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利益共同體

只要凌家軍不倒,趙老爺子甚至有信心將趙家作坊發展成一個大商家,以實現他平生的夙願。

一方面家里越來越好,趙靈兒看得出來,老父親對大惡人那是發自內心的感激的。當初自家財產被沒收,可凌家軍還在河邊從周正的手中將全家人的性命給救了,如果不是凌家軍及時趕到的話,不要說財產了,恐怕全家人都得命喪人手,自己更是會有什麼樣悲慘的命運,那是不必說了。

另一方面,每天跟在大惡人的身邊,看著他做事,只覺得件件樁樁,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壞,反倒是在他的轄下,流民變成了百姓,人人都能夠飽食,家家能夠樂業;在趙靈兒的印象中,似乎在她小時候的太平豐收年景,人們也沒有能夠家家吃飽飯的啊

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大惡人。

在不知不覺中,趙靈兒對凌風的觀感已經漸漸轉變。

這一點,凌風又如何看不出來,他只是心里暗樂,收服了小烈馬,再過一段時間就該給她個名分。

正妻自然是不可能了,這個名份如果給出去的話,估計巾幗小英雄高桂英就徹底跟自己掰了。

不過話說回來,在凌風心中,什麼正妻平妻小妾的,一樣是自己的老婆,自然要平等對待,絕對不會出現這個時代那種拿小妾不當人看的事情。

他這邊想著自己的小心事,城外的田地上,卻到處都是人頭。

所有領到土地的人都急著看自己的土地,凌家軍的人手也都調動了起來。

最忙的除了統計人員外,還有哨探。

葭州城這麼大的動作,當然要時時刻刻提防著百里外的洪承疇大軍,所以一路上哨探飛報不停,將各處的情報迅速匯總。只要稍微出現異象的,就要立刻做好應對的準備。

百姓們卻是不管那些,他們都還沉浸在得到土地的喜悅中。

「嘿嘿,這是咱們的田啊」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匍匐在地上,雙手抓住一把泥土,老眼中溢出了淚花。

老人累死累活一輩子,都是在為地主老爺家做工,現在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土地,心情的激動,可想而知。

「孩兒他爹,你這是干嘛啊這田是暫時分給咱們的。等官兵打回來了,還是要收回去的。」旁邊的老太婆顫巍巍地上前扶起自家老頭子。

「哎」老頭子一听這話愣了一下,重重地嘆口氣,滿臉無奈地表情站了起來。

「還回去?為什麼要還回去?凌家軍說得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那些地主老爺們就天生命好,該著不干活,然後吃香的喝辣的?我們就該辛辛苦苦的連飯都吃不上嗎?這地既然到了咱們的手中,就別想著再收回去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手中拿著一把鐵鍬,語氣堅定的說道。

「虎子,不要亂講生好生歹,那都是人的命,誰讓你上輩子沒修上那個好福氣呢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讓別人听到了可是要砍頭的。」老太婆趕緊呵斥道,一邊說著還看看周圍,發現沒什麼人,才舒了口氣。

「娘,你怕什麼有凌家軍給我們做主,你沒見凌家軍戰士個個精盔亮甲,那是朝廷的軍隊比得了的?我看,官兵根本就不可能打得回來。我和狗蛋都已經決定了,明天就報名參加凌家軍,幫著他們守城打官兵。只要打敗官兵,這田就都是咱們的了。」小伙子滿腔豪氣地說道。

老太婆沒有一皺要繼續喝斥,老漢一把攔住了︰

「虎子說得對,我可是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官兵們,一個個都是什麼德行?而且,現在田到了咱們的手中,誰要是想再奪走,老子就跟他們拼命我看好凌家軍,說不定真能擋住官兵呢」

老太婆看到丈夫和兒子都這麼說,也就沒了話說,只覺得兩個男人都這麼說了,那肯定就是對的,于是也嘆了口氣。

夢想了一輩子的土地,沒拿到手的時候說起來還能坦坦蕩蕩、不放在心上,可一旦拿到手,想想腳下這片田地都是自己的,有哪肯隨意的舍棄?

