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98章 東湖柳綠群雄會 磨山夜黑一人書(五)

磨山風景區內的陸軍總醫院沿東湖柳堤那處由周大少團長、孫立人、張靈甫等人為了研討軍事話題整起來的簡易沙盤,現在已經是陸軍總醫院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了。

周大少團長凡事追求完美,一家伙干脆把重慶自己的那幾個泥巴匠模型制作弄到了武漢,埋頭苦干幾天,一個依照正確比例,外形極其仿真的數十平米大的山川形勝沙盤出現在目瞪口呆的眾人面前︰

好家伙,這就是一個中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微縮景觀啊!

周大少團長那幾天跟著泥巴匠抹泥巴玩沙子可是耍夠了,眾人不覺心里好笑,十八歲的川軍中將畢竟還只是個半大孩子嘛。孫立人、張靈甫等干脆搭起風雨棚子,把這數十平米的由南京、徐州、鄭州、合肥、武漢等數個核心大城市為基點的山川形勝大沙盤保護了起來。

其實眾人何妨把四周也圍,找熙熙攘攘前來看稀奇的人們收點門票,也能發點小財啥。

每天午後,在周大少團長那間「病房大食堂」共進了午餐的眾人就會前來大沙盤處,一起研討當前最新的軍事時局,闡述各自的見解,經常弄得烏喧喧的川渝方言很是熱鬧的樣子。

就說這一天,面對三月以來,現在軍事時局最熱鬧的地方徐州地區的第五戰區繁復的態勢,眾人熱議了起來。

張自忠將軍接連取得兩次臨沂之戰的勝利,可以說給三月開了一個好兆頭。西北漢子張自忠將軍也以自己的忠勇表現一下子征服了幾乎所有中國人︰

國人和輿論一改過去斥責張自忠將軍為漢奸的鄙夷態度,轉而投去了辣的崇敬眼光。真是天翻地覆三生劫,一個臭狗屎轉瞬間就成為了中國眼下最炙手可熱的抗日大英雄!

但說句實在話,真正被張自忠感動的,還是第五戰區的幾位將軍。李宗仁司令長官不說了,張自忠的老冤家龐炳勛將那是心悅誠服,從內心深處感動不已。

就說當初一听說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要派來的援軍竟是張自忠的第59軍來增援臨沂,龐老頭心里面直打鼓︰怎麼偏偏派他來啊!?完了,看來我這一把老骨頭非得扔在這臨沂城不可了!

但令老將軍沒有想到的是,張自忠不僅第一次星夜馳援,傾盡全力解了臨沂城龐炳勛部的危難。竟然第二次依然如此,這就是鐵石心腸的人也不得不深受感動啊。

孫立人、張靈甫等人那是對張自忠將軍的所作所為,連聲贊嘆,感覺眾人當初都有些看走了眼。自然此刻得意洋洋頗有知人之明的周大少團長不在此列哈。他娃當初提出津浦線北段的擋一路放一路的誘敵深入予以圍殲的計策,就是建立在臨沂之戰有把握擋住片崗旅團的這個基礎的啥,那對于能解臨沂燃眉之急的張自忠將軍那是早就成竹在胸了。

「曉舟老弟,你所設想的計策,時至今日滕縣血戰後看來很有些把握了!」

孫立人說道。

「諸位看,第五戰區的李司令長官看來也是看到了這個把已受到消耗的一路南下的磯谷師團放進台兒莊予以圍殲的大好契機,他正利用臨沂兩戰、滕縣血戰贏得的寶貴時間向台兒莊地區集結第五戰區的主要力量。」

張靈甫抄起一根周大少團長找人做的漂亮的指揮棒指點著大沙盤徐州台兒莊地區,說道︰

「你們看,磯谷師團呼應片崗旅團,正欲從濟寧、汶沿津浦線北段南下之際,即遭到了孫桐萱總司令率領的第三集團軍的反擊,其展堂師渡過運河,與汶之日軍第10師團之一部激戰;

與此同時,第三集團軍第55軍及22師也向濟寧發動了反擊,其谷良民師22師從長溝強渡運河,曹福林師也渡過運河遂行了反擊。

經數日激戰,孫桐萱總司令的第三集團軍幾路反擊雖被日軍磯谷師團分別擊退,但也消耗了日軍一定力量,最重要的是遲滯了日軍磯谷師團的南下行動,為第五戰區李司令長官集中力量先對付片崗旅團打下了基礎。說起這次原韓復 大爺的第三集團軍的反擊行動,真是有些說不出口啊,打死數百小鬼子,好嘛自己損失萬把人?!幾十比一的傷亡比例,看來還是那個死鬼韓復 大爺知道自己部隊的戰斗力朽成啥子樣子了,怪不得要跑喲

