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126章 貓兒石工業園一日游

「團長,《重慶時報》的吳大記者要來采訪你,已在外邊等著,得不得行喲?」勤務兵萬朵花進來通報。

「吳大記者?哦,吳市長的女兒吳梅哈,有請,有請!」周大少團長想起來了,這個吳大記者可不是重慶市吳市長的寶貝女兒,曾經在發行「航空救國」刮刮彩票時打過交道的,當時人家可是有意無意幫了不少忙。現在吳梅已是上、下川東發行量最大的《重慶時報》的吳大記者了啊!

一番客氣以後,吳梅擺出了這次采訪的目的︰作為新近崛起上、下川東的大實業家,希望周家欣先生能夠提供方便,她將以《重慶時報》的視線代表重慶市民好生看看周大少實業家的貓兒石工業園區的嶄新面貌。

說起來,周大少團長的貓兒石工業園已經成為了重慶南岸的一個閃亮的地區了︰以貓兒石碼頭為中心,周圍面積達數平方公里,擁有雙江機械集團及配套企業二十余家,其它各類企業十余家,工人達三千多人,再加上家屬,各種商業休閑的三產啥子的人口已經有一萬多人了!基本上就是一個新興的小城鎮,人們都私下叫它周鎮。

周大少團長本身最初也就想辦一些企業罷了,可沒想弄個啥子周莊周鎮的,哪曉得後來攤子越鋪越大,反正手上又比較寬松(揪了人家武漢賽馬會八大八百萬元!一陣子拋灑還剩不少,想到法幣抗戰一起貶值厲害干脆全拿來搞建設算求了),于是提出創意,找人設計了整個數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整體規劃,各種各樣的配套服務設施也就緊鑼密鼓跟上了,直把幾平方公里的地面整成了一個大工地,把馬二哥的山城棒棒軍基建公司忙得腳不沾地,馬二哥人樂得整天笑眯眯的︰少ど爸太仗義了!老子這輩子總算是跟對了人。

于是幾十幢五層的工人公寓,貓兒溪沿河兩岸的整治,貓兒溪上游小水電站建設,幼兒園,完全中學學校(落成起名時請吳市長起的叫樹人模範學校,含小初中),把小龍坎技工學校也整體搬遷來了總算是面目一新了(校長和一些先生們看到嶄新現代化的校舍教室當時是激動地哭了簡直是做夢啊),集市(各種日雜店、飯館、茶館等租金極低大批重慶商人為了進入貓兒石工業園集市區擠破了頭)等等在貓兒溪(穿過貓兒石工業園的一條長江的小支流)兩岸鱗次櫛比紛紛落成,倒真成了周鎮了!

這一下子,如此配套完善的小城鎮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們來此尋找機會,大批的各類高低人才也紛至沓來,這就叫客走旺家門!周大少團長的貓兒石工業園一躍而成了37年重慶市市政建設,工業建設,商業建設等等全面發展的一面旗幟,在重慶市南岸呼啦啦飄揚!

周大少團長干脆組建了貓兒石工業園管理委員會,自任管委會委員長,人稱周大(少)委員長。采取了一些後世成功的管理工業園的經驗加上現時代的國情市情。也就是不僅為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提供良好的後勤服務、保障服務,而且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全管了!?竟然成了一個獨立王國,除了給重慶市繳稅莫得法以外,其余都可以在工業園解決,反正老子就是一個地頭蛇小軍閥你能把老子啷個嘛!倒是把貓兒石工業園整的井井有條、巴巴實實,(有些像後市聞名的天津那個獨立王國),可以稱為重慶市小城鎮建設的模範了。當然這絕對是不可復制的,除非你也像周大少團長一火色投入巨資上千萬元!

重慶市的吳大市長來看了一趟貓兒石工業園後,十分感慨,大贊周大少團長不僅能文能武,更擅治國安邦搞建設的,此工業園足以明證哈。這樣子嘛,為了支持周大少團長的建設新重慶的努力,明年的稅收只多征收三倍哈!(當時沒把周大少團長鼻子氣歪,老子本來繳稅就已經是重慶市首屈一指的了!)

回去後又吩咐在《重慶時報》當記者的女兒吳梅做個專訪,好生采訪一下周大少團長和他一手創建的貓兒石工業園區,給重慶市廣大市民全方位展示出來︰重慶市這兩年的飛速發展的光輝成就,咱劉大帥、吳市長還是慧眼識人的,還是對重慶市的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有大功勞的!

