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三十的餃子初一面,一大早就起來了的馬家倆小兄妹跑進干爹周大少的屋里,非要把想好好睡個大懶覺的周大少扯起來吃寧惠婆婆煮的初一面。氣得周大少在心里大罵︰啷個兩個小東西精神頭這麼好嘛,啥子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喲,瞎扯淡!

這個初一面大有說頭,叫一根長到頭,就是整碗面只有一根 出來的面條,吉祥比喻年壽長長,幸福長長,不斷。別說吃了,光是看 面就很精彩︰一團面,在寧惠靈巧的手上揉、搓、碾、壓、扯、拉下神奇的變成了一根細細長長地 面條。整根面投進沸水里,煮熟了(火候掌握很重要)浮上來就用大勺一撈,盛進大面碗里,澆上早就做好的面湯調料,那是又有觀賞性又有可食性,不擺了。

三個大碗一樣大,但端碗的人那就喜劇了︰一個比一個小。最小的小雨娃子一個小米個端著個碩大的面碗,感覺把她的整個小腦袋裝進面碗都莫得問題的。

周彬益夫婦看著眼前呼嚕呼嚕吃面的大小三個娃兒,喜笑顏開,特別是對倆干孫兒孫女那是一個稀罕喲。剛才給他們拜年的時候,倆夫婦給的紅包那個大,一人一百!(相當于後世的一萬元了!)周大少在一旁喊︰「小娃兒,給這麼多錢干啥子嘛?!」還遭媽老漢瞪了一眼,你娃少管︰這是給咱們乖孫,又不是給你!再看倆乖孫,貨真價實地趴在地上把頭磕得「砰砰」直響,周大少也不吭聲了︰該得!後世你發紅包,感覺還像你倒欠他的。

林雪兒、蘭蘭妹妹當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就連勤務兵萬朵花也叫周大少團長放了大假︰帶著周大少團長給的大大大紅包(他排級本身應得500元,團長又給了500元)衣錦還鄉回自貢老家去了,要耍了大年十五才得回來。

這中國人說起過春節放長假耍,卻實在是辛苦異常,比他媽平常都累都忙,就初一不出門,初二開始回娘屋,初三開始走門串府給親戚好友拜年賀新春了,著實沒個歇。

雖然倆小兄妹沾了周大少干爹的光,今年是扎扎實實地過了一個肥年!跟著干爹四處拜年得了紅包不計其數,但周大少卻也散財童子送出去不少,相當于從周大少包包里頭揣到了倆小兄妹的包包里頭,全是周大少干爹消費!

弄完這些事實在是煩透了,周大少團長帶著五個武僧(沒去處)和倆小兄妹去瓷器口古鎮玩去!瓷器口古鎮一直在重慶很有名。全鎮還是明清時代的古色古香的建築物,還有鎮子每年舉辦的新年廟會上來自全川各地的各種各樣的美食、把戲等,是重慶人過年必去的保留節目,特別是晚上表演的銅梁鐵水龍那更是重慶一絕(後世是重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些看官一直以為重慶好像只有麻辣小面燙火鍋啥子的,你有機會逛逛重慶瓷器口新年廟會就知道錯的有好凶喲!

听周大少團長報一報哈︰

面有清湯面、紅油面、擔擔面、甜水面、豆花面、蛋花面、炸醬面、打鹵面、酸菜面、菌面、家常牛肉面、紅燒牛肉面、干腩牛肉面、鱔魚面、三鮮面、雞湯面、燴面……

抄手有原湯抄手、清湯抄手、紅油抄手、酸辣抄手、雞汁抄手……

饅頭(饃饃)有開花饅頭、千層饅頭、老窖饅頭、雜糧饅頭……

花卷有如意花卷、海棠花卷、玫瑰花卷、椒鹽花卷、豆沙花卷……

包子有鮮肉包子、醬肉包子、生煎包子、豆沙包子、金鉤包子、破酥包子、叉燒包子、小籠湯包子、牛肉包子、玫瑰富油包子……

這只是一些北方人熟悉的面食,要說四川人愛吃的米類小吃那更是燦若繁星,米糕、餈粑、湯圓、涼粉等等恐怕要寫一大頁了,算了不佔字數了。就是說,光是瓷器口那長長的一里多長的小吃一條街,就有不下數百種小吃點心,保管你吃十天都不帶重樣的!

