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92章 勸架的挨了胖揍

——

>

292章勸架的挨了胖揍(第一更)

雖說是正月初起,小鬼子並沒有放大假,1938年二月15日,華北日軍第14師團(土肥元師團,就是那個小日本大特務頭子,九一八事變和華北自治等也是他與板垣征四郎老鬼子等策劃的)、第16師團、第20師團、第106師團、第109師團等各一部共約三萬多人,從平漢線、同蒲線、道清線等主要鐵路交通線,沿途分兵向晉南、晉西、豫北等發起進攻。

主要是對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在晉西的呂梁山、晉南的中條山等地的晉綏軍殘部及衛立煌率領的中央軍發起山西掃蕩戰,以便盡快控制整個山西,叩問豫州的千里中原大地,然後以滾滾機械化師團穿越大平原,直刺南邊的武漢。

2月17日,面對華北日軍隨時可能渡過黃河進攻豫北(晉綏軍和中央軍又創造了一大堆的丟死人的敗戰記錄,我都不好意思說),最高領袖為此命令駐防河南的蔣在珍的新八師炸毀了鄭州黃河大橋,以阻止日軍的快速突擊。

這個由最高領袖的佷兒率領的新八師就是他**的一個混賬玩意,在抗戰中小鬼子沒打幾個,基本上干的就是這種炸橋毀堤的自虐混賬事情炸毀鄭州黃河大橋是還算是小事,隨後的六月八日,又是該師在鄭州京水鎮決堤炸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致使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頓成黃湯澤國、人間地獄︰

從中牟縣城到安徽渦河甚至直至江蘇洪澤湖的數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數千萬的中國平民老百姓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哭喊救命聲震天盈野,卒不可聞。

之前號稱中原糧倉的豫西北千里沃野,都成了幾米甚至十余米的黃湯泥淖,地勢稍微低的房屋村寨竟全部淹沒在泥沙之中。一片片露出水面的高坡上,擠滿了面黃肌瘦、死里逃生的難民。豫、皖、蘇三省申吟著、哭泣著、詛咒著老蔣為阻擋日軍兩個快速突擊的師團(第14、第16師團)而整得這千里大水障

拒不完全統計,最高領袖勝利消滅土肥元師團等陷進黃湯中的二千余小鬼子,卻使豫皖蘇三省44個縣近六萬平方公里的中原大地成為了數十年不復生機的黃泛區(都相當于小日本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了至今黃泛區也是出名的貧瘠之地,老蔣這個缺德冒煙的光頭不知道咋想的?),淹死中國民眾89萬余人,1200萬以上的民眾流離失所,成為難民。蔣氏在中原民心盡失矣後來被中原老百姓弄小推車埋葬了蔣家王朝實在是咎由自取啊。

正月里也不休整的小鬼子,在晉西、晉南,津浦路北段、南段等多處發動攻勢,把最高領袖的新年正月弄了個手忙腳亂,就沒有過好過。

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老蔣卻始終對一件事情掛記在心上---就是緊鑼密鼓籌辦三民主義青年團。他甚至親自部署、動員、組織,絲毫不敢松懈。啥子事情把他刺激了?

那就是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那些共產黨員在這一段時間內的活動。共產黨善于群眾運動,很會抓住人心眾所周知。但共產黨人抓青年、抓學運的能力更是令最高領袖等國民黨高層瞠目結舌動輒輕松就能扇乎數萬青年人、學生們上街游行,娘希匹再讓這些共產黨人弄下去,大武漢的青年人、學生們都要被這個政治上的多年死對手拉過去完了。

老蔣真是急眼了。在一些智囊助手的協助下,最高領袖果斷決策︰國民黨也要針鋒相對的,狠抓青年、學生自然最有效的手段不外乎組織與共產黨相對應的針對青年人、學生們的外圍組織。共產黨的外圍青年組織叫共產主義青年團,老蔣組織人想了一些名字,最後定成了三民主義青年團。

這個三民主義青年團采取了總裁制,我們前面說過,最高領袖是個權力癖,恨求不得兼完天下所有職務,自然實際年紀已過50歲的心理年紀自認還是個青年的最高領袖自然擔任了三民主義青年團的蔣總裁。汪精衛在國民黨青年黨員中有一定影響力,則兼任了副總裁。

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臨時團部干事長成立于最高領袖位于武昌珞珈山下,離珞珈山上風景秀麗的蔣公館不遠。陳誠擔任了手握實權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的書記長。

三民主義青年團建起來了,那就得打個響片啥,也讓武漢三鎮廣大民眾知曉國民黨的這個新近成立的青年組織的聲名。于是三民主義青年團組織的「國際反侵略運動宣傳周」在武漢正式開始了。

一時間,大小媒介報紙,各個抗日救亡團體、愛國華僑、外國聲援團,紛紛同聲祝賀,呼應運動。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的青年人、學生們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了這場也算是浩浩蕩蕩的宣傳活動之中。

