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143章 撘谷子的時候

1937年上半年,周家欣為全面抗戰即將開始的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開展著。與此同時,一場關系到中國前途命運的政治變革和烏雲密布的軍事危機也降臨到中國大地上。

1936年底的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促進了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建形成。1937年二月十九日,中共中央致電正在召開的中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五項國策。三月下旬,最高領袖與中共代表周恩來等在浙江杭州正式開始談判國共兩黨合作事宜。並與同年六月八日到十五日繼續在江西廬山談判,並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隨著中國國內最大的兩個政治勢力的和解,中國在被日本軍國主義欺壓多年以後,終于進入了武力抗爭(總算想到了用拳頭回答拳頭的戰爭)的準備狀態,內安必須御外了!日小鬼子祖宗,小日本人也他媽猖狂了好多年了,一回首最高領袖似乎才發現老子的半壁河山或明或暗都已入倭寇之手,驚出了一身冷汗。

更糟糕的是,一盤點家底子,最高領袖和南京國民政府才曉得內戰多年,全力「圍剿」紅軍,已使國內財政拮據,國防松弛,明屬中央暗歸地方的軍閥勢力那是數不勝數,啥子財政權、地方官員任命、軍備、稅收等等中央的權利全無,說起來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跟個獨立王國差求不了好多!最高領袖一個堂堂中華民國大總統,所能掌控的真正實地就江浙等十余省市。

就是所屬的中央軍的戰斗力也是污七八糟不堪一提。說起來,中國陸軍在世界上當時數量最多,林林總總竟有三百多萬人,但說實話就是一頭雖然龐大但一戳就破的大紙老虎︰裝備奇差,人員吃空餉不少,訓練嚴重缺乏,官兵素質低下,真是一頭連嚇人都嚇不倒的破爛貨色!

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中日之間的全面大戰。最高領袖下令緊急整頓軍備︰整編出50個師(一師15000人左右)的德械化精銳部隊,並對近二百萬編制雜亂,除了煙槍不缺啥子都缺的龐大陸軍全面開始整編,並要求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完成全面抗擊日軍侵略的《民國廿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乙兩個稿本。

凶殘的野獸哪能放過肥美的獵物,小日本人可不願意錯過良機,那能給南京國民政府贏得喘息的準備時間。小日本一方面在外交上胡扯瞎拉,丁丁小事也頻頻向民國政府施壓,以求更多的在華利益;另一方面,已經不滿足于東北,大批日本關東軍悄悄越過內外長城各口,窺視關內,虎視華北。而所謂的華北駐屯軍迅速暴漲,人數達五萬之巨,在華北這片中國的咽喉要地加緊戰備。

甚至于連他媽的日本朝鮮駐屯軍似乎也不甘滿足于維持對朝鮮的殖民統治,在中朝邊界的鴨綠江畔(當時中朝邊境在新義州以東,後來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對北朝鮮示好,把邊境一下劃到了鴨綠江,並把中國的長白山包括天池劃了一多半給北朝鮮,面積可不老少,水電站的電也分給沒出一分錢的北朝鮮一半,可把滿族祖居地劃了個七零八落,氣得禍害了中國三百年的滿清一群遺老遺少幾乎吐血,活該。這算啥,老子新中國跟越南邊境從涼山讓到了鎮南關;把產寶石的自古到今屬于中國的現在緬北地區全給了緬甸;蒙古、琉球、藏南更不說了,自己退的,管蘇俄、小鬼子、阿三了事。所以現在啥子釣魚島啊、南沙啊,還求爭個啥子勁,光一個藏南地區就相當于兩個台灣島面積了。說起來慪氣!)蠢蠢欲動,幾個師團的演習方案總是以華北,以中國內地為背景,真是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日本國內,近衛文麼內閣的成立,廣田弘毅當上外相這標志著這個二戰後被史書稱為「準戰時內閣」的日本最高行政機構已經做好了向戰時體制的轉變,隨時都能將戰爭的陰雲籠罩中國大地。

與此對應的是,37年上半年,日本國內各港口多為軍方征用。一船船士兵、裝備等各種軍用物質裝上卸下,忙碌異常,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機器其實已經是隆隆作響了。

