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飛揚的青春 第四百四十一節、民族之殤

嗯……你們的老師為什麼讓你們讀這種書?」拿著雨讀的課外選讀書籍,我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了。

四個小家伙都將視線集中到了我的身上,要知道他們四個都在一個班級上課,也就是說他們面臨著同樣的作業,這下可難倒我了,總不能我一個人寫出四份完全不同的東西吧?這種時候還是老姐更有辦法一點,誰知到她今天也不在家,去問老媽吧……不用猜都能知道答案,肯定是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自己的作文無論好壞都要自己寫……

手中拿著這本兒童插畫版的《明朝簡述》,我實在想不起來上輩子曾見過這本書,要說遠山的教育方針在我的努力推動下已經向素質教育轉型,讓孩子們多了解一些課本之外的書籍也是情理之中,本以為也就推薦一個兒童故事或者英烈事跡,沒想到卻是這種看似淺顯易懂,其實對綜合知識要求甚高的東西,可這麼小的年紀他們能懂得明代科學技術的輝煌與不足嗎?就算只是要求寫一篇五百字以上的讀後感,能指望他們在看完這麼一本書之後就能醍醐灌頂、大徹大悟?這和以前教條的宣傳教育有什麼不同?

想不出該從什麼方面入手,所以只好先詢問他們理解的如何︰「你們……都看這本書了嗎?」

三個孩子都點了點頭,只有肥仔站在一旁不好意思的傻笑著。

先不去理會這死小子︰「既然看過了,那麼你們覺得這本書好看嗎?」

「好看。」貞子先開了口︰「里邊地畫好漂亮,我覺得比電視上地中國漂亮多了!」

貞子說的電視,其實是當下開始流行的清宮戲,如果說在服裝以及審美上明代強于清代,這一點恐怕任何一個人都要承認,當然滿族同胞是個例外。不過我們不能只是在作文中稱贊服裝漂亮吧?

「曉清、曉明,你們覺得什麼是自己印象最深的?」

倆孩子互相看了看,然後做姐姐的先開口︰「哥,明朝真的有這麼先進嗎?」

她這一聲「哥」叫地我是渾身舒暢。可後面地問題卻讓將我從如同百花盛開地心情打擊地無影無蹤。明朝有沒有那麼先進?想當初我無意中翻看一本《武備志》結果只看了一半就差點頂禮膜拜了。里邊記述地火氣在復雜性與先進性方面至少超過歐洲兩百年。

他們見我略有沉痛地點了點頭。算作是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是緊接著疑問又來了。曉明作為一個男孩子。自然關心地方向和女生不同︰「那……為什麼最後輸給清朝了?又為什麼這些厲害地武器都沒有了?」

「唉……」對此我只能哀嘆一聲。環視一下四個孩子。雙胞胎是在用一種探求知識地眼神看著我。貞子這個日本孩子只是關注于插畫地精美程度而已。雨光听說書中有先進地武器。這才迫不及待地打開自己地那本尋找著配圖。

我也隨手翻開這本書。快速地瀏覽了一遍目錄。知道曉明地問出自此書地後記。在那篇結束語中。編者沉痛地表述了自滿清入關之後。中國在科學技術以及人文自然方面地全面倒退。華夏文明從此暮氣沉沉再無進取之意。以至于泰西列強一日千里終于成為世界地中心。最後我們只能任人欺凌地悲慘結局。可以說整篇文章充斥著對滿清地不滿與痛恨。充斥著對現階段人們崇洋媚外之風地貶低與蔑視。我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他們地老師要孩子們選讀這本書了。

「在回答你地問題之前。我先問一句。讓你們讀這本書地老師是不是一個年輕地教師?」

他們不知道我我為什麼關心這個。不過還是一致地點點頭。

「唉……」我再次感嘆︰「看來還真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小子。」

他們不明白我為什麼有此一說,不過長期以來對我的信服並沒有引起他們強烈的反應,反倒是聚攏在我的周圍等著听故事。

「孩子們……我要告訴你們,這本書中所說的全部是真實的,四百年前中國的明朝的確是當時世界上科技、文化綜合實力最高的國家,其地位比現在的美國還要高出一大截!」

「那為什麼後來輸給清朝了?」雨光也開始對這個問題產生出了興趣。

「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總結為八個字——黨同伐異,無視民生!」

可能對于他們來說,這八個字還是過于深奧了。雖說歷史上已經明確的證明了明朝是毀于內斗,這一點就是滿清也毫不諱言,不過我總覺得,現如今再去回味大明的輝煌還有什麼意義?居安思危我們要吸取前人的教訓,至于當年之勇…

