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32章 高級旁听生(下)

「劉軍長,這個周家欣畢業于哪所軍校啊?」白崇禧不禁問道。

「嗨這個小神仙啊,哦,我們劉鈞座所屬的川軍內部都這麼叫他,他哪里去讀了啥子軍校嘛,就是我們重慶本地一所兩年制技工學校畢業的。別看他今年才十八歲,可現在已經是我們上、下川東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大實業家,大大小小的工商貿企業上百家,身家數十億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他的故事編一部傳奇都夠了。」

「啊?」

連白崇禧在內的一眾人听了都是大吃一驚︰富可敵國的一個大商人、大實業家卻走上了血雨腥風中的抗戰戰場,光是這份愛國情懷就足以讓人動容啊。

軍委會作戰組組長劉斐突然說道︰

「想起來了,這個周家欣是不是就是才從山西戰場下來的那個很能打的川軍獨立旅的周旅長嘛?他的部隊後撤休整時,還哄搶了第二戰區的晉城後勤補給倉庫這個滔天大罪也是委座因為其率部在山西抗戰戰場上取得駭人的戰功而大事化小了。

不過,他好像從少將降成了上校,還罰了幾十萬元做了賠償金。不是說他的川軍獨立旅這次跟隨川軍第23集團軍上來了,怎麼現在他在181師呢?」

「噢,他的那個川軍獨立旅中的防空團,也是181師的師直屬防空團編制,是一個娃兒兩個爹」劉雨卿笑著回答道。

眾人聞言,也不覺好笑起來。這個範哈兒和周家欣就是一對活寶

181師師作戰指揮室內,也是非常熱鬧。由于打了大勝仗,大家都對大場防御作戰的信心大增,覺得頂上幾天、十來天的,就像之前的中央軍精銳那樣把日軍拖上幾天問題不大。

周大少團長卻做了一個手勢讓大家安靜一下,他嚴肅地說道︰

「早則兩日,遲至三天,整個淞滬抗戰的局面將會發生極不利于中國軍隊的驚天逆轉」

周大少團長一言既出,室內、外所有人全部大吃一驚,不敢相信,全部鴉雀無聲听他接著說下去。

「大家剛才已經听我說過,小鬼子已經把戰略重點做了調整,把主戰場從華北轉移到了華中上海,那力量已不是此前上海派遣軍的十幾萬日軍所能比擬的了。

就在近日,不僅又給日軍上海派遣軍調入了第16師團,而且還從華北戰場抽調了第6、第18、第114師團,第五師團的國琦支隊,獨立山炮兵第二聯隊,野戰重炮兵第六旅團等等,組成了十六、七萬人的龐大的第十軍,全部加入了華中上海戰場。

這支強大的日軍後備生力軍,並沒有從吳淞登陸,出現在蘊藻 以北的地區。我們也知道,現在我們在蘊藻 、大場地區面對的是日軍上海派遣軍的第九師團、第11師團、第13師團等原先就知道的日軍部隊。

這就奇怪了,日本人才組成的這支強大的第十軍到哪里去了?很顯然,松井石根大將為了打破上海戰局的僵局,並沒有把這支強大的後備力量投入上海以北的正面消耗戰之中,否則早就上啦。

沒有在上海陸地戰場上出現,又結合日本海軍專門為運送兵員成立了第四艦隊,我們大概就能判斷這支第十軍現在飄在上海的近海上。那是為了選擇一個登陸場。

松井石根大將會選擇哪里呢?我判斷︰就在這里---我淞滬抗戰中國守軍的戰略大後方」

周大少團長用指揮棒在巨大的軍事地圖上指點著上海南部的杭州灣北岸地區,

「這里海岸線平直,沿岸有十幾米的水深,是淞滬地區最良好的登陸場所。日軍那飄蕩在上海近海的第十軍登陸後,只須佔領松江等要點,即切斷了滬杭鐵路,形成與上海北面的日軍上海派遣軍的南北夾擊之勢,對淞滬地區的中國守軍幾十萬人構成了三面的戰略大包圍,即使杭州灣北部守備區的第八集團軍能夠抵擋幾日,四、五個師在如此廣闊的海岸線守備,根本就是堵不勝堵的,只能為有計劃撤離贏得少許主動,也就是說,上海不可守了」

「丟老母糟糕」

窗外的白崇禧、劉斐等人可謂是人老成精,听到這個份上,還不明白啊,不覺驚叫出聲︰麻煩了,**煩了

原來,周大少團長還小看了中國統帥部的膽子現在的淞滬抗戰戰場上的中國軍隊幾十萬人的戰略大後方---杭州灣北岸地區,竟然被統帥部抽調得只剩下兩個連,幾乎等于空空如也

要說淞滬抗戰初期,中國守軍為了防備日軍在沿江沿海登陸,曾經是設置了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的(至今也沒有撤除),,並以第八集團軍的四個師1個旅五、六萬人擔任防守。這就是周大少團長所了解的情況。

但後來,隨著上海方面戰事緊張,這個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的部隊,第55師、第57師、第62師及獨立第45旅等先後抽調一空,被第三戰區的司令長官部和大本營盡數調往上海浦東一帶協助正面作戰。

