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反擊

黨風黨紀辦公室的調查小組進駐到小青的村子里已經進行調查,基本的情況已經落實了,就是小青確實和這個人定過去親,但是小青的父親也早已經把彩禮給退了回去,而且還寫下來親事不存在的字據。但是調查組的工作並沒有停止,雖然小青沒有婚約在身的。但是趙華作為一個已婚的國家干部,和一個農村來的小丫頭存在著苟且的事情,那也是違反黨風黨紀的。

除了黨風黨紀的調查,調查組里面的另外從紀委抽調下來的干部,是重點檢查災後重建工程的資金使用情況,檢查趙華有沒有在其中謀取私利。

調查組的人無論進駐的小青所在的村子,還是災後重建的工地上,都是引起了軒然大*。尤其是進駐到小青所在的村子里的時候,那些村民的閑話又開始傳了起來。有的人說道︰「我家姑娘說了,小青和那個當官的有一腿。你們還不信,這下上級都來檢查了,你們還相信了吧」

「誰說不是呢,我家姑娘也說,二百塊錢的工資要趕上國家干部了,她小青不過是人家的一個保姆而已,憑什麼拿這麼多錢,而不是靠她那漂亮的臉蛋嘛。」另外一個人也在一旁插話道。

「這也難怪,十里八鄉都知道小青是一枝花,那個小伙子大家也看過吧。年紀輕輕就開了小轎車,還是國家干部,、長的可俊,我看小青就是給他做個小的也不見得吃虧。」】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

而小青的父親直接拿著掃把不讓調查組進家門。起初小青的父親也是覺得小青是在外面和那個國家干部有一腿,這在農村可是被看作是辱沒家門的行為。不過後來見了趙華,有听了老婆說女兒還是處子的說法,他才意識到小青是遇到大恩人了。

每天燒飯洗衣收拾屋子,在農村人看來這就是女人本分的事情,但是小青卻能拿二百快錢的工錢。小青的父親簡直是天下掉下了一個大餡餅落在了小青的頭上。可是這一切都被這個什麼調查組,亂七八糟的謠言給打破了,老人怎麼能不生氣呢。

小青的父親脾氣還挺大,雖然對方表面是市里的干部,他還是不管不顧的很這些人對峙著。直到小青小桼出來阻止,小青的父親才氣鼓鼓的回去了。小青跟在趙華的身邊也有一段的時間,不自覺的有擁有擁有了官場上的一些基本常識,她知道父親這樣和人家對峙著,對趙哥不好。

畢竟人家是市里的干部,要是因為這個講趙哥的壞話,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和人家說清楚情況,說明嬼明自己只是趙哥的一個保姆而已。小青主動的和調查組講明了情況。

而工地那邊也鬧騰開來了,趙華作為榆林縣的災後重建工程的總負責人,是出名的摳。尤其在材料的的價格上面,都力求壓到最低價。但是在工人工資,工程款的結算方面是十分豪爽的。至于談到收取是是好處費,你更不要談了。

有的公司,接手過政府的工程都知道要給負責人一些好處,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算是潛規則吧。但是但是趙華早就立下規矩,不要是送紅包之類的,就是送一條香煙什麼的,趙華也不接受。本來一條香煙和一瓶酒沒有什麼事情,華夏國是一個人情世故的國度,這點禮物就算是紀委檢查到了,也不會成為也不會成為什麼問題的。

要是這個都能成為問題的話,那華夏國就沒有沒有問題的干部啦。趙華作為體制內的人,下屬逢年過節?年的時候收點禮物也是常事。要是一點都不收,不是人家不懂規矩,而是自己不懂規矩啦。不過趙華接受的禮物都是在一定限度以下,而且要不存在這什麼利益關系。

以趙華的財力,他是不在乎這點財力的,有些東西,趙華還真的是看不上呢。不過這是和下面人搞好關系的一種途徑,在體制內要想有所作為,沒有一定的圈子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能力,眼界都是有限的很,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就是這個道理,官場上是很講究這一套的。

但是這些建築公司的禮趙華是一分錢都不會收的,趙華說過,要是工程結束了,要是各位老板還認我這個朋友的話,大家送的東西我統統笑納。但是現在不行、

對于趙華的為人,建築公司的老板們,以及所有的工人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現在卻有調查組下來調查趙縣長,真的是不可思議。大家自然也是極力的為趙華說好話,紀委的二位同志也被嚇到了,他們還從來都沒有看見過哪個領導人會讓大家異口同聲的為他辯解的。

