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65章 唇槍舌劍

宣城以南的數十里遠的辰溪火車站,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列列火車把軍火物資運進車站,隨後被轉運至宣城日軍前線。一車車宣城前線下來的日軍陣亡、傷病人員被運向了日軍已經作為了作戰後方基地的上海。剛剛停下的打了五天激戰的宣城攻城戰的日酋國崎登少將的四萬多部隊,正休息整補、厲兵秣馬,準備隨後發起的對宣城的更猛烈的進攻。

這就是小鬼子在華中作戰的方便之處,充分利用了這一帶地區在中國難得的鐵路、公路、航運都便捷的交通條件,迅速就為彈盡糧絕的日軍攻擊宣城的數萬人馬重新打足了氣。

而在宣城堅守的周大少團長則要慘多了︰哪怕就是自己的彈藥糧秣補給,也要先從重慶組織水運到武漢,再由武漢水運到蕪湖港,然後由蕪湖港陸運到宣城,距離長達近四千多里了,時間長達十天、半個月。還要時時刻刻防著小鬼子的飛機襲擾。

當然由軍委會就近補給則要方便快捷多了,但咱周大少團長的隊伍不是還頂著「叛軍」的帽子嘛,其實就是沒有這頂帽子好像彈藥糧秣的補給也沒有這些川軍雜牌的份,更不要說現在周大少團長的隊伍已經是幾只部隊混編的「雜牌中的雜牌」了

這就是說,如果不是他娃之前截搶了陳誠的第15集團軍的一大批軍火彈藥,可以說才結束的五天高強度的激烈戰斗早就只有肉搏上陣了,不用林雪兒來宣城逼他娃,他娃都只有上陣跟小鬼子拼刺刀了。

但此時的周大少團長在洛河、漢英、喬治等幾個英美戰地記者面前,卻絲毫沒有一絲的苦澀之色。說實在話,幾個西方的曾經在不少戰場上采訪過中國軍隊的很龐大卻又非常脆弱的令人模不著頭腦的眾多中高級將領之中,周大少團長既不魁梧神勇,也不驕橫跋扈。可以說與一般的中國南方的一個年輕小伙子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只有瘦削的臉上那一對靈活轉動的大眼珠子,透出智慧和活力,言談舉止中充滿了一股子年輕人的蓬勃朝氣。更使眾位見多識廣的戰地記者難以忘記的是,這個年輕人的面孔上始終洋溢著的堅毅、鎮定和自信,是這些西方列強的戰地記者都很熟悉的一種強者才有的神情。周大少團長,是一個與國民政府那些老氣橫秋的一大幫子中高級將領完完全全不一樣的一個中國軍隊將領,說起來,這些戰地記者覺得他更像西方列強的軍隊中充滿了建功立業思想的激情四溢的年輕軍官們,這些都使眾位戰地記者對周大少團長頗有好感。

是啊,這麼些年來,咱中國雖然一直不乏戰爭(從滿清末年到全面抗戰的爆發,幾乎就沒有幾年停止過,還全都是內戰),但中國軍人們少有就什麼軍事戰略戰術戰法理論的深入討論,至于說到國軍的不少的中高級將領,很多就是字都認求不到幾個的被最高領袖擊敗收編的地方軍閥勢力,鑽研軍事理論那就更加稀少了。

趾高氣揚的將軍們似乎都對軍事問題不感興趣,卻一個個對政治著了迷,都講究怎麼跟上最高領袖的政治節拍。就拿最高領袖的幾個心月復愛將,如胡宗南等,好歹算是中國當時最好的軍校黃埔軍校的軍事科班出身,卻不務正業拉了十幾個黃埔同學搞起了政治意味極濃的藍衣社(後發展成了特務組織),這其中帶兵打仗的中高級將領不少。

這下子好了,真一到了戰場上跟小鬼子玩起真格的了,這些軍人「政治家」們又都失去了談論政治時的自負,顯得那麼幼稚可笑、軍事指揮才能極為低下,有些連一戰的塹壕戰的軍事思想都沒有,就是打仗一窩蜂,全憑血上沖(周大少團長的話,特別是上海戰事時他看到廣西軍在日軍密集的立體交叉火力之下組織萬人敢死隊時,是氣得說不出話來,直為這些廣西軍的好男兒可惜)

怪不得當時還是美國駐華武官的史迪威上校一針見血地說道︰「中國有很好的士兵,卻沒有好的指揮官」

唉,畸形的中國軍隊、黨軍?「中日戰爭爆發至今,中國軍隊為什麼沒有進攻?為什麼只有不停的防御,防御,還是防御?」

美國戰地記者喬治直接尖銳地提出,中國將軍們這是指揮的打仗的軍隊,還是某些無聊政客手中的籌碼?

