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咸陽風雲 第六十二章 華陽之威

華陽太後見嬴政傳旨捉拿嫪毐,這才面色稍緩。

華陽太後她當初嫁給安國君之後,沒多久宣太後去世,穰侯就封。當時還是華陽夫人的她就以安國君嫡夫人的身份,成為朝中、宮中楚系宗親的核心人物,掌握楚系宗親一脈數十年,這權謀政治之道自是精熟。

這幾年,隨著年歲漸長,華陽太後自將昌平君兄弟扶起來之後,楚系宗親一脈勢力大張,雖趕不上當初宣太後——穰侯當初聯手的那般聲勢,但昌平君兄弟年紀輕輕,已是將相高位,將來再進一步乃是順水推舟的事。

只是趙姬的變化讓華陽太後始料不及。

當初趙姬和嬴政母子歸國,支持趙姬正位嫡夫人的最大力量就是華陽太後。

在華陽太後眼里,趙姬孤身來秦,母家已然無人,這嬴政如即位,無外家可依,那自己手里的楚系宗親一脈,論親、論恩都是嬴政勢必要依靠重用的力量。

當初為了扶持趙姬和嬴政,華陽太後可沒少壓制夏太後,對韓姬和成嶠母子也是警惕萬分。

前年夏太後去世,華陽太後徹底放了心,雖然夏太後地位威望都遠不及自己,但畢竟那是莊襄王親母,此人若在,畢竟自己還多多少少要有些忌憚。

此人已去,韓姬失去依靠,這成嶠自然就再也無法對嬴政之位產生威脅。

趙姬想報舊仇,要除去韓姬母子,那也就由她去了,反正于己無害。至于寵信個嫪毐,唉,這趙姬年不過三十,正是年紀,也算正常,華陽太後睜只眼閉只眼也就算了。

不過沒想到這趙姬變得有點讓她沒想到。

自己不過剛剛撒手而已,原本對自己一直畢恭畢敬的趙姬居然慢慢就囂張了起來。

嫪毐一個寵臣而已,居然也能封侯,這大秦之法何在?

如今大爭之世,秦能傲視群雄,不就靠的當時商君耕戰之策,法家之法麼?

為一己之私,將這立國之基視若無物,長此以往,豈不是國將不國麼?

看嫪毐行事,頗有恃寵而驕的模樣,華陽太後也曾有心整治趙姬,讓她知道些分寸,只是每每想到嬴政,她就直接將這念頭扔到了腦後。

趙姬那是嬴政生母,怎麼說,嬴政和趙姬那也比自己和嬴政更親。

如今嬴政也快該親政了,這孩子可是個有主意,不像其父祖那麼好說話。整治趙姬,只怕這孩子不喜,自己年近花甲,身體也大不如前,安享尊榮也就是了,何必多此一事。

至于趙姬,她也知道,這女人美艷是美艷,要說朝堂治政,心眼實在是不夠使。至于心計權謀,那更是沒多少,因此她對昌平君兄弟,一直是囑托,不要多事,凡事忍耐三分就是,畢竟以後還是嬴政說了算的,趙姬是糊涂,嬴政可不糊涂。

不過,她是不想多事,但她也絕不會讓人欺負到自家頭上來!

昌平君夫人一早入宮,將昨日之事說了一遍,華陽太後听說前面嫪毐和昌文君沖突,昌平君打了嫪毐,這老太太還很是埋怨了兄弟二人兩句,道是︰「嫪毐那廝,不過一個小人而已,他們兄弟身份何等貴重,怎就動起手來?」

昌平君夫人也很是委屈,細細回了當初情景,當昌平君夫人復述嫪毐咒罵之語,華陽太後頓時勃然大怒。

二十多年來,大秦還沒有一個人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辱罵過自己半句。

嫪毐這廝,你算個什麼東西,不過仗了趙姬的寵愛,居然敢來太歲頭上動土。老虎不發威你當是病貓呀?

惹著了我,莫說你,就是趙姬和大王他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故而華陽太後盛怒之下,帶了幾個謁者侍女就來在了嬴政的大殿。

見嬴政傳令捉拿嫪毐,老太後雖然臉上好看了些,這心中的火氣卻是沒降下多少,看到昌文君頭上包著傷口,華陽太後不由冷笑連連,對熊顛道︰「到真是好本事,好出息,堂堂郎中令大人,居然被人在酒筵之上被人打傷,這大王護衛重擔讓你來擔,老身深以為憂呀!」熊顛被老太後一陣排揎,除了拱手唯唯,臉上羞的通紅之外,還真不敢說什麼!

