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退出戰爭

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列寧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退出歐洲戰爭。♀由于原來俄國屬于協約國一方而與同盟國處于交戰狀態,為了退出戰爭,新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便向英法等國提出了和平建議,列寧的建議被協約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劉慶斌閣下,協約國不同意退出戰爭,這可如何是好?」列寧滿臉愁容地看著劉慶斌。

「列寧同志!」劉慶斌對「同志」這個稱呼並不陌生,所以叫起來並沒有什麼不習慣︰「退不退出戰爭的決定權在您這里,而不在協約國同意不同意!您完全可以和德國單獨進行和平談判!」

列寧眼前一亮︰「是呀,我們完全可以直接和德國談判!」

劉慶斌微笑點頭。

「只是……」列寧有些猶豫道︰「德國會同意和我們談判嗎?」

「德國現在正在為兩面作戰而頭疼,俄國退出戰爭對他們可謂雪中送炭,若您是德國皇帝,您會不同意談判?」劉慶斌鼓勵著列寧︰「再說了,不試試您怎會知道他們是什麼想法呢?」

「對!的確要試一試!」列寧終于下定了決心。

12月3日,德俄兩國在布列斯特開始談判,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月兌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

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布哈林反對簽訂和約,主張繼續世界大戰。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

1918年1月2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

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于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1月24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

1月30日,布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為外交人民委員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

果然。德國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復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

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布列斯特。結果,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

2月18日,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蘇俄中央委員會舉行了的緊急會議。會上,列寧的主張又被以6︰7的票數否決。

「列寧同志,你放心,這件事情交給我了,托洛茨基的工作我來做!」在這個危急時刻,劉慶斌又出現在了列寧面前,讓列寧感動不已。

劉慶斌從列寧那里離開之後,就到了托洛茨基處,他以一套以空間換時間的理論迅速說服了托洛茨基。

隨後,中央又連夜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托洛茨基轉而支持列寧,會議結果以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列寧的提案。蘇俄政府連夜通知德國方面,同意簽約。

但是,德國在得到通知後任沒有停止進攻,並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

蘇俄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列寧的主張。列寧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斯大林堅決支持列寧,托洛茨基為了防止列寧辭職和黨的分裂,也表示支持列寧。在托洛茨基的影響下,出現了4票棄權,結果列寧的主張以7票贊成、4票棄權、4票反對獲得通過。

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按照合約,蘇俄割讓323萬平方公里領土,賠款60億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但蘇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就在列寧為誕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了喘息之機,他又遇到了嚴重的挑戰。

俄國和德國單方面議和,退出戰爭。德國就可以將之前囤積于東線的大量兵力調去西線參戰。而此時的英法已經疲于拉鋸戰和大量傷亡,無法抵抗更多的德軍,好在美國的參戰讓他們才能支持下來。

德國作為一個意圖爭霸的新興國家,軍事實力早已是歐洲翹首。如果德國當時能趕在馬恩河戰役之前將兵力運到西線,勝利的天平將再次向德國傾斜。作為歐洲老牌強國的英國和法國,是絕對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的。而蘇維埃之前的掌政的臨時政府主張繼續作為協約國參加戰爭,就更加加深了協約國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的厭惡感。于是,協約國便以大量的物資支援俄國的反布爾什維克勢力。

蘇維埃政府同德國簽訂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條約》,將原屬俄國的百余萬土地割讓給德國,遭到了國內的反對。反對勢力看到了擊潰蘇維埃政權的最佳契機,紛紛集結準備向莫斯科進攻。這其中有鄧尼金、謝苗諾夫和高爾察克等人。

鄧尼金在一戰爆發時,已經晉升為基輔地區駐軍司令,後前往加里西亞指揮作戰。1916年,鄧尼金指揮第八集團軍發動了對羅馬尼亞的進攻。

二月革命後,鄧尼金出任臨時政府的最高統帥參謀長、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司令,輔佐三任總司令。在科爾尼洛夫叛亂後,鄧尼金也受到牽連,于1917年9月同科爾尼諾夫一同被捕。

十月革命後,鄧尼金越獄逃往俄國南部,與科爾尼洛夫等在北高加索組織了一支由一部分黑海艦隊,聯合「士官生」、頓河哥薩克、高加索各地區,,烏克蘭軍區白軍組成的「志願軍」進行反對蘇聯的軍事行動,鄧成為這支軍隊的指揮官。

謝苗諾夫是俄國外貝加爾省人,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7月,謝苗諾夫擔任臨時政府在貝加爾湖地區的代表,負責招募哥薩克。十月革命以後,謝苗諾夫發動反對蘇聯的叛亂,在中東鐵路沿線海拉爾、昂昂溪招募到義勇軍4個營,開赴滿洲里,成立「外貝加爾地方臨時政府」。(未完待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