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九回 里池釣鮫鯊(下)

隨後的幾天,李克用刻意拉攏邱僕承,日日相邀會宴游獵,每每言及之處明面暗里都勸他留下來。通過幾日相處,邱僕承也認識到李克用作為一方霸主般的人物,盡管缺點也很明顯,但是瑕不掩瑜,丟不去旁人對他的敬服。可惜大同軍是義軍的潛在勁敵,邱僕承為防將來遭人挑拔與黃巢的關系,不敢與他深交,只打算小住一陣後便離開。盧以旬很快發現了義兄的為難,為求多些日子兄弟相處,遂向李克用請求回雲中,此舉正合邱僕承的意願,一起請辭。李克用留邱僕承不得,也就會意了他的用心,腕惜之余,送他們出城。

李克用兵亂殺段文楚前擔任邊防督將,遷升節度使後此職任命給了盧以旬,還贈以舊宅,足見器重之心。盧府佔地極廣,院落園苑足上頃闊,府內重新布置過,簡單樸素,下人亦少,稍微顯得冷清。盧以旬回府並末使人提前通報,當他們走至內院時,一名婦人打扮的女子得信迎了出來。邱僕承依稀還認得少婦是去年自己與盧以旬相見時他身邊的那名侍女輕詩,不禁大訝,暗自思索她是否已嫁給盧以旬。

少婦明顯也還記得邱僕承,走近盈盈一揖道︰「妾身許氏見過大哥!」然後打量紀玲,一時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紀玲沒有邱僕承的復雜想法,看到她頭發盤起便知乃是盧以旬的妻妾,忙上前與她說話。盧以旬踫上邱僕承詢問的目光,心中微嘆,先與他們互相引見。

輕詩嫁與盧以旬以後用回了幼時的名諱許瑩,交談中邱僕承才知道他們已生了兒子,取名盧淺。抱出來後,小家伙長得胖嘟嘟的,非常可愛,紀玲一見喜歡得不行,搶著不肯放手。兩個女人樂此不疲的逗弄小家伙,盧以旬把邱僕承引入一間空室,閉門即道︰「我知道大哥要罵我,痛痛快快罵吧!只是勞煩大哥日後見到續姑娘告訴她這一切。」邱僕承听他說得極其平靜完全窺探不出情感,嘆道︰「你娶妻生子,大哥高興著呢!只是你為了仇恨,舍棄與續姑娘的感情,值嗎?」盧以旬道︰「無所謂值與不值,讓她恨我,強過還惦記著我。」邱僕承問道︰「你對弟妹,是不是只為彌補?」盧以旬看了他一眼,道︰「她是我妻子!」

小盧淺已幾個月大,邱僕承能推測到氣跑續妤歆那一天盧以旬就招致許瑩有了身孕,爾後娶她。以前盧以旬表面上做得決絕,但他心底終究還存在著希翼的,可現在,給續妤歆的,僅剩絕望。邱僕承強顏笑道︰「多好,娶妻生子,比大哥還快!也不早點提淺兒,讓做伯伯的連份見面禮都沒備上!」盧以旬捶他一拳道︰「大哥也來與兄弟見外!」這時紀玲在外叫道︰「僕承!僕承!快來!」邱僕承苦笑道︰「走!咱去看看!」

兩人走出,只看見紀玲抱著盧淺蕩左蕩右道︰「我跟許妹妹說,收淺兒作義子,你說好不好?」邱僕承不意她竟這般喜歡小孩,暗愧沒有與她早日成親,見小盧淺在她手上笑個不停,笑道︰「好呀!你做他義母,我做他義父,妙得很,二弟,你和弟妹沒意見吧?」紀玲紅著臉啐道︰「我認我的,你湊什麼熱鬧?」盧以旬夫婦自然高興,許瑩笑道︰「當然好!這孩子可有福氣!」邱僕承抓住小盧淺拳頭,又用手指劃他女敕臉蛋道;「乖乖淺兒,叫聲義父!」只惹得小家伙縮手蹬腳。

當夜眾人熱熱鬧鬧的歡慶一番,邱僕承和盧以旬都將那些煩心事拋擲腦後。

其後連續燥熱了幾天,一天下午將近申時盧以旬領邱僕承去園苑的池里釣魚。這片池子水域開闊,池畔垂柳成蔭,還建有亭台水榭,兩人登上一葉小舟,向水心劃去。盧以旬一邊搖櫓一邊唱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邱僕承識得這是本朝詩人張志和作的《漁歌子》其中一首,雖不應時應景,卻是著詠釣佳作。笑道︰「二弟,你今天興致好呀,帶我來垂釣,是不是有話跟我說?」盧以旬停止搖櫓,將船泊住,道︰「咱們先釣魚!」邱僕承隨他意,將釣鉤上了餌,拋入池中。