華陽太後看看熊啟,仰著脖子拉長了聲音道︰「你乃朝廷御史大夫,執掌百官監察,這嫪毐如此狂悖,難道平日就無大不敬之處?直到今日才來彈劾,老身看你這官當得可是失職的很呀!」

昌平君知道老太後乃是借自己和熊顛來說事,因此也不惱,也不急。略略解釋幾句。趕緊退到班中站下。

華陽太後站在台陛之下,掃視一樣眾位朝臣,不由長嘆一口氣,道︰「他二人雖愚,畢竟還知道前來彈劾封奏,我不知這朝中上下諸位公卿,可有哪一位前來勸諫大王和老身呢?」

「如非他人報信,老身還不知道居然有人發此狂言呢!」

「老身乃是昭王親選安國君夫人,孝文王之後,莊襄王的母後和政兒的嫡祖母,逆臣公然詛咒,你等一干公卿,竟無一人上奏彈劾,這就是大秦朝中重臣之行麼?」

華陽太後一陣排揎,眾臣啞口無言,一起都閃閃躲躲,不敢看華陽太後。

華陽太後說了這一番,將殿中的群臣挨個都斥責了一番,這才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她是上了年歲的人,也不耐久佔的,如今自己既然出面,料想朝中也不敢再有人幫著嫪毐說話。遂轉過身來,輕聲對嬴政道︰「好了,政兒,你是秦國大王,日後大秦的前途就在你的手中,國事容不得私情,此事好生審斷,莫讓老身失望就是!」

說罷,不待嬴政答應,扶了侍女的肩膀,慢慢轉身而去。

嬴政被老太後逼著要去抓嫪毐,他原本就不喜歡嫪毐那廝,只是顧慮母後那里一時離不開他,一直沒敢去動。如今既然老太後發了令,那就正好讓嫪毐那廝吃點苦頭,免得那廝不長記性!

至于母後那里,有華陽太後擋著,料想母後也是沒招的。

想通了這些,嬴政送出去華陽太後,這才轉回台陛坐下,道︰「既然太後有令,嫪毐暫壓衛尉府中,待親政之後,廷尉好好審問,並選御史監審,待審的明白,再作處置!」

旁邊的御史,早將今日朝堂之事。落筆如飛的寫在書簡上,大王既然有令,又是老太後所交代,涉及各官都是稱喏答應。此一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昌平君熊啟又奏道︰「大王,今日乃是壬申日,離太史選定的大王冠禮之日不過只有十二日,還請大王會同相國,早定行程和隨去各官員職屬,免得誤事。」

關于此事,相國呂不韋早和嬴政商量過幾次,熊啟也是參加了的,只是還沒有全部定案而已。听熊啟提起,嬴政又想起了呂不韋那個老滑頭,這心里一陣不舒服,這老頭,掌國理政十幾年,如今和兩位太後的關系,不免有些疏遠,這膽量也變得越來越小了,今日之事,擺明了是不想摻和其中。

唉,枉我尊你為仲父,怎麼如此沒擔當!嫪毐和昌平君,背後站著兩位太後。這兩位太後你惹不起,我一個尚未親政的大王就惹得起麼?畢竟你是先王托孤的老臣,太後們還是要看你三分薄面的,有你頂著,我這里也好辦點不是?

沒想到你跑的比我還快呀!

不過,事已至此,說別的也沒用了,還是先顧眼前吧!

嬴政遂道︰「仲父身體不適,此事就暫不麻煩相國,就請昌平君督辦此事。」

「明日甲戌,乃是湯沐之日。寡人之意,可就後日午時出發,前往雍城。」

「衛尉、內史、中尉,執掌京城安平和宮中護衛,此次皆不隨行,其余列卿以上,一律隨駕觀禮!」

「郎中令熊顛總管車駕,可隨去抽調郎官五百,又左右中郎將、戶、車中郎將分別統帶,輪班侍衛。從衛尉軍選勇士一千五百,中尉軍中抽調三千,共計五千精兵強將,足可包的安全。」

熊顛高聲答應,嬴政喚過尚寶郎,取了符節,交給熊顛。群臣又奏了幾樁事,事情不大的,雖還沒親政,但差這麼幾天,嬴政也不在乎,直接就處理了,既然稱病,那就是不想多事,怎麼著呂不韋也不會為這點小事再來呱噪嬴政。

嬴政好不容易處理完了這些雜事,見眾人並無更多的事回奏,況且仲父相國又不在,雖然自己做決定很痛快,但畢竟還是頭一次單獨理政,處理朝堂大事,未免有點心虛,萬一出點紕漏,豈不是讓仲父笑話。

一看無事可奏,嬴政趕緊宣布散朝。

各官今日眼看著華陽太後一陣雷霆暴怒,知道此事既然已經揭破,就不會善了,華陽太後如此,趙太後那里還不知道怎麼樣呢!大王夾在中間,那可是難受的很!故而一個個小心翼翼,生怕遭嬴政遷怒,一听散朝,誰肯再往前湊,馬上就各歸各處,自去辦公飲樂,不一而足。

嬴政退出大殿,看看蒙毅正在身邊,趕緊叫過來,附耳說了幾句,蒙毅不斷的點頭,匆忙去了,嬴政這才硬著頭皮,去趙姬宮里給母後請安!

求收藏,求長評,求票票,呵呵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