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第91章 欲把花中翹楚 換得人間龍鳳

周家欣離開山西運城的時候,留下了申參謀、劉參謀倆人在運城藉陳老兵的暗地協助下,欲在當地拉起一支「山川抗戰獨立大隊」,可是周大少隨行的隊伍不僅沒有減少,偏又膨脹成了三十余人,啷個搞起的還越走越多了。

這些新加入的人可謂是來自五湖四海,原來都是一些感召山西閻老西豎起的「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的抗戰救亡大旗而來的全國各地的進步青年。1937年初的山西,在這時已儼然成為了全國的抗日前哨,是鬧熱得很!

周大少可是眼紅得緊︰人才啊,人才。當時中國最有朝氣,最有思想,擁有不錯的文化基礎的年輕人,大多數是大中學生。這些人後來基本上大部分加入了犧盟會,最終成了共產黨爭奪天下的強大力量。這真是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閻老西想玩個楚才晉用,用到是用了,作了別人的嫁衣裳。老子也來個好風憑借力,送我些人才。

想要忽悠人,拉起隊伍。整起防空團以後的周大少自稱第二,別人不敢稱第一。等到他把拉人這一計劃給林雪兒、蘭蘭妹妹等人一講,眾人是相視一笑,真是周大忽悠啊!

這一支周家欣的隨從隊伍搖身一變,成立了「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周大少當然也學閻老西,不妨再多當個團長個嘛。林大小姐成了服務團後勤部長,蘭蘭妹妹當仁不讓任服務團宣傳部長,其余隨從一一封官,轉眼間就成了一組織嚴密、綱領明確(不是其它就是拉人)的抗日救亡愛國團體。絕的是,掛出的牌子,後面的西南服務團幾個字不但處于嘎子窩(川渝方言極偏遠的地方的意思),而且字還極小,剩下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的大金字倒是醒目得很,就是眼神再好,不留神注意的話,也直接就把這支「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同正兒八經的太原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劃一等號了。

豎起招賢榜,就有上門人。周大少這山西犧盟會的金字招牌一打出來,路過運城的各地人才紛紛登門,是啥,本來路過運城就是到太原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現在這在運城就有哈,真是太好了!

人一進門,就被一片熱火朝天的場面吸引住了。周家欣在這里采用了一對一的接待方式,新穎獨特不說,還給人一種你是十分受我們重視的人才的良好感覺。再說周大少手下這些人,都參與過周家欣指揮的同重慶王家沱日租界小鬼子的精彩的斗爭,那吹起龍門陣,擺起收拾小鬼子的故事更是精彩紛呈。說的人興致勃勃,听的人也是如臨其境,時而悲憤、時而緊張、時而歡笑、時而興奮︰這才是痛痛快快收拾小鬼子嘛,咱們當地的萬馬齊喑的抗日救亡運動比起這些來說,簡直相形見絀太多了!

共同的情感交匯,共同的話語相談,一致的抗日救國的好思想,把凡是進了周大少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的大門的人幾乎都粘住了,別說走了,喊離開都竟有些舍不得了。再經聞名全國的大人民藝術家蘭蘭妹妹(人家也參加了現在已是服務團的宣傳部長了)的賣力鼓動,後勤部長林大小姐也是十分熱情,大方款待。說句實在話,這也是因為在運城的時間太短了,兩天也才拉了二十余人,但是只要進了門的就沒有不願意留下,如果給周大少時間,他保證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一丁點問題莫得。

周大少看到踴躍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的,當然是自己這支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的二十余年青人,嘴巴都笑裂了,好,好啊!這回去一路上都照此干吧。老子的這支回家的隊伍,是宣傳隊,是收割機,是……

所以說,後來當周大少率領二百來人的,整一個加強連的隊伍,浩浩蕩蕩趕回重慶過春節的時候。重慶知道周大少的所有人那是一挑大拇哥︰「咱們團長果然是最大最強的兵販子頭!」林湯圓則是又愛又怕,愛得是周家欣拉得這批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怕得是周大少這忽悠人的本事真是暴漲啊!自己的ど女雪兒可不要遭那娃迷得五迷三道的,連個人老漢到時都認不到了哈。

從晉、豫交界的平陸過了黃河,周大少一行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的三十余人來到了千年古都的洛陽。

