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鳥銃樣品 傳、幫、帶

甚至各大營軍隊的訓練,凌風也是完全放手。

這次僅僅招收了一千多人,新兵的比例還不到一半,采用老帶新的形式完全能夠解決問題。

更何況,碎金鎮南與曹變蛟一戰,還俘虜了數百官兵。在凌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這些人已經完全歸順了凌家軍。

官兵腐敗,可不代表他們的訓練方法沒有可取之處。

明朝開國二百多年,軍隊的訓練早就形成了系統的方法。凌風還沒有自大到認為自己一個穿越客,從電視、網絡上听來的一鱗半爪的後世那些訓練方法就能完勝朝廷軍隊的訓練方法。

所以,跟那些投降的官兵一番交流之後,就讓他們充作軍隊的教官。

當然,在此之前,一定是先對這些降兵進行一番洗腦式的教育,讓他們把在朝廷軍隊中的腐敗習氣完全改掉;否則的話,把那些壞習氣帶過來,影響了凌家軍,凌風可就要哭都來不及了。

不得不說,官兵們訓練起來果然要正規的多。而凌風跟他們在討論中所透露出來的那些現代訓練方法,也讓這些官兵眼界大開,連呼神奇。

嚴華所制作的火銃樣品如期送來,凌風拿在手里看過之後,基本上還算滿意。

這幾支火銃是純手工打造的鳥銃。

鳥銃,是明朝對新式火繩槍的稱呼,因為槍口大小如鳥嘴,故稱為鳥銃,又稱鳥嘴銃。

早在一百年前,明王朝在與西班牙艦船的一次沖突中,就繳獲了數支火繩槍。兵仗局很重視仿制火繩槍,經過研制後,制造出了鳥銃。

從此之後,鳥銃就成了明軍主要裝備的火器之一,嚴華等人長期在兵仗局做工,這鳥銃自然是駕輕就熟的。

剛制造出來的鳥銃,看起來 光發亮,曲形的木托,銃管上竟然還有照門和準星,這是凌風萬萬沒有想到的;只不過,旁邊甩著一條長長的火繩,實在是有些煞風景。

饒是如此,凌風也已經看得愛不釋手了,不住的摩挲著。這跟他繳獲的那些破爛貨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前幾次作戰繳獲的火銃,不但做工粗糙,而且平時保養不善,凌風命人擦拭了半天,看上去才像那麼回事兒。

哪有這幾支新造出來的,看著都是誘人。

身為男人,凌風自然也是有愛槍的天性,忍不住就想試上一把。

「大帥請看,這鳥銃的射程是百步左右,不過,在一百步的距離上,基本上不具有殺傷力,要講有效的殺傷距離,差不多在六十步的樣子,這比弓箭要短得多,所以,我朝邊軍裝備的鳥銃,往往敗給韃子的弓箭騎射。」

嚴華一邊說著,一邊給鳥銃填發子彈。

只見他先是裝發射藥,然後用搠杖搗實藥,緊接著裝鉛子,再搗實鉛子,又開火門,拿出木炭條做好準備……

這一系列繁雜的動作,像是行雲流水一般熟練,但依然把凌風看得腦袋都大了。

「嚴老對著鳥銃可真夠熟練地,您這一套動作,即使是官兵中的好手,跟您比起來也是有所不如啊!」凌風贊嘆著,他開口就提官兵中的好手,而不說凌家軍中的那些二把刀火銃手,顯然是有自知之明的。

