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零五回 南山初鑄劍(下)

趙嘯苦笑道︰「可不搶咱們就沒軍糧軍響啊!」邱僕承盯著他道︰「難道我們只能搶掠手無寸鐵的百姓才能活下去?朝廷呢?我們為什麼不能從官軍手中奪食?我們不是流寇,我們不是蝗蟲——所過之地,寸草不生。」葛山清這時又叫道︰「官軍強橫,我們不見得每次都能將他們打敗,難道眼睜睜等著餓死?」邱僕承向著他笑道︰「你就不怕惹怒本將招禍上身?」葛山清鯁著脖子道︰「你若是明主,就會明辨是非;倘若只是夸夸其談之輩,哼哼,我們這些人遲早也會葬送在你手上,我還有什麼可怕的呢?」邱僕承欣賞的點了點頭道︰「很對!你若不只是逞口舌之能,便在下次殺敵之時立下功勞,本將破格升你作校尉。」

葛山清大喜,單膝跪地道︰「屬下領命!」邱僕承待他起後,臉色一正道︰「置之死地而後生!本將要將你們錘煉成一支敵人談之色變的虎狼之師,你們若連跟敵人爭食的能力都沒有,就只配去吃草裹月復!秦國富甲天下,秦兵卻不好鎧甲,有誰知道為什麼?」眾將士無人知曉,靜默片刻他才道,「因為身輕,因為跑得快,因為能沖在最前面收取敵人的首級,因為能換取軍功翻身于他人之上!秦人將敵人的頭顱系在褲腰帶上,左手箍著死尸的胸肋,右手掐著活人的脖子!這就是一支六國人人懼怕的虎狼之師!秦始皇為什麼能橫掃六國?——秦人渴望戰爭!」溯軍將士血液頓時沸騰起來,仿佛瞬間回到了七國征戰的沙場,和在秦軍之間朝著敵人沖鋒陷陣,口中吼著地動山搖的殺戳。

邱僕承瞧著眼前一個個人面紅目赤,又道︰「溯軍遇強更強,更何況官軍將領根本就沒有廉頗李廣,誰能阻攔得了他往前的身軀?」溯軍上下經過他的一番鼓噪,無不對變得強悍充滿向往,那種百戰百勝的榮耀,想想都能讓心加倍跳動。不過有人激動之余仍有所自輕,顫聲道︰「將軍,我們真的能成為您口中的虎狼之師嗎?」邱僕承一口咬定道︰「能!一定能!只要有渴望!只要上下一心!」趙嘯眼楮里映著火把的光耀,忽然搶地跪倒道︰「趙嘯永遠與將軍一條心,終生不棄!」二千將士「刷」地全部跪地齊聲道︰「屬下誓死追隨將軍!」邱僕承已激動得熱淚盈眶,抱拳道︰「我邱僕承無以為報,只能在此承諾誓與兄弟們共福禍,共患難,永不相棄!」

天色已近凌晨,溯軍高漲的情緒遲久才褪去,邱僕承下令將士們還營休息,兩個時辰後再造飯行軍尋找棲息操練之地。

邱僕承回到中帳,遣走來門邊守衛的親兵,獨自靜坐于地席之上。約模小半個時辰後,有人走到帳外,躊躇許久,始終徘徊不敢進帳。邱僕承早就料到了外面的人會來,道︰「進來吧!」

外面正是趙嘯,聞聲大喜,三兩步跨入帳內跪道︰「屬下參見將軍!」卻不起身。邱僕承道︰「有事請講!」趙嘯陪笑道︰「將軍,趙嘯的小心思,恐怕您早已掐算到。我想學武功拜您為師,請您收下我這個不成器的徒弟。」邱僕承為他爭取一年時間,本就有心點撥,先讓他起身,道︰「你跟我學習武藝,是不是怕死,為了一年之後在寧三禾刀下保住性命?」趙嘯愣了會神,他之前還沒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似乎主要因為這個緣故,似乎又不全對。經過今天的事,自己對這個新老大並不討厭,這家伙還算器重自己,似乎還能發現連自己都難以在自個身上找到的優點,所以就大著膽子來了。