別說倆小兄妹了,口水滴答感覺進了美食的天堂。永行等五個大師傅,全都驚呆了︰怪不得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喲!這不是跟王母娘娘擺下的天上的宴席一樣子的,好東西多啊!

不說眾人左拿右攥嘴巴嚼了,其實一人花了才五毛多錢,敞開了肚子也就吃了七八樣東西就再也塞不下去了,就連小雨娃子肩上的小猴子小石頭肚子也漲得溜圓。走!消食去,逛廟會啷個成了吃廟會了嘛。周大少團長領到眾人來到專門表演各種把戲的地壩上。

一直老老實實呆著的小石頭看見表演猴戲的同類,興奮了,遭小雨娃子一拍小腦瓜子數落道︰「小石頭啊,跑碼頭造孽喲!(也整了一句四川話哈意思是可憐)」四周的人們都被這個小大人似的小雨娃子給逗笑了。

一個道士打扮的整了一套卦爻,擺下了一個迷局。四周圍了一堆人議論紛紛,卻沒有人上去告一告(川渝方言試一試的意思)︰原來這迷局要九個空格中填上不同的卦爻(分別代表從一到九的數字),橫、豎、斜全部加起來和都一樣。一毛錢告三回。破了,就返一毛錢回來。否則,三回失敗,你的一毛錢歸他了。

小雨娃子扛著個小猴子擠上前一看,「嘿嘿」笑了,九宮格嘛!干爹在奉節白帝城破諸葛八卦石頭陣後曾經給他們講過。(當時沒有幾個人能听懂,馬曉雨倒听得津津有味)

這八卦早期的卦爻是由一頭龍馬(一種身上有奇異花紋的上古神獸)從圖河(孟津通向黃河的一條小支流)中附背而出,稱為河圖;而由一只大烏龜(其實是龍之九子之一實在是想不起這個字了請諒)從洛水中背出的類似于早期九宮格的一幅圖案,則被稱為洛書。這就是著名的河圖洛書。

後來伏羲,這是個人首蛇身的華夏民族的始祖,所以我們也被稱為「龍的傳人」,他是中國古老傳說中三皇五帝中的太昊(指他的品德像太陽一樣光明,其實他還教會了人們結網捕魚用箭打獵,對中華民族早期的生產力大發展貢獻巨大,這里只談他發明的伏羲八卦),他的妹妹就是女媧娘娘(人首蛇身),其母就是被稱為「閬苑仙葩」的今天的閬中的華胥氏,偶然一天在雷澤踩了一個巨人的腳印而懷孕,十二年才生伏羲,古代十二年為一紀,所以伏羲也被稱為成紀。

伏羲研究了河圖洛書,據此推演出了伏羲八卦(早期),周文王拘(被商紂王扣留在羑里)而化周易(後期的六十四卦)。今天道士擺下的正是八卦中的最簡單的特例---九宮格。

十七世紀時,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近代高等數學)創立「中國學院」,苦心研究八卦周易,發明(確切點應是發現)了二進位計數法和早期的計算機,後世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學和電子科學,成為改變人類重大歷史的發明,可以這麼說八卦周易是揭開宇宙奧秘的一把鑰匙,至今還有很多很多玄妙的未解之謎……周大少當時是侃侃而談。

別人當時是暈而且又暈,馬曉雨則興趣盎然,問個不停。說道要害處,周大少干脆畫上卦爻,一一指點小雨娃子,還教她念啥子「乾三連,坤三斷,離中虛,坎中滿……」。眾人如聞天書!

