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137章 “周師傅方便面”的誕生(下)

在歷史上,方便面誕生于1955年的日本。是由日本日清公司的一個經理叫安藤百福的人發明的。他也被人們稱為「方便面之父」。而方便面被評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同原子彈一樣赫然在列︰巨大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

現在,「方便面之父」是咱周師傅!---周大少團長,他給這種新穎的方便快捷也算是味道不錯的方便面取了這個雅俗共賞的好名字。

重慶工商界內部參考消息︰這種「周師傅方便面」把超級好吃狗周大少團長都激動的哭了!那蜂擁而至強烈要求參股投資這個項目的人是起竄竄,搞得周大少團長不得不緊急成立「周師傅方便面」專項辦公室負責此事。

林雪兒這回是打死都不肯再放過了。使盡了一個戀愛中的女孩子的所有伎倆(跟周大少團長也學了不老少東西),終于算是把這個周師傅方便面項目納入了自己的佳雪食品加工集團的旗下。而且正事也不做了,準備全程跟蹤周臘梅同志,要見證一代絕世美食的偉大誕生過程。

周大少團長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以為方便面制作簡單之極︰用軋面機把發好的面團軋成面條,蒸熟、烘干就行了。可是首次試驗下來,從周大少團長親自設計的軋面機里出來的不是一根根面條,而是一坨坨面塊塊!?人們傻眼了,這就是方便面啊?

反復上百次試驗做下來,結果,仍然是慘敗!周大少團長急得抓自己的頭發。把林雪兒擔心的,生怕自己的心上人年紀輕輕就跟方工一樣的「絕頂聰明」了!于是一個勁在一旁扯他娃抓頭發的手。

真他媽是隔行如隔山啊!周大少團長意識到光靠自己是研制不出這個原先想象很是簡單的方便面的。不是有現成的做西式面包的師傅和化學研究室啊,于是面點師傅和蔣海林等人也興趣盎然加入了周大少團長為首的周師傅方便面研制科研組。

哪曉得把周大少團長難得抓頭發的問題所在,內行人一看就明白毛病出在哪里了︰面粉的粘著成分---谷朊(讀,一種蛋白質),有遇熱、遇鹽化物而凝固的物理特性,從而失去了粘著力。而從未做過面點師的周大少團長哪里知道這些︰他在發面時加入了鹽分,從而使面粉的粘著性不夠,面條當然不可能成形了,成了一坨坨的面塊塊了!

按照這種思路,不在和好的面中加鹽了。試驗一次成功!從軋面機中軋出了根根面條。怪求不得後世的方便面都是采取「外加作料包」的方式,周大少團長恍然大悟,原因在這里啊!自己還想節省工序,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麼一個玄機。

面條軋好了,就要蒸熟、烘干,以便長期保存。這種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不可能慢慢等太陽曬干,或用熱風機吹干,這太費時間、資金了!周大少團長這回沒有犯錯誤,他采取了後世普遍使用的油炸方式,方便面成功達到要求---「周師傅方便面」研制成功!這其中的一個關鍵之處當時大家都沒有明白,周大少團長雖然作為唯一一個曾經知道方便面的人也渾然不知,算他娃運氣好,瞎貓遇到了死耗兒︰只有使用油炸,軋好的面條中的水分才會立即蒸發,面條上就會出現許多人眼看不見的細孔。而正是這些細孔在滾水沖泡時起到了吸水的作用,才能使方便面很快變軟。同時,由于加了油,方便面的味道也更好了。這是制作方便面的關鍵之處!

方便面的外加調料,周大少團長親自配置。他收干打淨自己所能想得起的一切品種,整了不老少︰紅燒牛肉,香辣牛肉,酸菜肉絲,雞肉,三鮮,榨菜肉絲,老壇泡椒等等。那段時間,把小雨娃子等愛吃面食的人是吃美了,吃安逸了!周大少團長弄得那些面作料太香太好吃了。以至于眾人都有了錯覺,就是因為周大少團長弄得調料好,方便面反而成了一種陪襯而已!

首批「周師傅方便面」幾十種品種方便面全部先拿給投資參股的數十位大小股東和周大少團長手下的幾個單位的人們試吃,只一個要求提意見哈!

