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13章 土家族風語者

潛行在恆山山脈的茫茫群山之間山路中的周大少團長的隊伍,向著預定的目標前進著。周大少團長卻並沒有被這崇山峻嶺遮擋住耳聰目明,對外界的事情清楚得很。不說他那山鷹突擊隊前後左右幾十公里範圍內的警戒偵察,對于更大範圍內的事情的了解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的那支土家族「風語者」電訊班。

這說起來話就長了。周大少團長為了怕敵人(不僅是現在的小鬼子哈)通過電訊監听到自己的有關情報,一直在琢磨一種簡單有效保密的方法。一年多前,偶爾在重慶街頭救助了一個餓得偏偏倒到的來自重慶邊遠山區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的土家族小伙子。這個少數民族小年輕以為懂漢話,就想到大重慶來討個好生活,家鄉的高寒山區確實生活太艱難了。沒有想到自身一無所長,只好當棒棒,也被山城棒棒軍排擠。弄得有一頓沒一頓,十分潦倒。周大少團長了解了這些,非常同情他,又知道這個叫江不錯的土家族小伙子漢話講得不錯,土家語是他的母語,那就不用提了。當時腦海中就閃現出前世看過的一部美片《風語者》,大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可算是找到了一個簡單有效的保密通訊的方法了。

于是欣喜若狂的江不錯加入了周大少團長的隊伍,端上了金飯碗。江不錯直接把周大少團長當成了再生的父母,這走出去幾十里就听不懂的土家山話,周大少團長當成了寶,江不錯想破了腦袋瓜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一個信念,周大少團長就是世界上的對他最好的人!江不錯听周大少團長的話,又喊來了家鄉二十幾個懂漢話的土家族鄉親。周大少團長一火色給弄了個話務班開始培訓,取名「風語者」(代號),直屬自己的軍情處。是周大少團長手中一張神秘的底牌,知道的人並不太多。

這回周大少團長秘密潛行,需要隨時掌握外界的情況。行前,與軍情處倪副處長商量好︰在閻老西的太原三晉廣播電台(借口是做廣告,每次十分鐘,一天早中晚三次)上,每天定時由江不錯等「風語者」用土家山話通報有關的最新由軍情處四處尋模來的情報。屆時,周大少團長只需要定時打開收音機,由自己身邊的土家族「風語者」話務班的弟兄接收,再翻譯成漢話抄錄下來,就可以了解最新的態勢等情報。那是既簡單又有效,而且說句實在話,保密程度估計得超過五個A(最高等級)。因為這土家山話,就是隔了幾座山的另一個土家村落,都不見得能夠全听懂,何況外人。江不錯這二十幾個人全是一個土家村落的,那土家山話世界上也只有他們村落里的人自己能夠全听懂,外人如听鳥語,沒一句能弄懂的。

李航瑞政委饒有興致地在接收情報的收音機旁听了幾回後,簡直被這種能夠曲里拐彎(李政委語)的土家山話弄得腦殼都大了!別說听懂一句兩句的,就是能夠听順溜了都不容易,很多發音都不知道怎麼能夠發出這個音來。李政委等眾哥子弟兄們對于周大少團長此招只有一個服字了得。大爺的,這小人精太鬼了,就這套簡簡單單的情報交流方法,難倒天下破譯者!

周大少團長頗有些自得地拿著翻譯成漢語的情況通報說︰

「政委,唐團長,你們看,閻老西放棄兩關防御後果然想利用忻口的有利地形,調整部署,想打一個忻口會戰!」

忻口,位于山西崞(讀)縣與忻縣之間,北距寬達半里的雲中河只有四、五十米遠。貫穿山西南北的同蒲鐵路和公路由忻口前面通過。兩邊都是丘陵地帶,整個地形十分利于防御,要從北進佔太原,忻口是必經之路。

周大少團長所謂的忻口的有利地形,是指這個地方十分特別︰五台山自東而西,雲中山自西而東,兩座山在忻口北部呈夾峙之勢;滹沱河自北向南,雲中河自西向東,又在忻口北部匯合,從兩山之間穿過。在河谷的中間,偏又有一個數百米高的土山。于是天然形成了一個三山夾兩口的特殊地形。三山,就是五台山,雲中山,和那個河谷中的小土山;兩口就是土山東西兩側的水道。形成了一種正面狹小的,宛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

