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183章 重組大學生軍訓團

由于周大少團長的工作做得細致周到,對人員安排也合情合理,隨後進行的對大學生軍訓團的重組也就比較順利。一百多連排級以上的軍訓團教官基本上留任。那八百七十九名的平津地區十余所各類大學參軍的大學生被周大少團長手下的幾十個企業、工廠、科研院所瓜分一空。其中技術研究院得到了很大的充實和加強。院長吳老瓶子先生高興得不知道怎麼感激才好,于是大清早的非拉著周大少團長和一群大學生軍訓團的團營官長去喝了他自認為天下美味的洛陽老鄉的胡辣湯才算是作罷,結果一大早大家就遭熱出一身汗,比重慶人夏天照舊吃的麻辣火鍋還燥熱,那是又不能喝冰啤酒下胡辣湯啥!

剩下的半路收容的西北軍29路軍各個番號的潰兵們總計近九百人與留任的一百多軍訓團教官重組成了幾乎全是兩年以上老兵的新的大學生軍訓團。雖然已經名不副實,但周大少團長仍然信守自己的承諾,並沒有取消大學生軍訓團的番號。當在大學生軍訓團重組大會上,周大少團長親手把大學生軍訓團的團旗授予新任大學生軍訓團團長唐東時,全體一千多名官兵全部肅然起敬,向大學生軍訓團團旗莊嚴敬禮,向只當了他們一個來月團長的那個年輕人莊嚴敬禮,這算是新的大學生軍訓團的創建者啊!那九百多名收容兵得到了新生,他們真正把新的大學生軍訓團視為了自己的隊伍。

由李政委(現就任防空團政委,原大學生軍訓團的兩個大隊長李跣、何江南提拔上來擔任防空團兩個副團長,周斌仍然擔任防空團參謀長負責日常軍事)提議,眾弟兄們附議,原大學生軍訓團團營級指揮官長與周大少團長、周斌參謀長等防空團幾個主要領導共計十八名弟兄結拜成結義弟兄。後來也稱為十八羅漢。周大少團長通過這些,更是牢牢掌握了這支外來的部隊,周大少團長摻沙子的本事不比最高領袖玩得歪,最終使之完全融化在自己的圈子中,並成為了一支非常得力的力量。當然周大少團長這個小神仙還不至于神叨叨地給各位大哥封個法號啥子的,因為就他是ど老弟,結拜十八人,十七人比他大!?

新的大學生軍訓團建是建立起來了,但裝備、戰斗編成、訓練及周大少團長極為看重的戰斗意志和團隊意識都完全提不起來。大學生軍訓團的唐東團長在看了防空團警衛營後,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差距,提出了「比一比,看一看,照著警衛營干!」的口號,在周大少團長的授意下,搞起了一場新式整軍活動。周大少團長對于這個新任的大學生軍訓團團長唐東還是比較信任和欣賞的︰這是一個愛動腦子、善于學習的人精,畢業于保定陸軍學校炮科,據說還是成績不錯的一個。

周大少團長專門就大學生軍訓團以後的隊伍建設的方面找唐東談了一夜。指出這支部隊的基本軍事素質還是不錯的,而且都是見過血火的老兵,戰斗經驗比較豐富。以前老打敗仗,跟他們關系不大。雖然也有為啥子打仗、為哪個打仗等認識不清的問題,普遍是當兵就是拿命混碗飯吃的意識,戰斗作風軟弱,戰斗意志不強等弱點,但是通過不停地給他們灌輸,「洗腦」,這些思想都是可以潛影默化的加以改變的,並傳授了一些我軍政治思想工作的成熟方法(唐東听了暗在心中大贊,這個小老弟琢磨人心那是夠厲害的,不知不覺中就會讓人上了他的道道)。

周大少團長談到,現在最關鍵的是︰怎麼給這支有點特別的隊伍找到一個適合這種特色的建隊風格,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抑制他們的短板,使這支隊伍盡快成長完善起來,成為抗戰戰場上的一支利刃,成為敢打必勝之軍。敗軍也敢言勇啥,只要跟到我,跟到唐團長,就要打勝仗,就要從一個勝利走到另一個勝利!這一番話,把唐東的信心是鼓得足足的,對這個ど老弟的話頻頻點頭,言听計從(不听也不行,所有大學生軍訓團的經費用度全是人家ど老弟出的!)