哪曉得近千袋(盒)周師傅方便面一搶而空,隨即好評如潮!油炸過的周師傅方便面本身就香香脆脆,引人食欲。放進碗里用滾水一沖,分鐘內就好了,好方便啊!撕開噴香的方便面調料包一加,那香氣撲鼻而來,整碗泡好的方便面,面條根根,色澤金黃,而面湯滋鮮味美,比現 面的面條都勁道,味道都好!連寧惠都是贊不絕口的。試吃的人們是連泡方便面的面湯都喝得干干淨淨!有凶的人,連吃幾碗各式周師傅方便面,搞得連打飽嗝,都他媽是一股方便面獨有的味道。

而且方便面的熱量又夠,吃一碗就感覺飽飽的。這麼方便快捷美味頂事的「周師傅方便面」頓時隨著試吃的人們的口口相傳,還沒有正式投產上市就已經吸引了數不清的上門要求經銷的人們。最遠的甚至于連武漢都有人來專門守到起還在日夜不停施工的「周師傅方便食品加工廠」的工地。拿到周師傅方便面的經銷權就是印鈔票啊!

對「周師傅方便面」研制成功立下大功的蔣海林的化學研究室為「周師傅方便面」的最後圓滿起到了畫龍點楮的作用︰成功解決了方便面和調料的袋裝包裝問題!

在周大少團長的零星半語的提示下,蔣海林高分子化學研究室研制成功塑料包裝材料的基礎原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切片和顆粒,成功制造出方便面塑料包裝袋子,而且一舉突破,成功搞出了發泡聚苯乙烯方便面盒。使「周師傅方便面」跟後世的方便面完全一樣了!

把周大少團長高興的,直接跟蔣海林的高分子化學研究室的一群年輕人說想要啥子獎勵盡管提,只要自己辦得到。哪曉得這些勞苦功高的書呆子提的要求竟是︰每人能不能獎勵「周師傅方便面」一百包!?

周大少團長哈哈大笑,這可給老子省大錢了!一人一百包「周師傅方便面」也就值十來塊錢!整個高分子化學研究室七、八個人,獎金加起來都不超過一百元。周大少團長有些心酸酸的,中國的知識分子真是說不出來有時候。

老子可不佔這些老實書呆子的便宜,周大少團長決定新建設的塑料包裝材料廠以高分子化學研究室年輕的室主任蔣海林的名字命名,是為後來大名鼎鼎的「海林新型材料廠」。給于高分子化學研究室眾位技術人員大小不等的股份份額,你們不伸手要錢,老子每年給你們拿高額的股份分紅!你們的價值雖說是無價的,但你們對我的事業,對中國化學應用行業的卓絕貢獻必須用巨額財富來體現!蔣海林等人激動得熱淚盈眶,周大少團長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對科技人員的尊重和愛戴,那是真真的!

令這些書呆子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周師傅方便面」實在是賣的太火了!1937年大半年間就賣出一千二百萬包、盒(周師傅方便食品加工廠是全天三班倒!人歇機器不歇)。新建的「海林新型材料廠」大大大賺!連帶著高分子化學研究室最少股份的一個叫石明的這個21歲讀了兩年多川大化學系就跑了來投奔周大少團長的熱血青年的肄業大學生大半年就分紅三萬多元,相當于後世的三百來萬元了!驚得目瞪口呆不說,連錢都不敢接了!而年輕的室主任蔣海林直接成了鑽石蔣老三(在家排行老三),真是多才多金,吸引了無數姑娘的目光。

連蔣海林不到十人的高分子化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個個成了大富翁。高分子化學研究室也成了最有錢的科研單位,把整個雙江機械集團技術研究院十余個科研單位和數百位科研人員眼紅的,都想轉換門庭,有的人直後悔當初啷個沒學化學專業嘛!

周大少團長慧眼如炬,在獎勵了高分子化學研究室眾人後,順勢推出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財富的一攬子的「火炬」計劃(派股分紅),整個技術研究院系統科研成果實用化,應用化蔚然成風。都是不待揚鞭自奮蹄了!

這種利益切身的新型科研制度,除了極大地刺激了研究院所有科技人員的鑽研學習精神,提高了研制新技術承包新項目的熱情,也使整個雙江機械集團技術研究院像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梧桐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鳳凰們(各地人才包括一些外籍人士),紛紛來棲息。到了1937年底,這個位于重慶的雙江機械集團技術研究院已經成為了擁有各科類技術研究所、室二十余個,各類科研人員達一千五百多人的大型綜合類少數科技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不說是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漸漸聲名鵲起的科學技術區域研究中心了!