再說,從南向北看,這小口呈倒八字型,敵人兩翼包抄都很難,是一個組織多層口袋防御的理想戰場。因為在兩口外的運動中的敵人,總是處于三面受敵的狀況,無法避開來自橫向、縱向、斜向的攻擊火力。在日本士官學校呆過幾年的閻老西早就把主意打在了這里。再說除此也沒有別的險要之處再能擋住南下的日軍了。

「忻口的歷史可長了,名字都是漢高祖劉邦取得。公元前二百多年,劉邦去打人家匈奴人,沒想到倒被圍在了平城。後來使用了美人計(就是蕭何花重金買通匈奴王後吹了枕頭風)才月兌困。來到忻口,見此地形險峻,呈三山夾河之勢,縱有匈奴騎兵于此也無多大威脅。劉邦與手下大軍才放下心來,大為欣喜。古欣與忻通用,就在這個地方築壘設防,名曰忻口。」周大少團長扯了幾句閑篇,言歸正傳︰

「諸位,閻老西昨天在太原綏靖公署召開了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黃劭(最高領袖派來的中央大員,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周恩來、衛立煌(中央軍入晉參戰的第14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等數十人。閻錫山主持了會議,主題就是部署利用忻口有利地形和新上的各路援軍與南下的日軍在忻口進行一場大會戰!」

听到這里,李政委等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這軍情處的眼線不用說,也參加了這次重要的軍事會議。

「具體部署是︰忻口的正面戰場由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指揮部設置在忻縣城內。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兼第35軍軍長的傅作義作為預備軍總指揮,指揮部設在金山鋪。

忻口防御陣地的右翼地區,左起龍王堂,西至滹沱河,其間的南郭下,東、西榮華,東、西南賈為主戰場。右翼地區由第15軍的劉茂恩為總指揮,指揮十個團,指揮部設在受祿村。

中央地區,東起界河、鋪西至新練家莊,其間雲中河南北的下王莊、弓家莊、舊河北、界河鋪、關子村、南懷化等村落為主戰場。由衛立煌擔任中央兵團總指揮,以其第九軍軍長赫夢齡為前敵總指揮,第61軍軍長陳長捷為副總指揮。具體兵力為第9軍12個團,第13軍一個團,第19軍9個團,第38軍5個團,第35軍8個團,第37軍2個團,第61軍8個團,共計45個團。總指揮部設在忻口西北溝口的第九號窯洞內。

左翼地區,東起新練家莊,西至南峪,其間大白水、朦騰、南峪、衛村為主戰場。以第14軍軍長李默庵為總指揮,下轄第14軍的19個團(內含94師4個團),第33軍3個團,第34軍7個團,共計30個團,指揮部設在沙窪村。

總預備隊為高桂茲的第17軍,第34軍的200旅,共計五個團,另外還有十個炮兵團。共計忻口正面戰場,中國軍隊共投入約100個團,十數萬人。敵後游擊戰場,由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指揮,以賀龍的120師,林彪的115師,劉伯承的129師于敵後牽制……」

眾人是听得目瞪口呆︰太詳細了!這要是周大少團長率領隊伍攻打忻口守軍。按照他一貫的擒賊擒王、打蛇打頭的特種戰法,以其精悍的山鷹突擊隊按圖索驥繞過已知防線直接就把幾個指揮部全端了,轟轟烈烈的忻口會戰還打個屁啊!?真如他娃所說,情報信息工作是現在戰爭的首要!

周大少團長揚揚手上的情況通報說道︰

「這個忻口會戰防御部署本身,我也提不出啥子意見。這麼好個地勢,隨便擺。如果要我說,那就又是一個挨打的陣勢。無所不防則不防,無所不備則不備。最後的忻口會戰結局可想而知,只是能擋住小鬼子多少時間的問題。這個世界還沒有啥子打不下的堅固陣地的!」

守過無險可守的繁峙北面的那種平壩陣地,又攻過茹越口這種地勢險要的關卡陣地,眾人已經對攻守之間的辯證關系有所認識理解,都點頭同意周大少團長的說法。唐團長也說道︰

「在日軍快速南下攻擊山西之時,華北日軍也配合發起了平漢線北段戰役。保定方面的孫連仲第30軍已經潰退下來,退守石家莊。日軍乘勢拿下石家莊那是必然的事情。如果這樣,華北日軍就有進犯山西的東大門娘子關的可能,得此,日軍便直接威脅太原側翼,動搖了忻口戰場的防御。」