歷史證明,任何忽視人民百姓的統治者,最終都會被推翻,乃至死無葬身之地那些看起來絲毫無害、憨厚老實的小老百姓們,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和田地,能夠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這股力量能夠打倒一切,摧毀一切。

凌風要想跟朝廷對抗,當然會利用起這股強大的力量。

分完田地之後,就是各種各種農具和耕牛的分配。如果說田地擺在那兒就已經讓人大為心動的話,這些實實在在放在家里的東西才更是能夠打動人的心。

鐵鍬等家家戶戶都能分配到。凌家軍最不缺的就是鐵具,前幾個月,那些鐵匠學徒們在打造兵器之前,就是拿生鐵打造成農具來練手的,因而,在分完地之後,每家每戶都分配到了足夠多的農具。

鐵鍬、鐵叉、鐵犁……

更是每五戶人家就能分配到一頭耕牛。明朝的一項國策就是重視耕牛,小牛和壯牛都是不允許屠宰的,即使是病老而死的牛,也要報備有司,才能扒皮吃肉。

凡是私自屠宰耕牛的,都要被廷杖甚至是流徙。在這麼重的罪名下,經過二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各地的耕牛數量著實不少。

凌家軍有的是銀子,已經承諾將來大量購買耕牛,讓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大牲口。至于現在這頭耕牛,暫時是五家合用,以後將歸負責照料的人家所有。

負責照料耕牛的人家自然是興奮地不得了,想想眼前的大牲口以後就歸自己所有了,更是照料地精心。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牛也是一樣的。半夜起來喂料,這麼辛苦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倒像是一種享受似的。

雖然大家剛開始的時候心情都很平靜,打算著只要官兵打回來,就把分到的東西再送回去,但是真到了這個地步,尤其是東西在手里捂熱了,誰要是敢來搶他們的東西,他們就敢跟敵人拼命。

五天的時間,田地分完,農具也都發了下去。

土地對百姓的誘惑力,比預料的要大得多。全城無一例外,全部都領取了自己的份額。

只剩下原先的那些地主豪紳們,心情之郁悶就可想而知了。

凌風當然不會留著這些禍害來給自己添堵,將他們聚集在一起,讓一營凌家軍戰士押運著遷移到了早盛 。

現在正是春天,播種的好季節自然不能耽誤,多了這些人手,早盛 的活計就要輕松地多。而且,勞動能夠改造一個人的思想,讓他不再那麼仇恨凌家軍、不再有不勞而獲的思想。

凌風發誓,他真是出于好心,才讓那些曾經的豪紳們到早盛 參加體力勞動的。想想吧,靠勞動吃飯,這是多麼光榮的事情啊

當凌風說這些話的時候,自然是招來了一陣白眼,讓他心中那個郁悶啊

…………

崇禎二年三月二十,凌家軍發動百姓修復損毀的城牆,同時修建一些防御工事,葭州全城百姓雲集響應。

為了保護剛剛到手的土地,大家的熱情空前的高漲,再加上此時土地已經解凍,正是動土的好時機,因而各項工事進展神速。

因為凌家軍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將葭州城攻下,所以城牆的毀損程度並不是特別大。這就為維修降低了難度。

不過,大帥又提議在城外建立一道道防御工事,一直延伸出十幾里地。

這可是項大工程。葭州的百姓們不太理解,防守城池,就要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到城中,將城牆加固不就得了?看縣令郭毅老爺和牛得水千總,誰不是這麼干的?

這個什麼大帥,還要讓大家去十幾里地外挖大坑,真是能折騰人。

早盛 跟過來的工匠和凌家軍戰士們卻不這麼想。他們都是對大帥有著盲目的崇拜,既然大帥說了要在十幾里地遠外開始構築防御工事,那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大帥說話做事,什麼時候出過錯了?

他們的熱情,也帶動了葭州百姓的熱情。葭州城四面的大路小路上,到處可見一隊隊的人馬拿著鐵鍬、長鎬在構築工事。

工事的樣式都是大帥親自設定的。也不知道大帥的頭腦中哪兒來這麼多奇妙的東西,反正那些將領們看了之後都是大夸其妙處,說是如果自己帶兵打仗遇上這種防御工事的話,也要大感頭疼的。

不管是凌家軍將領,還是新投降的官兵,一個個滿臉欽佩的表情。

見到這種情景,原先對出城修築工事還有些不情願的民壯們立刻都來勁兒了。這些工事有用,那就多修建些;修建的越多、越好,將來在戰斗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越大,能夠抵擋住官兵的機會也就越大,這筆賬,大家都算的清楚。

現在的葭州城,可說是「匪民一體」,大家是捆綁在一起的螞蚱,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能夠守住葭州城,那麼,你好我好大家好

守不住葭州城,凌家軍敗退,百姓們失去剛剛到手的土地,甚至還要遭到清算

凌風將對自己來說暫時沒有用的土地分出去,換得了全城人的支持,這筆買賣實在是劃算至極。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