從來就不忌諱自己商人身份的周大少團長,那利用新技術新科技做生意賺得就更不擺了。他娃提出的「科學是生產力,科學是創造力,科學是國防力,科學是財富」現在不但在各地貼的到處都是,而且真是深入了人心的:人們是活生生的看著一個個例子出現的!

周大少團長一舉打破了此前人們認為的搞科學研究只能賠大錢的世俗觀念,創造出了每投入一元錢科研經費產出近百倍的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價值就更不用說了。一貫在人們眼中西南偏僻的山城重慶,儼然成了中國大西南的工業、農業、科技、文化等區域中心,把四川省會成都都遠遠拋在了身後,而且發展越來越快。光是周大少團長和林湯圓兩個聯合體的大小產業就比成都現有的工礦產業創造的價值都高!

急得成都省府派人不斷來拉周大少團長等人去成都投資建項目,開出的優惠條件不一而論。

西南王劉湘,重慶市府吳市長那是美得冒泡泡︰21軍十余萬人的裝備不擺了,全被周大少團長繳納的巨額稅賦換了一茬,單打一、老套筒扔進了垃圾堆里,而且部隊的訓練水平、身體和軍事素質也得到了一定提高。那個抗戰中出現的裝備最差、素質最低、犧牲最大、戰斗力卻最弱(戰斗精神最強)的川軍是再不可能出現了!

而周大少團長巨額的進口(大量糧食、廢鋼鐵、燃油等基礎原材料),也把重慶同世界上幾個西方列強的利益緊緊捆在了一起,有力的改善了民國政府同這些列強們的關系,有錢大家賺的「融洽」關系使最高領袖的整軍計劃順利進行著。可以這麼說,如果再讓周大少團長搞起這麼幾年,日本人根本就不敢想後來的全面侵華戰略了,能夠保住既得利益就不錯了!

為了解決囤積的美國高筋面粉而被迫搞出了「周師傅方便面」的周大少團長自己也沒有想到,一包方便面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這包小小的150克的方便面竟連起來了農、工、商,上、中、下游數不清的行業。最後,周大少團長的「周師傅方便食品加工集團」佔得地盤也不比貓兒石工業園小好多!創造的價值一年以數億元計。而「周師傅方便面」暢銷重慶,暢銷大西南。暢銷全中國,甚至于以十倍的價差返銷種糧大戶---美國,成為了二戰美國士兵標準的制式口糧!

曾經把周大少團長這個小軍閥恨得要死的重慶及西南的大中小地主階級早就像那些美國的農場主一樣把周大少團長愛得要命,這就是小大財神啊!他們都已經成為了周大少團長那巨大的賺錢輪子中的一扣鏈條了。光是老巴縣,一年生產「周師傅方便面」所用的調料包中的風干的蔬菜所產生的產值就達數百萬元,讓幾千戶數萬農民發了財致了富。

重慶人的生活方式也被悄悄地改變著,周大少團長弄得這些西式面包、周師傅方便面等把山城人的生活節奏提快了一個檔次。外省的人初到重慶,驀然發現這個所謂的大西南偏僻山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節奏與與號稱東方之珠的大上海有的一比︰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習慣吃面包喝牛女乃(這個是周大少團長利用澄江基地的女乃牛養殖場創辦的「雨雨」鮮牛女乃加工廠所產,采用了高溫蒸煮方式解決了鮮牛女乃短期保存的問題),而方便、便宜、快捷、美味的「周師傅方便面‘更成了現代快節奏工作生活的重慶人的代表,常常見人們一箱箱(30袋或24盒)批發回家!

「周師傅方便面」的影響威力之大,輻射範圍之快之廣,使周大少團長身邊人終于理解了他當初提到方便面那種痛哭流涕的感受︰真是令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己的東西!改變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觀念,算是一把打開現代生活的神奇之鑰,展現給人們眼前嶄新的新生活。後來重慶人接受新事物之快,時髦程度與上海也可一拼,追根溯源︰周大少團長搞得西式面包、方便面等日常消耗品開啟新生活風氣之先,對潛影莫化改變山城人的陳舊思維,拓展新思維居功至偉。這就是「周師傅方便面」的傳奇故事啊!

(謝謝大家支持,你的鼓勵正是老鷹展翅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