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章 王室追殺令(下)

第三十四章王室追殺令(下)

也不知麥子仲帶回來了什麼人!

想來是他出山打探消息時,遇到的隋軍潰兵。鄭言慶倒是不太在意,與謝映登起身,出峪谷相迎。

才到峪谷口上,就見麥子仲興沖沖走來。

「鄭校尉,快看我遇到誰了?」

言慶定楮看去,就見一群散兵游勇簇擁著幾個人。為首兩個盔歪甲斜,形容看上去極其狼狽。在他們身邊,還跟著幾名軍官。其中竟有三名軍官,還是鄭言慶的熟人……

馮智玳、崔善福、竇孝文?

崔善福是清河崔氏,鄭州房白水縣公崔至仁的兒子,如今在軍中出任果毅都尉之職,掌一府兵馬。幾年前,鄭言慶為鄭世安謀求族老之位的時候,曾悄然抵達管城縣,拜會了崔至仁。

後來也正是因為崔至仁的出面,使得鄭善果反水,更引起各族房的恐慌。

不過,鄭言慶和崔善福相識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交集。崔至仁之所以出面,更多的是看在言慶師父長孫晟的面子上。所以,兩人只是點頭之交,說過的話加起來,絕不會超過五句。

可竇孝文……怎會在這里?

看他的打扮,一身戎裝,非宗團鄉勇可比,而是軍中旅帥裝束。

沒听說竇家派人過來啊!

鄭言慶心中正感到疑惑,麥子仲已帶著兩名都尉,來到鄭言慶的跟前,「言慶,這兩位都是大將軍麾下,南海都尉木毅、熙平都尉馬元……我和馮果剛才打探消息時,偶然間相遇。」

南海都尉和熙平都尉,都是嶺南府兵所屬。

馬元倒還算妥帖,微微一笑道︰「久聞鄭校尉大名,卻為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之下相見。」

而木毅則很不客氣,掃了鄭言慶一眼之後,冷哼一聲。

「你就是鄭言慶嗎?」

鄭言慶眉頭一蹙,心中頓生不快之意。

裝什麼大瓣蒜?大家同為敗軍之將,我又非你麾下,擺什麼架子?

不過顏面上,鄭言慶還是要講究一些規矩。畢竟這木毅是一府都尉,軍職比他高出一階。再者說,木毅馬元帶著四五百人,看模樣多以嶺南排 手為主。如今正是用人之時,多一個人,就多一些保障。所以鄭言慶恭敬的插手回答︰「末將鄭言慶,參見木都尉,馬都尉。」

「哼,黃口孺子,听說你囂張的很呢!」

木毅語氣不善,非但沒有回禮,反而冷冷道︰「不要以為你是雲騎尉,就可以囂張跋扈,視天下英雄為無物。」

鄭言慶的臉色,騰地陰沉下來。

「末將從未以雲騎尉而囂張跋扈,更未曾視天下英雄為無物。木都尉非我上官,見面就橫加指責,但不知是何用意?」

「你好大的膽!」

「末將膽子大不大,還輪不到木都尉您來評斷。」

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恭恭敬敬的見你,你卻倚老賣老。我不是你的麾下,論爵位,你還沒有我高。鄭言慶的性子雖然平和,但在這種時候,他卻絕不會退讓半步。

麥子仲沒有想到,雙方見面就會發生如此沖突。

他先是一怔,旋即明白了其中玄妙,扭頭狠狠的瞪了馮智玳一眼。

剛要上前勸說,那木毅卻怒聲喝道︰「鄭言慶,你膽敢頂撞上官,信不信我問你以下犯上之罪。」

鄭言慶也怒了,「有本事,你且問問看?」

說話間,他手已握住銀鞭,身後雄闊海闞稜沈光,更是上前一步,怒視木毅等人。

謝科也毫不猶豫的站在鄭言慶身邊,挽弓搭箭,對準了木毅。世家子弟的自尊心,絕不容一群嶺南蠻子踐踏。哪怕你是一府都尉,可是在世家子弟眼中,身處嶺南,無異于蠻夷之人。

木毅身後的排 手,也呼的一下上前,舉牌執 。

崔善福見此狀況,連忙厲聲喝道︰「本府兵馬,立刻退下。」

一聲令下,呼啦啦有近百人退了出去。雖說他和馬元木毅等人是袍澤,但他終究出身名門。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幫著鄭言慶,恪守中立已是對得起木毅馬元。

