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飛揚的青春 第二百五十六節、感動平凡

「杜院長那里還好嗎?」剛剛回到北京,徒弟就似笑非笑的向我發問。

我到並不吃驚,以她和趙宏林的渠道來說,知道我干了什麼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也沒有什麼驚訝的表情︰「還不錯,就是市場經濟的情況下,院里的周轉資金有些問題,而且成年孩子的就業問題也比較嚴重!」

徒弟只是笑而不答,但是我從她狡黠的眼神中看出來,她並不是簡單的詢問我有什麼見聞而已。對此我也不點破,畢竟我和她已經就某些問題達成了默契,只要都不觸動對方的底線,我們就裝作視而不見。

對視了一會,她還是轉移了話題︰「還是說說工作上的問題吧,按照你吩咐,我們已經宣布暫停新作的發表,全力為即將上映的電影讓出工作資源,可是你為什麼不讓我開展宣傳工作呢?」

提到這個問題,我想已經習慣了用市場規律來指導工作的徒弟是不會明白的︰「很簡單,我拍攝這部電影並不是為了盈利,而只是單純的向英雄致敬,所以絕對不能大張旗鼓的宣傳,因為那是對逝者的不敬!」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我們第一次拍攝真人影片,如果就這樣沉寂下去會不會對下邊那些制作團隊的熱情打擊太重?」

「不,事實上他們會憑借這部影片而家喻戶曉!」我並不是預言家,雖然很多時候我看上去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的巫師!」(香蕉語)其實這只不過是重生的經歷造就了我對事件發展的預見性而已,不過自從蘇聯插手讓海灣戰爭完全變樣之後,我再也不敢妄議政治,因為我那些先知先覺的小聰明在真正的政客眼中其實根本不值一提,這也可能是王老頭一直不願意平等看待我地主要原因。但讓我欣慰的是,至少在娛樂領域,我的見識還沒有超過保質期!

就這樣。我地新片在寂靜中悄然上映了。而首映地地點也有些名不見經傳,就是當初我們在夏令營活動中遇險的那個小鎮。可當地人並不認為我低調,他們也沒有想過什麼叫低調,首映的當天,十里八村的老少們拖家帶口擁擠在不大的鎮廣場,只因為他們听說這部影片是用來紀念一個他們極其熟悉的人,一個默默勞碌一生,看似籍籍無名卻已經映刻在百姓心中的身影。

沒有什麼紅地毯。也沒有什麼領導發言,擁擠的人群堵塞了貫通全鎮地公路,牆頭上,樹杈里也坐滿了不少淘氣的男孩子,人們交頭接耳的傳播著自己打探到的小道消息,也有人為了早已消失多年的露天電影感慨萬千,而在這嘈雜的環境中,電影卻突然間毫無征兆的開始了。現場瞬間就安靜了下來,片名雖然有六個字,但意思卻極其簡單——《那山那人那狗》

這部影片在上輩子可以說成了一面旗幟,在國外大片不斷沖擊中國影視界的時候,它卻用低廉地成本。講述了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以及成就了令人目眩的成績,可當我這輩子真正接觸到現實中鄉村郵遞員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的體會到片中那看似平淡地郵路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意義,所以我決定提前讓這部影片面市。不僅是對救命恩人的懷念。還希望能讓大家更多的了解這個工作,以及正默默奉獻的眾多郵遞員們。現在才剛剛步入九十年代。離片子中地背景年代很近,所以人們並不認為故事離自己很遙遠,即便如此他們依舊聚精會神地觀賞著幕布上映射出的一切,只因為他們在這里找到了那個身影,那個他們早已熟悉卻又突然失去地親人。

在這個時刻,我依舊秉承著一貫的作風,找一個角落,觀察著觀眾們的反應,雖然我對整部影片的要求極其嚴格,精益求精的制作導致工期一再延長,可是我不能容忍以控制成本為借口所導致的任何瑕疵,劇本因為地域的原因肯定會和原著有所出入,但所表達出的那種意境卻絲毫沒有降低,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這次首映就是對我的一個考驗,這些曾經親身經歷過類似故事的鄉親們就是最好的評委,如果能得到他們的認可,才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還好到目前為止沒有臭雞蛋之類的東西襲擊我。只是當地的那個郵局局長很靦腆的告訴我︰「這些很普通的事情沒有什麼好炫耀的!」