洛陽位于河南西部,橫跨黃河中游的兩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人口在當時也已有幾十萬,是一個很大的城市了。洛陽歷史悠久,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曾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華民族黃河流域文明的發源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洛陽在中原大地的地位舉足輕重(當時鄭州是比不上的),它也是控制隴海鐵路的關鍵要沖。

別的不用多提,對于超級好吃狗的周大少來說,到了洛陽,這聞名天下的洛陽水席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名義嘛,為了慰勞辛苦的老同志,為了熱烈歡迎新戰友加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周大少在洛陽龍門飯店擺上了洛陽水席。

這洛陽水席,其實說白了就是流水宴席。洛陽水席酸辣味殊,清爽合口,共有24件組成,先上八個冷盤(四葷四素),然後十六道熱菜,四個壓桌菜。其它的十二菜,每三道味道相近的為一組,每組各有一道大菜領頭,吃一道上一道,如行雲流水,故人們稱為水席。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幾個人,還真不好點這洛陽水席。這周大少的隊伍三十余人,正好。眾人包括周大少自己都是第一次見識品嘗這聞名天下的饕餮大餐,以後可有的吹了。

吃完大餐不忘上班。接下來,按周大少、蘭蘭妹妹的安排,在洛陽中學搭起宣傳台子,給東都人民帶來精彩新穎的文藝演出,當然主要是在這人杰地靈的千年古都也找些人才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

除了洛陽水席,洛陽牡丹之鄉的美名也聞名遐邇。得找一首歌,周大少仿佛依稀記得有首歌專唱牡丹的,哼哼唧唧出來,非常受蘭蘭妹妹、林雪兒等人的喜愛。沒想到,《牡丹之歌》隨著在洛陽中學一唱出來,迅速風靡東都,成為了洛陽人最喜愛、最愛哼的歌曲。這周大少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也是聲名鵲起,一時間成為了洛陽人們熱議的對象。眾多的大中學生蜂擁而至,周大少喜笑顏開,一首記得記不太真切的《牡丹之歌》最後竟換來了七、八十個洛陽有志青年,太值了。那一頓食之余味的洛陽水席,再整一回哈,歡迎洛陽的新加入的同志啥!

自己的隊伍大發展。心情愉悅的周大少在臨離開東都時,與倆個女娃子和幾個親隨興致勃勃要游覽一下龍門石窟和中國第一古寺洛陽白馬寺。

洛陽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城南六公里處,始鑿于中國南北朝時北魏的那個著名的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而經五代十國的東魏、北齊,後來的隋、唐,北宋諸朝,延綿400余年雕鑿不絕,形成了南北長達一公里多,現有窟龕二千余個,題記和碑刻3600多件,佛塔幾十座,造像十余萬尊的宏大工程。洛陽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石窟。

別看只有一公里多,這一通游歷下來,花了半天時間。有些餓了,周大少就在回城的關林(埋葬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關雲長首級的地方,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物,古柏成森,隆冢豐碑,氣勢巍巍)附近一個小食攤上,周大少喊大家嘗嘗胡辣湯。這個時候,胡辣湯還不像後世遍布大街小巷,主要還是位于老城南關林附近的特色美食。

胡辣湯是洛陽一道別具地方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主料有精粉面、粉條子、肥豬肉,配以花生仁、芋頭、山藥、金針菇、木耳、蔥花、姜末、蒜片、面筋泡等,非常好吃,有機會到洛陽,大家可以嘗嘗看。

周大少很是欣賞這道胡辣湯,它充分體現了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源地的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豐富多彩,此時又面對柏林森森,想到離開家鄉久了,心中有所觸動,不覺吟道︰

「關林魂夢長,蜀鄉音信茫,兩地可憐遠,難得一相逢。

閑坐柏森冢,說與眾人誰,啖罷胡辣湯盡味,牡丹花開能幾醉?」

周大少吟完這首現填的「生查子」(詞牌名),還沒等蘭蘭妹妹等一貫的擁躉叫好,卻先听到鄰近的座上一個近六十歲的鶴發白須的當地老者失口叫道︰「好,好,好一首生查子,啖罷胡辣湯盡味,牡丹花開能幾醉,寫活此情此景!」

周大少及眾人聞聲望去,老者走上前來自我介紹,原來是居住在這關林附近的一個洛陽老人,曾在河南鞏縣兵工廠(袁世凱創辦當時中國最大最好的兵工廠)干了二十幾年,最近兩年才回到洛陽老家安度晚年。

周家欣忙起身致意讓座,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一相交談,很是投緣,別看倆人年齡上相差四十多歲,確似多年好友,相談甚歡。一碗胡辣湯喝完,遂成忘年之交。

