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116章清音猶在 初啼乍露 仙童知何處?

說這些50年的涪陵榨菜極品是周大少團長厚重深沉的父愛結晶,可真是實話實說,他正是把這三千壇子涪陵榨菜當初給深深地沉到了涪陵境內烏江某段秘密的少有人去的深水蕩子里了!

這其實是周大少團長了解的有關涪陵榨菜的一段傳奇故事而故意為之︰抗戰期間,有一送涪陵榨菜的小船不幸在烏江中沉沒。幾十年後,人們偶然發現打撈上來,打開壇封,哎喲,那個香!再一嘗,這些密封沉到江底幾十年的涪陵榨菜的品質好得沒有話能夠形容。結果這一船幾十壇沉到烏江中的(恰巧極為適宜涪陵榨菜的長期儲藏的條件)榨菜精品,直接賣成天價不說,甚至到了有錢還買不到的地步。

于是周大少團長秘密購得三艘貨船,一船裝上一千壇子涪陵榨菜,密封捆綁好了。喊烏江、魚泉兩個老板和自己的幾個親隨偷偷地給沉到烏江中去了。烏江、魚泉的兩個老板得到周大少團長的儲存密授,這個制作高品質的涪陵榨菜的成本就太低了,那是高興的都不知道怎麼感謝周大少團長了,那對周大少團長的秘密終身未吐露半個字。遂成就了這一段人間真情在,大愛靜無聲的半個多世紀的傳奇。

重慶可算是到了。把西南服務團的事情安排好了,周大少團長攜兩個女娃子、馬家倆小兄妹和萬朵花等幾人,禮物都裝了兩輛三輪貨運摩托車,朝下浩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專門給常寡婦留的那間A區重慶吊腳樓商鋪的地方殺去。

「常媽媽,我回來了喔!」遠遠看見商鋪門口常寡婦的身影,周大少就開始喊,然後撒腿就朝她奔去,就像一個遠方的游子終于回到了久別的母親身邊一樣,兩人都熱淚盈眶地緊緊相擁著,常寡婦嘴里直念叨︰「我的家欣兒回來了!想死你常媽媽了喲!」……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林雪兒和蘭蘭妹妹也見過常媽媽。周大少團長這才把一直站在旁邊好奇看著自己干爹、林媽媽、陳媽媽幾個大人跟個老媽媽親親熱熱的場面的馬家倆小兄妹喊過來︰「這是咱女乃女乃,重慶喊婆婆哈!」馬家倆小兄妹立刻乖巧地喊「婆婆好!」,這兩個乖傷了的(川渝方言十分乖巧聰明的意思)小家伙把個常寡婦愛得不得了,老媽媽手腳不停,塞錢塞東西,兩個小人精也懂事,一口一個「婆婆」喊得更甜!

林雪兒和蘭蘭妹妹左依右靠著周大少團長看著這一幕天倫之樂,都發出會心的微笑。堅強的常寡婦以重慶人獨有的一種極為頑強的性格面對著殘酷打擊(喪夫喪子)和一切艱難困苦,把悲傷與憂愁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笑著迎接生活了!

「婆婆呀,您做什麼生意呢?」小雨娃子乖巧聰明地倚在常寡婦的身邊問。

「婆婆啊,從龍水進了一些小五金賣,像啥子剪子、菜刀一類的小東西。」常寡婦說的龍水就是上、下川東很出名的小五金出產地---大足縣龍水鎮︰這個小鎮從清朝開始就鍛煉刀劍,人人都幾乎有一手好鐵匠手藝。現在小鎮衰落了,靠打造些剪子、菜刀啥子的小五金維持,不咸不淡。曾今紅極一時的小鎮也就剩了十來家老字號鐵匠鋪,還在時不時叮叮當當,舍不得丟下祖傳的手藝啥。

周大少起初問常寡婦想做啥子生意的時候,常寡婦說有一個遠房親戚在龍水鎮打鐵,也就順便做些小五金生意算了。你介紹的生意我都不懂,做起來恐怕不得行喲。這賣剪子、菜刀啥子的,也不費啥子事,簡單,就干脆做這這個吧!周大少團長當時是只管讓常寡婦開心高興點就行,其它一概不管,就算是常媽媽願意在偌大一片小商品批發市場商鋪里一個人別出心裁的賣小菜,他都無所謂。