周大少團長這個小旅長哪里去知道這個變故嘛,想當然中國統帥部也不會做這種蠢事啥,這也是造成周大少團長隨後的極大被動的原因,否則按他的做事周密細致的性格,知道這些,早就準備溜了,不會傻傻等著死局。

這就是說,如今,從全公亭到乍浦幾十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僅有第62師的兩個連和一些地方少數武裝擔任著戰略大後方的守衛警戒任務。

這是中國軍事統帥部在這場淞滬抗戰中犯下的一個不可以饒恕的嚴重失誤,作為直接負責此次淞滬抗戰軍事的參謀副總長白崇禧等參謀高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個失誤,直接導致了堅持了三個月的淞滬抗戰全面的失敗,又由于完全對這次突發事件沒有備有預案,沒有一有效指揮大撤離的方案,以至于引發了淞滬抗戰中國守軍的可怕的大潰敗你說,也徹底明白過來的白崇禧等人啷個不驚出一身冷汗,驚呼連連。

還听個屁啊,白、劉等人迅速連夜返回南京統帥部,向最高領袖緊急匯報。從黎明的熱被窩中被強扯出來的最高領袖听完後,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完了

但是他仍然心有不甘地問道︰「就沒有法子補救了嘛?」

白崇禧說道︰

「估計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日軍第十軍已經到達杭州灣北部地區海岸附近,登陸是毫無阻攔了。現在也只能病急亂投醫,從浦東一線全面撤離,急調第62師主力,獨立第45旅及新到楓涇的第79師前往阻擊,並令在青浦的第67師全數推進至松江,防止日軍第十軍登陸部隊,快速穿插切斷滬杭鐵路,完成對我淞滬抗戰戰場的近七十萬部隊的戰略大包圍。

事已如此,上海是不能再守下去了應該立時做有計劃的大撤離,以保存我軍有生力量向西,向南,分別逐次堅守吳福線、錫澄線這些國防預設戰略守備線,做有力抵抗,達到長期消耗日軍的目的。」

最高領袖當下應允了,大本營即刻下達了各部隊分別有序撤離的命令。可是前面的命令下下去不到半天,各部正亂紛紛準備的時候,老蔣又改變了主意,又下命令讓部隊開回原防地,繼續堅守?

正為周大少團長那神奇的判斷力而嘖嘖稱奇的,並按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撤退令做好了梯次撤離準備的第181師眾人和川軍獨立旅眾哥子弟兄們,又接到最新命令︰不撤了繼續防守。

「這是錘子事啊?」

周大少團長被氣得火冒三丈,這是哪個龜兒子吃錯了藥嘛?

最新傳來的情況是日軍第十軍已經現身了︰已經順利在杭州灣北岸登陸,並快速正向內陸推進其中的第18師團登陸後,不待主力完全上完,就向滬杭鐵路挺進;第6師團(谷壽夫師團)則直撲松江,進逼金山縣城、松隱鎮、亭林鎮一線,其先頭部隊竟然已經到達米市渡口附近,開始強渡黃浦江,迅速向松江推進。

中國軍隊統帥部急調回去的第62師、第79師一部已在亭林鎮、金山縣城等多處與登陸推進的日軍發生激烈地交火。但鑒于日軍來勢過大,第八集團軍負責在松江指揮的副總司令黃琪翔上將,下令黃浦江右岸的部隊為避免各個被優勢日軍擊破,均回撤至黃浦江左岸,以黃浦江作為阻攔,阻止日軍渡過黃浦江。

最高領袖為什麼明明已經听從白崇禧的大撤離建議,卻又改變了主意了呢?這就是老蔣他一輩子都是悲劇式角色的性格使然。

原來,老蔣把個人、國家民族、軍隊及上海的命運可悲地寄托在別人的身上︰希望淞滬抗戰戰場上的中國守軍,即使在這種戰略頹勢之下,死頂到正在布魯塞爾開會的九國公約開會完畢,以期盼以英美為首的九國公約會議拿出一份制裁日本的什麼協定出來,從而迫使日本人撤軍。

如果現在中國守軍就撤離了上海,上海陷落日軍之手就成了即成的事實,那就麻煩了啥。不能不說,是有些道理。

但事實是︰在布魯塞爾召開的九國公約的會議上,一開場大會就否認了蘇聯提出的集體制裁日本的方案。會議到11月15日結束(中國守軍以每天傷亡近萬的巨大代價又堅守了兩天,問題是三面合圍的日軍大包圍圈也已形成了),總算是給最高領袖一個面子,對于東亞的這場大戰也是發出了一份不疼不癢的宣言︰