重組後的大學生軍訓團采用了周大少團長召集一些日本研究室的專家(周大少團長以朱志剛為首幾個部門參與的對日研究專門機構)精心研究會商後,提出的新式戰斗編成︰全團一千六百余人。分為三個戰斗營,每個戰斗營下轄三個野戰分隊(連),特別加強了對日軍戰車等機械化裝備的破擊。每個野戰分隊共有人員一百五十余人,含十人左右的分隊部(分隊長即連長,執行軍士三到五人,勤務兵,司號兵,幾個通信兵),下面有三個小隊。每個小隊四十余人︰計一個十人機槍組五挺軍械軍備研究所根據周大少團長建議和設計草圖搞出的算是世界上首創的通用機槍,所以這支部隊沒有像其余隊伍的有重機槍。這種新型通用機槍采用了多槍管、風冷式,當重機槍時全槍重27•,作為輕機槍時僅重11•,非常得到機槍手的喜愛,火力上並不弱于當時中國軍隊通用的24式馬克沁水冷重機槍,但人員只需兩人,一個射手,一個副射手兼做彈藥手。二個各10人的步槍組,除了每組兩名阻擊手外,其余裝備改裝的已經稱不上是漢陽造的半自動步槍,彈匣容量增為10發,每個單兵配彈匣二十個,另兩人配置一具單兵擲彈筒(周大少團長對于這種日本人搞出來的玩意兒比較認同,對于六七百米的點對點火力壓制這東西輕便好使,彈藥也方便將就使用步兵攜帶的香瓜手榴彈即可),至于剩下的十余人平時為輜重兵,戰時作為補充。另外,每個分隊都加強20人的配屬周大少團長研制的最新型的50型反坦克火箭筒十具(這個東東周大少團長比美軍的史祖卡提前了好幾年),每具火箭筒配彈十發。周大少團長對于日軍當時的薄皮大餡的「豆」戰車都能給裝備極為落後,特別是反坦克火力幾乎為無的中國軍隊造成重大傷亡是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琢磨出來這個火箭筒。其實就是火箭彈難搞,其他還是很簡單的。

除了三個野戰分隊,另外團部還直轄一個警衛分隊,一個運輸分隊(騾馬化的),一個20人左右的醫療分隊,一個排級規模的電訊分隊(配備了最新型的無線對講機距離能夠達到一公里左右了,大小和重量都改善了不少),一個野戰步炮兵分隊(十門仿九二式步兵炮,由于采用了特殊合金鋼和新型火藥,這種周大少團長取名叫泰山的步兵炮性能與威力都提高不少,最遠射程能達到八公里多,使用壽命也提高不少)。

全團人數達到了1600多人,不足兵源,周大少團長首次使用了預備制兵員六百余人補齊了,大概能跟日軍一個甲種馱馬或挽馬精銳師團的一個大隊人數相當,但是大學生軍訓團的火力密度卻是其十倍!這也是每個小隊都必須配備相應的輜重兵,而且團部還直屬一個運輸分隊的原因。火力是可觀,彈藥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也就說,一個1600多人的戰斗團,後勤保障人員就到了近七百人。

看到這些新式武器裝備,唐東團長驚訝之余眼楮都笑眯了︰操他大爺的,這些東西別說以前宋軍長的29路軍沒有,有也裝備不起!就是那些所謂的德械師也只有眼饞的份,全是周大少團長獨門絕技的好東西。就說那個50火箭筒,一蛋打去,幾十mm的鋼板像是豆腐渣,打堅固的鋼筋水泥堡壘也是手到擒來。周大少團長還說還得改進有效距離有些近了(只有一二百米遠)。

至于那些以前西北軍29路軍的弟兄們哪個見過如此精良的武器裝備嘛,都他媽是一桿破槍加上一柄西北大刀片子,連手榴彈一人都超不過幾顆。這回是到天堂了!周大少團長有自己的兵工廠,能夠造槍造炮,甚至還有專門的軍械軍備研究機構。要人,有人。要材料,最新型的稀土合金鋼都有!再加上他這個穿穿哥有著領先這個年代好幾代的先進的武器設計理念(就是他娃前世模熟了的八一杠嘛也比現在最好的槍械領先達五十多年啥,還別提啥子95式等了)。拿到弟兄們手上的嶄新嶄新的新式軍械裝備把大家都樂傻了!別顧著傻笑了,唐東團長大喊弟兄們就看咱們的了,大家要好生訓練,盡快熟悉掌握這些新式裝備。于是大學生軍訓團全團上下,勤學苦練,發誓要把大學生軍訓團練成一支精兵、強兵,也能做到周大少團長的要求︰「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唐東團長一見部隊這種編成,就知道周大少團長的意圖︰這完全是針對日軍的特點而編成的。對陣一個人數相當的日軍大隊佔盡上風,面對一個沒有攜帶以上火炮的日軍聯隊(三大隊制)也是絲毫不落下風。這個小老弟可是吃定了小鬼子啊。

就在大學生軍訓團全團上下大練兵進行的熱熱鬧鬧的時候。9月5日,周大少團長在鷹巢指揮所召開了軍事會議。山鷹突擊隊,防空團,大學生軍訓團等各部中高級指揮官長看到指揮室里的大沙盤上那表里河山的三晉大地的微縮實景地形,明白了一點︰即將出川抗戰的川軍的一個參戰方向大概就是已然打響的山西鏖戰前線。