听完來意,周大少團長,哦,現在的貓兒石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長---周大委員長笑了,那還是比較得意的︰只用了大半年時間,曾經的河灘荒坡上,就崛起一個嶄新的配套完備的工業園區,周大委員長自認還是很不錯的!這可以稱得上是貓兒石速度了。

「听我說,不如身臨其境看一看,萬朵花,準備幾輛自行車哈。哦,對了,吳小姐,會騎自行車不?」周大委員長準備像往常一樣子騎上自行車去工業園區看看了。

這可難為了吳大記者。重慶這個動輒爬坡上坎的地方,可沒有幾個人會騎自行車,再說這個新奇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對于大多數人見都沒有見過,更別提會騎了。其實貓兒石工業園這個騎自行車就是重慶市難得一見的奇景之一︰原來貓兒石工業園比較平坦,周大少團長干脆整了一些自行車回來當做交通工具使。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或自願或被逼,反正慢慢都學會騎自行車了。這一下子曉得周大委員長的英明了,這貓兒石工業園方圓數平方公里,走路需要一、二個小時,騎自行車省力不說時間極省,去最遠的地方也最多十來分鐘,簡直太方便了。

于是整個貓兒石工業園內騎自行車成了一個時髦,現在不僅管理委員會等,就連一些企業的工人們也買了自行車,還有不少做生意的商人們也騎上了自行車,整個貓兒石工業園區內三三兩兩騎自行車的人沿著寬敞平坦的馬路騎行也就成了重慶市難得的一景。

「這樣子,你不會騎自行車也不要緊。你搭到起萬朵花的車座後面算了。」

「不,周大委員長,我要搭到起你的車座後面!」吳梅直接要周大委員長當她的車夫。

周大少委員長心里叫苦不迭︰老子搭你啊?!不說個人小身板子累不累還在其次;這要讓林大小姐、蘭蘭妹妹知道了,說求不清楚了!一般來說,大家都知道咱周大委員長的自行車後座那是小雨娃子,倆夫人的專座!

又不好一口回絕,莫得法,只好搭起吳大記者,一行自行車隊出發了。

吳梅倒是不拘束哈,一個二十來歲的大姑娘干干脆脆坐到周大委員長的自行車後座上,一只手自然而然挽住了周大委員長的小腰桿子,倒把周大委員長嚇了一大跳︰千萬千萬別人別誤會哈,說老子又勾搭上一個女娃子。

一路上,不停的有路人或者騎自行車的人給周大委員長打招呼,周大委員長也不停地一手示意,一手操把,車技不錯,自行車騎得穩穩當當的。吳梅在後面見了,強烈要求采訪完了,要跟周大委員長學騎自行車。本就為搭她而惴惴不安的周大委員長支支吾吾不置于否。

工業園嘛,當然首先看企業了。貓兒石工業園的支柱企業雙江機械廠的高(永強)麻桿廠長看到起周大委員長搭起一個漂亮的女娃子來視察,乘著吳梅不注意,朝個人的結拜弟兄周大少擠眉弄眼︰「三弟(周家欣七弟兄中間排在老三),不錯,不錯嘛!這個妹兒嘿乖哈。怪求了,你說你一個小身板,一天到晚身邊漂亮妹兒打堆堆,老子們這長得也敦敦篤篤的(川渝方言身材魁梧的樣子,其實高麻桿是啥子貨色看他娃外號就知道了),啷個找個乖妹兒還惱火得很啊。三弟,把哄妹兒的絕技也傳授給哥子幾個啥!」

「你個龜兒爬喲!高麻桿你娃少求亂扯哈!人家是《重慶時報》的吳大記者。」周大委員長有些氣急敗壞。

重慶雙江機械廠的主打產品︰轟達90---兩輪輕便摩托車,轟達三輪貨運摩托車早已經是市場上的暢銷貨,甚至部分出口歐美列強市場。按照周大少團長的設計,雙江機械廠形成了三條摩托車工業流水生產線,分別生產兩輪或三輪轟達摩托車。

看著一堆堆零件在一條長長的流水生產線上經工人們焊接、組裝、調試等,最終變成了一輛輛亮閃閃的成品︰威風凜凜的兩輪或三輪轟達摩托車。吳梅第一次看見了現代工業(不是近代周大少團長直接采用了現代50、60年代的大工業流水線生產)的神奇。而且她被流水生產線上各工點的工人們熟練的技術動作折服了,不住地發出贊嘆。

這都要歸功于周大少團長搞得那套他自稱的1937全面質量管理的威力,不僅從眾多配套廠的配套零件制定標準化開始質量管理,而且產前、產中、產後全方面標準到位,就是說連流水生產線上的工人們把零配件擺放的位置,擺幾個,做幾下技術動作,如何做都有明確規定和嚴格的要求。這就造成哪怕是一個新手,在流水生產線上呆上幾天,動作都熟練無比︰單調的動作形成了條件反射,而且質量得到了保證。