現在的我很想低調,以至于都沒有通知媒體關于新片的任何信息,但他們的嗅覺還是很敏銳的,雖然沒有看過這部影片,可是卻阻擋不了他們的想象力,于是猜測影片內容的報道開始充斥報端,就連一向正規的《大眾電影》也樂此不疲的刊登關于新片的猜想,其實雖然版本五花八門,但預測的方向卻驚人的一致!不外乎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一個平凡的郵遞員,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後,在不平凡的時間和地點救助了一群不平凡的人,于是他的形象變得無比高大,最終壯烈犧牲……

這是大陸類似影片的一個套路,雖說主角並不一定要獻出生命,但大體的故事走向卻基本一致,而最擅長使用並且運用到登峰造極水平的導演就是家喻戶曉的謝晉,這種模式本身沒有錯,但用的多了就容易產生審美疲勞,而且主角也逐漸的從「平凡人」演變為「高大全」。可以說《那山那人那狗》之所以能在國人心中留下一席之地,除了日本人的熱烈追捧這個因素之外,就是它讓我們的眼前一亮,原來歌頌影片也可以拍成這樣!

且不管聰明人們怎樣猜測劇情,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到首映地點尋找第一手材料的敬業者,我還是堅持著低調的原則,並沒有著急在全國影院上映,而是將電影的拷貝制作了兩份,分別贈送給中日兩國「友好夏令營」的組委會留作紀念。這可能是我所有作品中成本最低的,也是唯一沒有原創音樂的,但看過的人都知道,它被稱為經典是當之無愧的!

于是意料之中的火爆場面就這樣出現了,起初人們只是抱著對它的好奇而走進了電影院,可他們出來的時候卻神情平靜,並沒有什麼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也沒有憧憬英雄的無限敬仰之情,有的卻是一份淡定從容,一份對現有生活的珍惜和感悟。

「並不是所有的郵遞員都具有這樣甘于奉獻的情操!」王老頭看完片子之後語重心長的告誡我。

那又怎麼樣?只要有一個人做到了,那我們也應該為他的「壯舉」表示敬意,正是由于他們的平凡才顯得如此偉大,以至于本來很平凡的電影竟然成為了一匹票房黑馬,在被新近引進的《侏羅紀公園》壓制了短暫的時間之後,就猶如坐火箭一般直沖票房榜首,就連一向看不起大陸流行文化的港澳地區也創造出了華語文藝片放映史上的奇跡。

看過贈片的日本方面很快就坐不住了,主動的跑來希望能購買日語版權,而對此我早有定案,指示三井他們按照原先布置好的路線出擊,于是曾經創造出記錄的片子不負眾望的再現了上輩子的那種輝煌,而且由于編劇是我,人氣自然就很高,同時我所紀念的人還救助了日本的孩子,這讓本來並不是我粉絲的人也走進了影院,而後來事情就開始超出了一個文藝片所能達到的高度。

「這……這究竟是怎麼了?」徒弟目瞪口呆的看著日本傳回的報表︰「以前你的作品受歡迎是因為那是動畫片,可這部真人影片沒有什麼花哨的特效鏡頭,也沒有什麼蕩氣回腸英雄故事,可……日本人是怎麼想的?」

徒弟的驚訝是有理由的,在國內雖然很多人都關注這部影片,但至少還沒有打破我所保持的票房紀錄,但是在日本這個記錄不僅被打破了,還引發了極其強烈的社會反響,日本的郵政省官員(相當于咱們的國家郵政總局)看完之後深受感動,于是組織下屬員工也來接受教育,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發展成日本的郵政人員必須觀看!這還不算完,受到救助的日本孩子也被媒體挖了出來,現場評論當地的山路是否如片中所描繪的那樣艱難,總之整個日本似乎都將熱情投入到對這部影片的追捧,而一貫教導民眾堅忍和自律的日本政府更是用其大肆宣傳,宣稱只要日本人能做到片中那位郵遞員的一半,日本就能變成世界第一強國之類的說辭充斥大街小巷。就是一貫喜歡針對我的日本右翼也沒有了動靜!

于是這部投資還不到一百萬人民幣的低成本影片,卻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狂卷中日兩國高達三億人民幣的票房!要知道在上輩子它的日本成績也只不過是800萬美元而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