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近日已抵揚州,平素宮中未嘗見民間疾苦,此行一路觀遍災患旦起,民不聊生,揚州城中饑民暴亂之事甚有生,心嘗萬民之痛而痛,憂慮甚篤。幸而十三弟勸慰黃患之事若有人事為之,官商輔之,加緊河工,必能解除憂患,全功而返。心內稍安。顏在京中尚好?父皇跟前切意留心,凡事勿操之過急,多加揣摩。待吾歸。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初二胤留」

「今日與亮工會面,大小事務安排妥帖,心情安悅。揚州此二日天已放晴,災民有口食之粥,河工加。唯心念顏獨在京中,夜間難寐,書下帖子幾副,若顏在京中無事乏味,可借之解悶。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初五胤」

「今日與十三弟共策向當地富戶買糧解急,尚忙。安好,勿念。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初六胤」

手指輕輕撫過這一封封壓在枕下的薄箋,終是沒能忍住再次啟開,其實那字字句句平淡如斯的言語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底,爛熟得如同文火熬了許久的紅豆,只越悱惻、濃香……

知我辨識困難而一筆一劃書下的剛勁的蠅頭小楷,每日見聞必書下一二與我共述,心心念念地在一封又一封信中寬慰我,縱然簡短地只有「安好,勿念,待吾歸……」這樣清淺的字句,卻足以讓我明了他的心意,他的掛念……

即便是百忙之中也不忘三日之內必有一封信來安我地心,即便是白日里力督河工也會在夜里細心書下一頁頁字跡工整的帖子為我解悶……這樣懂我的他。這樣貼心的他,這樣心系天下萬民安危的他……于我而言卻只是一個夫君而已,而我猶如望歸地妻子日日盼著他地音訊與歸期……不知為何突然想到這樣的比喻,雖是四下無人,卻依舊窘得臉有些燙。內心……卻是一絲絲細密溫情地暖意。由這墨色字跡牽繞而起,縈繞心頭。

我倚在雕花藤椅上望著窗外花開草長。生機勃勃,卻不覺浮想聯翩。雖是冬日里,氣溫依舊低,但這陽光卻暖得人骨頭都酥了……猶記得那時銀禎向我描述江蘇醉人的春天時也是這般形容陽光,那時便一直未尋到機會去。如今……不知江南地天氣怎樣,胤他此行會否路過那江南水鄉。他是否隱約會有些恍若隔世的熟悉感?

「素顏姑娘今日不當值,怎不趁著這大好的光景去外頭走走?」李諳達的聲音猝然在暖閣外響起。

我因毫無防備而深受一驚,忙將那幾封薄箋藏于枕下,促狹道「諳達莫是在皇上跟前侍候久了,走路竟也沒個聲音,方才素顏竟被諳達唬了一跳,李諳達可得受罰呢!」

「嘖嘖……好一幅伶牙俐嘴,才幾日便要欺到我頭上去了,若不是礙著萬歲爺心疼你。可看我饒得了你這沒大小的!」李德全亦是佯怒道。面上卻帶著實打實地笑容,讓人瞧著心里舒坦。

從我到乾清宮當值的這些日子。李德全可謂是明里暗里都在幫我打襯著。突然一個犯了不知幾重罪過的普通侍婢,一夜間就成了御前受寵的五品女官,無論在誰听來都顯得過于蹊蹺,自是少不得議論的言語,卻大抵如是如何借著平平姿色誘了皇上的心,又如何仗著自家不凡的身世求皇上網開一面,總之怎樣的議論之詞都一時蜂擁而起,我不禁有些好笑,畢竟是三百年前的清朝,思想甚是封建,只要是女子無論歲數在帝皇面前得寵,便會有人往偏處想,其實思及此我也並非未曾擔憂過,康熙為何獨獨寬恕我那些罪行,為何要替我掩下那些我未曾開口地隱秘,為何會將我當作服侍了多年地心月復一般對待……這種種跡象無不讓人生疑!更讓人不安的是我如此相似于孝懿仁皇後地長相,會不會就是這一切的解釋?即便是胤不會這樣,卻保不準康熙會把我當成了懷戀前人的影子,而一味的對我好……

但依著這幾日康熙的態度看,除了偶爾會與我平下心來推心置月復地道一些心事,凡事愛詢問著我的意思,但卻並未有什麼過多的舉動,我服侍在康熙身邊的時時刻刻無不擔憂若這高高在上的帝皇突然有那樣的要求,我又該如何應對,但現在看來,或許一切都是我多慮,或許是我身在這謠言漫起的宮中已有些迷惑不清……回過神來,瞥見李德全略略福的身子依舊在暖閣前來回著,我不由邁步出去︰「諳達這是在忙些什麼?」

「這轉眼春天也就到了,皇上日理萬機著這國泰民生之事,少不得對宮里就有些疏忽了,昨日里我有心問起萬歲爺是否要張羅些春日里內務府賞賜的事,這不!才過一日萬歲爺便吩咐了下來,要內務府備好些花卉給各宮娘娘賞下去……」

我輕聲一笑︰「倒是諳達有心,我向來疏忽大意不曾留心過這檔子事……」

「姑娘還年輕著,倒也怨不得不知。日後御前服侍的日子長了,這里里外外的事便自然就上心了,凡事多留個心思,萬歲爺吩咐下的竭力去辦,未吩咐的自己掌度,若是與這宮里內外息息相關的便要替萬歲爺多上心,而那堂前的事,萬歲爺問起時便順應著答,謹慎著先在腦子里想上片刻再開口也不遲,若是萬歲爺不問,咱們這些做奴才地便不該多嘴。」李德全一邊對著內務府呈上的簿子,一邊擬著清單,口里絮絮叨叨說起這些積累而來的經驗之談,雖是平常之至,卻讓我心里不甚感激,他能如此盡心提點我,實屬是真心願著我在皇上面前長久侍候了……畢竟在這宮里尋著一個穩妥的依靠,又是何其難得……

「諳達可介意我看看這清單?」我立在門口看了半會兒,忽然道。

「姑娘看便是,各宮娘娘的脾性都要留意著,日後若是姑娘做起這些事來也該嫻熟些了!」李德全抬眼瞅了瞅我,倒是一番望我成材的神情。

「永和宮德妃,賞一品紅四盆,蕙蘭十一枚,春鵑五株。

翊坤宮宜妃,賞小蒼蘭八球,四季海棠七盆,山茶四株。

鐘粹宮榮妃,賞櫻草十二株,南天竹六盆,山茶四株。

長良妃,賞君子蘭十二球,春蘭四盆,素心臘梅三株。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