「與會各國代表,現仍相信中日兩國,如果停止敵對行動,俾給與誠行斡旋之機會,則和平成功未始無望。」

就是這麼一份可謂低三下四的九國公約宣言,日本人當擦紙都嫌不夠臭,那是對于日本人變本加厲擴大侵華戰爭還打足了底氣︰以英美為首的所謂維護世界次序的西方列強不過如此嘛

最高領袖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氣得暴跳如雷︰

「娘希匹誰能使日本人停止進攻?英、美算什麼朋友?」

其實老蔣也沒想到,滿心希望出面調停的英、美兩個自稱是中國朋友的世界大國,居然在咄咄逼人的小日本人面前表現得像個蝦爬子一樣︰所發的宣言是這樣,就是在淞滬抗戰期間,日本人炸傷英國駐華大使,炸壞英、美兩國的軍艦,一貫信誓旦旦維持正義的英美兩國也表現得像一個受氣的小媳婦一般低眉順眼的︰英艦德和號、大通號,美艦瓢蟲號、巴納號,都遭日軍轟炸,還炸死、炸傷英美水軍官兵數十人。小鬼子如此肆虐,英、美兩國竟然在小日本面前忍氣吞聲,表達了「強者」的寬容,使日本人更加有恃無恐。

這也是其後,日本人在上海到手後,仍不罷休,大兵西進,直指南京。最終上演人間悲劇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的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外部原因。可以這麼說,正是英、美、日狼狽為奸,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共同完成的,英美算是助紂為虐的幫凶(就在此時大批戰略物質仍然源源不斷的運到日本,成為殺害中國軍民的凶器,一直持續到英美兩國自食其果的1941年以後才結束)

老蔣跳起腳腳罵英美,周大少團長跳起腳腳罵老蔣

「這個龜兒子老糊涂蛋今天這般危局,全是這個老神經病一手造成的

中國軍隊本可以適時調整陣線,保存有生力量,卻把一批批精銳之師送上去添油送死;本不應該在這非常利于小鬼子陸海空協同立體作戰的長江三角洲膠著太久,嘿,老蔣偏做了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英美等所謂的國際朋友,一貫唯利是圖,隔岸觀火,典型的偽君子,誰也不會出手幫助中國的,從清朝到今天,前塵今事都證明了這一點國際聯盟在31年的東北‘九.一八’事變中就證明是瞎扯蛋,現在這個九國公約更是扯咸蛋

日他**喲,老蔣卻把戰爭這一天都可能死傷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搏斗當成了政治的附屬、陪襯、犧牲品,一手造成了今天的既緊張又被動的局面,非常困難的死局啊︰這一下子涌到上海淞滬抗戰戰場上的七十余萬中國軍隊,怎麼協調組織有序的大撤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他**一會兒撤,一會兒又守,一會兒退,一會兒再戰。純粹腦殼有包,有大包」

大本營的白崇禧、劉斐等高級參謀人員也是氣急攻心,怒火沖天,但卻敢怒不敢言。前線的中國軍隊的將領們,也沒人敢向這個意氣用事,像是著了魔似的瘋老頭子進言,只敢在心里狂罵。不像周大少團長還敢在自己的隊伍里跳起腳腳亂罵一通。

中日雙方的形式,果然如周大少團長所言,在九國公約大會結束的11月15日。發生了驚天的逆轉,僵局被日本人在杭州灣北岸登陸的第十軍徹底打破了,中國守軍淞滬抗戰全局崩壞

在最高領袖停止撤退非要死扛的幾天時間里,日軍從杭州灣北岸登陸的第十軍十幾萬主力全部渡過了黃浦江,佔領了松江城,隨即佔領楓涇,直指嘉興、平望,至此,滬杭鐵路已經被切斷,而上海以北地區的日軍上海派遣軍也乘勢發動猛攻,突破了中國守軍布置的大場、南翔防線,並渡過蘇州河防線。淞滬地區七十余萬中國軍隊月復背受敵,退路也即將被切斷,處境極其險惡

這兩天被三軍大元帥、最高領袖一會兒撤,一會兒守的混亂的命令徹底弄得心慌氣亂的上海以北的中國軍隊(就是淞滬抗戰戰場上的右翼部隊,含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等新增援上來的不到一周的很多地方部隊),原先的部隊熟悉戰場還好點,新上來的各個地方部隊完全亂了套。

不僅是士兵們,就連一些中下級軍官都因不知是打是撤,又看到旁邊的友軍都亂成一團,謠言四起,而慌亂地失去了分寸。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部隊最忌慌亂慌必怯,怯險、怯敵、怯死;慌必亂,亂心、亂智、亂謀。混亂中的大撤離使中國軍隊完全沒有了初期作戰時候的英勇形象。

不僅是新部隊,就是老部隊;不僅是地方部隊,就是中央軍精銳部隊。所有部隊為了不使自己的隊伍陷入小鬼子的包圍圈之中,爭相奪路,拼命西撤(只剩南翔至昆山一條可以撤離的通道了),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竟然發生了奪路西逃的部隊的連長把維持次序的憲兵團長都給打死了的事情。

等到起最高領袖猶豫三番最終下定了大撤退的決心的時候,太遲了整個淞滬抗戰戰場上的中國守軍已經形成了潰敗大狂潮。那是官長找不到部隊,部隊尋不到自己的指揮官,輜重、傷兵等無人管,隨處可見,哭爹喊媽,那個亂這次淞滬抗戰最終的大潰敗造成的損失超過了三個月淞滬抗戰戰場上的全部損失,非常令人痛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困難之時更彰各位書友的真情,多謝支持哈)。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