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橫跨拉多加湖

nt追網在督戰團封閉了防線缺口後的第四天,蘇軍地54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從督戰團的手中接過了納濟亞河兩岸的防務,督戰團于是又退回到拉多加湖南端東岸的貨物轉運站休整。(**︰)

42年1月5日,天上又下起了雪,度至天氣再次降溫。一個年輕的蘇聯軍官,手里提著一條用麻繩串著的鮭魚,走進了貨運站倉庫區的一個軍營帳篷中。

「剛從漁民哪里花了幾個盧布買來條鮭魚,今晚叫炊事班的人煮鍋魚湯,大家嘗嘗鮮。」波*夫剛才在巡邏的時候,踫到幾個拉多加湖的漁民,在貨運站旁販賣一些在拉多加湖鑿冰捕來的魚,波*夫自己掏錢買了條。

「私下買賣,這不太好吧、」正在連部營帳中寫著政治課備課內容的列斯基可夫抬起頭看了眼波*夫手中的魚,皺了皺眉頭說到。

「這些天來都是吃面包和罐頭,弄條魚來吃吃,指導員你就不要那麼計較了。」波*夫當然听出對方話里的意思,由于列寧格勒地區的物資供應緊張,私下買賣食品物資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幾個盧布一條鮭魚,波*夫你這和搶沒什麼區別啊。」這些天列斯基可夫與波*夫相處下來,對于波*夫也算有所了解,戰斗指揮方面給予很高評價,但對于波*夫在平時生活上的作風卻有一些微詞,作為連隊中的指導員就是專門管這方面的,所以有時候也要說波*夫兩句。

「幾個盧布已經比往年的價格貴兩倍了,如果不是為了搞好軍民關系,被我巡邏時踫到,直接沒收了連錢都不用花。」波*夫一邊說一邊把手中的鮭魚交給勤務兵。

「現在的黑市價,食物的價格漲了十倍不止,上級昨天才下令要我們協助內務部的同志維持市集的秩序。(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列斯基可夫之所以說波*夫花幾盧布買條魚,是針對物價而言。

「光靠配給的食物,那能吃得飽。漁民有能力冒險到湖里捕魚,賺點錢也很應該。」波*夫這次听出對方是說他沒下狠手抓這些漁民,笑了笑表達自己的看法︰「對于上級的規定,我覺得在一些時候需要靈活處理的,要抓就抓那些奸商和小偷。‘」沒想到維護地方治安,比起防守陣地還難。」列斯基可夫並沒有繼續同波*夫討論下去,又集中精力為連隊的政治課備課。

「這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過幾天我們連隊就要護送一批重要物資進入列寧格勒市,並駐留城內三個月,擔負督戰及肅清叛徒的任務。」波*夫在一張板凳上坐下,從懷里拿出一份今早接到的命令,又看了一遍,心里感到一絲又壓力。

「是啊,進城之前,必須盡量提高連隊官兵的政治覺悟,要監督別人必須先以身作則。」抬頭瞧了眼波*夫手中的那份命令,列斯基可夫的語氣中也帶著些憂慮。對于連隊的戰斗力,列斯基可夫沒有任何懷疑,但對于連隊是否能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完成督戰監軍的任務,列斯基可夫心里可是沒多少把握。

在波*夫連為進駐列寧格勒市作準備的時候,蘇軍在列寧格勒地區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擊,發動了柳班戰役,試圖打通一條從陸地通往列寧格勒市的通道。而列寧格勒市內,也因為經歷了一個月的寒冬後,市內的軍民開始出現凍死及餓死的跡象,人心變得不穩。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統帥部命令督戰團抽調一至兩個連隊,輪流進入列寧格勒市,代表統帥部執行前線督戰監軍的任務,以穩定里寧格勒市內的人心,

1月8日中午,按照上級的命令,波*夫的機械化反坦克連,作為督戰團的第一批進駐列寧格勒市的連隊,在貨物轉運站的倉庫區拔營出發,護送一隊由一百多輛卡車組成的運輸隊,沿著拉多加湖封凍的湖面上開闢出來的道路,浩浩蕩蕩地前往列寧格勒市。(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

之所以選擇波*夫的連隊作為第一批進入列寧格勒市督戰的連隊,是因為波*夫連的車輛都是以輕裝甲為主的車輛。42年一月中旬前,拉多加湖的湖水經過近兩個月的封凍,冰層的厚度比起去年11月及12月時要厚了很多。大卡車及輕裝甲車也能通過。利用冰層比較厚的時候運輸更多的物資及武器裝備進入列寧格勒市,是蘇軍既定的戰略部署。