「噢,喬治先生,你的坦率對于我個人來說是非常欣賞的。不過,麥爾斯(喬治的名),你真知道我們的對手小日本嘛?或者說你對我們中國軍隊的情況又知道多少、理解多少呢?

我知道,就一般戰術首選而言,只有積極的進攻,才能有效地消滅小鬼子,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眼下這種總是被動挨打的防御的局面。但是在現在的中國戰場上,從實際情況出發,進攻不是我們的主要手段,防御的地位仍然是主要的。」

「周將軍,我知道你又要大講一番敵強我弱的道理出來。可是我們都知道︰從軍事學的意義上來說,絕對的劣勢是不存在的。

中日之間的戰爭也是一樣的。日軍現代化的軍事裝備等方面是比中國軍隊強,可日軍把戰線連延千里,甚至還開闢了兩個戰場(華中、華北含山西),而造成兵力分散、不足,再說華中地區的水網地形也是極大的消弱了日軍機械化裝備的優勢。

面對二三十萬的日軍,中國軍隊光在華中地區就有兩個戰區(第五、第三戰區)一百余萬人,在數量上佔有很大的優勢。中國軍隊的士兵也英勇優秀。所以我認為,在中國華中戰場上,中國軍隊不應該放棄進攻,選擇層層設防。這是一個等著被日軍集中兵力逐一擊破,挨個殲滅的蠢豬似的戰略戰術」

喬治反駁道。

周大少團長笑了,老子是最高領袖那是自然︰拼著把第五戰區、第三戰區的一百來萬人折騰光,華中日軍方面軍這二、三十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此一來,小日本當考慮他的全面侵華戰略值不值當?(這是周大少團長缺乏政治的充分表現,最高領袖把自己的本錢打光球了,還他**當屁個最高領袖啊?這種兩敗俱傷的干法,有利于國家,不利于個人,這也是最高領袖始終在打和之間搖擺的根本原因。武漢會戰以後,咱最高領袖保存自己的力量的意圖更加明顯,所以在日軍佔領區浴血奮戰的共產黨的武裝在抗戰勝利後指責最高領袖下山摘桃子撿耙和。因為39年武漢會戰以後,跟國軍對峙的日軍師團番號幾乎都是100以後的丙種日軍師團了,30以前番號的日軍精銳的甲種師團,或其後的日軍乙種師團,不是在跟美國人死掐,就是跟土八路對陣)。

周大少團長說道︰

「先生們、小姐們,中國有些事情你們很清楚,可有些事情,以你們西方人的思維和邏輯永遠無法理解,永遠搞不懂的

我可以坦白地告訴大家,就我們中國軍隊的現階段而言,守陣地固然是等死,而進攻也好不到哪里去,無疑是找死大踏步轉進則是不死不活,最終的結果是死中有活,活現死相(賣糕的,周大少團長的話太深奧了幾個外國佬全被他娃繞暈了)。」

不談軍事問題了,被周大少團長繞暈了的戰地記者們轉移了話題,美麗的美國戰地女記者漢英小姐問道︰

「周將軍,你對這場中日之間實力懸殊的戰爭有信心嗎?」

周大少團長聞言哈哈大笑,揮手說道︰

「傲物可是(當然的意思)我對中國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從不懷疑。雖然我們眼下不能指望著馬上打敗小日本人,甚至在小鬼子步步緊逼下還只能步步後退。

但小日本有好大一點?三十余萬平方公里而已,還沒有咱中國一個省份大幾個火山小島又有啥子資源呢?那個鳥不拉屎的火山群島上除了硫磺稍微多點,要嘛沒嘛哦,錯了,銀還是很多的(列位看官別誤會了,把這個」銀「當作了av那個」‘亂的,那個當然小日本盛產。小日本還真產不少的白銀,銀礦一般是硫磺礦的伴生物)。人力就不說多了,頂破天去,一億出個頭吧

憑這小日本人經得起長期戰爭的消耗嘛?從中國的軍事哲學思想上來說,可以允許戰術上犯盡可能多的錯誤,但絕對保證戰略上不犯錯這樣子很痛苦的打法(持久戰、消耗戰,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是很痛苦的,畢竟戰火燃燒在中國國土上),對于中國來說戰略上並沒有啥子錯,最終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

小日本人數千年來,偷學中國文化,卻仍然是不得要領,更別提食其精髓了。他們是盡力保證每一場的戰術上的勝利,但在戰略上一開始就犯下了方向上的大錯誤,我的意思是說,小日本人一踏上咱中國的土地,他們就已經敗了

小日本根本沒有戰爭解決中國的能力,任何一個外族都不可能當然,由于各種現實客觀的因素,中國的勝利可能要等上較長的時間,我們為之付出的代價也要大些……」

(下午還有一更)。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