「嘿,不是老漢吹牛,就官兵中那些懶散的家伙,自然是不能跟老漢比的。老漢造鳥銃早了二十多年,這每一個部件我都熟悉無比,填裝當然也是熟練。」

嚴華說著,已經將鳥銃完全填裝好,伸手遞給凌風道︰

「好了,大帥,您試一下。」

凌風接過來,用木炭條點燃了火繩,關閉火門,然後眼楮對準照門和準星,瞄準了前方的靶子,火繩「滋滋」燃燒著……

「砰!」地一聲,前面三十步外一個木靶子一陣搖晃,顯然是打中了。

「大帥好槍法,正正打中!」瘦猴第一個高喊起來。

凌風心中也是高興,在三十步外能夠一槍命中,雖然鳥銃是散射型的武器,也說明自己有一定的射擊天賦了。

旁邊一個戰士小跑著上前把木靶子拿了回來,只見上面瓖嵌著數個鉛彈的小孔,而鉛彈本身都已經陷入了進去。

「這是棗木,硬實,在三十步外還能陷進去,這鳥銃的威力還可以!」凌風點點頭夸獎道。

「謝謝大帥夸獎!」嚴華滿臉喜色,自己到早盛 一個多月,被人家好吃好喝地伺候著,全家人都是衣食無憂,還受人尊重,如果不能實打實地拿出點東西來,心里還真是過意不去呢!

「只是這填裝火藥實在是麻煩,如果到了戰場上,再加上心中緊張,難免要出錯,那效率恐怕就更低了。」凌風猶豫著,在考慮要不要拋出燧發式火槍這個殺手 了。

按照槍械的發展規律,火繩槍以後就該燧發式火槍了。

身為理科出身的大學生,凌風自然明白揠苗助長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比如這火槍,如果自己直接讓嚴華幫助自己制造現代的槍支的話,能不能造得成功暫且不說,即使成功了,這中間的技術代溝,也可能造成揠苗助長的後果。

更重要的一點是,凌家軍現在極其缺少造火銃的技術人員,就憑周老他們這幾十個人,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沒有人才,一切都是扯淡。

所以,想來想去,凌風還是決定一步步來,先造這種簡單的鳥銃,在制造的過程中培養大批技術人員。

有了技術人員的基礎之後,再一步步退出燧發式火槍、後膛槍、線膛槍……最終制造出子彈,出現現代意義上的槍支。

一步步穩扎穩打,基礎雄厚,這樣即有利于隊伍的培養,也能為以後的創新打下基礎。

嚴華自然不知道凌風所想,沒有見識過後世槍械的強大,在他看來,鳥銃射擊需要這麼多道程序,這是很正常的表現,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而,只是撓了撓頭,說道︰

「這個……火銃的射擊是很麻煩,所以我朝雖然多有裝備,但在遼東與韃子的作戰中卻依然是屢戰屢敗。到底是比不得騎射的方便,如果不是火銃手的培養比弓箭手培養要容易得多的話,恐怕早就被淘汰了。」

「這是誤區!」凌風一笑說道,「火銃手的培養,按說應該比弓箭手的培養要花費才對。沒有經過千萬次的射擊,哪兒來的好火銃手啊!」

煙花易冷,顯然還是不理解,火銃手嘛!只要手中有火銃,懂得怎麼點燃火繩發射就行了,真要是像培養弓箭手一樣讓他們射擊千萬次的話……天哪!這得耗費多少火藥啊!

凌風知道沒有經過實戰,大家是不會理解自己的理論的,也不在意,接著問道︰

「接下來,本帥將全力支持鳥銃的生產,生鐵不限量的供應,我要五百四十支火銃,你們兵工廠多長時間能給我造出來?」

嚴華面有難色︰

「五百四十支?這個……現在懂得制造鳥銃工藝的,也就是我們九家工匠,三十個人,而且,這鳥銃制作起來非常麻煩,就拿這銃管來說,必須要精鐵才行。咱們煉鐵廠生產出來的粗鐵都不合用,然後還要繼續鍛打,差不多要把十斤粗鐵鍛打成一斤精鐵,這個過程,是極為復雜的。鍛打出來之後,要卷成銃管,這卷銃管也很麻煩,可是個技術活,能卷地合格的,只有老漢和老張等幾個老頭子,四五個人吧!卷完銃管之後,還要在上面打出小眼來……這一項項地,都需要時間。我們造這第一桿火銃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些,可也沒多了多少,總共一個月的時間就造出來了。要是讓我們再制造的話,造一桿,從銃管開始,至少要半月的時間,速度不可能再提高了!」

