露出笑意,眼淚卻忍不住滾了出來。想要上前迎候,偏又邁不動步子,只是痴痴的站在那里看著。

姬丹心里一暖,走到近前,拉著贏玉看時,見贏玉眼楮略顯紅腫,面帶憔悴之色,姬丹溫言道︰「莫哭,莫哭,看眼楮都紅了。」

姬丹這樣一說,贏玉更撐不住,撲到姬丹懷里,大哭了起來,道︰「可嚇死我了!你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姬丹抱住贏玉,輕輕撫著贏玉顫抖的身體,安慰道︰「別哭,別哭,這不是沒事麼!」

贏玉哭了一會,已把這十數日的擔心思念,盡情哭了出來。抬頭看看姬丹,淚眼中見姬丹笑意盎然,贏玉突覺害羞,嚶嚀一聲,扎在姬丹懷里不肯抬頭。

姬丹安慰幾句,拉起贏玉的手,兩人並肩走進房中。贏玉自覺形容狼狽,趕緊讓女侍送來熱水銅盆,洗漱裝扮了一番,這才過來坐在椅子上和姬丹說話。

兩人說起這分別十數日的情景,自然又是一番感嘆。只是贏玉想起父親,不由臉色又沉了下來。

姬丹趕緊安慰道︰「玉兒,莫要太著急,我這次去雍城,深得大王信重,明後日得便,我去見大王,好為大人周旋一二!」

贏玉勉強一笑,道︰「大兄好意,玉兒明白,只是家父此次雖是奉太後之旨,但事到如今,連太後都是自身難保,我父之事,恐怕難辦的很!」

姬丹知道贏玉說的沒錯,可不管怎麼樣,那是玉兒之父,如果贏竭有所不測,只怕玉兒心里不知道該多難受!總要幫上一幫,才能安心。

到了次日,姬丹派人出去探問,得知嬴政下令搜捕衛尉竭、內史肆等一干從逆官吏。衛尉贏竭已經被抓進監中關押待審,府邸被封,家眷不得出入。姬丹趕緊出門,邊訪相國、御史大夫、中尉、廷尉等大臣,多方說情擔保,才把夫人王氏給接了出來,安置在自家內宅。

贏玉母女見面,得知父親已經被抓了進去,母親能來,還是太子出面,多方求懇的結果,可以想見,父親大事不妙是不必說的,母親只怕也要大受牽連。因此贏玉一見王氏夫人的面,就抱著母親痛哭不止。

王氏夫人摟著女兒,想著女兒才這大,剛嫁做他人婦,馬上就可能父母雙亡,日後孤苦無依,心中難受,眼里也是不斷掉淚。只是她出身將門,本是秉性剛強的人,如今又是在女婿府中,雖然難過,也不願意過分失態,忙拉著贏玉的手,溫言寬解。

姬丹來到大堂,吩咐僮僕,將範增等人請來,道是贏竭被抓,自己好不容易才將王氏夫人接了出來。請大家想想辦法,能否救贏竭一救。

範增等人听了,面面相覷︰救贏竭?太子這是開天大的玩笑!贏竭是啥罪?謀逆呀,如今嫪毐之下,就是贏竭官職最高,這種謀逆主犯,別說咱們是外來質子,就是本國權貴,誰敢出言相救?

況且這次咱們明里暗里的操縱之下,滅了那麼多的大臣府邸,人家的親朋好友,現在憋紅了眼要報仇。大王罩著太後,放太後一條活路已是給了大王好大的面子,如果連贏竭都不殺,昌平君和王琯等人非和大王拼命不可!

大家都不說話,範增身為太子卿,乃是上大夫之首,卻不能就這麼把太子涼著,只好勸道︰「太子,衛尉大人之事,我等實在無能為力!這次我等參與其事,雖說掩飾的好,可難保沒有一點破綻。躲之惟恐不及,哪敢再摻和進去搭救衛尉?」

範增說罷,眾人都是點頭,都勸姬丹道︰「太子,此事當真摻和不得!」

姬丹見眾口一詞,也知道此事確不可為,嘆了口氣,道︰「早知今日,當初把衛尉大人也暗地里送走就好了!」

尉繚卻是不滿,當即抗聲道︰「太子此言差矣!衛尉大人乃秦國高官,起事主首,人人矚目,那里說走就能走的?」

「酈生兄弟,都是太子府中賓客,雖出頭露面,不過一時,後面追捕,風頭不過一時而已。如帶上了衛尉,嬴政和昌平君等人定然緊查不放,怎肯放松!真要模著點頭緒,說不定連太子和我等都要牽累了!」

