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81章 正宗的雜牌

281章正宗的雜牌

話說38年的元月8日的由最高領袖主持開得「軍事」會議︰第一、第五戰區(華北、山東及蘇北戰區)的團長以上的軍事會議以後。逮捕韓復 ,並宣布43人之多的違反軍紀作戰不利的軍官處罰名單。最高領袖並以韓復 為例,通電全國,警告各級將領們︰今後如再不奉命令,無故放棄守土不盡職抗日者,法無二例,決不寬恕。

新年之初,老蔣搞得這一手連斃帶抓(周大少團長仍然漏網,被廣宣南線日軍朝香宮鳩彥王圍得老蔣同志想抓也伸不進去手),就像一塊大石頭扔進了中國軍隊的這個死氣沉沉的深水蕩子激起了很大的漣漪,引起了極大震動。李宗仁後來的評介是︰

「此事確實使半年來頹喪的抗戰陣營中精神為之一振」

老蔣也確實被日本內閣首相近衛新年發表的日本政府不與自己的國民政府為談判對手而氣壞了。決心在戰場上與小日本人再決雌雄。地方自然是圍繞著中原重鎮---徐州一帶。

但是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數月的折損,老蔣的嫡系精銳中央軍那是死傷慘重︰前前後後上去的70余個師,送到華中、華東戰場,結果這些老蔣的嫡系部隊多半被打得(潰敗)七零八落的,可是說曾經混跡于上海證所的當過經紀人的最高領袖是實實在在的折了本的現在這些部隊多半仍在整訓補充,已無兵可調。

不是說中國軍隊有多達200個師以上的部隊嘛。那是,老蔣干脆把川軍、東北軍舊部、西北軍、桂軍、黔軍、滇軍、韓復 的山東軍等十余個地方雜牌部隊通通投入了徐州為中心的中原戰場上,前後多達60余萬人。老蔣手里能夠拿去消耗的也只有這些死馬當活馬醫的這些雜牌部隊了。其實有的地方雜牌部隊一個師只有四、五千人,連個整編旅都算不上。

這些地方雜牌部隊,老蔣到沒有做多大的指望的。他寄希望的是能夠率領這些雜牌部隊的統帥---桂系的台柱子李宗仁,希望李德鄰統帥桂系部隊、統帥清一色的數十萬的雜牌部隊創造出一個奇跡出來。

新晉的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李宗仁,也算是個老政客,對于老蔣的那一點用心一清二楚,只能嘆服老蔣的算盤撥弄得不錯︰

自從張少帥和他的幾十萬的東北軍被老蔣禍害了,東一坨子西一坨子的在內戰中消耗掉、分崩離析之後,阻礙最高領袖的一統中國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打打合合那是十幾年沒有解決。

甚至就在李、白奔赴抗戰前線之時,廣西實際上還是個游離于南京民國政府統轄外的半獨立王國。而且,有了李白的廣西鬧自治的頭,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新疆的盛世才等地方軍閥勢力也是頗不安分,對老蔣的話總是陽奉陰違,折扣打得深。

事到如今,即使老蔣被小鬼子窮追猛打,逼到了牆角巴起,仍然沒有放過李宗仁這個與他爭斗了十余年的地方實力人物(西南王劉湘劉老總如果不是一直病怏怏的,也早被最高領袖攆到華北日軍重兵中間去當游擊區的第七戰區的司令長官去了)。這次李宗仁擔任了中日即將激戰的徐州的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這可是老蔣可謂之一箭雙雕、一石二鳥的妙著,是一個只賺不賠的買賣︰

如果李德鄰統帥這數十萬的雜牌部隊,一旦創造了奇跡,在徐州擋住了日軍或者消滅了一些小鬼子,選帥的最高領袖自然是臉上有光,識人之明嘛而且自己正在皖西、鄂東擴編、整補的中央軍嫡系也有了著落;