凌風听得滿頭黑線︰

「造一桿要半月的時間?那我這五百多桿豈不是遙遙無期了?」

「也不是!」嚴華趕緊說道,「一桿鳥銃,從動手到完工要半月的時間,但以我們目前的人手來說,同時動工制造十桿火銃是不成問題的,所以,半月的時間,我們能造出十桿來。也就是說,一個月能造出二十桿來。」

「一個月二十桿?」凌風沉吟著,這個速度顯然不能令他滿意。

嚴華撓了撓頭,有些慚愧。

「二十桿就二十桿吧!反正這是剛開始,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質量,我們從官兵手里繳獲了幾百支火銃,做工都非常的粗糙,用起來很容易炸膛,這樣的東西我可不要。嚴老一定要把好質量關,寧可多花些時間,寧可多費些東西,也要造出合格的鳥銃來,每一桿都要達到這桿的質量。」

凌風掂了掂手中的鳥銃,接著說道︰

「這桿鳥銃,只是看著就比官兵用的那些要精良地多。要是咱們的鳥銃桿桿都達到這種水平,多花些時間也算是值了。」

「大帥放心,這一點老漢絕對有把握!」嚴華胸脯拍得  響,「老漢幾個老家伙在兵仗局二十多年,都是在跟這鳥銃較勁兒,干別的不行,造火銃,老漢有信心。再者說了,這火銃造起來雖然麻煩,其實就是一點,那就是細致,各項工作要做細致了才行,不管哪一道工序,都是容不得一丁半點差錯的,否則的話,造出來的就不是殺敵人的利器,而是索自己人命的厲鬼……」

「……朝廷兵仗局上下貪污克扣,工匠們連養家的銀子都拿不到,誰還有心情給他們好好做工?大帥您給工匠最少的都是每個月二兩銀子,一石米,大家都是高興得很,生怕做不好事情被趕走,所以都是卯足了勁兒要把手頭的活兒做細致了,當然不會出現差錯……」

「……還有就是兵仗局的生鐵,供應量從來都是不足。按照常識來說,銃管要用十斤粗鐵才能打造出一斤的精鐵來制作,但是朝廷調撥來的生鐵,從來都是不知道被哪兒克扣,到了工匠們手中之後,能有五斤出一斤的量就該謝天謝地了。銃管質量不能保障,所以做出來的火銃在射擊了幾次之後極容易炸膛,嚇得前線的將士們都不敢用了……」

「嗯!」凌風點點頭,「這些弊端,在我們星火兵工廠是絕對不會出現的。不過,工匠們光有自覺性還不行,我們要加強監督。以後在制造的火銃上,都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在前線的戰士按照規範操作,但火銃炸膛或者是出現其它問題的話,那就要追究工匠的責任,輕則罰銀罰糧,重則驅逐出早盛 ,甚至是斬首。」

嚴華心中一凜,不過稍微想想,這個方法也真是好︰

「大帥英明!正改如此。這樣一來,工匠們有了約束,就不敢抱著渾水模魚的想法。老漢听說在秦朝的時候,始皇帝手下的工匠都是這麼做的,好多兵器都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凡是出了問題,就可以按圖索驥,按照名字來找到事主,可謂是冤有頭,債有主。我朝曾經也有過這種規定,只不過沒什麼人遵守執行,到現在已經成了形同虛設了。」