趙嘯這樣想了想,道︰「我是不想死,可最主要我現在發現自己很混蛋,所以更想學點本領。」邱僕承暗中點頭,他能說出這番話,說明還有反思,能自我反省便是可造之才,道︰「想我教你,你自以為必須做到幾點?」趙嘯分析邱僕承的為人,略作思考道;「不以強凌弱,不為非作歹,不助紂為虐。」他算答到了邱僕承的心坎上,分毫不差,只是邱僕承怒火揭然而起,喝道︰「滾!」趙嘯想不通怎麼會勾到他的心火,心急電轉尋找哪里出了錯,終究百思不得其解,不禁道︰「我有答錯嗎?」邱僕承哼哼冷笑道︰「我最厭惡口巧投機之輩,你自問剛才應答,有沒有真個想過成為武功高手後確保不做傷天害理的事?」

趙嘯啞然,他作答時的確只為應對對方的人,完全沒想過從口中說出去的就是承諾。他非常失落,默默朝外走去,直到門邊驟然轉身大聲道︰「我不敢保證,但我願意承擔後果!若是犯錯,我領別人兩倍的懲罰;若錯失過三,我趙嘯獻奉項上人頭,絕不放一個屁!」邱僕承長呼一口暗氣,道︰「好,我答應教你!只是我還沒有收徒的打算,你不用拜師。」趙嘯目光中透過從未有過的堅定,道︰「我知道將軍當心收受不肖之徒會玷污師門,趙嘯會用行動來讓您親口承認我這個徒弟!」言畢伏地磕了個頭,起身離去。

邱僕承最終選擇在洪州內一處近山之地練軍。溯軍的將士,無論是在進鄂州以前便跟隨邱僕承的那一千多人,還是黃揆挑選出來的九百人,他們個個都是身強體壯,久歷沙場。從前他們總吃敗仗,一是因為疏于操練相互之間沒有協作的觀念,打起仗來全靠人多勢眾,哇哇哇一幫烏合之眾;另一個原因即是他們把戰敗當成了一種習慣,只要見到形勢不妙撒腿就跑,保命要緊完全不以為恥,殊不知戰場最大的傷亡就出現在一方潰敗之時。所以邱僕承真正要做的就是加強他們的紀律意識,再通過金旗鼓號訓練陣法,使溯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如臂使指。除了排陣,他也會教將士們一些技斗以及數人合擊之術,還專門挑選了一百人學習劍法。以邱僕承如今劍法的造詣,自創一種劍法並不困難,他總結劍在沙場上的劣勢,專門結合身法創造了一路貼身近戰劍法,以克敵長、重兵陣。

日以繼夜的訓練半個月後,成效初見,隊陣的齊整、面貌、氣勢均非溯軍剛成形時可同日而語,至少從外表看起來這支軍隊已讓人覺得不可輕惹。但邱僕承還是覺得缺少了點東西,左思右想,終于醒悟溯軍少的是殺伐之氣和血的洗禮。同時從鄂州城帶出來的糧食也將近告罄,他心中計較,是時候改變訓練方式了。

豫寧城十幾里外的一處山道上,一側是山坡,一側是陡峭的百丈山澗。此處山道尚為寬敞,密密麻麻羅列了上千數百人,此時他們全仰望著立于坡上的那名青年男子——邱僕承。邱僕承瞭望遠處片刻,忽笑道︰「咱們的好朋友還沒來,我先講一個關于寶藏的故事,你們听不听?」「听!」應聲震動山陵。

邱僕承清了清嗓門開始講道︰「一位長者臨終前,告訴所有弟子,在南海的無數島嶼中其中一座埋藏著一筆巨額寶藏,他要他們去尋找並挖出這筆寶藏。長者死後,他的一眾弟子都遵從了他的吩咐,千里迢迢揚帆渡海去尋寶。如此過了許多年,弟子們一個個又回到師門,只是大家都空手而歸,沒有一個人找到師父所說的寶藏。」