也許時候恰當,也許池里魚多,到太陽快下山時兩人各釣了小半簍。盧以旬釣上的全是一色的鯉魚,而邱僕承簍中草、鰱、鯉、鯽各種魚都有,還有不認得的,想必是地方魚種。忽然旁側相背的盧以旬說道︰「大哥,你知道黃巢釣什麼魚嗎?」邱僕承疑惑他問這個,一時也不明白他要說什麼,道︰「什麼意思?」盧以旬輕笑道︰「他不釣魚!他用密網網魚!」邱僕承頓刻理會他意所指,問道︰「何解?」盧以旬答道︰「趕盡殺絕,還從來不懂得放魚苗,他會遲早餓死!」邱僕承提了提竹竿,道︰「我懂你的意思,搶嘛!——現在是迫不得已,將來會有改觀的!」盧以旬不以為然,道︰「難!一個人放縱手下胡作非為,不僅說明見識短淺,更反應了品格低劣,他根本就和大哥你不是同一路人。」邱僕承听他還有話說,不去反駁,只听得道,「釣魚,黃巢是沒有這個心的!抓魚,他只會用網,豪爽,卻也歹毒!兄弟我也只釣選定的魚,只有大哥,不會計較釣起的魚是多是少,只在意垂釣的樂趣,在等待中平靜的興奮,在魚咬餌時心跳著喜悅。這種樂趣無關乎魚兒上釣與否,所以當你看見釣上來的魚有籽後能毫不猶豫的放生入水。」邱僕承笑道︰「我只不過現在沒餓肚皮而已,瞧你說的頭頭是道!」盧以旬自顧搖頭,也不管他看沒看見,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未必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現在再問一句,大哥你到如今仍一心一意追隨黃巢,真的只是欣賞和信任他嗎?」

邱僕承對盧以旬提的這個問題猛然一陣心慌,扣心自問道︰「我真的對黃巢沒有動搖過?當我看到義軍的殺戳真的完全騙過了自己?可我為何從來沒有想過要回頭?為什麼?不知道!——不,焚劍?是嗎……」釣線上的魚浮在這時往水下墜了墜,他一瞧見,信手就將竹竿甩開,魚在水中擺出一朵水花,逃走了。

盧以旬瞥見邱僕承的心煩意亂,道︰「琢磨到了吧?就是焚劍!你毀去焚劍,當看到引起的動亂給許多人造成了傷害,你內疚,你便急切的想輔助某個人去結束這一切!」邱僕承緩緩將釣竿放到船上,躁動跟著平息,心歸于寧靜。「你是在跟自己為難!一個帝位的傳承,只在皇室之間爭奪,又保證不了擇能而任,加之皇權沒有節制,這就注定要出現昏君,也注定一代不如一代。也許因這因那的緣故,天下的反抗在短期內被壓制不出現,但它會悄悄的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當有一天爆發,就是這個朝代轟然倒塌的時候。」盧以旬道,「因為焚劍的支柱,唐王朝才年復一年狗延殘喘至今,可是焚劍挽救不了它蛀爛僅存框形的身軀,灰飛煙滅早已經命中注定。焚劍不滅或許可以換來暫時安寧,代價是更加長久的動蕩,它的存在,本始就是個災難!」

邱僕承明白這些話都有道理,卻又懷疑全是安慰自己的片面之言。盧以旬想幫他解開心結,早知不會容易,繼續道︰「我曾跟李克用大人談過,說到如果有一天李室傾危,有藩鎮自立稱王,我勸他不要急于跟風,而以勤王討逆的身份自居。就算李室滅了,我們也以‘唐’立國。」李克用的姓乃為賜姓,以「唐」立國非常牽強,只是邱僕承留意的不是這頭,問道︰「而今大同軍與朝廷鬧翻,你們還想與他修好?」盧以旬點頭道︰「當然!你知道這次朝廷與大同軍大動干戈嗎?」邱僕承這才想起到現在還沒弄清楚原由,試著道︰「因為田令孜?」盧以旬拍舷叫道︰「正是那廝!」邱僕承失笑道︰「真的是他?這閹賊好不能耐!」盧以旬道︰「那廝就一直沒把我忘記!從知曉我在大同軍中謀差起,就隔三岔五假傳聖旨要挾李大人把我押解進京。李大人沒把他放在眼里,這廝就趁南邊剛消停,盅惑皇帝翻舊帳對付大同軍。」邱僕承心想這種人落在李克用之輩眼里,頂多只是只蟈蟈,笑道︰「緩稱王,你又是怎樣勸說李將軍的呢?」

盧以旬故作神秘問道︰「西周滅亡、各諸候國稱霸到秦帝國建立經歷了多少年?」邱僕承沒他那般強聞博記,想了想道︰「春秋戰國,好幾百年吧!」盧以旬笑笑又道︰「大漢滅到大隋興呢?」邱僕承仍只記得個依稀,道︰「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也幾百年。」盧以旬補充道︰「三百六十一年!秦滅到漢興呢?」邱僕承道︰「這倒很快!」盧以旬追問一句︰「秦帝國存在了多少年?」「只十幾年。」「隋滅到唐興?」邱僕承臉色大變,叫道︰「也很快,但隋也僅存了三十幾年!你想說大唐已立二百六十余年,天下將成大亂之勢,歷久不變?」盧以旬平視前方,道︰「這就是積久的力量!治五百年,亂五百年,人心固然思定,人心也會思亂,人性使然。非是天下百姓不想安定,是那些掌權掌兵的博弈者個個狼子野心,皇帝人人都想做,不鬧騰個夠,誰會心甘?晉合三國又如何?還不一樣的分崩離析?」

——————————————————————————————————————————————

艱難跋涉,點擊過萬,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