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卷 第三十五章 剃頭匠

呆在休息的驛館里一呆就是三天,幾乎都快把張力悶出病來了。乾隆皇帝可是一個大忙人,一時之間自然顧及不到他們。當然了,傅恆、阿桂他們身份不同,加上他們在京城有自己的府邸,所以暫時也想不到他們了。這些大佬一時之間都各自有自己的事情,所以張力他們這些人只能默默的等下去。

「媽的,呆在這里都快悶死我了。還是先出去逛逛吧。」張力終于忍不住了。本來他以為自己的受賞詔書很快就會發下來,哪知道竟然要等那麼長的時間!這小子完全忘記了一點——官場上的效率從古至今就非常慢,更何況現在還是在大清朝!這次打了勝仗,除了幾個主要將領和官員的官職是由乾隆皇帝親口決定的,其余官兵的賞賜都要由兵部和吏部商討之後才能做出決定,然後交由皇帝過目。一旦皇帝同意了,這件事情才會最終定下來。所以要等到張力拿到自己的受賞詔書,估計起碼還要等上十天半月。要知道這速度已經算快的了,畢竟這說起來簡單,但其中牽扯到的人員和官職數量是非常多的,這安排起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這京城是大清國的國都,不僅駐扎著十幾萬滿漢軍隊,還居住著上百萬的大清國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八旗子弟。大清以八旗立國,所以對八旗子弟可謂是照顧有加。當的差事可以世代世襲,每一個旗人生下來就有一份俸祿,吃的那可是鐵桿莊稼。大富大貴先不說,至少衣食無憂是沒問題的。清兵入關以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把滿洲軍隊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後來因為人數一天天增加(以滿人為主,也包括少量蒙、漢、朝鮮、俄羅斯等族人),又由四旗擴充為八旗。八旗旗色的分別,是除了原來的正黃、正紅、正白、正藍之外,再加上瓖黃、瓖紅、瓖白、瓖藍。這些旗的編制,是合軍政、民政于一體的。滿洲的貴、賤,軍、民,都編了進去,受旗制的約束。後來,隨著軍事的發展,又增編了「蒙古旗」和「漢軍旗」。三類軍旗各有八旗,實際上共為二十四旗。原來的本部,由于區別上的需要就專稱「滿洲旗」了。

清兵入關的時候,這些旗人大都是能騎善射,勇于征戰的。入關以後,他們受到了愛新覺羅氏家族世代的優待。和皇室血緣親近,地位比較高的,當了王公大臣,什麼親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之類。地位低一點的,當什麼參領、佐領之類的官職。剩下的普通旗人也當了一名旗兵。由于他們開國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祿或者受到照顧。特別是滿洲旗的旗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們大抵是滿洲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隨清宗室到處征戰的漢人,即歸附已久的「舊人」置身其間。清代的制度,規定他們不準隨便離開本旗,在京的也不準隨便離京。憑祖宗的福蔭,他們好些人世代有個官餃,領月錢過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當兵,領一份錢糧。但是家族繁衍,人越來越多。有的人名義上還是參領佐領,但實際上已經並不帶兵,有的人名義還是驍騎校,但是已經不會騎馬。更甚的,由于子孫大量繁殖的結果,每家每戶的「月錢」不可能累進,「粥少僧多」,就分薄了收入。旗兵的名額有限,也不可能隨便入營。加上上層人物的貪污腐化,大吃空額,能夠入營的旗兵相對來說就更加有限了。這樣,世代遞嬗,不少「旗下人」就窮困下來。他們之中某些有識之士,也覺得長年累月游手好閑,不事生產,坐吃山空不是辦法,也有去學習手藝的。但是這樣的人,反而受旗籍人的冷眼,認為他們沒有出息。所以就其壓倒的多數而論,旗人大部分都是游手好閑的。

由于旗人的特殊地位,導致整個京城都受到了旗人的影響。無論是從民族服飾、飲食習慣、生活習俗都莫不如此。張力走在街頭,發現許多旗人都喜歡提著一個鳥籠四處轉悠,開口閉口都是「爺」!一個個都紈褲的很,而周邊的人都已經習慣了。不過這些旗人最多也就是口頭上拽一點,實際上並不會做什麼太出格的事情。畢竟他們已經在京城生活了一百多年,該有的分寸都是有的。而且這些吊兒郎當的家伙其實大部分都是旗人小官的子孫輩,家里最多也就是有幾個官位,但大部分都沒什麼實權。真正有權有勢的旗人子弟大都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就算是喜歡擺擺威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找普通老百姓耍威風。加上此時還是乾隆年間,皇室對旗人的管束比較嚴厲,所以京城的治安自然不錯。當然了,有時候有些二愣子自然是無法避免的,畢竟這種人什麼時候都會出現,所以也算不了什麼。

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上,看著四周繁華熱鬧的場景,那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這位爺,剃頭嗎?」一個剃頭師傅向張力吆喝了一聲。大清國的剃頭令想必每一個人都非常熟悉,多爾袞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殘酷命令,使得幾十萬漢族百姓人頭落地。而也正是這一道剃頭令,為滿清統治的穩固做出了一個非常大的貢獻。我們漢族人本來一向有「身體發膚授之父母」的古訓,但多爾袞把這一切都摧毀了。許多漢人的尊嚴和骨氣由此喪失了,因此他們就此屈服了。當一個人的心里被撬開一道縫隙的時候,那許多事情其實就簡單多了。

「好啊,今天正好有空!你就幫我整理一下吧。」張力隨興說道。

「好咧,爺你先坐。我立即就給您剃頭。」

這剃頭令除了幫助滿族人穩固統治之外,收益最多的其實就是這些剃頭匠了。想想大清國現在有兩億多人,其中有一半是男人,數量超過一億多人。這麼多人需要剃頭,起碼養活了十幾萬剃頭匠。

在京城中隨處可見這些剃頭匠,挑著一根扁擔四處游走。也有許多剃頭匠是固定在某一個地點做生意,一般生意都非常不錯。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謝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