所以說這道士今天是出門不算卦爻,選錯了日子,撞上了周大少一眾人。這簡單的九宮迷局對于不知者是為難上加難,每格九個(卦爻)數字為依次減數卻又遞乘,推算答案何止萬千!對于周大少,不,對于小雨娃子來說,小菜一碟嘛!

那就一毛錢告一告嘛,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丁丁大的一個抱著個可愛的小猴子的小女娃子上前要破局。道士以為哪家有錢的大人玩高興了讓個人娃兒樂呵樂呵,不以為然。等到他聞言拿起卦爻準備給大家擺上卦爻示意的時候(小雨娃子太矮了,有些夠不著),卻不動了!隨即一言不吭,丟下一毛錢,收拾起家伙事走了,很瀟灑嘛!不瀟灑不行了喲,局遭人破了,混不到飯吃了,不走還呆在這兒丟人現眼啊?

啥子幾句話,就把一個裝神弄鬼的江湖道士給嚇起跑了。那小雨娃子念念哈︰頂九履一,左三右七五中間,四二為肩,八六為足。因為實在打不出卦爻,這里大家就試一試直接用數字表示︰

492

357

816

橫、豎、斜之和全為15,此破九宮格迷之古諺也,周大少干爹教的。

四周人還是很多人沒搞醒豁,但對于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娃子把浪跡江湖的老道士擊敗了還是甚覺驚奇,而周大少則驚喜萬分︰當時就是興致上來了,也就多扯了幾句,沒想到一個六歲的小女娃子不但听懂了而且背下記得了,真是一個天才兒童啊!

晚上就歇在瓷器口古鎮。瓷器口有兩樣東西後世很是有名︰陳麻花和毛血旺。毛血旺、泉水雞、水煮魚都是叱 江湖的川菜,特色是非常鮮明的。瓷器口的毛血旺,以新鮮的雞、鴨血(四川人稱之為血旺)為主料,輔以豬肉片、心舌、火腿片、玉蘭片、黃花、木耳等,食之麻辣鮮香綿扎回味。為啥子叫毛血旺呢?主要是俏頭(川渝方言指底料配菜的意思)是豆芽菜,毛毛菜啥,血旺為主,豆芽打底,故稱其為毛血旺。別看食材簡單,卻是縱橫江湖近百年的一道名菜。除了共同的麻辣鮮香的特點,毛血旺以其綿扎回味,獨樹一幟,有別于泉水雞的干香,水煮魚的女敕滑。

晚飯跟到周大少好吃狗盡情品嘗了美食後,眾人又來到鎮外空壩上︰精彩的銅梁鐵水龍表演就要開始了。舞獅耍龍的地方多了去,要找出重慶銅梁鐵水龍這般耍法,中國唯一一家!

幾十個漢子舞著呼呼生威的特制(否則要遭很燙的鐵水燒壞)巨龍,龍身就長十幾米,威風獰獰的大龍頭重達幾十斤,不是一個彪形大漢斷然舉都舉不起來,更別說舞的呼呼的!

這個其實大家都見過不足為奇,銅梁鐵水龍絕就絕在︰在人們盡情揮舞巨龍時,旁邊卻有人把燒化的滾燙的鐵水(1200多度)往舞龍的隊伍里潑去!那一瞬間漫天飛舞的鐵水花像夜空中綻開的燦爛煙火,又似漫天的銀河籠罩著舞龍者,火光電石中,無處躲避,無法逃藏,只有加快速度把巨龍舞的呼呼生風,才能不被鐵水花濺上,那可是真燙,1200多度的鐵水花啊!絕對毛焦肉爛。