磯谷師團乘勢直逼滕縣附近時,又遭到了川軍孫震所部第22集團軍的頑強阻擊,特別令人驚嘆的是︰

一個小小的不足兩萬人居民的滕縣,孤軍據守的川軍第22集團軍之第41軍122師的王銘章中將率部5000余人竟然阻擋了磯谷師團的兩萬多人三天三夜,此血戰後王銘章所部五千之眾僅余二、三百人,王銘章將軍亦以身殉國,但是狂妄的磯谷師團亦有數千以的傷亡,算是踏中國以來最大損失的一次。說老實話,本來根本就沒有這般打法的,也不是李宗仁指揮風格。磯谷廉介也不是一根筋啥,非扭到滕縣這一點,傻啦?!主要是當時,一則來援的湯恩伯的王仲廉部見敵勢盛大,忙溜到滕縣東北的峰山地區躲貓貓去了;

二則,孫震的第22集團軍其余各部遭受日軍攻擊後,紛紛後撤至運河南岸的利國驛,遂使剛剛到達滕縣的王銘章所部完全陷入了磯谷師團的包圍之中。

王銘章見城已被圍而援軍無望,秉性剛烈的王銘章這才決心死拼。一個巴掌拍不響,日軍磯谷師團自進入山東以來,那時幾乎沒有遇到頑強死守一點的中隊,今天在滕縣踫了王銘章這個川軍,確確實實的一顆硬釘子,來就給磯谷師團兩記大耳鍋子,大出意外,惱羞成怒,這才調集重兵猛攻。演化成了大家後來知道的這場滕縣血戰

磯谷師團拿下滕縣隨即撲向台兒莊,也正是南路的片崗旅團進行第二次臨沂之戰的時候。卻沒想到片崗旅團再次被張自忠將軍、龐炳勛將軍聯手擊破,甚至不得不退至湯頭一線固守。

正是由于第二次臨沂之戰的勝利和王銘章部死守滕縣,這就為李司令長官調整部署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據悉西北軍孫連仲將軍之第二集團軍池峰城的第31師已奉命趕到台兒莊,依托運河北岸設防,並在台兒莊構築了核心防御工事,實行陣地固守,御敵南下。第二集團軍也已在台兒莊附近地區展開。

至此,可以這麼說,曉舟老弟之前所構想的放一路擋一路誘敵深入予以圍殲的口袋陣已是初見雛形,現在就看兜底的孫仲連所部及趕來扎口袋口的湯恩伯所部的表現了!」

周大少團長吸著一根煙卷默默听著,腦海中卻翻騰著一幅清晰的畫面︰

那是前世去成都游玩時在成都少城公園見到的那尊王銘章將軍的騎馬銅像。

王銘章將軍在滕縣壯烈殉國以後,老蔣亦被其氣吞山河的氣節和壯舉所感動比起在宣城也是陷入絕境的周大少團長的滑頭,王銘章將軍是何等的死得高尚啊!親自從武漢飛赴徐州,並親臨前線主持祭奠王銘章將軍。恰遇日機空襲,老蔣在這一刻也顯示出了一個軍人的無畏氣概,拒絕了警衛護其隱蔽,雖然小鬼子飛機投下的炸彈就在不遠處轟然爆炸,老蔣仍然堅持到了祭奠儀式完畢。

3年六月八日,王銘章將軍靈柩送到了成都,全城數十萬人熱淚迎接,後將軍靈柩至其故鄉新都現在的成都市新都區隆重安葬。成都人民為了紀念王銘章將軍,還在成都少城公園內鑄就將軍騎馬銅像一尊,以為永久的懷念。周大少團長如果在宣城率部血拼到底,啷個會讓王銘章專美嘛,重慶人民照樣在枇杷山公園為他娃塑銅像,不,在朝天門給他娃塑!好讓他天方便些,這就叫好生不如壯死的

王銘章將軍,字之鐘,成都新都人。早年參加過四川保路運動和討袁戰爭,其秉性剛毅、驍勇善戰。1912年,保定軍校肄業,至四川講武堂即四川陸軍軍官學校。

抗戰從川北出川抗戰時時為孫震的第22集團軍第41軍122師中將師長,後孫部被第二戰區的閻老西趕走後,隨孫部被第五戰區的李宗仁收留,到達第五戰區後王銘章即代理了第41軍的軍長,直至滕縣率部壯烈殉國。

說起來,周大少團長雖然在重慶,離著成都不遠,也曾多次去過成都,但與當時駐防在成都附近的王銘章卻是一直未有機會結識真有瓜葛了,那劉湘還不拿他娃理嘛啊?!,留在周大少團長的腦海中的仍然是前世在成都少城公園里那尊飽經風霜已經有些斑駁的將軍騎馬銅像,怎麼不令人唏噓不已嘛!

晚還有一更,謝謝各位大大支持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