雖然三民主義青年團弄的比起政治部第三廳的共產黨人動輒就能動員數萬青年人、學生們的游行大隊伍差多了,但是拉起數千人的游行隊伍還是沒有問題的。俗話說︰人上一千,無漫無邊。幾千人的游行隊伍也是一副蔚為壯觀的大場面了。

卻說二月23日這天,三民主義青年團的數千人的游行大隊伍從武昌珞珈山下的臨時團部熱火朝天的出發了。游行隊伍中,青年人一個個興奮地、熱血沸騰的,搖著三民主義青年團旗幟,手執一桿桿小標語,高呼著口號︰

「熱烈慶祝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

「在總裁和書記長領導下,團結抗戰,收復失地」,

「抗戰建國,匹夫有責」,

「三青團員,愛黨愛國」(這個有點怪怪的)……

誰都沒有想到其後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建立游行竟也沾上了咱周大少團長的鮮血啊?他還是三青團骨干分子啊?可他娃是個出名的騎牆派逍遙派,啷個回事呢?別急,列位看官,听我細說哈。

說1938年的第一縷春風吹綠了武漢三鎮的千花萬樹,除了絢爛多彩千嬌百艷的春色以外,武漢的大路上、田野中,一批批從津浦線南段戰火中急急逃命的絕望無助的淪陷區的難民,一批批無人問津的傷兵,就像一股股與春意盎然的武漢極不協調的逆流,紛紛涌進大武漢。

要說這南望山下沙灣村幾里外的關山鎮正是這些西來的難民傷兵涌入武漢的東大門。民國政府名義上說有專門部門負責這些難民傷兵。但實際上,不大的關山鎮那是一片混亂乏人問津。小小的關山鎮不堪重負,隨處可見的難民傷兵擠得滿滿當當,終于把軟禁在沙灣村的周大少團長驚動了。

說起來,周大少團長這兩天的心情並不好,因為他在睡夢之中夢見了老蔣把他送上了軍事法庭︰

判處他娃死刑,剝奪公權終身。立即押赴刑場執行槍決。隨著一聲槍響,滿頭大汗的周大少團長從噩夢之中驚醒,日他**,這難道昭示了老子悲慘的命運?不行,不能坐以待斃,得安排軍情處整個營救自己的計劃出來了

關山鎮的情形周大少團長知道後,雖然因這個噩夢心里忐忑不安的,但他娃是個看不得人受苦受難的軟心腸子。于是與看守他的軍法執行處的喬少校等商議,由周大少團長出錢雇人在關山鎮辦起一個流民傷兵安置中心。周大少團長不時還能去到關山鎮去看望一下。

喬少校等人自從看守他以後,那是得他娃明里暗里的好處頗多,于是急忙匯報上去。見到下面的報告,周大少團長要出沙灣村這道紅線,到幾里外的關山鎮要去弄啥子流民傷兵安置中心的。老蔣不置與否,這個很會做生意的川軍大老板小將替他擠這個顧不過來的膿包,最高領袖何樂而不為?

于是喬少校等也不阻攔周大少團長不時到關山鎮,只是加派人手緊隨看守。由通常兩三人增加到六人。

所以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終究會來。

上面不是說國民黨新成立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組織了數千人的游行慶祝隊伍嘛,那是一路招搖,說著就到了這個武漢東大門的關山鎮上。恰遇政治部第三廳共產黨人組織的數百青年人、學生們,也正在關山鎮為難民傷兵服務。

當然,窮得叮當響的共產黨通常也就是弄些精神食糧給這些難民傷兵(物資接濟等那是周大少團長那樣的大財主的事情),只見這些由第三廳共產黨人組織的青年人、學生們,或激情演講,或四處分發傳單,或關懷的噓寒問暖……忙得不亦樂乎,熱熱鬧鬧倒也吸引了不少的難民傷兵和一些民眾矚目、駐足。

問題就出在這里,關注一個了,自然冷落另一個,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的這些青年人、學生們見關山鎮上人們大多不太理睬他們這些搖旗吶喊慶祝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游行隊伍,卻見人們聚在這些共產黨組織的青年人身邊又是唱又是跳,又是大聲演講又是傳單飛舞,那個心理嫉妒、酸楚等那是五味俱陳。

一些人嘴里不三不四起來,對著這邊熱鬧的人群就大聲嚷嚷︰

啥子全民抗戰之際,某些異黨分子卻借機宣傳共產,蠱惑人心,大力擴大自己的影響;什麼不思蔣總裁的抗戰建國大業,只顧一黨一己私利。

最後竟一齊對著共產黨組織的青年人、學生們挑釁般的大喊︰「土八路游而不戰,共產黨為己私干」(倒挺押韻的,三民主義青年團也是有些歪才的嘛)

(晚上還有一更,O(∩_∩)O謝謝各位書友大大支持啊)。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