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章︰反敗為勝

更新時間︰2012-12-18

就在李農垂頭喪氣,六神無主的時候,沈沖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後對李農說道︰「大都督不必驚慌,現在已然深夜,料想賊兵防御會松懈一些,雁門關的石閔將軍是我的同門師弟,而且將軍與他的交情也不錯,沈沖願率五百精銳將士沖下山前往雁門關搬取救兵。」

李農聞言感激地看著沈沖,心想︰沈沖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心月復猛將,願意替自己分憂解難。但是轉念一想,怕沈沖一人勢單力孤,于是對兒子李達吩咐道︰「達兒,沈沖將軍一人帶兵勢單力孤,你也和他一起去吧!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李達聞言頓時臉上一驚的對父親說道︰「如今賊兵將此山團團圍住,父親大人你一人帶兵能應付得來嗎?」李農聞言嘆了口氣說道︰「要不是我馬虎大意,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場,你父親再不濟,幾日之內守住此山還是不成問題的,你就放心的去吧!」

李達聞言臉上有不舍之色,但是看著態度堅決的父親,自己也不好違抗父命,而且如果沒有救兵來救的話,己方的這些將士就要全軍覆沒了。于是李達跪在地上朝著父親拜了一拜之後就,披上鎧甲,騎上戰馬,準備帶著人馬和沈沖一起殺出重圍。

兩人在軍中挑選了最為勇猛的五百人之後,李農吩咐將戰馬都讓給這些勇士,然後李農朝著將士們一躬身說道︰「李農在此謝過眾位將士了,預祝各位馬到成功!」接著又轉頭對其余將士說道︰「其余人等拿好弓弩隨我幫助這些勇士突圍成功!」

于是軍中所有的弓弩手都站了出來,列陳長隊,跟隨李農協助沈沖等人突圍。沈沖和李達經過觀察之後發現有個角落守將較少,于是就決定從這個方向突圍。

一聲吶喊之後,沈沖和李達率先沖下了山,其余的五百將士見主帥如此英勇,自然沒有落後的道理,于是紛紛抖擻精神,隨著兩人沖下山去。

梁犢的將士們見沈沖等人沖了下來頓時命令弓弩手放箭,可是還沒等他們將箭支射出,山上已經是箭矢如雨,眾人無奈只得舉起盾牌遮擋,可是沈沖等人借助居高臨下的優勢已經快沖到跟前了,等到他們想要舉弓反擊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沈沖和李達帶領的重甲騎兵已經殺了下來,頓時間山下是慘叫聲連連,鮮血滿地,在明月的照射下顯得那樣的詭異和恐怖,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血腥之氣。雙方的將士短兵相接,各自發揮著自己的能耐,沈沖麾下的將士雖然不多,但是人人都是精銳,所以短時間內竟然將賊兵殺的手忙腳亂起來。

但是周圍回過神來的賊兵隨即就抖擻精神向沈沖這邊沖了過來,沈沖軍中的人馬也損失了不少,但是總算是讓自己沖出了一道缺口。

梁犢聞听山的另一處喊殺聲不斷連忙分兵去救,可是還沒等到他趕到那里,沈沖和李達已經在李農的掩護之下沖出了重圍,揚長而去。梁犢趕到後問清楚情況之後頓時是心中大怒,他當然知道李農是派精銳沖出包圍搬取救兵了。

胡建見狀連忙對梁犢說道︰「將軍,李農派人去搬取救兵了,事不宜遲,我們應該盡快攻下黑龍山,把住各個險要之處才能應付後趙隨後趕來的的救兵啊。」

梁犢听了胡建的話頓時是面露難色地嘆了口氣說道︰「我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我本來是打算讓後趙的將士因缺水而軍心散亂進而一點點的耗死李農的,可沒想到出現了這種意外,現在我軍將敵人團團圍住,對方將士陷入了死地,如果此時攻山的話,對方心想反正是死路一條,干脆拼了。」

「要知道人要是帶著必死的決心的話,力量是不可估計的,就算最後我軍勉強將他們剿滅了,損失也一定非常的慘重,而這是我最不願看到的景象,因為我們還要發展,根基不能有所損傷。」說完這些話,梁犢是連連搖頭,站在原地冥思苦想起來。

胡建也覺得梁犢說的有道理,半晌之後他轉頭對梁犢說道︰「那就派探子密切關注援軍的動向,李農在他們趕到之前完蛋最好。如果他還沒完蛋,我軍也可以及時的撤回潼關,這樣我們就保住了根基了!」

梁犢聞言點了點頭,現在他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了,于是命令情報官派人密切地關注援軍的動向,有情況隨時向自己報告,情報官應了一聲之後就退了出去。