而在中國大地的日本軍隊(這真他媽是個千古奇跡絕無僅有),從1937年四月底,日本華北駐屯軍就開始在華北各戰略要地頻繁地舉行軍事演習,演習從最初的白天發展到黑夜,直至後來的徹夜不停,持續數日。演習的背景也從營地發展到野外,甚至于還以29路軍的宛平城等咽喉重地作為攻擊目標在宋哲元29路軍的西北軍弟兄們眼前進行演練,槍彈也由最初的虛彈發展到實彈。

于是宋哲元的西北軍29路軍所在的據守北平的咽喉要地豐台、宛平一帶,一時間槍炮聲不斷,喊殺聲震天。華北平、津其他地區,日軍肆意非法軍事演習也是日甚一日。平津、華北,就像置于一只碩大的火藥桶上,隨時都有發生天崩地裂般爆炸的可能。華北上空一時間戰雲蔽日,硝煙滾滾。小日本人在中國東北停止大規模侵略戰爭後的第六個年頭,又把戰爭的巨大陰影籠罩了平津,籠罩了華北,籠罩了中國。

在「鷹巢」召開的每月一度的防空團全體中高級官長的形式講談會上,周大少團長詳細的講談了迄今為止的時局,語重心長的告誡眾人,「要把精神都抖起來了,要做好隨時上陣拼殺的準備!」這話一出,大家盡皆矚目,難道抗戰就要全面打響,按周大少團長所說的他是要第一個向民國政府請纓殺敵的!所有的辛苦準備,就為了這一天啊。

哪知周大少團長殺氣騰騰的話剛一落地,隨後就興高采烈攜美(林雪兒、葉麗君,帶女徒弟葉麗君主要是周大少團長讓她回南京老家看看父母,畢竟一年未見了嘛,才十六七歲的一個小女娃兒啷個不想家不想父母啥)同林湯圓大老板等商界幾個同仁到上海去了,難道是為未來的八•一三淞滬抗戰做準備去了?哦,那還早,沒有七•七啥子八•一三嘛。周大少團長喜氣洋洋的主要是去撘谷子去了!(川渝方言收獲稻谷的意思)那批運作了半年的白銀期貨終于全部空倉,周大少團長是賺得缽滿盆滿!

「曉舟,按照你原來的計劃,37年春節過後就該出來了。啷個拖到了五月份了,雖然效果不錯。」林湯圓心情愉悅問道。周家欣臨時改變周密策劃的計劃這種事情很少,對一般可能發生的事情他通常都有防備的預案。

這個啷個給林湯圓說,難道說︰「老子也不知道現在的人也像後世的炒股票炒期貨炒房子的瘋子一樣,為了賺錢可賣爹娘」。原來,按周大少團長知道的歷史︰1937年三月份後,日本和德國簽署了**同盟互助條約(正式形成了德、意、日邪惡軸心),成為了東、西兩個戰爭策源地後,白銀期貨就該走下坡路了,抓住這個時機出貨是最有利的了。哪曉得以英、法為首的歐洲反德聯盟對戰爭狂人希特勒采取綏靖政策,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人把頭埋進沙堆里裝鴕鳥看不見;而東方的日本,已經明顯成為遠東的戰爭策源地的現實也被玩孤立主義的美國人視而不見,仍是大發利市跟日本人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當然也包括咱們周大少團長喲。這種虛假和平帶來的暫時繁榮竟使國際上白銀收購價飆升,白銀期貨迭創新高。瘋狂的人們都在博最後的晚餐,雖然個個心里跟明鏡一樣。

周大少團長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國內外形勢,果斷停止了剛開始的放空,反手繼續做多白銀期貨,也跟著癲狂了一個來月!五月以來,炎熱的天氣卻使頭腦發熱的周大少團長清醒了,終于決定︰老子們不跟你些瘋子們玩了,像現在四川到處撘谷子收獲豐收的稻谷一樣,老子們撘谷子走求了!馬上就要全面抗戰了,這賺了七、八倍還不夠啊?!兩億多元了,老子這五、六千人的隊伍夠他媽打到抗戰結束了!