而竇孝文則更簡單,大手一揮,數十名弩手隨著他站出來,眨眼間就到了鄭言慶身後。一張張硬弩橫刀,對準了木毅馬元的兵馬。竇孝文更堅決的站在了鄭言慶的身旁,虎目怒視木毅。

這火藥味兒,變得越來越濃。

「竇孝文,你做什麼?」

竇孝文冷冷道︰「爾等可曾听過酒中八仙歌否?竇某名列其中,焉能坐視爾等欺凌好友?」

麥子仲臉色一變,露出一抹苦笑。

沒錯,竇孝文當初可是跟隨著鄭言慶,與他鞠戰一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怎可能幫著木毅和馬元?崔善福恪守中立,竇孝文站在鄭言慶一方。別看木毅帶著四五百人,這此消彼長之下,雙方兵力一下子扯平。別忘了,那谷中的二百多人,可是听從鄭言慶的調遣。而且言慶手下猛將無數,勿論雄闊海闞稜,亦或者沈光,全都是以一當十,乃至以一敵百的好漢。木毅人數雖眾,可火拼起來,卻討不得便宜。

麥子仲連忙到了兩方人馬中間,「木都尉,鄭校尉,都快快停手。

咱們現在同在敵軍月復地,正當攜手合作才是。這般沖突起來,到最後只能便宜了高句麗人。

二郎,快點勸說木都尉……鄭公子,木都尉並無惡意,還請不要往心里去。」

數載歷練,麥子仲已非當年那個在長安城里,橫行霸道的長安小霸王。他分得清楚是非輕重,更明白,這件事的起因,恐怕還是在他和馮智玳身上。馮智玳在掖縣被鄭言慶削了面子,豈能善罷甘休。他老馮家在嶺南聲望極高,故而木毅馬元,自然不會任由馮智玳吃虧。

追根到底,馮智玳是想為他出氣。

可問題是,出氣也要分清楚時候,這種情況下,實不宜再生枝節。

不得不說,麥子仲的話挺管用。馮智玳上前攔住了木毅,馬元也是在一旁低聲勸慰。鄭言慶一臉陰霾,虎目一眯,片刻之後冷哼一聲,轉身往峪谷中走去,再也沒有理睬麥子仲等人。

沈光、謝科和竇孝文,緊隨其後。

而雄闊海與闞稜,則守在谷口,警惕的注視著麥子仲木毅等人的一舉一動。那意思分明是說,我們不歡迎你們前來。崔善福搖頭苦笑,麥子仲更是面帶尷尬之色,站在原處,左右為難。

他出山打探消息,意外的和馮智玳重逢。

這一路上興奮不已,心里想著,多出這四五百人,想必擺月兌困境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大……

哪知道,這困境還未擺月兌,險些就引發出一場血腥沖突。

要責怪馮智玳嗎?

可人家也是為了他好,他如何開這個口?

「少爺,肯定是你有說了什麼。」

馮果忍不住上前,低聲責備道︰「如今這種狀況下,正應同舟共濟才是……少爺,您錯了!」

他這番話,不應是一個奴僕隨從應該說出的話語。

可是馮智玳卻為生氣,反而低聲解釋道︰「菓兒,我哪知道會遇到他?我昨夜去找木都尉,忍不住發了幾句牢騷。沒想到木都尉卻記在心里,所以……早知如此,我昨天就不多嘴了!」

馮果嘆了口氣,「這件事,還要盡速解決。

鄭公子身邊雖說兵馬不多,但個個能征慣戰,都是一等一的好漢。若能兵合一處,想必勝算更多。」

「這個,我想辦法吧。」

馮智玳拉著木毅馬元,在一旁竊竊私語。

崔善福則率領麾下兵馬,在峪谷旁邊休息。他和麥子仲打了一個招呼,然後入峪谷和言慶說話。

麥子仲苦笑一聲,走到馮果身旁,「菓兒,這事情好像有些麻煩了!」

「我觀鄭校尉也不是心胸狹窄之人,麥少爺與他有並肩作戰之誼,何不進去說項一番呢?山外的情況不好,咱們必須要盡早做出決斷。若僵持在這里的話,遲早會被高句麗人發現。」

麥子仲想了想,點頭答應。

就在他思索如何措辭之際,鄭言慶等人則圍坐篝火旁,談笑風生。

「孝文,你怎會在這里?」

竇孝文笑道︰「四年前賴鄭雲騎不棄,我也算平步青雲,得了老太爺的關照。鞠戰之後,我隨老太爺去了長安,並通過唐國公的推介,加入軍中。後來我听說長孫大將軍噩耗,你護送長孫小娘子入西川尋醫……我呢,在軍中歷練了兩載,去年此時,調入東萊,出任六團十七旅旅帥之職,主要是協助督造海船。年末時,我奉命領兵,隨大將軍先期抵達沙卑城。」

