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第81章 你娃可把老子害慘了

林湯圓遭氣笑了,罵道︰

「不忙,老子這段時間閑求得很,你有空就跟周好吃狗走趟西安啥!」

等林湯圓听到「謝謝老板」的聲音的時侯,司機老林師傅已經興奮地竄出了辦公室,林湯圓大叫︰「老林,喊貨運隊馬隊長給老子留幾個司機哈,要不然都遭周好吃狗弄球走完了!」

周家欣一個考慮到天氣冷了,林雪兒跟到起天寒地凍的不好,而且一路上過廣安縣,經華 山;過達縣、萬源,又經大巴山脈,這一路上可謂是路途遙遠,山高林密,時常有強人出沒,就是共產黨都有兩支赫赫有名的游擊隊,一支是華 山游擊隊,一支是大巴山游擊隊。強盜土匪就不用說了,就是遭共產黨游擊隊叮一口嘛,也劃不著啥,畢竟自己掛著川軍的牌子個嘛,打了也是白打。二個是,林雪兒跟到起跑了,蘭蘭妹妹啷個說,總要給個交代啥。

結果在兩個女娃子那里周大少都沒討到好。

林雪兒馬起一張俊臉不理他了,自己個人收拾東西準備出行西安。真是笑話,我佳雪食品加工廠的系列罐頭產品首次銷到西北,雖然你周臘梅說派個銷售經理就可以了,我說不行,開拓西北市場何等重要,必須我親自出馬。啥子是跟到你跑喲?你周臘梅去得西安,我啷個就去不得了。

蘭蘭妹妹則是哭兮乃呆的說,好嘛,我是可以不跟著家欣哥去西安了。但是哪個到時替你泡老蔭茶喝;哪個為你搞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好辦法;哪個為……。話雖然很多,絮絮叨叨的,但意思卻很明白只有一個︰我可以不跟著你走,看你周家欣離不離得開我!?

我的個天!周大少這下子是頭大如牛。走,都走,都去西安!老子以後到北京(其實現在是北平),到東京,都把你們帶著一起走。這個人不信命,有時還真是不行。三人自從一齊去了南京,那以後不管啥子京,跑得月兌啊。林雪兒這才巧笑倩兮,蘭蘭妹妹方也美目盼兮。一團歡喜,共去西安。

重慶的出發集結地是北碚,這也是盧作孚的老根底。當然現在這兒還不是很繁華。一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西遷重慶,諸多高等學府和一些科研院所才跟隨西遷至此。著名的清華、北大等十幾所北方著名高等學府在渝七年,並且共同組建了後來十分著名的西南聯合大學。就在北碚,在烽火硝煙的八年抗戰中西南聯大為國家民族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像是後來的楊振寧、鄧稼先等蜚聲中外的大科學家就于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或讀書,或教書,度過了戰火中的青春歲月。

北碚,這個位于重慶北邊的嘉陵江江畔的小城鎮,幽靜美麗。就是擱到現在,也稱得上山清水秀,綠化相當好。周家欣當然不可能放過這個兩年後學府齊聚,人才扎堆的地方,他把馬二哥的山城棒棒軍基建公司的三分公司的駐地就專門設在北碚。慢慢的購地建房,先有意識的在此處圈地佔勢力,為以後發展和參與西南聯大的建設經營和挖掘人才提前打下基礎。這個是沒人能夠知道他這麼長的一步的。

北碚除了人文,就是地理了。著名的北溫泉就在離北碚不遠的縉雲山腳下,緊鄰嘉陵江。這個重慶的溫泉,東西為大眾化的,南北則是有一定檔次身份的人去處。北溫泉臨山靠水,又自有一番獨特的風韻。

到西安的人員、物資集結完畢後,周大少手一揮,搞一個臨別大餐啥!要說這北碚,因為靠著清澈的嘉陵江,盛產魚類,特別是北碚鎮上的一道風味魚︰番茄魚那是很出名的。味道嘛,有些像貴州凱里的酸湯魚,但更細膩鮮美,間雜少許番茄的果酸,湯里面再下些粉絲、木耳等特別爽口,令人胃口大開。周家欣別出心裁的整幾筒肉罐頭,切成塊扔進湯里,更是香氣撲鼻,平添一種新奇的感覺。

