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二百五十六章 跑部錢進

第二百五十六章跑部錢進

還是在自己家的會館里,有一個專門的廳留給馮怡舒和趙華招待只用,並不對外開放。在包間里坐著二對年輕人,一對是趙華和馮怡舒自然不用說。另外一對卻是馮怡舒的閨蜜程楠和她的丈夫舒暢。

程家在首都也是個中等規模的政治世家,程老在建國第一次授軍餃的時候被授予了少將軍餃。可惜是大**事情,被迫害最後抱病含冤而去。而他的幾個子女都被下放到農村,一直到了大**結束之後,程老和程家的子女才相繼被平反。

組織上也是照顧程家,程老的子女相繼被安排在國家個部委工作。程老以前是馮老的老部下,在大**時期,馮老可沒有少照顧程家的子女。大**結束之後,程家和馮家就經常走動。當然都是程家的子女來拜見馮老,馮怡舒和程楠這二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女孩子,自然就成了閨蜜。

像程家這樣的世家對地方上人來說是高不可攀,但是在首都這樣藏龍臥虎的地方,這樣的背景比比皆是。何況程老爺子也不在了,程家並沒有多少人在政治上佔據著多麼重要的位置,大多都是廳級干部而已。

這家的家庭,常常為了政治上的利益而犧牲下一代的個人生活。程楠也在所難免,其實在大學期間,程楠就已經有了自己心儀的初戀男友。不過那個男孩子是從農村里出來的,程家自然是不答應,安排了程楠和舒暢結合在一起。

當初馮怡舒堅決的站在程楠的身邊,讓程楠和家族力量向抗衡。馮怡舒還央求馮老去幫助程楠說話。馮怡舒知道爺爺在程家說話可是相當管用的,說一不二。但是沒想到程楠的那個初戀男友在程家給他在首都某個單位安排了一個工作之後,居然答應讓出了程楠。

這讓程楠十分的受傷,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舒暢。後來听馮怡舒說,舒暢這人文質彬彬的,雖然在官場上打拼,卻好像一個文人一般。他們婚後倒是相敬如賓,但是到底幸福不幸福那也只有當事人知道,旁觀者又怎麼能看得清呢。

當初馮怡舒把那個從農村上來的小伙子罵的狗血噴頭,趙華倒是理解程楠的初戀男友。有人說魚躍跳龍門,只要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農村人和城市人就處在同一條起點線上。

趙華是從農村過來的,他深知這句話就是扯蛋。承認農村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可以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過上小資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想有所作為,尤其是在官場上,要是上面沒有一點背景,那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有時候累死累活的在下面干活,得到的最多的領導的一句贊賞,到最後工作的政績還是歸領導的。抵不上人家有背景的通過關系請領導吃頓飯,之後職務人家是噌噌的往上爬,至于什麼業務水平,那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再說那個農村小伙和程楠當初談戀愛的時候可能也不知道程楠的家庭背景。當他知道程楠家世顯赫的時候,說不定他已經在打退堂鼓了。雖然愛情是偉大的,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對于二哥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談戀愛是一回事,或許當初還因為對方的背景而感到好奇才走到一起的。

但是真正生活在一起卻是另外一回事,談戀愛是二個人的事情,結婚那可就是二個家庭的事情了。這里面存在著生活習慣,觀念差別等等的問題。況且這個時候對一個從農村來的大學生來說,首都的一個戶口,一個固定的工作就意味著自己是一個北京人。在單位工作二年,單位里還可能分房,談戀愛結婚,那樣在家里他就是太爺,要是強行和程老結婚,不僅得不到程家的待見,在程家那也是孫子。

舒家的家庭背景和程家差不多,也是這種規模的政治世家。到了這個層面,是很講究門當戶對的。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說,雙方的家長或者家里在職的長輩,大多都是部委廳級干部。他們就是要不斷擴大人馬,要是其中有一個人得到機會上去一步,得到恩惠的就是整個家庭。他們就是逛撒網,他們最好的撒網方式,就是通過聯姻的方式。

趙華解決了歐洋的事情之後,他還是有正事要處理的。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跑部錢進。既然要跑部委,光趙華去也不行,區區的一個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到了部委能安排一個處長接見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且這個年頭下面縣市到重要來要錢的比比皆是,中央部委要是都答應的話,,那還了得。再說這光景,中央手頭也不寬裕。1980年代以後,華夏國出現持續性的高速經濟增長。1980年到1990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率為9.5%。

但是,經濟的高速增長並沒有帶動和促進國家財力的同步增長。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落後于稅源的增長速度。從1979年到1993年,我國的財政收入佔的比重逐年下降。有數據顯示,從1979年財政收入在的比重為28.4%,到1993年已經下降到12.6%,大體上每年下降一個百分點還要多。