如果一旦失利,那也只是川、桂等地方軍受到極大消弱。李宗仁這個國民黨政壇老對手的聲譽嚴重受打擊,卻正是老蔣心里樂開了花的事情。

再說,最不濟,這數十萬的地方雜牌部隊就是堵在津浦線路線上,也得把日軍堵上那個月半的,這就是為自己的嫡系部隊整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李宗仁卻像被老蔣這個一生的老對手推進了滋滋作響的熱油鍋里

說起來,蔣委員長很是器重他,一火色就把數十萬部隊塞給了他。可這些都是些啥子部隊呢?除了自己的少些桂軍,就說當做主力的川軍部隊吧那是沒有一個戰區肯要的正宗雜牌軍,處理蹩腳貨

這說起來話就長了,都可以另寫一本書了︰

這些最後被第五戰區的李宗仁收留下來的就是從川北出川抗戰的川軍第22集團軍,鄧錫侯、龐炳勛、孫震、王銘章、李家玨等率領的第41、45、47軍計十萬余川軍。

說四川是個天府之國,其實細了說,就是成都平原附近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之便宜的這一片地區。那是水旱不濟,恍如世外桃源(重慶所在的川東高山大川的生存環境惡劣得多)。

這些從成都平原出川抗戰的第22集團軍的川軍部隊,蟄居巴山蜀水數十年,只曉得窩里斗來斗去。

說起來,川軍的數十年的內戰極有特色,一則各部武器都落後(多為川造步槍,老套筒等);二則確實不是打死仗那種,更多的時候打個比方有點像兩個壯漢亮膀子,哪個肌肉塊塊大,哪個自然佔據主動,就會附庸一大幫子小弟在旁鼓噪助威。

川軍內戰期間,往往一場數萬人的大戰,雙方死傷百人不到。說是打仗,不如說是在四川這個世外桃源般的盆地上搭台子演變臉子的川戲,幾十年來,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先後有楊森、劉文輝、劉湘等在四川稱王稱霸。

說句笑話哈,其實也是周大少團長穿回重慶時間晚了、短了,否則按他娃行兵打仗不留情的認真勁,下一個四川王搞不好就是這個年紀輕輕的在川軍中赫赫有名的小神仙了

這些第22集團軍的川軍將士們要出川抗戰,不說外人,自己都覺得新鮮無比。幾十年來,川軍真正打出四川的機會太少了(打也是跟黔軍、滇軍打過幾仗)。

富饒的天府之國使這些川軍將士們留土戀地,老死不願出川。尤其是川軍的中高級指揮官長,那更是自從楊森開了四川防區制的惡劣的先例後,都是只顧擁兵自重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盡情享受。

周大少團長在風景秀麗的北碚的縉雲山修築的別墅區,就有不少是各級川軍將領們購置的。有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妻妾成群十幾、二十幾個。周大少團長的掛名上司範哈兒師長就擁有嬌妻美妾十余人,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娘子軍班的班長啊。(其實周大少團長也不要多說別個,自己在黃桷埡周家花園也是過得這種日子,如果沒有抗戰,難保說周大少團長會變成啥子樣子的人?)

吃兵餉、喝兵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川軍將領們自然不會顧得上好好武裝自己的欄桿子部隊,武器裝備及其落後,不像其余地方軍閥,有錢就擴軍買軍火。川軍部隊的中高級將領們,特別是深處成都的四川內陸地區的川軍將領們那是有錢先購置良田沃土、妻妾別墅等(川軍將領們很多都是個人防區里的大地主)。

這倒好,手下的這些川軍拿的軍械跟省外的不少軍閥部隊一比那都是燒火棍無異。又加上常年拱衛四川,川軍極少出川參戰。部隊也是松松垮垮的,軍紀不嚴,江湖氣十足,說句老實話更像披了一身軍皮的袍哥隊伍。

也就是說,這大大小小各個四川軍閥數十萬的川軍,不過是西南王劉湘統治四川的衛隊,一個與最高領袖和民國政府用來討價還價的籌碼。老實說抗戰爆發時川軍情況大抵如此。

但說起來川軍廣大的官兵們殺虜伐寇的心還是火熱的,當七.七事變之後,全國的各地方部隊都奔向抗戰前線的時候,遠在中國西南遙遠而寧靜的數十萬川軍將士們也被胸中一股中國人的保家衛國的豪情激蕩得熱血澎湃。

