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187章 行軍都能整出花兒來!

寬闊的長江江面上,看著自己的浩浩蕩蕩的拉出幾里地的出征船隊,周大少團長念了一句很經典的台詞︰「大部隊行軍就是有氣勢啊!」蘭蘭妹妹在一旁接過話頭,「家欣哥,你的那首出征歌編的太棒了!」周大少團長臉都差點羞紅了,忙故意把臉一沉,「陳蘭隊長,希望你在隊伍里喊我總指揮哈!」蘭蘭妹妹一吐舌頭,「是,周總指揮!」眾人都笑了起來,這倆表兄妹真是有些意思啊。

溫光頭大隊長的炮艇大隊十二艘「超級小刺蝟」小炮艇全數出動護航並把到宜昌的三天整個船隊的給養也帶上了,這樣子就能多出三天的後勤保障出來。這個就是商人老板當總指揮的好處,處處算計的比較精。

三天的水路,整個北上縱隊雖然在船上練兵,還是練得熱火朝天的。為了鼓勵大家的練兵勁頭,周大少團長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比武競賽,而且予以一定的錢財獎勵。比如槍械的卸裝分解,先是每個艙室的弟兄們初選,再由各個艙室的獲勝者相互比試,最後決出前十名,一律獎勵20元(這個相當于周大少團長部隊的一個普通士兵一月的軍餉了,這個軍餉已經是原來29路軍一般士兵每月1到2元的軍餉沒有法比較的了。所以當在周大少團長隊伍里領第一個月的軍餉時,那些原29路軍弟兄們嚇著了︰大爺的,原來在29路軍老子們團長一個月也才幾十元啊?!而周大少團長的隊伍,班長之類的兵頭將尾每月30元,排級軍官每月50元,連級干部200元,營級軍官300元,團級官長達到了500元!所謂的最精銳的中央軍德械師,哪怕就是最高領袖的心頭肉也只能望其項背。也只有宋子文的稅警團還能一比,那都是富甲一方的大老板啥!),而前三名授予「優秀戰士」榮譽稱號,每月可增加10元軍餉。

周大少團長的艙室,雖然只有他和萬朵花兩個人,照樣也參加比賽了的。首先周大少團長跟萬朵花認認真真比試了一下子。萬朵花槍械算是模得比較熟的了,結果長短槍卸裝分解全輸給了團長。氣得飯都不吃了︰這個吊樣子還保護團長個屁啊!

大家哪里去知道周大少前世從小就把槍械當玩具嘛,開始以為周大少團長總指揮看得眼熱,也出來湊個鬧熱逗個趣好耍。卻目瞪口呆的看著他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竟然在一船人的驚訝目光中勇奪頭名!那些新近才進入周大少團長隊伍的弟兄們不由得交口稱贊︰果然是最精悍的山鷹突擊隊的創造者,真是有本事啊!

有幾個愣頭青在一邊嘀嘀咕咕,「軍械卸裝分解再熟,還要打得響才行啥!」這話正好叫湯立勇听到了,想起剛認識周大少團長時跟他比槍的情形,不由得破口就罵︰「操大爺的,就你們些傻蛋還想跟團長比試槍法啊?!知道不,整個隊伍中公認槍法最出眾的山鷹突擊隊狙擊分隊的弟兄們全是團長的徒子徒孫,團長老厲害了!」挨了罵的弟兄們瞠目結舌,還有這麼一出啊,總指揮還是槍神啊?!

三天內,所舉行的七項各類軍事技能比下來,周大少團長全部進入前十名!而且勇奪軍械卸裝分解第一名,圖上作業第一名,兵棋推演第一名。其余幾項成績也很不錯。這下子全體人服氣了,不由得想起周大少團長常對弟兄們說的一句話︰「當兵不練武,不如不從軍;練武練不精,不如不當兵!」確實是說到自己也做到了,沒有冒皮皮打飛機。于是全軍將士以周大少團長為榜樣,個個努力,人人刻苦,連那些這樣那樣中國的幾個著名的軍校畢業的以為老子算是一棵蔥的各級軍官、老行伍(主要是指大學生軍訓團那些教官)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認清自己的差距,埋頭苦練了起來。

9月9日午後,周大少團長的北上縱隊的龐大船隊順利到達長江第一城(未出三峽,長江被稱為川江)︰湖北省宜昌。軍情處武漢特工組組長楊曉雲和萬家工商貿集團公司駐武漢辦事處何中處長早就等候在這里了。準備好的100輛大卡車和500掛騾馬大車已經妥當。