說句實在話,常寡婦的這剪子、菜刀的小五金批發生意真夠可以的,開張近兩月了︰一月賺了十幾塊,一月賺了二十幾元。別看生意冷冷清清,常寡婦為這個鋪面還忙碌的很︰這是咱家欣兒的一片孝心,我一個寡婦人家當啥子老板喲,我一天沒事給家欣兒看著攤攤嘛也不白吃飯啥。

這些話傳到周大少這里把他娃感動得不行。真是一個善良慈愛的可親可敬的好老媽媽,哎,怎麼一生的命運如此多舛啊!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周大少團長走的時候把小雨娃子留下了。自己太忙,小雨娃子再陪常婆婆好生耍幾天哈。馬曉雨雖然心中舍不得離開干爹,但這個乖巧的小女娃子還是懂事的听周大少的話,留下了。再說干爹不是走的時候笑著給她說道︰「乖雨娃子,你不是想學做生意嗎?幫婆婆想點好辦法,把生意搞起來。婆婆守一天賣不出一把剪子的也累人啥!」

于是馬曉雨也就留下了。等到幾天後,實在想小雨娃子不行的林雪兒跑到下浩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去看了她回來,把這幾天的情況給周大少團長一說,驚得周大少團長直接把手上的沱茶杯子給扔了!

啷個一回事情喲,除了啥子大變故讓一貫氣定神閑的周大少都如此失態。那讓我慢慢擺來哈。

馬曉雨留下的第一天︰一個六歲的小女娃子正兒八經地像個小老板子一樣在常婆婆的商鋪門面坐了一天。在昨晚與常婆婆擺條中馬曉雨知道了大足龍水小五金還真的是上、下川東只有重慶大足龍水鎮才有的貨真價實的獨有資源(這詞听干爹說的︰只要本地有別處無都可以稱為獨有資源)後,馬曉雨認認真真觀察了一天,也開動小腦瓜子想了一天。這一天常寡婦的鋪面沒有啥子變化,雖然小商品批發市場里人來人往的不少,但她這里仍舊冷冷清清,沒有倆人光顧。

第二天,走過路過的人們被常婆婆的紅的耀眼的鋪面門吸引,鋪門板上還貼上了醒目的寫著大黑字的幾張紙---這事都是稀罕小雨娃子的不得了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保安隊的副隊長(為了紀念常有福,保安隊不設隊長)晚上來耍被馬曉雨抓的差,小雨娃子口述他寫的他涂的。累個半死。

我們念念紙上寫的啥子哈︰「龍水剪子和菜刀,用過都說好!」,「走過千山和萬水,剪子、菜刀看龍水!」,「剪子菜刀龍水的好,壞了你還可以調!」……這就是馬曉雨想了一天的結果︰干爹曾經說過要特別注重宣傳,他說這就叫廣告,就是廣而告之!酒再好也怕巷子深,金子埋在地里沒人知道。再好的東西就算是稀罕的獨有資源也要首先讓人知道,讓人了解,不怕讓人先試先嘗,好貨就得比,才高下立見。

再想曾經跟著干爹在洛陽火車站賣「周大碗」快餐碗飯的時候︰干爹弄得很醒目的宣傳小旗子和上面引人心動的話。在最初開始賣碗飯的時候干爹還讓人們先吃,好再給錢。這一切都啟發了馬曉雨,于是有了以上的舉措。

A區商鋪有一個六歲的小女老板子整了一些新奇的花樣這就傳遍了,可不得了了!整個下浩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所有商鋪轟動了,前來進貨的各地商客(包括一些個其它商鋪的老板和伙計)紛紛前來這個位于A區商鋪區南邊的小五金批發店子看稀罕︰看著紅得耀眼楮的鋪面門,念著大黑字的很像是順口溜的話(別說念一遍就記到了哈),再一看一個乖得不得了的小女娃正親自上陣指揮兩個伙計給大家演示龍水剪子菜刀的不凡之處(不外乎切紙砍鐵之類的),還不時鼓勵已經看傻眼的圍觀人們也大膽上來試一試!