最後,吳大記者興致勃勃地要試一下才下線的一輛轟達90--兩輪輕便摩托車。于是周大委員長只好又當了一回車夫。俗話說︰要想車兒快,得把女娃帶!風馳電掣中,吳大美女不停的唔哩哇啦尖叫大笑,把周大委員長也弄得暗暗使勁,把摩托車在試車場開得飛快,得意地顯擺自己的車技,全是雄性激素作祟啊!完全忘記了剛才還擔心兩個女娃子可能要理嘛(川渝方言責問的意思)他。

到了佳雪冷飲廠,吳大記者這個外行當然不可能知道這其中的玄妙,還真以為是一家生產冷飲冰棍的企業。周大委員長可不敢放松,只把她領著到成品批發部轉了一圈。眾人也就順便品嘗了一下佳雪冷飲廠的各種美味的冰棍。一般來說,這些東西女人孩子都是天生愛好。吳大記者那是一個喜歡︰原來重慶城現在滿大街賣冰棍的,都是周大委員長的冷飲廠出的啊!如果不是有些不好意思,吳大記者差點想每樣子來上那麼幾根嘗嘗呢。

接下來,處于核心區的啥子炸藥廠、子彈復裝廠(其實已能生產各種口徑子彈和小型炮彈了)等軍工企業都被周大委員長巧妙地避開了。這可不敢亂給人看,雖然全部是以雙江機械廠的配套企業牌子作為掩護身份,但是絕對不能讓人進去看的。

偶然看到剛才經過的幾家配套廠門口,有一些工人裝扮的都似乎背著槍械在站崗巡邏,吳大記者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周大委員長。

「哦,那些配套廠的一些技術是絕密的,一般外人不能進去看,那些武裝工人都是些工人們自發組織的護衛隊員。」周大委員長輕描淡寫地答了一句。

原來周大少團長把貓兒石工業園內的軍工企業工人全部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編成了一支千把人的民兵武裝。裝備啊,全是那個死鬼子田中一郎送的,不是搬空了近一個多團(相當于日軍兩個大隊)的日軍制式裝備嘛,又不好處理賣了,咱自個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不白用。

這些軍工企業的人員,全部經過內保處審核調查通過,再加上周大少團長陰險的用股份制把工人們的切身利益同企業,同周大少團長的利益緊緊捆到一塊,工人們對企業、對周大少團長的忠誠度那是絕對可靠的。周大少團長干脆實行了半軍事化管理,並且大膽把工人們武裝起來,屁個資本家和被剝削的工人們,老子們都是為中華騰飛努力工作的弟兄家!只不過分工不同罷了。就憑周大少團長對工人們那個好,工人們那是對周大少團長信服的。

這支工人階級的武裝隊伍可不得了︰一則可以作為貓兒石工業園區的隱蔽的強大的保衛力量;二則,到時也能成為周大少團長防空團的可靠的後備兵源。三則平戰結合,又不花費多余養兵經費。真可謂一舉三得也!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又極富組織性,那戰斗力剛剛的!這算是周大少團長搞得最早的預備制度了。後來得益匪淺,為建立人民防空團算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吳大記者听了周大委員長的話,一想也是哈。現在很多企業廠礦都有自己的護衛隊,在這個亂世自保個嘛!周大委員長這麼大一攤子產業可以理解。貓兒石工業園處處生機勃勃的景象也感染了吳大記者,她不禁積極地問道︰「周大委員長,接下來,我們要去哪里?」

「,吳小姐精神頭不錯嘛!你還不餓啊?接下來,我們應該補充能量了啥,走,帶你們去個好地方吃少午飯!」周大委員長這個車夫笑道。

「對、對,該吃少午飯了!」吳大記者這才發覺已經中午一點鐘了,肚子倒真餓了。

周大委員長挑的這個吃少午飯的好地方,不在熙熙攘攘的商業街上,竟在貓兒溪旁的工人公寓區里面。

「張叔,我們來打擾了,整頓中午飯嘛!」周大委員長隔著老遠就朝一幢公寓樓的一樓外的一個綠意盎然的菜園子里忙碌的中年大叔喊。張叔,菜園子張清啊?!

這些工人公寓樓都是周大委員長創意,找人設計,馬二哥的山城棒棒軍基建公司承建的︰沿著清澈的貓兒溪兩岸(已經整治成堤壩完備,環境優美的住宅區了)已經建起了幾十幢工人公寓樓。全部是五層樓高的樓房,三室一廳(這個時候家庭成員都較多)的標準。軍工企業的工人和周大少團長忽悠來的一些各地來的初中級人才都安排在這里。

人們早就傳說貓兒石工業園區里的住宅區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神仙生活,真到了這里貓兒溪住宅區,簡直是比想象的還霸道啊!歡喜的不得了,這個就是天堂般的生活啥!

難怪吳大記者一走進貓兒溪住宅區,就不停問這問那,簡直被眼前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迷住了。偌大的重慶城哪里找去喲!?

(感謝書友大大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