「太子,要做大事者,當以大局為重,切莫兒女情長!」

張耳也道︰「太子,切勿兒女情長,誤了大事!」

姬丹見眾人都是一副義正詞嚴,抗顏勸諫的模樣,很是有點哭笑不得,趕緊擺手道︰「好了,好了。我不過感慨一句罷了,倒惹出你們這些勸諫。此事撩開不管不就完了?」

陽慶坐在下首,一直沒說話,到了這時,反倒開了口︰「不然!太子,臣以為此事還真要伸手相助!」

陽慶一句話,眾人的眼光刷的一下子都盯了過去,陽慶不慌不忙的道︰「諸君勸太子袖手旁觀,不過是為太子安危。以慶看來,太子伸手相助,才是正道!」

「太子既迎娶了夫人,和衛尉大人就是親戚,親戚出事,太子如袖手旁觀,或者太子人情刻薄,或者太子有意避嫌。」

「太子乃外來質子,與秦國朝爭無涉,救助親戚理直氣壯,人之常情,嬴政和眾大臣只能說太子高義。卻不能因此怪罪。如有意避嫌豈不是告訴別人自己心虛麼?」

「至于彰太子人情刻薄之名,則更是我等賓客之罪也!」

楊慶這番道理說出來,範增等人仔細想想,倒也有些道理。尉繚還是有點不服,問道︰「以閣下之意,太子要全力救助衛尉麼?」

陽慶一拱手道︰「不然!衛尉雖不可不救,但也不可大救!」

「衛尉大人罪責太大,總也難逃一死,救也無用。但以衛尉之罪,老夫人必受牽連。」

「救不了大人,太子如能為救下老夫人著力奔走,即可撫慰夫人,又有重情高義之名,就連頻陽王氏也要對太子心懷感激,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楊慶這話說的理直氣壯,尉繚也很是服氣,不斷稱是,道︰「陽君之言,大是有理!」

能救一個,總比袖手旁觀好的多。姬丹听了陽慶之言,頓時大喜,趕緊拉著眾人,細細商談救人之道。

此後數日,姬丹帶了幾個善言賓客,四處拜會朝中列卿,大送金帛之物,拜求各家援手救助王氏夫人。

夫人贏玉,前些時日因這燕玉羹之事,和各府內宅貴婦關系很是不錯,當下也是素衣淡服,乘了車馬到各府拜會,泣求援手。

這些內宅貴婦,看贏玉楚楚可憐,原本一個明媚清麗的少女,如今卻是愁容滿面,自然憐惜,看在往日情分之上,紛紛答應為贏玉說項。

這次嫪毐之亂,朝中官吏或死或叛,涉及頗多,不趕緊定下對叛臣的處置,諸事都無法繼續推進,尤其是各種官缺的補選提拔。根據相國、御史大夫的建議,大王嬴政快刀斬亂麻。以最快的速度下達了處理的詔旨。

丙申之日,趙太後遷居雍城。次日丁酉,車裂嫪毐于市,族滅其家。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衛士令雪,旅賁丞洪等三十余人皆梟首,其家男十五以上盡斬,女子沒為僕隸官賣。各家舍人賓客,重者刑戮,輕者鬼薪。都中官吏將佐,奪爵遠遷于房陵者,多達四千余家。

至于王氏夫人,在姬丹和贏玉四處奔走之下,數位大臣向大王進諫,以姬丹乃是燕國太子,贏玉為夫人,日後可能為燕國王後,衛尉造反罪無可赦,但如能對王氏夫人法外開恩,定可使贏玉心懷感激,日後到了燕國,也會更加親近大秦。

嬴政听各位大臣說的有理,遂問仲父呂不韋意見,呂不韋那里,也被張氏夫人吹了不少的枕頭風,他雖然對贏竭沒啥好感,可想到王氏夫人乃是頻陽王氏一脈。自蒙驁陣亡,王翦、王賁父子差不多已是有數的軍中眾望所歸的大將,自己以後掌理國政,這軍中之事,只怕還要多多借重。因此也有心尋機會相助一二。既然大王有問,呂不韋略略一頓,道︰「赦一婦人罷了,雖與法有礙,然于國有大利。臣只恐昌平君那里忌恨贏竭不肯輕放!」

昌平君熊啟是御史大夫,這事處理是繞不過他的,嬴政自然也要征詢他的意見,听呂不韋這樣說,嬴政一笑,道︰「仲父多慮了昌平君雖然痛恨贏竭,倒也不願與一個婦人為難。」

呂不韋順水推舟,笑道︰「昌平君果然是將相胸懷!既然如此,大王就給燕太子丹一份人情好了。」

為此,嬴政暗地里告訴廷尉,王氏夫人就交由姬丹那里看管,無需入監,待處置叛亂家屬之時,讓姬丹直接交些錢,轉為姬丹府邸的僕隸。

王氏夫人和贏玉知道贏竭已死,母女兩個抱頭痛哭良久,王氏夫人恨道︰「可憐你父親,素來以宗室公子,奉事嚴謹,不敢輕忽。這次乃奉太後之令而行,何來叛逆之理!」

「他母子婆媳之間,鬧的不可開交,倒累的你父屈死,玉兒,玉兒,你須記得,這華陽也好,大王也罷,無非都是你的仇家罷了!」

贏玉想著父親身首兩處,只是大哭,什麼也說不出來,一屋中女侍下人,俱都陪著落淚不已。

下一卷,該離開秦國了,一直沒想的太好,是該直接回國呢,還是先去周游列國,收攏英豪!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