言慶也笑了,「孝文倒是好運氣,才短短數載,就已成為旅帥。

依我看,用不了多久,說不定能做到將軍呢……善福大哥,你怎麼也隨軍,來到了平壤呢?」

崔善福說︰「我本就隸屬左驍衛大將軍麾下,前來平壤,也屬正常。

倒是言慶……你可是越來越厲害了!先前是在洛陽,如今連平壤的高句麗人,也對你念念不忘。」

言慶一怔,「善福大哥,此話怎講?」

「我們在突圍的時候,听高句麗人說,要尋你麻煩。賊酋高元,更懸賞千金,要取你項上人頭。

據說,高句麗人已發出追殺令,生要見人,死要見尸……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得以殺出重圍,擺月兌了高句麗人的追擊。那些高句麗人,如今正在山外,瘋狂的尋你蹤跡。」

鄭言慶聞听這話,不由得暗自心驚。

「高句麗人,如何知道的我?又為何要懸賞我的首級?」

「好像是听說,你殺了賊酋高元的兒子,令高元震怒,把高建武狠狠的責罵的一通,所以才會有此懸賞。」

「我殺了高元的兒子?」

「沒錯,好像是叫高寶藏!」

鄭言慶拼命的回憶,但卻沒有任何印象。

倒是謝科突然間驚呼一聲,「高寶藏……言慶,莫不是盡早被你射殺于山外的那個人嗎?」

言慶也想起來了!

那個清晨時分,為解救謝科,而被他殺死在山口外的金甲少年。思想起來,好像也就是那個金甲少年,最有可能。言慶不由得有些頭疼,如若是這樣,那問題恐怕要更加嚴重……

他們如今在高句麗的一畝三分地上。

高句麗王室發出追殺令,定然會引發出更大規模的清剿。

此地不能久留,需盡早離開。弄不好,高句麗人已經開始向山中搜索,那樣一來,更加危險。

鄭言慶呼的站起身,在峪谷中徘徊起來。

「還是那句話,要麼向北,往遼東方向撤退;要麼往東,借道新羅,設法走海路回家。諸君以為,該何去何從?」

竇孝文立刻說道︰「鄭校尉,我等听你的主張。」

「是啊,言慶,就依你決定。」鄭宏毅也表示贊成。

謝科則開口說︰「言慶,此種狀況下,大家都已經亂了分寸。如何走,還是你拿主意,我們听你的。」

崔善福不以為然!

鄭言慶才名高絕,且殺死了高寶藏,麾下更有雄闊海、闞稜這樣的猛士相隨,的確是頗有實力。但若只是這樣,就把自己的性命交付于鄭言慶來掌握的話,崔善福心里面,又有些不甘。畢竟,木毅說的也沒有錯,言慶不過是個黃口小兒,豈能把所有希望,寄予他一身?

不過呢,听一听倒沒有錯。

鄭言慶想了想,「我決意走新羅,由海上回家。」

他話音未落,忽听峪谷外傳來一聲厲喝︰「我不同意。」

木毅馬元,和麥子仲馮智玳馮果三人,走了進來。木毅厲聲道︰「大丈夫當思報效國家,如今我水軍雖敗,然則遼東大戰,方興未艾。正應溯壩水北上,過慈江道,越狼山與大軍匯合。

到時候我等可為先鋒,引軍南下,復奪平壤。也唯有這般,才能洗刷我等今日慘敗之辱……」

木毅听從了馮智玳的勸說,準備過來與鄭言慶商議。

為表示誠意,他幾人連兵器都未曾攜帶。可哪知道,剛一進來,就听見鄭言慶要走新羅道。

木毅是個火暴性子,聞听勃然大怒。

他大聲斥責鄭言慶,「鄭校尉,爾讀聖賢書,當知食君之祿,為君解憂,怎能只想著逃命呢?」

麥子仲等人心道一聲不好,早知道,就不該讓木毅過來。

言慶站起來,「木都尉,你要洗刷恥辱,你要建立功勛,與我全無關系……走新羅,未必一帆風順。然則走遼東,卻將九死一生。你說我膽小也罷,說我不思進取也好,我現在所能做的,所希望的,就是把這些人……」

他用手一指鄭宏毅等人,還有峪谷中那些軍卒,「我只想,帶他們回家。」

話出口,峪谷中,鴉雀無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