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衛生大整頓

凌風親自到王嘉胤的軍營中走了一圈,回來之後就不住地嘆息。

史料記載,李自成等農民軍在跟明朝軍隊作戰的時候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般,越戰越勇,屢絞不滅;但是,在清兵入關之後卻被一掃而空。

這其中固然有滿清兵裝備精良、作戰勇猛的因素,但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瘟疫。

明代崇禎年間的瘟疫大流行,造成很多城市十室九空。比如李自成農民軍進入京城之後,將外地的瘟疫帶進了京城。

大型的瘟疫很快在農民軍中爆發,造成農民軍減員極大,剩下的人也是戰斗力大減。所以,在面對清兵的時候,一觸即潰。

不知道是不是天幫助滿清韃子,在清兵入關之後,橫行天啟、崇禎年間的瘟疫竟然消失地無影無蹤,而且,天氣其後也漸漸轉好。百姓的日子漸漸好轉,能吃飽飯了,誰還願意跟著流匪起來跟官府拼命?

因為種種原因,倒是造就了清初的所謂「盛世」。

當然了,凌風現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扭轉歷史。而且,對于這件事情,他也已經越來越有信心。

歷史的車輪,已經開始偏轉它原來的方向。

最起碼,在歷史的洪承疇是不曾被農民軍的大軍包圍在葭州城北的。

凌風下定了決心,要將洪承疇永遠地留在這里。

當然了,對于王嘉胤農民軍的糟糕情況,凌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他向王嘉胤建議,一定要注意衛生情況,將周圍的環境衛生搞好,讓流民們注意個人衛生,恐怕王嘉胤也是絕對不會放在心的,說不定還會恥笑自己。

凌風能做的,就是從凌家軍內部,從凌家軍佔領的區域開始搞起。大力宣傳,嚴格懲罰力度,搞好衛生,將瘟疫的源頭掐死。

這一點,凌家軍一直做得很好。

現在葭州戰事這麼緊張,凌風依然從城中抽調了一些老弱的男丁和鍵婦,專門負責城內的衛生,將大街多年積累的垢土、馬糞等,全都清理的干干淨淨,甚至還用木頭搭建了大量的公共廁所。

固定下來一批人,作為專業的環衛工人,定時打掃街道。

並且派出巡邏小隊,凡是發現隨地大小便的人,一律抓起來,在菜市口鞭刑。

菜市口,往往是一個城市最繁華的所在。

葭州城人口聚集,人們無聊。每次行鞭刑的時候,凌家軍戰士都要押著被施刑的人在城中游街。

大街無聊的人都會跟著游街隊伍,就像是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後聚集了一大票人,才最終來到菜市口。

這時候,刑場已經被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

菜市口刑場是干什麼的?

歷來都是殺人砍頭的地方。

那些受鞭刑的人,光是被拉到這里,看著燃著黑色血跡的砍頭台,就能嚇個半死。

更何況,鞭刑的殘忍,那可不是說著玩兒的。電視的鞭刑,各位觀眾看著好像風輕雲淡的樣子,但是要是身臨其境的話,就會體會到其殘酷。

只見那個受刑的人被扒光了身,露出後背來,站立著保住一個木頭柱子,雙手綁了起來。

施刑所用的鞭子也是特制的。足足有拇指粗細,用牛皮擰成,頭帶著一個金屬球,施刑前,先要在鹽水中浸一夜。

這種鞭子,是凌風參考沙皇俄國的鞭刑制作而成的。據說,沙皇俄國的鞭刑,四五十鞭就能打死一個人。

凌風追求的,也是這種效果。

亂世需用重典!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凌家軍治下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涌入,如果不用重刑的話,治安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壓力。

亂世用重刑,而且是公開行刑,這給百姓造成的影響力是相當震撼的。

凌家軍的鞭刑,施刑人員都是特意挑選的壯漢,光是從體型,就能給人很大的心理壓力。然後,特制的鞭子,要求一鞭下去,就要達到皮開肉綻的效果。

懲罰的目的就是警醒。視覺效果越好,警醒世人的作用自然就越明顯。

只見葭州菜市口的刑場,一排柱子綁著幾個破壞城市衛生的犯人。每個犯人面前都是一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手中的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作響。

幾個嗓門好的戰士在旁邊配合地大喊著︰

「看到了!這些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被綁在這兒嗎?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不遵守大帥的諭令,在葭州城內對敵便溺!」