只有銅梁的鐵水龍舞者才知道怎麼閃躲,或者不閃不躲(有些防護的,別相信啥子金剛不壞之身的說法),就是盡情展示這份勇氣和膽略,別處的舞龍者不服氣上來絕對現象。

在朦朧的夜色中,幾個燒鐵水的大爐子火光映紅了半邊天,揮灑的鐵水花漫天飛舞,看到這個情景,周大少實在是心癢癢,花錢(人家不干他娃拍了十元錢,那人一想自己干一晚上得一元錢就松口了)替了一個潑灑鐵水花的人(想去舞龍也舞不動啥再說也怕燙),欲瀟灑揮潑鐵水花一把。眾人好笑地盯著這個瘦弱的少年︰你崽兒一把十來斤重的鐵勺舉不舉得起來喲!?

幾個和尚大師傅忙把馬家倆小兄妹護到遠遠的,不僅是他們,剛才近圍看在火爐邊的人們像是一齊接到無聲的命令。大鐵爐旁就只剩了個周大少團長。好嘛,大家心里邊都害怕哈!能不害怕嗎,這個小身板子一不小心把鐵水潑到地上,是潑鐵水花還是燒人啊?!

周大少團長還是很鬼的!他娃知道舀滿一勺太重了(20、30斤)舉不起潑不出必定鬧笑話。于是只是小心翼翼地舀了一點點兒,飛快地朝舞龍的隊伍潑去。成功了!飛濺的鐵水濺到龍身、舞龍人的身上,迸發出紛紛揚揚的鐵水花,燦爛、耀眼!引得四周遠遠圍觀地人群一片叫好,馬家倆小兄妹使勁拍巴巴掌,干爹好棒喲!

乍一見有個瘦弱少年朝舞龍的隊伍揮潑鐵水花,平常都是些熟配的銅梁鐵水龍隊伍來了興致。,有一個新面孔哈,還敢朝老子們的身上潑?!于是舞龍的隊伍更加賣力,在周大少那爐鐵水前上下翻飛,耍起了這個新手面人,龍騰人跳的,張牙舞爪的,來啥,小崽兒,有本事你就多潑幾次啥!

周大少是個典型的重慶人性格---人來瘋。你不撩撥他還好說,你越是撩撥叫陣他娃越是歪勁大發!于是一勺又一勺,一次比一次多。一次比一次重。舀鐵水的技術直線上升,越發熟練了。四周的人們見到這少見的相斗的場面,起哄架秧子的,吶喊叫好的,竟是氣氛熱烈,把所有人都刺激的臉紅耳赤!真是人生得意須盡力,莫使鐵水空處潑。

「 當」一聲在人聲鼎沸中分外響亮!終于手打閃閃的周大少把滿滿一勺20多斤的紅紅的鐵水連勺帶鐵水全摔在自己身前,只見一陣鐵水飛濺紅流滾滾中,一個小身影籠罩在煙花火舞中分外炫目,此時倒是像極了那神仙降臨凡間的場景。「轟」的一下四周已有些靠近的人們四散逃避,有幾個靠的稍微近點的也被殃及池魚,被飛濺的鐵水花燙的嗚哇亂叫,舞龍的人、永行大師傅等人不顧自身安危卻飛快地沖進煙霧火光中搶救浴火重身的「小神仙」了!

走水了!等永行大師傅等幾個武僧把一字師救出,那曾經的英俊清秀的周大少活月兌月兌一個焦黑焦黑的黑旋風李逵!像焦炭一樣的頭發上火熄了但是冒著青煙,臉上曲嘛大黑分不清五官了但偏偏火漂過燒焦的眉毛還在冒氣氣!身上就更不用說了,渾身衣服著火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窟窿,明火雖然熄了但暗煙繚繞仍四處飄散。其實這個樣子說周大少是黑旋風還是客氣了,確切點說周大少此時就是一個有些烤焦了的重慶白市驛的板鴨子!

玩火者必**!這是真理啊。

(人在旅途寫一章算一章書友們多支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