老者姓吳名仲凡,字平治,曾在河南鞏縣兵工廠任制炮技師,干了二十幾年,算是這一行的老行式了。

了解了老者的情況,周大少表面上不動聲色,客客氣氣,心里頭其實早都伸出爪爪來了︰格老子的,我最缺的就是軍工人才,特別是制炮方面的專家能人。這個吳瓶子(周大少把平治听成了瓶子了),不正是送到老子面前的急需的高級人才啊!不行,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上所有手段給老子把這個吳老瓶子拉到重慶去。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勝過一寶啊。

認了吳家門,答應到時一定登門拜訪。周大少一回來,就布置了幾個當地才參加西南服務團的人,專門去好好了解了一下這個吳仲凡的情況︰原來吳仲凡不僅僅是個出了名的炮痴,也是當地非常有名的花痴(列位不要亂解),對培育特色牡丹花情有獨鐘。家中很是有些稀奇珍貴的牡丹花品種,,而且只要听到了看到了特色的牡丹花品種,那是欲得之而後快,幾弄幾不弄得,家中也是過得不咸不淡了。

由周大少貼身警衛升任西南服務團警衛隊長的沈老二來問啥子時候離開洛陽出發,周家欣搖搖頭,暫時不走了。林大小姐是太了解周大少了︰關林吃的那頓胡辣湯結識個吳仲凡,周大少怕是對這個鞏縣的老軍工動了心思了,看來不把人忽悠到重慶他娃是絕不肯罷休的,這洛陽也許要多呆幾天了。

「雪兒,你看要把吳瓶子請到重慶,最大的問題是啥子?」周家欣問道。

「安度晚年,不願意出山了?」林雪兒說道。

周大少想了一下,說道︰

「這種專業人才,見獵心喜。我給他提供最好最全的科研條件和令人羨慕的高生活水準,不怕他不動一下心。我擬委任吳瓶子為廠長級別的雙江機械廠的技術研究所的所長,年薪開兩萬!」這可太豐厚了,比周大少給自己的鐵哥們高麻桿廠長開得高多了,相當于後世的年薪200多萬元了。

「但是他可能還是不會離開洛陽跟到起我走啊?」周大少嘆息道。

「是啊,他習慣了洛陽的生活,很有可能不願意離開到他鄉別處去啥。」林雪兒覺得這個或許才是最辣手的問題︰中國人戀故土,不遇到迫不得已的事情一般不會離開家鄉遠行,更何況留在他鄉。

「就說吳老爺子每天愛喝的胡辣湯,重慶你哪去整啥?」

「老子把吳老瓶子愛去吃的那家賣胡辣湯的人家也全高價請到重慶去,看他老爺子沒有了適口的胡辣湯喝,還不跟到起跑?!」周大少真夠無賴了。這是要砸人家老人家的飯碗子啊。

林雪兒等人遭周大少死氣白捏的無賴手法逗笑了,你娃以為人都跟你一樣是個好吃狗啊?

這個時候,被周大少一早吩咐到處尋花問柳(列位看官還是別亂解)的勤務兵萬朵花和幾個當地才加入西南服務團的人小心地抱著幾盆包裹的緊緊密密(保暖)的牡丹花進來了。

「團長,這盆三色同株牡丹花就可以讓我們這一大幫子人吃上幾次洛陽水席了。格老子的貴求的很!」抱著這盆花中翹楚的萬朵花覺得把很多錢花在看也看不得(冬天看鬼啊)吃也吃不得(又不是食草動物)的這些個花花草草上太他媽不值了,團長不如我們再吃一回美味的洛陽水席哈。

「你娃懂球個屁啊!給老子下細點(川渝方言謹慎小心的意思),這可是牡丹花中的翹楚,稀罕的很!」別說當時,就是擱到後世,這一盆稀罕的三色同株牡丹花怕不值一輛寶馬、奔馳!洛陽水席算個鳥啊,也就是些雞、鴨、魚等做得精細些罷了,也是常見的食材,不值啥子錢,倒是廚子的手藝值錢些。

「欲把花中翹楚,換得人間龍鳳。可就看你這個寶貝了哈!」周大少像看大美女一樣,稀罕地緊盯著冬天的丑小鴨子---那盆桿粗葉希的三色同株牡丹花,是一臉的期盼。

(感謝各位書友大大支持推薦收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