後勤處負責後勤保障完全依照小高參小雨娃子和大伙精心設計的計劃,全是按圖索驥,簡單明了,基本上做到了人盡其用,物暢流通。眾人齊齊感嘆真像周大少團長說的那樣知識就是力量啊!整個龐大的十余船軍需物資只用了十余小時就全部野戰行軍狀態下了,隨時都可以出發。

周大少團長抓住這中間的時間,還乘回航的溫光頭大隊長的炮艇大隊的小炮艇順便去看望了石牌鎮的那個只有十余人的對空監視哨所,對守衛這只安插在千里以外的山城重慶的眼楮的官兵們是嘉勉有加。不知道消息是啷個泄露出去了,因為周大少團長在石牌鎮投資開的(獼猴桃)果酒廠而受益匪淺的山里的鄉親們聞知周大少大老板來了,以山里人的樸實心情就是想看一看,說句感激的話,知道了周大少大老板這次是率領隊伍要出征抗戰戰場去殺小鬼子保國家。于是家家戶戶都把自己認為拿得出手的山里好東西要周大少拿到起。結果最後,周大少團長又只好喊五艘小炮艇把石牌鎮鄉親們慰問的東西拉到宜昌後裝些給石牌鎮鄉親們的稀罕的肉罐頭、方便面等帶回給石牌鎮鄉親們後再返渝。

就在李航瑞政委對隨部隊運送軍需物資的幾百掛騾馬大車的老鄉們忙著挨到問候的時候。與此同時,唐東團長按行軍訓練預案,也組織了一場對中等城鎮(數萬人的)模擬攻擊演習。雖然跟宜昌當地政府和民眾提前打了招呼,但震天的爆炸聲,響成一片的槍炮聲和士兵們吶喊沖殺,還是把宜昌數萬民眾和當地官員們嚇了一大跳︰這支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所謂的川軍23集團軍21軍直屬獨立旅硬是霸道喲!

周大少團長總指揮從石牌鎮回來一看攻城演習匯總,樂了!把北上縱隊團營連級指揮官長召集來,開一個總結會吧。周大少總指揮先說道︰

「眾位哥子弟兄們這段時間的大練兵成績是斐然啊!格老子的,你們兩千多人的隊伍打下一個像宜昌那麼大的千把人防守的中等城鎮竟然只用了八個人!?」眾人一听不解,周大少總指揮這他媽的是表揚嘛還是批評喲?

周大少總指揮接著說道︰

「各位哥子弟兄們,還別懷疑,是真的!听到起我給你們一一道來,唐團長以一營為主攻營,其余兩個營做策應;而一營長以一個分隊為主攻分隊,剩下兩個分隊做了呼應;這個一百五十多人的主攻分隊嘛也霸道,以一個小隊當主攻,其它兩個小隊打掩護;更離奇的是,這個只有40余人的小隊竟然也以一個戰斗小組十余人做主攻,剩下小組輔攻;最後這個主攻的戰斗小組十個人,還留下來了兩個狙擊手,于是奇跡出現了,兩千多人的隊伍只剩下八個人在攻城!絕的是,諸位弟兄,就是這八個人還把宜昌這種中等城鎮拿下來了!以一敵百,日他媽喲,比起橫掃千軍萬馬的趙雲趙子龍也是不遑多讓啊!?」眾人這才理解了,都不好意思的笑成了一片。大爺的,想想最後還真是如周大少總指揮說的那樣子,有點喜劇哈!

「哥子弟兄們,你們片面的理解了我的‘攻擊要有主次之分,要有重點,要有策應預備隊’的作戰思想。大家都對《孫子兵法》有所了解,其實用十二個字盡可概括‘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罷了。如果不根據事物的實際情況,局部而不是全局,片面而不是全面,靜止而不是運動的理解領會哪怕是中國兵聖的所謂制勝之道,我們都會犯紙上談兵的錯誤,犯今天這種想通了極其可笑的排兵布陣的……」周大少總指揮一番縱古論今,與眾人暢談軍事思想的客觀唯物的本質。從李航瑞政委到湯立勇、唐東團長等皆大受教益,連稱受教了。對于防空團軍歌中的「英明的周團長指引前進的方向」算是有了理解和跟最初听到不以為然不一樣的重新認識。軍事會議直至深夜才散了。

9月10日一大早,按周大少總指揮臨時起意,山鷹突擊隊這次出征的兩個分隊兩百人又對北上縱隊來了一次模擬突然襲擊。部隊的應急反應,雖然不盡如人意,周大少團長總指揮還是算比較滿意的︰這次突襲其實最能看出這支基本上是由老兵組成的隊伍的價值了,很少有人大呼小叫,胡跑亂沖,驚慌失措的,整個部隊不亂,能夠比較迅速判明敵情,采取恰當的應對辦法。

吃過早飯,北上縱隊龐大的隊伍向著襄陽城進發(後世的襄樊市)。這次周大少團長帶的軍備之齊︰甚至還配備了一百余輛「轟達」兩輪輕便摩托車和三百余輛山地自行車。足可以讓部隊以山鷹突擊隊為班底組成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了!