「難道他們師父說了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寶藏?」趙嘯問出了眾人心中的疑問。

「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的,直到長者的最後一名弟子姍姍來遲!」邱僕承微微一笑,「當最後一名弟子鮮衣怒馬歸來時,大家立刻明白他找到了寶藏,開始追問寶藏在哪,他是怎樣找到的,有多龐大,到得最後甚至還有人要挾他把寶藏交出來,給師父所有的弟子均分。」韓舉氣憤罵道︰「女乃女乃的太欺負人!那得寶的弟子交沒交?他交了就是個慫包蛋!」

「其實師父早就把寶藏散發給了每一個弟子,只是除了最後那一名弟子,其他人都視而不見!」邱僕承刻意停頓了一會,在溯軍將想都得到答案如饑似渴時才淡笑道,「那一筆師父讓弟子們去尋找並挖掘的寶藏其實就是他們自己!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寶藏,只是看他自己能否發現,並把寶藏挖掘出來!你們也一樣!」

眾將士頃刻間都陷入了沉思,凝靜良久,一騎人馬疾奔而近才打斷他們的思緒。邱僕承等來者下馬,問道︰「客人到了?」來者點頭道︰「稟將軍,官軍出動了上千人。」邱僕承微微有些失望,道︰「稍微少了點。」

約模頓飯工夫後,馬蹄聲隆隆響徹山、谷之間,率先出現的是由葛山清率領的一百多騎溯軍士兵,其後官軍也開始露面。官軍發現中了埋伏時已經太遲,一陣轟隆隆的雷鳴般聲響過後,他們的後路全被山坡上滾下的巨石擂木堵死。官軍驚慌一片,其將領大聲呼喝嗓門快冒煙時才鎮定許多。

葛山清一近邱僕承便下馬道︰「幸不辱命!」邱僕承不大滿意道︰「就這麼點人?」葛山清翻起白眼,訴苦道︰「我們搶了好幾處地方,他們實在是看不起咱這百多號人,屬下還能有什麼辦法?」邱僕承道︰「反正是你失職,呆會你打頭陣,將功補過。」葛山清沒再推月兌,應道︰「屬下領命!」邱僕承見官軍陣營已靜了下來,大叫道︰「在下邱僕承,貴軍將領姓甚名誰報上名來!」官軍先前大聲叫喊平定軍心的一名將軍應道︰「閣下便是邱僕承?久仰大名,本將姜時遠!閣下剛才為何不趁亂進攻我們?想招降本將嗎?早點死去這條心吧!」邱僕承笑道︰「我們人數比你多,隨時可以消滅你們。邱某最敬服的是姜將軍這樣的堅忠之士,這樣吧,為表敬重,在下不以多欺少,你我兩方每次均出一百人對戰如何?你方若勝,一百人里活著的可以全部離開。」姜進遠立即懷疑有詐,卻又想不通,側旁山坡之上不時有沙石籟籟滑落,山上明顯有人,上面的人只需滾下巨石擂木己方不戰自潰。邱僕承為何還要犯傻決斗,難道他上了戰場還與敵人講究江湖規矩,還是招降之心不死?無論哪種情況,自己的士兵恐懼減輕已經心動有了斗志,這倒是好事!

————————————————————————————————————————————————

抱歉,又要請假了。清明節馬上要到,家里面要給爺爺女乃女乃立碑,在外漂泊的親人會在這個不一樣的節日里團聚,我必須得回去。

不知不覺爺爺女乃女乃已走很多年了,小時候的快樂,成長中他們的守護陪伴,原來是那麼的彌足珍貴。

最最害怕,當親人一個個的離去時,自己的無能為力。

—————————————————————————————————————————————————

再回這邊恢復更新,早則一周,遲則半個月。

沒想到新書會籌備這麼久,回來後在四月底開。

《縱劍橫唐傳》采用的是數線並進、藏頭露尾的故事手法,全書的整體性才是精髓所在;新書則講究事件的應對處理,更注重故事的階段性、節奏性,所以鴉片勁更強一些。(剖如《縱》里邱僕承攜焚劍從薛陵去天山︰第21—36回)

鑒于《縱》的經驗,新書的開頭頗費了一番心思,爭取從第一章就將讀者牢牢吸引住。題材非穿越,只比穿越更穿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