「大帥說了,只有大家都遵守規定,到制定的地方便溺,整個城市的環境才能清爽起來,否則的話,一旦爆發瘟疫,十室九空啊!」

不管大家懂不懂,該宣傳的還是要宣傳。

「凌家軍的規定,凡是隨地便溺的,一律執行鞭刑十下;執行鞭刑後再次犯忌的,執行鞭刑二十下;第三次犯忌的,直接在菜市口當眾杖斃!」

「大帥說了,這項命令按照軍紀執行!所有人必須嚴格遵守,毫無例外!」

「這些人都是首批犯忌的人,你們都睜大了眼楮看清楚,看看他們的下場!」

「開始行刑!」

監刑官一聲令下,幾個經過特殊訓練的漢子咬緊了牙齒,手中皮鞭沾了鹽水,一鞭子抽下去。

啊——

不似人聲的慘叫響起,被施刑者後背立刻皮開肉綻!

一鞭皮開肉綻,這是大帥親自規定的標準。菜市口人山人海,這麼多人親眼看著,這可是絕對做不了假的。

「一!」

啪!

「二!」

……

監刑官冷酷的聲音,伴隨著一聲聲的慘呼,抱著看熱鬧心態的人群也都是一陣陣的心寒。

看來,人家凌家軍這是來真格的了啊!隨地拉屎,撒尿,就被打成這樣,這可真是太不值了。

好多人模著胸口自問一下,似乎自己以前也做過這種事情。就連凌家軍的命令頒布之後,大多數人也沒有怎麼放在心。

看來,以後要注意了。

反正現在葭州城內新建了很多茅房,一律的木質建築,還分著男女的。都有著很明顯的標志。

自從衛生條令頒布以來,差不多每天都能逮著一大批違紀的人,然後,每天中午的鞭刑也就成了必修課。

讓凌風欣慰的是,違紀的人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且,大部分都是新進城,不知道凌家軍厲害的流民。

衛生治理的效果很明顯,只是十幾天的時間,葭州城就像是完全換了一副面貌似的。好多老居民也都不敢相信,這個街道干淨整齊,沒有污物的城市,竟然就是自己居住了幾十年的地方。

當然了,衛生治理只是一個小插曲。

備戰和征兵才是凌家軍的主旋律。

大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凌家軍六大集團軍,外加近衛集團軍,全部征召齊全。

凌家軍實現了大步的跨越,一下由三四千人,發展到了七萬人。

新招來的這些流民,由于時間倉促,在素質比前幾次的征兆要低一些。但有一點,這些人都是青壯。有些人身體素質差,也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和饑餓導致的。

凌風有信心,只要給他們充足的糧食,每天吃飽了喝足了,很快就能達到最佳狀態。

年輕,就是最好的資本。身體的新陳代謝是非常強大的。

大跨步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大的問題,那就是,基層軍官的嚴重不足。差不多所有的老戰士都被任命為了基層軍官。稍微有些能力的,就是總旗甚至把總的職位,帶領著手下一票新兵。

訓練,已經來不及了。

按照大帥的指示,軍隊要在戰斗中進行訓練。

甚至就連戰甲,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凌家軍幾千工匠加班加點,在生鐵敞開供應的前提下,戰甲的產量,差不多是每天兩百套的樣子。幾個月的時間,除了裝備凌家軍老戰士以外,也就儲存下五千套戰甲。突然涌出七萬人,星火兵工廠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五千套戰甲,六大野戰集團軍,每家分到七百套,近衛集團軍則是分到了八百套。

凌家軍來不及多做訓練,每天的任務,就是站好隊列學習軍紀。

當然了,不多做訓練,不光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更是因為這些新招攬來的流民,身體素質實在是太差。如果按照凌家軍的正常訓練步調,每天出操的話,恐怕有一大部分人要被累暈過去。

對于他們來說,養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凌風的這個決定,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經過幾天的飽食修養,最起碼那些流民戰士的臉色好看多了,看起來也更加有精神。

對于原先的流民——現在的新戰士來說,一切生活都讓他們感到新鮮。

一群人圍坐在一起學習軍規軍紀,這樣的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新鮮的結果,就是熱情,前所未有的熱情。大家雖然穿得破破爛爛,但是,整個軍營中卻是充滿了活力。

戰甲,也成了很好的獎品。

每個集團軍一萬人馬,原先的五百多老戰士自然是有全套盔甲的,而新來的那些可就不行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