平綏線的南口、張家口一丟,華北日軍的鋒芒一下子就直指三晉北大門口。山西土皇帝閻老西自恃中央必保三晉,嚴防日本人攻取山西,再入漢中,進入四川等大西南地區,走當年忽必烈滅亡南宋的老路子。那樣相當于對中國實施戰略的大包圍圈,如果日本人佔了大西南,到時再以強大的海軍掐斷沿海與外界的聯系,則中國將斷絕一切外部聯系,憑當時中國的落後的軍事實力(只能造些輕武器,飛機大炮重武器和很多戰略物資等不用想了),這個仗是打不下去的,堅持也堅持不了好久。所以山西、陝西必保!閻老西于是就找老蔣要援兵。老蔣也深知山西的重要,先把紅軍改編的第八路軍(後來又改成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當然,大家後來都習慣叫八路軍,那個威名太盛了,以至于現在國民黨所在的台灣省還沒有八路公交車,因為怕人喊八路來了,都怕了哈!),派往晉北前線,編入了閻錫山所在的第二戰區戰斗序列。八路軍有三個師︰115師師長**,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全軍共有三萬余人。

閻老西還是覺得援兵少了,听到閻老西叫苦,最高領袖提出我干脆給你調三十萬中央軍入晉,這下把叫苦的閻老西嚇一跟頭︰三十萬中央軍開進山西,都不用日本人,就把俺山西踏平了,搞個驢糞蛋啊?!「啊,先不要了,不要了!」

原來閻老西當初為了炫耀武力,虛張聲勢,旗下的晉綏軍號稱有三十萬人。實際上頂滿天也就有十來萬人。編為第6、第7兩個集團軍。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所轄的綏遠軍隊只有一個35軍,有孫蘭峰、董其武、馬延寧三個獨立旅和兩個騎兵旅,主要充當綏遠省的防務。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的晉軍有4個軍,是為19軍王靖國部三個獨立旅,33軍孫楚部三個旅,34軍楊澄源一個師兩個獨立旅,61軍李服膺一個師兩個獨立旅。另外還有趙承綬帶的六個騎兵團和周玳的八個炮兵團。

也就是說,當8月31日,日本大本營組成華北方面軍,下轄第1、第2兩軍,總兵力已達十五萬人。即與晉綏軍相當。華北日軍向山西方向的兵力部署是︰華北日軍以第20師團川岩文三郎全部,第5、第10師團各一部,與酒井旅團,沿平綏線攻下南口後,另以第4師團之30旅團,與第12留守師團的鈴木旅團,攻擊張北及張家口。大井支隊則由沽源經龍泉關側擊平綏線路,佔領察哈爾省。這一路總兵力約為三個師團十余萬人。

華北日軍另以一個半師團沿著津浦線南下,又一路一個師團沿著平漢線南下(這個就是把宋哲元和劉峙的雜牌加中央軍精銳的幾十萬人攆得毛飛,演出了聞風四十里、槍響一百一的那個幾乎追上了先走了好幾天的周大少團長率領的隊伍的嘿喜劇的一幕)。

華北日軍這一切做出的是一個大迂回的姿態包抄山西。閻老西好歹上過幾天日本士官學校的啥,也看出來了,華北日軍對山西是勢在必得的了。莫得法只能拿自己的命根子---嚴重摻了山西老陳醋的水貨所謂的30萬晉綏軍去抵擋擁有飛機大炮戰車的殺氣騰騰的自己的日本老同學板垣征四郎率領的十萬日軍。不然啷個辦嘛,既不能讓最高領袖的中央軍染指山西,也不能讓日本人佔了自己的老巢啥,一向扣扣索索的閻老西準備血拼了!

淞滬抗戰老蔣想起召喚其他地方軍還早(這回先上的難得的是中央軍精銳和地方軍中戰斗力很強的兩廣軍),淞滬抗戰這場血肉磨盤還要磨三個多月。再說周大少團長對這種送死加必敗的仗是恨得牙癢癢,很是不願意把個人的部隊投進這種戰術糟糕到極點的死打硬拼上。現在先不考慮華東這個方向。目前面臨的是氣勢洶洶想一口吞下山西的老冤家華北日軍,其中的第20師團更是欠下血債的對手。重慶歷史上38年二月就被日軍開始進行戰略轟炸。最早的就是由佔領了山西的日軍陸軍航空兵從山西運城機場起飛的。這個才是周大少團長馬上就要面對的挑戰。重慶晚被日軍轟炸一天,周大少團長就能在重慶多集聚一份抗擊日軍轟炸的力量,這從北而來的威脅,是當務之急。

(謝謝書友們你們的鼓勵是老鷹飛翔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