數百人吃著幾乎是全鎮子廚子一齊出動才搞妥的臨別大餐,個個喜笑顏開,跟著周老板、周團長、周隊長硬是要得哈,在重慶還沒開步走,就開始吃起好東西來了。再一想想,這一路好吃的,大家恨不得吃完馬上出發。

送別的林湯圓、盧作孚等人則是又好笑又好氣︰自古到今,臨別一杯壯行酒足矣。可這周大少可好,臨別大吃大喝,偏偏眾人的勁還遭他娃扇乎得旺旺的,沒有不願意跟著領頭的好吃狗周大少,一路大快朵頤的殺下去!

走了,走了,百余輛大小車輛駛離美麗的渝北小鎮北碚,正式開始了北上西安的艱難山路行程。

重慶北碚到四川廣安縣是車隊第一天的路程。四川廣安縣有兩個出名的地方︰一個是廣安縣協興鎮牌坊鄉的鄧氏祖屋;二個就是位于廣安縣周圍的華 山區的共產黨領導的據說有個雙槍老太婆的華 山游擊隊了。

坐在搖晃的車里,周家欣對身邊的兩個女娃兒說道︰「下午到了廣安縣城,把車隊安置好了,我們去個地方哈。」

「去哪里?」林雪兒和蘭蘭妹妹異口同聲,然後相視一笑。

「一個自稱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偉大人物的老家︰廣安縣協興鎮牌坊鄉鄧氏祖屋。」周家欣說道。

「鄧家出了個啥子偉大人物嘛?」蘭蘭好奇地問道。

「此君,少年時留學法國,壯年率領千軍萬馬橫掃中原,縱橫大西南。人生中歷經三起三伏,愈挫愈奮,在晚年于中國歷史上書寫了最濃重的一筆,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面貌,走上了華夏振興的通途。此君不為上,不唯書,只為實,是我很推崇的一個偉人啊!」周家欣簡單勾勒了一下鄧公的人生軌跡。

看著周大少一幅崇敬有加的神情。兩個女娃子好奇起來︰這個周家欣嘴里念叨的人物可是堪比孫中山先生,是得去看看哈。

廣安縣城到了,忙著安置好車隊以後,周家欣帶著林雪兒和蘭蘭,與十幾個隨從護衛驅車來到了協興鎮牌坊鄉,在村外,周家欣就下車與眾人步行了。只見不遠處,鄧氏祖屋白牆黑瓦,木柱石礎,鐵樹、銀杏、竹園、荷塘等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充盈著濃郁的蜀鄉風情。

鄧公少時的生活基本在此處,其私塾發蒙的翰林院子也依然在此。周家欣是仔仔細細,認真地看著思考著。這可是最真實的鄧氏故居祖屋,不像後世修滿了人造景觀,活生生把個蜀鄉農居變成了繁華的旅游勝地,錢是掙到了,卻少了好多歷史本來的真實面目。

「結廬在此間,而無車馬喧。哎呀,好安逸啊,我都想住在這里了!」林雪兒非常喜歡這種蜀鄉農居的田園風格。

「要得啥,等一會見到鄧家人,我求他們讓你在他們那個竹林里搭個房子住就行了。」周大少開玩笑道。

林雪兒滿面含笑地一把抱住周家欣一條胳膊說︰「那我就拉著你一起住。」把周大少嚇了一大跳,女子好大膽!

