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380章 他的時代

85年的香港,在張少杰的影響下,越發的顯l出亞洲文化中心的氣象-

與過去僅僅有電影風靡亞洲相比,現在的香港才是真正的文化繁榮,小說、漫畫、游戲、音樂與電影產業形成了文化界五朵金 之勢。

當然了,香港的金融業的發展,也給予了文化產業輸入了大量的活力。

為了加速香港文化產業的發展,張少杰開始實施了龍騰旗下的公司,按照一定順序上市融資的計劃。

在85年上半年《大唐2》電影上映,獲得2.9億美元全球票房的寶龍電影公司,乘著重大業績利好時期,宣布了上市計劃。

計劃中,寶龍電影原始股被拆分為7500萬股。

除了這些原始股之外,公司額外發行2500萬新股。使得寶龍電影公司總股本達到1億股!

寶龍電影的新股發行,主要由新鴻基金融公司承銷了2000萬股,剩下的500萬新股發行才有高盛、摩根士丹利之類的國際投行獲得份額。

最終,在眾多的基金,以及投資者的參與下,新股上市發行價,已經達到了158港元一股。並且,被眾多投資基金搶購一空。

首次發行新股,使得寶龍電影公司融資港元,除去發行費用之外,也拿到38億多港元的現金。有了這筆錢,不但使得寶龍電影公司的特效工作室,全面超過工業光魔,成為第一流的

而在5月30日,上市的當天,寶龍電影股價便一飛沖天,迅速的沖破百元大關,至收盤時,寶龍電影首日收盤價達到了元一股,成為了85年香港市值上的超級明星股。當年入股的徐克、理查德等人,紛紛成為了身家破億的巨富。入股較少的林青霞、程小東,以及公司的其他的導演、明星、管理層,多則數千萬身家,少則也有幾十萬。

由于漲成天價,估值過高,公司大多數的小股東,紛紛拋售套現。一度將股價打壓至120港元一股。

不過,由于寶龍電影公司的實在太受香港的基金業歡迎,所以到了6月上旬,股價不降反升,再度沖破200港元一股。

而這樣的天價,連古龍、張少杰兩人都受不了,在市場上大肆拋售,張少杰也是拋售1500萬股套現30億港元。這使得張少杰手中持有的寶龍電影公司股票份額降低到了1750萬股,僅僅持股17.5%,二股東的地位雖然繼續保持,但是與古龍4300萬股,控股比例43%,顯得拉大了差距。

古龍見到張少杰,倒是打趣他道︰「你這簡直和華爾街的風險投資商一般,將公司成功送上市,便拋售套現?」

張少杰笑道︰「寶龍估值太高了,現在的市值已經達到了200億港元。居然超過了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等大企業。等到跌下來,比如50港元一股,才是合理的回購價格!」

「套現這麼一大筆資金,你準備用于那些方面,別說你準備 天酒地的l ng費掉。」古龍頗為好奇道。

張少杰悄然道︰「準備到日本撈一筆!」

「日本?」古龍愕然。

張少杰開始泄l天機,講述今年歐美多國財長,聯合施壓bi迫日元升值。而日本的貨幣升值,雖然對于出口極端不利。

但是日本境內的地產、金融等等市場,卻會因為日元的大幅度升值,而進入了一個畸形的牛市。

這個牛市,並不是因為日本的經濟實力增強而出現,僅僅是因為日本流通在市場的貨幣,不斷的增多,而出現的虛火。

為了在日本大賺一筆,張少杰準備以少杰基金的名義,籌集50億港元的資本,布局日本,做多日元,以及日本股市。

此外,由于85年之後,日本銀行界一度浮躁之極,為了將銀行的存款給借出去,銀行的經理們口頭禪變成了︰「不用任何擔保,您的信譽,以及社會上擁有的聲望,就是最好擔保!」

這種情況下,使得整個日本很多人瘋狂起來,不顧自己的實際賺錢能力,從銀行貸款了大量的資本,用于投資金融、地產。

而到了90年代泡沫破滅之後,由于地產崩盤,股市暴跌,這些貸款紛紛成為了爛帳。日本整個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張少杰也是準備以自己的信用作為擔保,從日本的銀行一筆款項,用于地產、股市的投機

「這靠譜嗎?」古龍懷疑。

「愛信不信,如果想要發財,你也參一股吧!」張少杰說道。

事實上,張少杰準備投機日本,想要參一股的人很多。

不但有馬榮成、古龍、梅y n芳、林青霞、鄧麗君等人,甚至還包括一些香港的財閥,听聞少杰基金準備在日本開闢新的「戰場」,也準備參一股。

所以,張少杰干脆將「少杰基金」設立為一個封閉基金,每年年尾開通公布投資報表,並且在年報公布的一周內開通贖回、購買的全線,平時不允許有贖回、購買的 作。

整個「少杰基金」首次發行150港元規模的募資,其中50億屬于張少杰本人資產,剩下的100億則來自社會各界,不同的投資方。

少杰基金的管理權,自然是張少杰所有,代這些人理財,每年無論盈虧。都要收取1%的基金總額,作為「管理費」!

雖然如此昂貴的管理費,在基金業算是很高的了,但是考慮到少杰基金這幾年的威名赫赫,使得很多的投資者,紛紛對于少杰基金的收益率抱有巨大的期望。

1985年一只來自香港的少杰基金,攜帶150億港元的資本,以凶悍、凌厲、敏銳的投資風格,在日本金融市場了5年之久。

90年代之後,這一只基金帶著超過5000億港元的豐碩盈利,回到了香港。

而憑著少杰基金的戰績,張少杰在香港聲望,更是一時無兩。而在張少杰的引領下,香港的各路資本豪 n,也是熱衷于投資文化、科技產業。

到了97年回歸之後,香港的電影產業總產值達到了370億港元,每年在全球輸出50多部票房規模超過一億的大片。游戲產業產值達到4700億港元,成為了香港的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而小說、漫畫、動漫等等產業,也紛紛在全球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張少杰給香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更深遠了影響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在2011年,張少杰作為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時,堅定的提出︰「傳統產業是有限的,文化產業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中國的崛起,不但需要生產力作為推動力,還要有文化創新產業作為新的推動力!」

一片掌聲中,張少杰微笑,向著與會代表,以及電視機前,電腦前的觀眾鞠躬,徐徐的退場。

因為,張少杰知道,作為重生者,他的時代已經結束。

新的時代,將會是青年人的時代

————————

p︰額,沒有ji情了,也不想再拖下去了。這本書,便這麼結束了吧。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