了也就罷了。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們的這位老師一定經常向你們介紹古代中國的各種成就吧?」

他們點點頭。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們的這位老師一定經常對滿清的**無能與近代中國的軟弱可欺痛心疾首吧?」

他們還是點點頭。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們的這位老師一定經常為了現在電視劇中充斥的辮子戲以及各種戲說滿月復牢騷吧?」

他們只是不停的點頭。

「如果我沒有猜度的話,你們的這位老師一定經常告誡你們中國過去的偉大歷史,以及西方國家曾經的渺小不堪吧?」

他們不再點頭了,轉而長大了嘴巴吃驚的看著我。

「唉……」我一再的嘆氣︰「何苦這麼不自信呢?」

這下小孩子就更糊涂了,他們實在是搞不懂這和自信有什麼關系。

「現在你們知道了這段歷史,那麼你們覺得,這本書給你們最大的啟發是什麼?」

三個孩子都歪著頭各自思索著,只有雨光皺著眉頭的從頭翻看,我知道他一定對自己沒有提前看這麼有趣的東西感到後悔。一個孩子尤其是現在這種年齡,他們對外界的認識完全來自于家長與教師,即便是能從電視等媒體獲得一些知識,但是產生最主要影響的就是自己的導師,我並不是怪罪那個年輕人灌輸給孩子們這些超前的東西,但是從他沒完沒了的行為來看,他的確就是我所熟悉的那種人,因為以前我就曾經是這樣。

給這種人加個定義,也許可以稱作是具有「憤青」精神的小市民,對自己的祖國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大多和為國盡忠挨不上邊,每個人也都有著現實的生活煩惱,他們也許是對現有生活不滿,有的可能是在了解了書本上所沒有寫明的歷史後感到憤恨不平,但他們卻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在現實中曾有著強烈的自卑情緒,這也許是對國家民族地位的自卑,也許是對現實身份的自卑。總之當他們了解到我們曾經的光榮與成就之後,總算是找到了讓人揚眉吐氣的優點,對于這種成就感與自豪感是不分年齡與學歷的,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

「貞子,在日本是不是也有很多人,很多電視節目,很多的書籍,在介紹戰敗前的日本?」

小丫頭側著頭想了想,然後認真的點點頭。

「這就對了,雖然我們和日本是兩個不同的國家與民族,但是在這方面卻驚人的一致,日本人在反省戰爭,不過他們反省的不是自己發動了一場不義的殺戮,他們只是在懷念戰敗前自己那段蒸蒸日上的歲月,以及後悔戰爭中所犯的錯誤。

對于他們來說即便擁有了世界第二的經濟實力,可是戰敗國以及非正常國家這兩個頭餃是絕對的恥辱,所以才有很多日本人極為痛恨二戰。」

我轉頭看著三個中國孩子︰「我們贏得了戰爭,但是只收獲了一片廢墟,同時也並沒有找回過去別人對自己的尊敬,我們依然是落後與貧窮國家的典型,曾經的輝煌與作為天朝子民的自豪依舊離中國人很遙遠,後來我們進行了多場的對外戰爭,節節勝利的又讓人信心爆棚好像我們又變成了世界的中心,但當我們打開國門真正的和外界接觸之後,才發現自己還是那麼的貧窮與落後,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導致很多人,尤其是像你們老師那樣的愛國青年痛心疾首,面對社會上的崇洋之風,面對社會上對自己歷史的無知演繹,他們力圖用自己有限的影響去糾正別人的看法。他是一個教師,他這麼做無可厚非,但是你們不能只做到了解歷史,你們的身上還肩負著未來,國家的興亡在于全體國人的努力,只是沉浸在過去的成就是不能前進的!」

我的一番肺腑之言,听的四個孩子如墜雲里霧中,我在心中也有些自責,現在和他們說這些是否有些過早?

愣了一會之後,曉明還是大著膽子問了我一句︰「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明朝輸給了清朝?」

啊?看來他們的確是沒有听懂︰「簡單的說,就是明朝的人自己打了起來,滿清看見有便宜可佔,所以趁機給了明朝一悶棍,沒想到打架次數太多的明朝其實早就受了重傷,又沒遇上合格的醫生療傷,這一棍子就給打死了!」

四個小不點這才恍然大悟的點點頭,然後雨光抻了抻我的袖子︰「哥,你還是沒告訴我讀後感怎麼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