整個三千余人的隊伍,從宜昌城一出來竟然拉出去十余里,可謂浩浩蕩蕩。沿途道路上的老百姓全部看這支「大軍」看傻求了︰中央軍?荊楚軍(湖北地方部隊)?啥子唵,川軍!!!號稱「兩桿槍」的川軍?!如果光從隊伍中的一身精良裝備的士兵們和大批載滿物資的大卡車、騾馬大車,摩托車和自行車的龐大運輸工具來看,估計沒有一個人能夠認出這是一只什麼地方的中國軍隊,只有那迎風飄揚的鮮艷軍旗才透露出這支威武雄壯之師的真實身份︰川軍23集團軍21軍直屬獨立旅北上縱隊。

這樣子已經夠讓人吃驚的了,周大少團長總指揮還把這次從宜昌到襄陽城的長途行軍也整出花兒來了︰他充分利用了那一百余輛的摩托車和三百余輛的自行車。摩托車一次能夠搭乘一人,自行車(周大少團長的隊伍上士兵們基本上都會騎自行車,就連加入了半拉月的29路軍弟兄們雖然不熟,但也能騎起走了)一人。也就是說,摩托車能以每小時30到40公里的速度快速機動搭載一百人來人,而以自行車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快速機動三百余人。

于是在宜昌經荊門到襄陽城的一路上周大少團長的北上縱隊是走的令人眼花繚亂,熱鬧非凡。有搭乘大卡車的(宣傳、醫療、技術保障等分隊),有坐騾馬大車的(高機兩個連、步炮兵分隊等),有搭乘兩輪摩托車的,有騎自行車的,也有步行軍的。整個部隊行軍速度竟然達到了令人乍舌的平均十余公里,但是弟兄們卻不太勞累。是啥,步行軍一段路,你就可以搭乘摩托車或者騎一段路的自行車,然後又換一批部隊來機動(周大少團長根據計算把步行軍的二千余人分成了數個幾百人一隊的小隊伍)。結果這兩千來人的步行軍隊伍硬是被周大少團長總指揮搞出來的這種︰走---搭乘摩托車---騎自行車---走---騎自行車……令北上縱隊幾乎所有人昏頭昏腦(只有任周大少團長折騰),卻又萬分佩服的奇怪行軍方式,活生生變成了飛毛腿!

中午時分就過了荊門,到了雙河。半天的時間,整個北上縱隊長途行軍距離高達一百余公里,而這通常是用一天多的時間累得半死的急行軍速度才能達到的距離。周大少團長的數學才能是公認的,這也是大學生軍訓團弟兄們第一次見識了周大少團長總指揮算計的厲害。

等最後一批部隊搭乘摩托車,騎著自行車達到了襄陽城的時候,初秋的落輝已經把漢江映得一片金黃。部隊安頓好了,吃晚飯的時候,十余個團營指揮官長端著飯碗來到了北上縱隊指揮部欲向周大少團長總指揮討教討教︰怎麼神奇地把步行速度最多只能每小時5公里的短板步行軍隊伍利用摩托車、自行車扯到了每小時十余公里的整體行軍速度了,只听到周大少團長總指揮的傳令兵不停傳達他的命令。一會兒步行軍,一會兒搭乘摩托車,一會兒又騎自行車,一會兒又步行軍……老天這是怎麼安排的啊?!

弟兄們挺好學的嘛,周大少團長來了興致,把飯碗一扔,找了塊小石子就在地上寫寫畫畫起來︰我們假設把這步行軍隊伍分成若干A、B、C、D、E、F、G……等額成分,那麼摩托車的速度40公里我們不妨設為X,自行車的速度我們設為Y,那步行軍速度當然就是Z,那麼為了達到一個最大公倍數或者是最小公約數……周大少團長口水翻天講了一歇,一抬頭,咦?開始圍在四周的人哩?卻只見遠遠的院子角落四周那些剛才的好學之士或低頭數碗里的米,或者做出一幅抬頭望天沉思的樣子,卻都離周大少團長遠遠的。周大少團長氣樂了︰龜兒子些,白費老子的口水喲!日他媽真是對牛彈琴,只有我的乖雨娃子才是干爹的知音啊!

(感謝書友大大的支持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