哪曉得蘭蘭妹妹見此也抱住周大少的另一條胳膊說︰「家欣哥在哪里住,我就跟到起在哪里住。」好嘛,左膀右臂啊。

勤務兵萬朵花等十幾個隨從護衛見狀都「呵呵」的笑起來。萬朵花則大喊︰「團長,我到時在你們門口給你們站崗哈!」

「滾你的蛋,鄧家人答應不答應還兩說,哪個要你跟到起站啥子崗嘛。」周家欣笑罵道。

鄧公家里人熱情接待了周大少一行人,據客人自稱他是希賢之慕友?啥子叫慕友,鄧家人听了個雲里霧里,硬是沒弄明白。

晚飯是鄧家人弄得濃郁的蜀鄉農村家常川味︰有回鍋肉,鹽煎肉,家常豆腐,蒸,魚香胡豆,怪味雞絲,紅油筍片等林林總總一大桌子。鄧家人就像四川、重慶人的豪爽性格。

鄧家人特別給周大少介紹說,希賢在時最喜歡的怪味雞絲。周家欣聞言滿滿地夾了一口細細品嘗︰咸、甜、麻、辣、鮮、香各味並重而協調,由于集多味而又平衡和諧,是以四川人以「怪味」褒其味道,真是無上妙趣。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川味中的「怪味」可考手藝了,關鍵是各種調味品要比例適當,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說起來後世的重慶著名的特色「怪味胡豆」就屬于此類川味。

林雪兒可是對蒸贊不絕口。上回周大少從萬縣叫人捎的籠籠即是這類川味。蒸肉,一般先把原料切片,與糖色、花椒(鍘碎)、豆瓣(鍘細)、姜米、醬油、黃酒、川井鹽等作料調勻,碼味半個小時左右,再加米粉(面),雞湯少許拌勻上籠蒸得溜耙,底子可根據時令季節加青豌、女敕胡豆、紅苕、土豆等。鄧家人蒸出的這肉,咸鮮微辣,香味醇厚。難怪林大美女一嘗之後就丟不下筷子了。

所以說川菜廚子橫行全國,一道水煮魚竟然風行天下。單就廣安農村鄧氏家這一桌就有川菜味型之中的家常味、魚香味、麻辣味、怪味、荔枝味、紅油味、咸鮮味、糖醋味等,基本上能夠滿足所有人的味覺喜好。眾人都紛紛夸贊鄧家人廚藝高超。

這不是後世所謂的私房菜嘛,周大少強烈盛情邀請鄧家人去重慶開一鄧氏私房菜川菜館子。鄧家人婉言謝絕說已經習慣了廣安農村平靜的日子。使周大少這個好吃狗的點點私心終于沒有得逞。

飯後閑談中,周大少還真的玩笑似的提出願依鄧氏祖屋外的竹林中建一休閑的竹屋,也就可以時常拜訪請教了。

鄧家人哈哈大笑,「小友心性,欲效竹林七賢嘛。可以啥,也方便,不費啥子事。」

大家笑談過也就罷了。周大少可沒想到,他走後,鄧家人覺得這一提議甚好,于是真的在竹林中修起來一座小竹屋,名字就叫「慕友居」!就這小竹屋和他娃悄悄留下的一萬元錢,可把咱們的鄧公後來是害慘了。

三起三伏中,每一回鄧公被打倒,這小竹屋和一萬元錢就成了避都避不開的問題。要鄧公老實交代︰三幾年,就與川軍181師的一個團長關系密切。人家是修房又送巨款,是不是哪個時候就有了異心,貪圖高官厚祿,背叛了革命,背叛了黨,當了可恥的叛徒!

鄧公是氣得火冒三丈︰哪個混蛋背時戳戳的川軍團長,老子少年時就離開故居家鄉,從此沒有回去過。你娃發啥子神經病嘛,一個農村普通竹林小竹屋,你偏偏起個「慕友居」;這也罷了,還甩了一萬元錢就跑了,老子是連錢星星都沒見到一個,還背個名。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身為外籍大華商的周大少被鄧公接見時,偶爾聊到少年時曾探訪鄧氏祖居。少年心性修竹屋送錢款的事情。鄧公一愣,手指著周家欣苦笑道︰

「原來你就是那個背時戳戳的川軍團長啊?你娃可是把老子害慘了喲!」

(感謝書友大大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