而另一方面,中央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46.8%下降為1993年的31.6%,中央財政的收支必須依靠地方財政的收入上解才能平衡。

由于中央財政收入嚴重不足,從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甚至發生過兩次中央財政向地方財政「借錢」並且借而不還的事。1980年代中期「能源交通基金」,1989年的「預算調節基金」,都是為了維持中央財政正常運轉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實行「分灶吃飯」剛過一年,中央就連續兩年向地方「借款」,以維持支出的需要,以後的年度中,又宣布不僅「借款」不歸還了,還要把這一塊財力打進基數,即成為固定的(年年重復的)體制調整措施。到1980年代中期,中央在無奈之下推出「能源交通基金」,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10%(整體約100多億),來補充中央財政的不足。1989更加捉襟見肘,又出台了「預算調節基金」,同樣的口徑增收5%。而且當時每年財政會議之前,總要千方百計地出台一些收費措施。

鐵腕總理上台之後,堅決的實行分稅制才解決了這一難題。但是趙華也清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央就算是再捉襟見肘,幾百萬的資金還是九牛一毛的。趙華和歐德權商量過來,來中央要錢,張口就是幾千萬的肯定不行,但是要個一二百萬對于中央來說還是有可能的。

至于趙華提出的規劃,趙華也知道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工作還是要一步步來,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幾百萬來給農民種植養殖,修繕修繕縣里的基礎設施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還有剩余,可以想辦法建造一個冷庫。

跑部錢進,這種小事,馮老自然是不會幫趙華出面的。舒暢在國計委工作,雖然也只是個處級干部。但是畢竟人家一直都在首都工作,對首都部委相當的熟悉,加上舒家和程家的人都是在部委上班,所以讓馮怡舒出面邀請程楠二口子吃個便飯。

程楠和馮怡舒說著他們女人的體己話,趙華和舒暢二個男人在一旁喝酒。舒暢雖然長的文質彬彬的,但是酒量卻相當的不錯。這也難怪,政治世家出生的背景,有幾個是不能喝的。

舒暢端起酒杯說道︰「趙華,我覺得你要跑個一二百萬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你們榆林縣在中央也是掛了號的,前一段時間你們的災後重建工作搞的轟轟烈烈的。作為中央,自然也要表態支持地方上的災後重建工作,你要的數量也不多,這樣我和我父親和老丈人說一下,讓他們安排人和你見面。」

趙華點點頭,他端起酒杯說道︰「謝謝舒哥幫忙,小弟敬你一杯。」

「你們家的馮怡舒和我們家程楠的這個關系,你我就不要客氣了,我們也算是連襟了。」舒暢說道。

舒暢心想,就算馮怡舒和程楠是泛泛之交,這個忙也要幫。他作為政治世家,當然對于首都的政治世家的基本情況掌握的一清二白,眼前的這個趙華,可是馮家重點培養的政治後代,要是能攀上馮家,自然對舒家是有很大的幫助。

雖然程家和馮家關系密切,但是私人關系不等同政治關系。在政治上,其實程家和馮家的關系並不那麼密切,主要是因為馮老隱退了一段時間。而程家在當初馮老離開的時候,還支持過以前的一號首長。

雖然以前的一號首長下台並沒有給程家帶來什麼實際的打擊,但是程家和馮家還是有點罅隙的。雖然私下里還來往,但是在政治上就沒有那麼多的聯系了。

趙華不禁有仔細看了舒暢一眼,雖然舒暢看起來像一個與世無爭的文人。但是確實個官場老手,到底是政治世家出生。說話做事那都是滴水不漏的,絲毫沒有一點破綻的。

不料趙華還沒有說話,程楠在一旁說道︰「大男子主義思想實在是太嚴重了,什麼你家的馮怡舒,我家的程楠。」

看程楠說話的口氣,他們兩口的感情確實還不錯。畢竟二個人的家庭背景相同比較好溝通。

他們這二對吃飯很有意思,舒暢是不停的給程楠夾菜,而這邊恰好相反,馮怡舒不停的給趙華夾菜,更加過分的是,馮怡舒連魚刺都要幫趙華剃干淨了。

程楠在一旁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當年馮怡舒上網多美的英姿颯爽,多少不長眼的小流氓被她毫不留情的按倒在地。可是當初的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帥氣女兵,徹底淪為了乖巧的媳婦。

簡直是破壞馮怡舒在程楠心目中的形象,程楠怒視著趙華忿忿的說道︰「趙華,你還是不是個男人。」

「是不是男人不是你說了算,我們家的馮怡舒最了解。」趙華邊吃著馮怡舒為他挑好的魚肉,邊說道。

趙華這話里的意思,這二個初為**的女子豈能不明白,馮怡舒羞紅著臉,暗暗的在趙華的肩膀上掐了一下,也沒有用力。

程楠說道︰「流氓,不知道馮怡舒看上你哪點了,我看你徹徹底底的一個大。」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趙華大言不慚的說道。