西南王劉湘雖然素以圖謀自保、擁兵自重聞名全國,與桂系之李白、雲南之龍雲等齊名。但劉湘也不是瓜娃子,在李、白,龍雲等地方軍閥勢力紛紛請纓殺敵的情況下,不願在抗日這個事情上落個孤家寡人的樣子︰

這既為全國軍民所不齒,也在抗日這件事情上給老蔣一個收拾川軍的借口。再說,劉湘等這些川軍將領們在大是大非的國戰上還是有一份民族的責任感的,還是有一個中國人的良知的。

1937年9月,西南王劉湘一聲令下,川軍第23集團軍從川江出川抗日(在淞滬會戰上和現在在皖西山區整補的,以及仍在廣宣南路與日軍膠著的川軍獨立旅都屬于這一路。早期淞滬會戰上還有已經被趕出四川爭霸的楊森的部隊也被統計為川軍,其實應算是老蔣的半嫡系了)。

川軍第22集團軍由鄧錫侯、孫震、李家玨等率領從川北出川抗戰。本書限于情節要求,很大篇幅都是說以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為代表的出川江抗戰的川軍第23集團軍的戰斗。這里也簡略提提這些從川北出川抗戰的川軍第22集團軍的川軍將士們,他們在即將爆發的台兒莊大捷中同樣可歌可泣。

十萬從川北出川抗戰的川軍第22集團軍的川軍將士們,那是迎著晉綏軍和中央軍潰敗的狂潮逆流而上的。先來到山西的第二戰區抗日前線,被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老西一火色就支到娘子關一線防御太原的東側從正太線進攻的日軍。

晉東南的山區嚴酷的北方寒冬上來就給了這些衣著單薄的川軍將士們一個下馬威。但大自然的嚴寒沒有折服這些堅韌的川軍將士們,倒是世間的人心冷暖卻使將士們寒透了心(參見《川軍獨立旅的嘩變》一章)。

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的閻老西對川軍不理不睬不說,那軍需補給,甚至糧秣冬服等都要川軍自己解決(?)。當面對中央軍和地方土皇帝晉綏軍那一雙雙鄙夷的目光,川軍自己都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告花兒,在向著面前的泛著冷眼白光的富翁伸手乞討要飯吃,這令自我為王數十年的川軍將士們忍無可忍

自從被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開了哄搶閻老西的第二戰區晉城後勤補給的「惡劣」先例以後,川軍第22集團軍的將士們終于被打了啟發︰

「格老子的,龜兒子的閻老西,你不給老子們補給,老子們就不麻煩你動手了,我們個人自己補給」

從此後,第二戰區的川軍第22集團軍所部,只要是能弄到糧食衣物,川軍弟兄們就不顧軍規戒律,那是連偷帶搶。甚至發展到遇到晉綏軍的軍械庫,也是照樣砸開大鎖,自己補給。

一時間,這伙鄧錫侯、孫震、李家玨等率領的川軍第22集團軍,那是把連潰敗帶自擾的尚未落入日軍之手的山西晉南一帶,鬧得是烏煙瘴氣、污七八糟亂得比小鬼子打過來了還不如。

對川軍將士們曾經不理不睬的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的閻老西,都遭這伙袍哥大爺整急了眼了︰

乖孩子可以不理,調皮搗蛋的不理不行,川軍這下子不但上了房還開始摘瓦

迫于自己的晉綏軍在一個多月的山西抗戰中折損嚴重,面對人多勢眾的川軍閻老西也不敢武力解決,只好一個電話連一個電話、一封急電接一封急電,把已經搬遷到武漢的最高軍事委員會、軍事大本營也是折騰的夠嗆。

閻錫山狀告的是︰川軍抗日不足,擾民有余;不是土匪,勝過土匪(那是,武器訓練再歪的部隊也比土匪強啥)請軍委會、請蔣委員長務必下令川軍立馬從山西走人,娘喲,第二戰區要不起,也不敢要這些川軍的袍哥大爺們了