所以這次周大少團長同林湯圓等幾個興沖沖趕赴上海,一則看望運作白銀期貨的周林金融資訊公司的這批勞苦功高的金融人才以示嘉許;二則借此機會好生拜訪一下子老對手上海龍翔集團的童凱華老板,希望冤家宜解不宜結,商談大家共同以自己手上的這批新式家電進行合作,一起開拓廣闊的國際市場。甚至也可以談談上海龍翔搬遷的事情,哪怕自己出一些費用,反正不能留在上海幾個月後送給小日本人,就是上海龍翔一火色搬遷到美洲大陸上去也行。

「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喲?曉舟,你說動我老漢那是沒有問題。可這是童凱華這個你斗了兩年的老冤家哈!」林雪兒瞟了一眼林湯圓,十分懷疑周大少團長的有些可笑的想法。

「來,來,我給你們看個新鮮的玩意兒!」周大少團長示意一直背著個大木盒子的勤務兵萬朵花把盒子里的東西拿出來。

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我們後世人都很熟悉的東西---一台單開門的家用電冰箱︰這是雙江機械集團技術研究院由周大少團長親自擔任室主任的民用家電研究室在周大少團長主持下開發出的一個最新產品的模型說明。這也是不方便,否則周大少團長差點把那幾台樣機帶起走了。

圍過來的眾人稀罕地仔細把玩這台做工精致的單門家用電冰箱的模型。周大少團長干脆拆解一一詳細說明。盡管有許多新鮮詞沒有弄懂,但大家有一點明白了︰周大少團長搞得這個東西足以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工業產品!

冰,其實介入人類的生活很早了。中國遠在商周時期就有在夏天使用冬天儲藏下來的冰的文字記錄歷史,那個時候把儲藏冰的箱子稱為「冰鑒」。現代最早大規模把冰用于改善普通市民的日常飲食生活,主要用于肉、魚等保鮮防腐是美國獨立戰爭(1861-1865)時開始使用的冷藏貨車。但是直到19世紀末期,人們關于冷藏科學至關重要的熱物理知識那還是極為淺薄的。到了20世紀初期,歐洲科學家才逐漸模索出有效率的冷藏所需要的隔熱和循環的精確平衡。

1930年,美國隨著化學工業的迅猛發展,開發出了一種性能十分優良的制冷劑---氟利昂,則終于使人類第一次擁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冰鑒」---家用電冰箱。氟利昂,是飽和碳氫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總稱,有一大類幾十種,熱力性質有很大差別,但其物理和化學物質有許多共同的優點,是氟氯代甲烷,氟氯代乙烷的簡稱,因此又稱其為氟利「烷」或「烴」,用「」表示,包括20多種化合物,當時也已經普遍使用後世的氟利昂-12(或11),在家用電冰箱和空調機中廣泛使用至今。

這個年代,在美國已有電冰箱的發明了,並且使用了優良的制冷劑氟利昂(最早期用過氫氣、二氧化碳、空氣等作為制冷循環劑),但是壓縮機技術不成熟,體積龐大效率低下噪聲驚人。因此所謂的家用電冰箱完全不能工業化生產。你想嘛,一個小汽車大小的轟隆作響的家用電冰箱你有地方放,你敢用嗎?!吵都吵死人了,制冷效率還極其低下。

但是這個壓縮機技術對于周大少團長完全算不上太難的問題︰他娃前世拆修的家電太多了,啥子修電視、電冰箱、空調、電腦等手藝好得很!可以這麼說閉著眼楮都能把壓縮機的設計畫出個大概(這個在30年代那就先進的了不得)。于是鉤鉤畫畫、敲敲打打弄了幾台家用電冰箱和幾台空調出來。那當時就轟動了整個雙江機械集團的技術研究院,無數的科技人員全都圍著這幾台中國產的寶貝疙瘩,特別的自豪和驕傲。試驗家用電冰箱凍出來的白冰塊,都遭大家搶著分吃了,感覺白冰都有甜甜的味道。

那空調更不用說了,一間不大的幾十平米的實驗室,擠滿了來試試夏日里人造清涼的人們︰太涼爽了!太安逸了!(重慶此時已經是三十五、六度了,而空調屋只有二十多度,還主要是人確實擠得太求多了,周大少室主任喊都喊不走!)里面的人們都被這神奇的空調迷住了,都不願意走了,害得外面排成長隊也要來試的人們鼓噪起來,整個技術研究院大樓吵翻了天,簡直想要把房都掀了一樣!