「果然臉皮比長城還厚。「程楠說完就不再理會趙華了。趙華心里郁悶,什麼叫做果然,難道還有其他人說我臉皮厚。人長得帥就是沒辦法,男人嫉妒毀謗,女人吃不到也說葡萄是酸的,唉,沒辦法,都是太帥惹的禍。

舒暢去了衛生間,馮怡舒才問道︰「你們結婚後過的還好嗎?「

程楠和馮怡舒的年紀一樣大,不過舒暢已經快三十歲了。他們剛剛結婚,馮怡舒也沒好意思去打擾他們。程楠也是婚後在婆家生活,自然要表現一番,也沒有主動和馮怡舒聊天。要是舒家知道兒媳婦和馮老的孫女是閨蜜,他們是打死了不可能攔著媳婦和閨蜜交流感情的,就算程楠什麼家事都沒做,這個是頭等大事。

只是舒暢的父母還不知道這一層關系,馮怡舒幾次想打電話過去詢問程楠的情況,但是還是忍住了沒有打,畢竟現在程楠在人家家里,詢問她過的怎麼樣有些不妥。人家婆家到時候可是要說了,你那閨蜜什麼意思,難道我舒家虐待媳婦不成。

但是馮怡舒卻十分關心程楠的情況,畢竟程楠和舒暢的結婚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在馮怡舒看來,沒有感情基礎的二個人睡在同一張床上,他是難以想象的。要是這事發生在她的身上,還不如把她給殺了呢。

趙華在一旁揶揄道︰「你看程楠滿臉的春色你還不知道嗎,現在可是情意濃濃啊。「

程楠也不理會趙華的打趣,說道︰「我和舒暢就像是先結婚後談戀愛,現在我感覺很幸福,想想當初自己是多麼幼稚,相信什麼愛情。其實愛情到最後還不是都要化作親情。生活不可能像談戀愛一樣,整天就知道轟轟烈烈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也少不了,不然生活就缺少一種滋味。「

趙華點點頭,看來程楠已經從懵懂的少女徹底的淪為了**。馮怡舒卻看了一眼趙華,倔強的說道︰「可是我仍然相信愛情。「

程楠說道︰「有幾個能像你和趙華一樣的,我可警告你,對趙華可不能太好,男人你給他點顏色,他絕對敢開染坊。尤其是趙華這樣的,你整天不在他身邊,男人犯錯是很容易的。「

趙華十分郁悶,程楠今天和自己杠上了,趙華暗想自己並沒有得罪程楠啊,這小丫頭怎麼不停的向自己開炮啊。這些話程楠私下里對馮怡舒說說也就算了,居然當著自己的面說。趙華向程楠比了比拳頭,程楠可不吃趙華這一套,挺了挺胸膛,迎接趙華的挑戰。

馮怡舒暗想人家在外面都有女兒了,可是能怎麼辦呢,自己依然深愛著這個男人,要是哪天離開了這個男人,馮怡舒覺得他是沒有辦法活下去了。

以後的幾天,趙華就是到處請客吃飯,這次趙華到首都,縣里也沒有撥什麼招待費給他。他也知道縣里是不可能給錢讓他招待的。趙華還要自己套腰包來墊付招待所,雖然那點錢趙華真的不在乎,但是在官場上涉及到經濟方面的東西一定要弄的清清楚楚。不管是進還是出都不能給人家留下話柄。

榆林縣在首都是有駐京辦的,但是也是一窮二白,現在駐京辦租的一個民房,里面一共才三個人,一個主任,一個副主任,還有個算是辦事員。趙華這次到首都,特地去了榆林縣的駐京辦,駐京辦的主任葛勇四十出頭,頭上中間的頭發已經月兌光了,只剩下四周的一圈毛發。

葛勇見到趙華,抓住趙華的手說道︰「趙縣長,趕緊把我調回去吧,再不回去我就要逃回去了。自從夏天到現在,縣里一分錢都沒有給駐京辦撥,在不撥錢這日子不好過。「

趙華知道以前榆林縣駐京辦是相當吃香的,榆林縣之前的經濟很不錯,但是也有人去首都去告污染的事情,駐京辦負責攔人,因此縣政府每年都有不少的撥款,駐京辦最多的時候有十個人。

但是榆林縣發生了水災,縣里的日子都過不下去,怎麼可能理會這麼一個駐京辦啊。因此駐京辦的日子就每況愈下,現在只能是租民房,工作人員只有他們三個從榆林縣過來的,他們是想走也走不了,除非不要鐵飯碗了。

趙華請部委的那些干部們吃飯,每次都把葛勇帶著,讓他把每次吃飯花的錢記下來,將來好和縣里對賬。最後趙華在中央部委這里,跑到了一百八十萬的扶貧款。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