話說三日之後沈沖等人趕到雁門關的時候,向石閔將戰斗的情況說了一遍,希望石閔能盡快搬取救兵前去解救李農,石閔聞言讓沈沖麾下剩下的三百將士前去休息,自己則是拿出地圖和沈沖,李達兩人分析起軍情來。

石閔指著地圖上的潼關對兩人說道︰「你們看,梁犢將大部分兵力圍困了黑龍山,潼關現在空虛,我軍到潼關的距離要比到黑龍山的距離要來的近,如果我們進攻潼關的話,梁犢勢必回馬來救,到時候我們返身向梁犢殺去,而李將軍自然也會向逃跑的賊兵追擊,梁犢兩面受敵,豈有不敗之理?此乃當年齊**師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兩位以為如何?」

李達聞言面有難色的對石閔說道︰「可是要是父親堅持不到敵人退兵的那一刻怎麼辦?要知道山上只有一條小溪啊!」石閔聞言微微一笑的對李達說道︰「李兄趕來的時候沒注意天氣嗎?如此烏雲密布,今日就會有大雨,到時候李將軍還會缺水嗎?呵呵。」

李達聞言一愣,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腦門上不好意思的對石閔說道︰「你們看我這記性,如此說來,父親大人應該沒事,就按石閔將軍的計策而行!」

于是當天石閔就率領四萬兵馬與沈沖,李達前去解救李農,路上眾軍全速前進。果然不出石閔所料,正午的時候天上就下起了傾盆大雨,看著越下越猛的大雨,李達緊繃的心也微微松了一些。

石閔見了李達那副表情微微一笑對他說道︰「如此大雨,行軍不便,梁犢就更不會下令攻山了,李兄大可放心,令尊定然沒事!」李達聞言微笑的朝他點了點頭。

幾天之後,賊兵情報官向梁犢報告︰「石閔帶著四萬兵馬向潼關方向進發,現在已經不足六十里了!」梁犢聞言大驚失色地對胡建說道︰「潼關是我根本,如果潼關有失,我軍大勢去矣!」于是當晚就下令所有將士全部偃旗息鼓的悄悄撤退。

山上的李農得到消息之後心中微微有些不解,不過當他打開地圖一看的時候,心中馬上就明白了石閔的圍魏救趙之意。于是當晚也整頓人馬,決定悄悄跟在梁犢身後而行,自己也來個偃旗息鼓。

等到梁犢距離潼關十里處的時候,卻發現了石閔並沒有攻打潼關,而是嚴陣以待的等待著自己,不由的是面露驚訝之色。但是兩軍對壘沒有什麼廢話可說,梁犢舉著長槍就向石閔沖了過去。

石閔見狀是毫不示弱,冷笑一聲之後也沖了上去,兩人都是勇猛善戰的大將,手中的武器是舞的如同落雨梨花一般,」當當「之聲不絕于耳,周圍的人不由的都看的眼花繚亂起來。

兩人你來我往的拼殺著,都想將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雙方的將士看著兩員猛將的激烈對決,不由的都是心驚肉跳,生怕自己的主帥敗下陣來。

石閔和梁犢戰了六十回合是不分勝負,石閔是臉不紅,氣不喘,反觀梁犢的氣喘吁吁,兩人的高下其實已經能看得出來了。就在梁犢抖擻精神準備再戰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了殺喊之聲。

梁犢心中一驚,一槍架開石閔的長矛之後就退回了本陣,此時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悄悄撤退讓李農看出了實情,這才返身又殺了過來,頓時梁犢心中是叫苦不迭,自己的將士遠道而來,士卒疲憊不堪,而石閔卻是以逸待勞,身後有追來了該死卻又沒死的李農。

而最讓人擔心的是身邊的將士們都面露懼色,全無戰心。梁犢見狀朗聲對眾人說道︰「將士們,現在我們兩面受敵,只有拼死一戰方才有活路,只要大家能齊心協力,我梁犢向大家保證,人人都有封賞!給我沖啊!」

給梁犢這麼一喊,眾人立刻回過神來,和後趙大軍廝殺在一起,這片草地之上頓時彌漫了濃厚的血腥之氣,人人都像瘋子似的砍殺著敵人,頭顱四肢是亂飛亂擲,血,到處都是鮮血,這片土地仿佛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一般。

一戰下來,梁犢戰死,屬下將士一半投降,剩下的一半全部被石閔和李農殲滅了,石閔接著匯合李農一舉攻下了潼關,徹底解決了梁犢反叛的禍害。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求收藏,求紅票,求捧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