正在主持新年國民黨軍事統帥部的最高軍事會議的最高領袖,那是被這些告狀氣得脖子上的青筋鼓起老高,鼻子直出粗氣︰

想當初,劉湘是數次請纓抗戰,要求出川抗日。還又是賭咒發誓,又是向委員長保證的。可是如今,川軍出得紕漏還少嗎︰

第二戰區的川軍部隊就是一群土匪。而自己當過司令長官的第三戰區也不省事,那個只有十八歲的自己先前極為看好的川軍獨立旅的中將小旅長周家欣更是打小鬼子厲害卻也是個惹事的包包,名字赫然位于自己公布的43名被處罰的將領前列還是因為截搶軍需物資,娘希匹四川都是棒老2嘛?

老蔣真想好好收拾這支匪氣十足的地方雜牌,可眼下的情形,正值用人之際,川軍這幾大坨子加起來有十幾、二十幾萬人。這麼大的一股力量不用確實不妥。

再說好不容易才把這些座山雕一般的川軍主力調出來,再放回去四川稱王稱霸的,那更不能容忍了氣得吹胡子瞪眼楮的老蔣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決定咽下這口氣,喊自己的侍從室主任林蔚中將說道︰

「閻百川的第二戰區不要這些川軍,那你問問程長官(程潛)的第一戰區,把這些在晉南的川軍調到第一戰區好了」

第一戰區的程頌雲司令長官(程潛的字,又是一個湖南人,但不是像唐生智一樣是個莽子,是一個文武全才。自身是清末的秀才,還是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的高材生),起初被林蔚要調部隊補充第一戰區的電話連說感謝,可隨後一听是川軍這種爛桿子部隊,就像遇到了洪水猛獸一樣,不待林中將電話說完,就在電話那端嚷了起來︰

「哎啊不要,不要連死老摳的閻老西都不要,你個蔚文兄(林蔚的字,林蔚是最高領袖的浙江同鄉)卻朝我這里推,我是絕不會要這種爛部隊的」

在一旁的本就沒有好氣的最高領袖蹭地就從椅子上蹦了起來,不禁勃然大怒,不是氣程頌雲哈,而是被臭名遠揚的川軍給氣到了,在屋子里疾走了幾步,揮手叫道︰

「娘希匹調回去,讓他們統統滾回四川去娘希匹的,讓他們這些川耗子在四川稱王稱霸算了,這些誤國誤民的軍閥部隊」

坐在一旁的白崇禧,關鍵時刻急人所難,想起了自家的桂系兄弟李宗仁。反正手底下全是各個地方雜牌軍,也不在乎再多一個川軍這種爛桿子部隊,便自告奮勇地向老蔣說道︰

「委員長,算了。我打個電話給第五戰區的李長官吧,問第五戰區要不要?」

就這樣,這些在第二戰區的晉南的川軍才終于到了北方的第五戰區。鄧錫侯(外號玻璃猴子)、孫震、龐炳勛、王銘章等川軍第22集團軍的川軍中高級將領們事後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末,對大度的李宗仁心存感激︰

從內心深處來說,他們這些人也不願意就這樣子灰溜溜的被軍委會趕回四川,那好丟個人的臉子喲,也是臊四川人的皮啥

世間無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為之將。只要長官遇事公正,體貼部下。將士們自然效命殺敵。李宗仁還是深諳此道的。越發對川軍這個眾人嫌棄的「孤兒」非常盡心︰

不僅為川軍補充軍需槍械、彈藥糧秣,並不對川軍編制做任何撤並處理,使川軍依然獨立成軍。諸如此類的舉措使這支出川北抗戰的飽受外界歧視的川軍第22集團軍的十余萬川軍將士們感激涕零,而李宗仁將軍也得到了一個統帥最為期盼的一句話︰

「川軍將士們保證听從李長官指揮,奮勇殺敵,以報答知遇之恩」

(O(∩_∩)O謝謝各位書友大大支持)。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