這熱熱鬧鬧的場面,整整持續了一天。中午飯倆婆孫和兩伙計忙的連吃飯的時間都莫得了,一人整了三鍋盔(干餅子)了事。

到了晚上一盤點︰眾人驚得目瞪口呆,半天沒說出話來。剪子、菜刀的賣出去幾百把不說,其它所有的小五金存貨全賣光了!因為全部缺貨還不得不給一些客商預定著。總的就是說︰這一天由馬曉雨小朋友一手導演的商業演出大獲成功!一天生意做下來,比常寡婦接上商鋪做起小五金批發生意的近兩個月做的生意總和還多百倍!

第三天,更不得了,直接把常記小五金雜貨鋪的牌子給摘了,掛起了馬曉雨想了兩天的好名字(干爹說過,名頭要響亮!最好讓人好記好念,印象深刻難以忘卻),于是有了這個好名字︰「常婆婆龍水小五金---常用常夸!」。

這一天更不用說了,「常婆婆龍水小五金---常用常夸」這都成了下浩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A區的一道耀眼的風景了!

昨晚連更連夜在馬曉雨小老板子親自指揮下,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保安隊幫忙租了駐批發市場的山城棒棒軍服務公司的七八輛貨運三輪摩托車跑了一趟大足龍水鎮。把大足龍水鎮的碩果僅存的十幾家鐵匠鋪里的剪子、菜刀啥的小五金存貨一掃而空!都是實力派的幾十個純爺們被這個還莫得一米高的六歲小女娃子震得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乖乖的听小老板子布置(馬曉雨把干爹在涪陵做的那是學得有模有樣的)︰大足龍水鎮的十幾家鐵匠鋪要整合起來,我常婆婆龍水小五金批發店將成為你們剪子、菜刀等小五金的重慶總包銷---大家都會跟著發大財的!只有一個要求哈,確保質量品質,而且以後統一叫龍水小五金,不要再叫啥子陳大哥剪子、劉二娃菜刀之類的了。干爹整合涪陵榨菜的那一幕給馬曉雨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所以說,當第四天想小雨娃子想得不行的林雪兒來到往常門前冷落鞍馬希的而今擠得人打擁堂的常寡婦的那個商鋪前的時候,差點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再抬頭看紅得耀眼的商鋪門上的金字招牌「常婆婆龍水小五金---常用常夸!」,這?……

等再三核實確實沒弄錯地方,擠進商鋪里的人群,看到人群中坐那高高的凳子上指揮伙計表演切紙砍鐵的馬小老板子---六歲的不到一米的小米個馬曉雨時,林大小姐當時跟周大少團長一個樣,驚得把手上的禮物都扔了!

等弄清了這短短三天的一切,林雪兒抱著馬曉雨稀罕的不得了。自己常覺得周大少就是個超常的異能了,這個他收留的小雨娃子更是不得了啊!小天才!大天才?小大天才?!

再說知道了以上馬曉雨這三天頗有些神奇的表現後的驚得把手上的茶杯都失手扔了的周大少團長吧,他半響無語,而後慨然長嘆︰「我愧不如也!

鋪南曾己少人顧,今滿疑無路。抬頭字艷引人佇,原來常家朱戶。商樓幾許,賓客皆賈,只見街南樹。

金龍已盡猶不去,幾度去還復。晚來籌算驚無數,白日從容深駐。清音猶在,初啼乍露,仙童知何處?」

周大少團長慨然而作的這首《御街行》詞的意思是︰位于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A區南邊的常寡婦的小五金店曾經很少有人光顧生意,而今卻擠得使人覺得幾乎無路可走了,被吸引的人們駐足觀看頭頂的色彩艷麗的金字店牌,哦,原來是常婆婆龍水小五金店啊!這有這麼多的商鋪門樓,來來往往的四方賓客如今都願意來常婆婆龍水小五金店來做生意,眼里仿佛只看見常婆婆鋪面前的樹子,看不見其它森林了。

龍水的小五金貨物都賣光了,有的人還不願離去,有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的。這些都是因為(馬小老板子)晚上運籌苦想的令人感到無比驚奇的商略才有的啊!而白天(這個小女娃子)卻從容面對各種各樣的商客把謀劃深藏在心中不動聲色。(我在這里)都仿佛能感受當時店鋪中傳出的清脆的童音在耳邊響著,像鳳凰第一次展露自己的妙啼,這個天仙般的女童子有誰知道她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啊?!

周大少團長的這首詞後,人們從此把馬曉雨稱為「仙童」了。而周大少團長的仙籍人們似乎相信了。

(各位書友大大的支持是老鷹飛得更高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