最後,一眾技術研究院民用家電研究室的年輕人實在抑制不住興奮地心情,整個人轎子,非把大功臣家電研究室的室主任周大少團長架了上去,繞著技術研究院跑了三圈才作罷。

「曉舟,這些世界最先進水平的家用電冰箱、空調就拿給童凱華的上海龍翔啊?」林湯圓了解了這些稀罕的先進的新型家用電器,那真是舍不得啊!如果在貓兒石工業園建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家電生產廠,這可是周大少團長和林湯圓倆聯合體的萬家工商貿集團公司沖出中國,從此走向世界的最有力的敲門磚!那前景簡直不敢想象了。

「就是,周臘梅,個人不做,拿給乘風也不能給自己的冤家對頭上海龍翔啥!」林雪兒在一邊添油加醋,實在是想不通,周大少的貓兒石工業園是完全有能力建一個家電生產廠的,再不濟,拿給發展勢頭不錯的老合作關系重慶乘風機械集團也可以啥。

「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我的雪兒姐。」周大少團長一本正經地教訓林雪兒道。惹得林湯圓有些忍俊不止︰這個古靈精怪的臭小子,說得蠻有道理嘛!

「要發展中國的家用電器事業,上海童凱華的龍翔集團是合作的最佳選擇。中國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對于我們生意人來說更是如此。說白了,就是一個事情要做的成功必須注意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客觀條件。

首先,生產這些家用電器的主要原材料像薄鋼板、銅材等,從上海進口最為便利(當時這些個工業基礎原材料中國全部依賴進口,周大少團長概莫如此),這可謂之得地之便利;其次,上海龍翔在家用白電(這個大家沒有理解是啥子意思。白電?哦,就是白費電!這啷個理解的喲!)這個方面是目前中國最有技術條件的。簡單舉個例子哈︰我們重慶貓兒石工業園最大的壓軋機也就幾百噸,就是壓摩托車那兩台。上海龍翔集團已有千噸級壓軋機,而且有五、六台之多,生產加工技術比我們高,那眾多熟練技術工人更是我們不可能一兩年就能培養出來的寶啊!這就是人和;最後,出口更為便捷,裝上大海輪就可以直達家用電器目前真正的市場︰歐洲、美國!他們才有消費能力和充沛的電力供應。家電的廣泛應用,其實說到底,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最真實的體現。而現在這些西方列強正是處于這個家電業發展的黃金時代!這就是天時;雪兒姐,我們民國啥子狀況︰除了極少數城市,其余都是些鄉壩場,還是幾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兒熱炕頭的農村自給自足的原始生活。用屁的個家用電器啊?!」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時隔六十余年,重慶市委文史研究室于2011年九月二日正式發布《重慶市抗戰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這份真實的歷史資料厚達431頁,首次向世界公布了在抗戰時期,重慶這座英雄之城的確切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數據。我懷著比較沉重的心情簡單列幾個數據︰1,日本對重慶實施無差別戰略大轟炸從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不是原先一直認為的5年半,而是整整6年零10個月!;2,戰略大轟炸共造成32829人直接傷亡,間接傷亡和難民達172786人,而當時重慶市人口不過百萬人左右;3,抗戰期間,四川出兵300多萬,其中重慶籍官兵佔了三分之一即九十多萬人,其中大部犧牲,他們永遠長眠在祖國各地對日作戰的戰場之上!4,戰略大轟炸共造成財產損失100億法幣(1937年幣值,大概4法幣兌換1美元,相當于現在的一萬億人民幣!),可以說當時重慶市的主要工商業幾乎完全損毀,損失空前慘重!

這份厚厚的文史資料最後說︰「還原歷史真相不是延續仇恨,以史為鑒為了不讓悲劇重演。」真是他媽ZG一貫混帳邏輯,我要大聲說︰「還原歷史真相就是要讓後人永記國仇家恨,以史為鑒就是為了讓悲劇在敵人身上重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