「所以說,好戲不能讓人給唱歪了。好的政策,也要執行地好才行。這就要嚴老多多費心,從一開始就讓風氣正起來。」

「老漢定不負大帥所托。」嚴華恭聲說道。他在兵仗局做了二十多年的工匠,深受上官欺壓之苦,對兵仗局的惡習氣可說是深惡痛絕,現在給他個機會,當然要在兵工廠建起一片朗朗乾坤。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人才的培養。我知道工匠自古以來就有個觀念,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大家有些什麼手藝,都是藏起來不願意傳授給別人。但在凌家軍不一樣,在這兒,凡是把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別人、帶出好徒弟來的,都能在星火大學堂中獲得一席之地,以後你們的地位會越來越重要,所得也會越來越多。退一萬步講,即使你們因為教會徒弟,而自己沒有事情可做,那凌家軍也會養你們的,這一點,我可以當著所有人的面來做個保證。」凌風語重心長的說道。

實在是他對人才的培養太重視了,沒有人才,就沒有發展的潛力。

「大帥放心,這點小的們都曉得。讓我們這些老家伙進星火大學堂做教授,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啊!而且,光憑大帥對我們的恩德,我們把自己的手藝傳出來也是應該的。」

明朝有太學,其中有教授這個職位,那可是高高在上的讀書人,備受人尊敬的。年輕時在京城呆的久了,這點道理自然明白。

「嚴老不必客氣。勞有所得,這樣才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讓你們傳授出自己的手藝,當然要給你們足夠的報酬。星火兵工廠的事情,以後就全靠給嚴老了,一點要記住,采取以老帶新的形式,傳、幫、帶,老工匠在技藝上不要有任何的隱瞞,要讓大家在思想上能夠接受這一點。」

傳、幫、帶!

這是多麼精闢的字眼啊!

嚴華眼楮都亮了!

帶徒弟,不就是要這麼做嗎?

「傳,就是要老工匠把自己的經驗一點不漏地告訴徒弟;幫,就是說作為老工匠,要在做工和生活的時候多幫助徒弟;帶,就是說老工匠要手把手的帶領徒弟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帶著他們成長。」凌風繼續解釋道。

「大帥英明!傳、幫、帶!老漢以後一定把這三個字告訴我們兵工廠的每一個老工匠,讓他們了解大帥的苦心。」嚴華都不知道怎麼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大帥神武,竟然在帶徒弟方面都這麼有心得,簡直是無所不能了。

「那就好!按照這個傳、幫、帶的原則,爭取盡快培養出大量會制造火銃的人才來,我的想法,我們兵工廠的生產力,最起碼要提高到每個月生產五百支的水平。」凌風語氣慷慨激昂,提出了生產的目標。

現在的生產能力是每個月二十支,而大帥張口就將目標定位為五百支,看似遙遠而不可實現,實在是很有希望的。

現在的工匠只有三十人,這三十人都有很好的基礎,再加上這些天跟自己和老張等幾個老家伙一塊兒研究鳥銃的制作,現在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個個工序,就連銃管這個最復雜的部分,差不多也能掌握了。

也就是說,這三十個都可以看做是老工匠了。按照傳、幫、帶的原則,一個老工匠帶兩個徒弟,就能夠組成一個生產小組,開始制造火銃,這樣一來,生產能力就可以提高到原來的三倍,也就是每個月六十支……

然後,等這一批工匠培養好了,只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就能變成合格的工匠,可以帶徒弟了……

這樣下去,月產五百支,似乎也不是那麼難啊!

有生鐵不限量的供應,有糧食和銀子的獎勵,還有什麼不可能呢?

嚴華信心滿滿了!

鳥銃的問題就這麼定了下來,在培養出足夠的工匠之前,凌風也不打算再造多麼先進的火銃了。

火繩槍式的鳥銃,已經完全能夠合用了。

最重要的兩點,一是造的鳥銃要支支合格;二是要培養出大量的人才來。

有了合格的鳥銃,作為穿越眾,熟悉後世火繩槍的戰法,凌風自然有把握打造出一支強大的火器部隊來。

想到這兒,凌風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