周大少團長說︰

「對!娘子關說是一個險要關隘,實際上正面北起龍泉關,中經娘子關,南迄馬嶺關,全線長達150余里。閻老西在此配屬了六個師,但都是單線防御,一字長蛇陣,完全沒有機動部隊。一旦一點被日軍突破,全線則不可收拾。而且閻老西現在也對側翼娘子關重視不夠。孫子曰︰‘不備不虞,不可以是師’,還說︰‘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侍之!’閻老西必為他的輕視付出代價的。」

眾人又討論了現在日軍南下攻擊的態勢︰繁峙的縱深防御隨著陳營長按計劃撤離,也于10月7日深夜宣告結束,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5旅團的小原誠一郎撿了一個大耙桃子,順利佔領繁峙縣城,只付出了少許的代價。周大少團長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五天的任務,閻老西倒也無話可講,而且頗有些感激︰一個區區的三千來人的川軍獨立旅,獨自擋住了一萬多日軍的五天攻擊,並且取得的戰績令人驚訝無比,逼迫了一個欲從峨口偷襲五台的偽蒙軍第一騎兵師三千多人馬全師投誠(現已經在太原整訓)。給侵犯繁峙的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造成了殲滅性打擊︰打死了十川大佐聯隊長和中村大佐聯隊長以下日軍官兵四千余人(還沒包括在茹越口消滅的二千多小鬼子),打傷了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本多政材少將以下數千人(很多都是重殘)。結果一個一萬五千余人的板垣征四郎老鬼子派出的日軍突襲兵團,被周大少團長的隊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整月兌了就近萬人了。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完全喪失了戰斗力,才被獨立混成第15旅團的小原誠一郎接替了,退下來進行休整補充。在隨後的一個多月的山西戰場再也沒有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的身影了。

第二戰區閻司令長官親切召見勞苦功高的周大少團長。川軍獨立旅只來了個李副團長和楊副參謀長(周大少團長的後勤輜重部隊已撤至太原城郊以北的晉寺附近隱蔽休整)。閻老西一打听,倆個人卻說他們的小旅長周大少去看大同雲岡石窟了,早走了,來不了!閻老西驚問︰「甚?!」差點嚇得從椅子上摔下來︰這大同一帶,早在九月初就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這個周旅長去看什麼雲岡石窟,弄甚麼!?

閻老西獎勵了遵守軍令獨擋日軍五天的川軍獨立旅五萬元,另補充了一批彈藥糧秣。這是很少見的,是閻老西對周大少團長真心感激︰不是他在繁峙這個要點上死扛,並且還打殘了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為主的日軍突襲中路的力量,那從兩關上潰退下來的晉綏軍主力不會如此順利撤離、到位,這也為忻口會戰贏得了一些寶貴的時間和主動。

「隊伍傷亡大嗎?」閻老西關切地問。

「傷亡頗大,死傷二千余人,所余者不足千人,幾無再戰之力了啊!」李副團長答道。這是周大少團長早就安排好了的。川軍獨立旅不能再參加忻口會戰這種死打硬拼的陣地防御戰了。再說所攜帶的軍備也已經耗盡,不堪一場大戰。周大少團長一待「飛鷹」計劃完成,即率軍返回華中武漢,進行休整補充。

「額知道了,你們辛苦了,就在太原好生休整吧!」閻老西心中閃過一絲失望,使用不上了這支戰斗力強悍的客軍了。

周大少團長真像他說的去大同看三大石窟之一的雲岡石窟了啊?別听他娃瞎咧咧。在大山群中潛行的周大少團長沒跑的這麼快。幾日行軍,隊伍來到了大同東南的恆山邊緣的渾源縣。

站在北岳恆山的主峰--天峰嶺海拔二千多米的山頂上,周大少團長及眾人一覽無余︰天峰嶺和西面的翠屏峰兩山對峙,渾河水從中奔騰而泄,山峽幽谷,天高雲淡,藍天一線,形成了一道絕嶺天險,不愧為自古以來的「絕塞名山」。

周大少團長等下到恆山腳下,距離渾源縣城南十里處的金龍峽谷西側的陡峭岩壁上,就是北岳恆山的天下第一奇觀---懸空寺。

在晃晃悠悠的懸空寺的木制棧梯上,周大少團長看著一條蜿蜒的道路通向了前方一片大坪壩子上的渾源縣城(自此往北為小丘陵地勢,再無大山),心有余悸地回頭看看恆山山脈的茫茫群山,長出一口氣︰「總算是走出這茫茫大山里了!」

(感謝各位書友大大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