「我們的車隊將沿著拉夫羅沃轉運站至澤列涅茲島至拉多加湖城的路線橫穿拉多加湖。」在車隊出發前,波*夫召集全連班排的軍官骨干,召開了一次簡單的會議,把路線地圖分發到各人的手中,並強調了一些行軍途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在行軍的途中,我連將為卡車隊提供保護及幫助,各排將會分散在卡車隊伍的前中後各段。各班排必須注意保持無線電通信,並主動發揮相互協助的精神。一旦車隊中的任何車輛出現諸如︰拋錨、陷落冰窟窿,遭遇暴風雪等情況,必須及時報告立即組織求援。」

「車隊橫穿拉多加湖面的道路,除了要注意自然天氣方面的不利因素外,還要注意來自德軍的炮擊或空襲。」當連隊的骨干們都拿到了路線地圖後,波*夫示意大家看了一遍地圖後才說到︰「整條路線中,以澤列涅茲島附件的路段最為容易遭受敵人的攻擊,大家務必格外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把連隊的幾門反坦克炮通過拉多加湖,在出發前就把幾門反坦克炮分拆成多個部件裝載在一些卡車上。

1月8日,拉多加湖面的氣溫低于零下15度,下這雪而且風刮得很猛,達到8至10級風力,天氣屬于惡劣。但龐大的車隊偏偏挑這天上路,天氣惡劣德軍的飛機就不能轟炸,反而是相對安全的。

坐在吉普車上,波*夫用軍大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但凜冽的寒風卻不斷從半打開的車門外吹入車內,又從另一邊穿出車廂,吹向一片白茫茫的冰湖面。為了在一旦遇到冰裂陷車的危險時能第一時間逃生,車隊車輛的車門一般都不關緊。

「各車輛注意保持距離,千萬不要掉隊」波*夫伸手打掉帽檐上掛著的冰花,用戴著棉毛手套的手拿起車載無線電對講機,向車隊呼叫。

所謂的冰上公路,其實只是在封凍的湖面上,每隔一段距離用一些長桿插在冰面上,標示出可供通過的冰層範圍。不熟悉路況的司機,一旦掉隊或找不到冰面上的標桿,就極容易迷離,畢竟封凍的湖面上白茫茫一片,很難辨認方向。

這次車隊所選擇的路線,大概全程為一百公里左右,拉夫羅沃轉運站至澤列涅茲島中轉站大概是四十公里,澤列涅茲島至拉多加湖城大概是六十公里。全程一百公里,如果是在陸地上的公路,也就是兩個小時多些的車程,但是在天氣惡劣的拉多加湖,車隊卻要一個晚上甚至兩天的時間。(42年初還是以車隊的形式組織物資運輸,後來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取消了車隊,而改為幾輛卡車的小分隊運輸,甚至鼓勵有經驗的司機獨自運輸,大大加快運輸車輛的周轉率。這將在後文描述。)

「報告,有車輛被大風吹離車道」上百輛卡車,一輛接著一輛行駛在封凍的湖面上,形成了長長的車龍,在天空中往下看,連綿超過一公里。車隊剛進入拉多加湖面沒多久,無線電中就響起了呼叫聲。

「說清楚些,是什麼情況?」波*夫這個連長,這時兼任了救援隊隊長,不過他還沒反應,無線電中就響起了另一個沉穩的聲音,這是卡車隊長羅爾夫耶維奇的聲音,他是一名已經在這條冰面公路上來回跑了六趟的經驗豐富的中年司機。

「是一輛四輪卡車,被大風刮離道路三米,已停了下來。」過了一會,無線電中才有人具體報告情況。

「通知該車司機不要亂動,等待救援。」羅爾夫耶維奇在無線電中沉穩地說到。

波*夫並沒用在無線電中亂加意見,不過他馬上示意吉普指揮車的司機,開車前去看看。波*夫很清楚自己才第一次橫跨拉多加湖,如何采取救援措施還是由有經驗的卡車隊長做主,自己積極配合一下。

當波*夫的吉普車駛到報告的出事地點,離遠就看到一輛可載重兩噸的嘎斯卡車,斜橫在車隊經過的冰面道路外,大概三至五米左右。這是由于車輛在冰上行駛時車輪打滑,並正好遭遇側面強風,整輛車滑離了原來行駛的冰上公路。

「車輛已經出了標桿指示範圍三米,處于危險冰面,幸好車輛沒有翻側。」卡車隊長羅爾夫耶維奇已早一步到來,並勘察了一下現場,見波*夫下了吉普車,就主動走過來同波*夫協商︰「我建議用一輛馬力大的車用鋼索牽引其車尾,再讓卡車倒車返回安全的冰面上。」

「就按你說的辦吧,我叫一輛裝甲車來牽引。」波*夫在看了情況後,也點頭同意卡車隊長的救援方案,不要小看卡車離開標桿指示範圍三米,只要冰面一裂開,就算是三米卡車也開不回來,而沉入湖底。

(前兩天舊病有點復發,還請讀者見諒,今天繼續更新。)。

二戰大兵第三百四十九章橫跨拉多加湖(章節目錄)

nt追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