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嚴陣以待

這個連隊炮陣地,位于防空洞的右上方,是個半敞開式的工事,依著山坡而建,正面有30米寬,縱深5米,呈長方形,面積大概有一百五十多平方米,地面是用沙子和碎石子鋪成的,沿著陣地的外沿,砌了一圈可供人蹲姿隱蔽的護牆,護牆上留了射擊孔及了望孔,左右兩邊各有一處可供上下的通道。陣地的前沿和兩側都用偽裝網進行了適當的偽裝,可以減低敵人從遠處發現炮陣地的可能性。

**夫右肩膀上扛了一箱加農炮的炮彈,沿著防空洞旁邊的通道,一步一步地走上連隊炮陣地,把炮彈堆放在陣地後段臨時存放彈藥的地方。

站在陣地上,向前看視野相當的開闊,能清楚地看到哨站所在的山谷盤地上的情況,左右山丘環抱,就像兩扇天然的大門,從山谷的入口到連隊的營地之間,大概有500米的距離。連隊營地前面是一大片的農田,這是連隊戰士開墾出來的,自給自足的菜地。由于騎兵哨站地處偏遠地區,不可能什麼東西都靠運輸補給,士兵訓練之余種種蔬菜水果,就成了解決之道。遠處山谷盤地內地勢比較平坦,地表植物以野草和低矮灌木為主,高大的樹木並不多。這個季節正是野花盛開的時候,一大片的紅紅黃黃,十分好看。如果這時不是打仗,如果這里不是軍營而是別墅,來這里度假幾天將是個美好的回憶。

回過頭來向炮陣地的後面看去,半山坡至山頂間是茂密的樹林,山脈的來龍正是由這個方向而來,遠處是起起伏伏的丘陵。敵人要想從這個方向前來,將十分困難。估計過了後面的這些丘陵,就會是涅曼河平原地區,再過去就會是明斯克高地。這些地圖資料還是剛才**夫在防空洞內的牆壁上畫著的軍事簡略圖中獲知的,戰斗了這麼久,總算是弄明白了自己在蘇聯邊境的具體位置,是在蘇聯白俄羅斯及立陶宛與波蘭三者之間的交界處的格羅德諾地區邊境線上,這里正好處于德軍北路及中路兩個主攻方向的間隙中。

**夫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陣地上,兩門加農炮一左一右各一門,互相之間相隔15米,兩門加農炮的大架已經打開,大架末端的駐鋤也插入到挖好的駐鋤坑里,炮身距離護牆有1米,炮管從護牆上部預留的缺口中伸了出去,略為突出于牆外。炮身上穿著偽裝用炮衣,士兵蹲立的地方也用偽裝網撐起了頂蓬。4門50迫擊炮兩門在中間兩門在兩邊,一字排開在炮陣地的中間。

以**夫的眼光來看,炮都放在這里,顯得有點擠,不過這個炮陣地的位置卻是十分良好。半山腰放置加農炮,既可射遠也可直瞄,再以迫擊炮輔助,連隊的炮火就能覆蓋整個山谷盤地。而連部營地處于山谷深處,三面環山,屬于易守難攻的地形,德軍的戰略炮火想要準確打擊連部營地也不容易,周圍的山坡會擋掉大部分遠程射來的炮彈。

就在**夫觀察陣地周圍的情況時,指導員及炮排長已經向各個班的班長,分配了具體的戰斗任務。炮排的各個班士兵,主要負責操縱兩門加農炮,及三門迫擊炮。而二排的士兵則負責操縱繳獲的那門德軍50迫擊炮,並且負責炮陣地的警戒防御工作。

「尼古拉、**夫你們兩個留下來協助**縱迫擊炮。」班長契可夫中士從指導員那里領了任務回來後,就對自己排里的人作出安排,說實在的這時二排的排長重傷,其它班長皆陣亡,排里就剩下契可夫這麼一個班長了,名義是還是班長,其實和排長沒什麼區別了。

「保羅你帶一挺輕機槍及4個人,守住陣地左邊的通道。」契可夫一邊說一邊點人頭,把剩下的9個人安排去守陣地的通道,「古比雪夫你也帶一挺輕機槍及3個人,守住陣地右邊的通道。」

小口徑迫擊炮的操作雖然很簡單,但也就只有炮排的士兵及各步兵班的班長接受過使用的訓練。沒辦法,契可夫中士只有自己親自做瞄準手調校迫擊炮的標尺,尼古拉的力氣和耐力都比較好,正好做裝填手。而炮觀察手本來是由炮長擔任的,不過這時也只能是湊合著了,**夫的觀察能力較強,由他來當觀察手也能勉強勝任,當然契可夫也沒期望**夫能專業地報數據。

敵人隨時都會到來,指導員和炮排長催促著大家各就各位。**夫也從契可夫中士手中接過了一面小紅旗,半蹲在陣地中那門繳獲的德制50迫擊炮旁邊,還拿出同樣是繳獲的德制軍用望遠鏡,像模像樣地擔任起炮觀察手,時刻注意著下方山谷盤地中的情況。契可夫中士也再次檢查了這門50迫擊炮的性能狀況,座板、炮身、炮架、緊定器、瞄準裝置,尼古拉上等兵也從陣地後段存放彈藥的地方,搬來了三箱繳獲的德制迫擊炮炮彈,一箱15發共45發。

整個連隊炮陣地,所有的炮統一由炮排長擔任總指揮協調射擊,而指導員則擔任了陣地的總觀察手,連隊的炮雖然數量不多口徑也不大,但統一起來使用發射,其產生的威力也是不能忽視的。

時間十分緊湊,哨站內的蘇軍士兵以最快速度紛紛進入連隊的各個陣地里,哨站的正前方是用混凝土修建的堅固機槍碉堡,左翼是木石結構的塹壕工事比山坡上的戰壕還要堅固,而右翼和後方是無人的密林山坡。機槍碉堡後及塹壕工事後各有一座木頭搭建的了望塔樓。

除了炮陣地上的小口徑炮外,機槍碉堡中有3挺「德什卡」12.重機槍,連隊每個班都有一挺「捷格加廖夫」dp-28輕機槍總數為10支(有兩支在黎明的戰斗中損壞)。至于沖鋒槍,除了原來每個班裝備一支「**德」40沖鋒槍外(注︰不是後來的「**莎」沖鋒槍),還有繳獲的德制mp40沖鋒槍,共計大概20支左右。而手動步槍則是人手一支,除去傷亡人員後,可投入戰斗的人員有98人。

如果說黎明時候的戰斗是倉促應戰,那麼現在哨站連部的陣地,蘇軍士兵已經是嚴陣以待了。

《二戰大兵》上傳快兩個星期了,點擊率還算可以,但推薦票就少了點。希望看過此書的朋友,先收藏再積極為本書投推薦票,月月逍遙拜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