這是不可能事先安排好的,基層工人是很那難被完全控制的。要是十幾個人還可以,現在可是以千為為單位,而且大家都不是榆林縣的人,趙華對這些人的威懾力可沒有那麼的大。

————————————————————————————————————

其實市里的調查結果歐德權並不在意,因為他要是不是趙華怎麼樣,而是要把趙華的名聲搞臭,這樣樣他在榆林縣的就沒有什麼威望了,老百姓也不可能去挺他的話。有些事情,也是調查組說不清的,說不定市里還會對趙華有什麼結論呢。

歐德權在暗自的高興,顧城敲了一下門,顯得很興奮的樣子。顧城進了歐德權的辦公室,已經是忘記了官場上的基本禮儀,對歐德權說道:「偶書記,你看看這篇文章。」

歐德權本來還對顧城冒冒失失的沖進來,非常失禮的表感到憤怒,他想批評顧城幾句的。不管發生什麼什麼事情,顧城這樣的表現也犯了大忌的,辛虧是自己的秘書,要是其他人的話估計早就被開除了……

歐德權剛想開口,就已經被報紙上的大大的標題所吸引了,《榆林縣縣委舉報常務副縣長搞破鞋》。標題的意思簡單明了,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事情。而且這篇文章還被放在了頁面正面顯目的位置,標題還打上一個紅紅的大字。

顧城顯得很興奮,說道︰「歐書記,這份報紙可是在省內都是有名的,雖然不是官方的報紙,但是在老百姓當中的銷量很好。這次趙華真的要出名了,呵呵,看他還怎麼在官場上混下去。」

政府發行的黨報之內的,都是一些政策性很強的新聞,老百姓是不能喜歡看那些政治文章了。所以各省的晚報現在都是關注一些家長里短,或者是娛樂八卦,這些老百姓願意看,當然這些報紙也會涉及到到政治事件,但都是以報道的形勢。而不是像黨報那樣透過現象看本質。

當然這些報紙歐德權和顧城這樣的人物是不會看的,他們讀的自然是黨報,從黨報當中能夠看到許多上面的政策性的東西。尤其是歐德權,作為縣委書記,一個縣的掌舵之人,對于大的政策走向當然要研究。否則縣里的發展方向和大潮流不一致的話,那將是滅頂之災。

每天上班,中央黨報,省黨報,市黨報的內容大致都會瀏覽一下,然後劃出關于政策方面的東西來,,做重點的研究。

顧城大致也是如此,但是沒有歐德權那麼的細。畢竟作為縣委書記的秘書,手上的事情還不少。他只能大致的了解一下內容,防止歐德權問起來,自己一無所知。

顧城連黨報都沒有多少時間來認真仔細的閱讀,晚報就更加的不可能去做什麼研究啦。但是今天早上早上上班路過報亭的時候,無意留意了一下報亭的報紙,就被這大大的紅字給吸引了。他站在報亭外,,就認真的開始讀了起來。果然是說趙華的事情,顧城顯得很幸福,又讀了一遍,差點誤了上班的時間。

顧城等歐德權上班,就興奮的迫不及待的把報紙拿給歐德權看。甚至連基本的體統都忘記了,這也不能怪顧城,確實歐德權最近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趙華的身上。當然顧城對趙華也是相當的不滿意,那麼年輕,仗著自己和市委書記的關系,就不把歐德權放在眼里。

顧城是歐德權的親信,他的利益是和歐德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歐德權得勢,他也就跟著得勢,相反也是如此。所以趙華對歐德權不敬的態度,也是顧城相當不滿的。

歐德權完全忘記了顧城剛才的失禮,專心的讀起了文章。讀著讀著就發現整篇文章有些不對勁。歐德權作為縣委書記,在政治方面的敏感度要比顧城要強許多。

歐德權發現了這篇文章雖然對趙華和保姆有不正當的關系進行了報道。但是通篇文章都是用的是疑是,而且遣詞造句方面明明就是想表達趙華是被莫須有的。雖然文章上沒有什麼表示,但是會給讀者很深深的印象。而說的榆林縣縣委的時候,雖然表面上很客觀,而且還用了縣委大義滅親這樣的詞匯。但是但是歐德權怎麼看怎麼都像是在批評榆林縣縣委小題大做,把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當作大事了抓。

歐德權又仔細的看了一下文章,確實是這樣的,雖然字里行間沒有這樣明顯的詞匯,但是就是給歐德權歐德權這樣的感覺。他把文章推給顧城,因為之前顧城是帶著主觀的感情色彩來看的,經過歐德權這樣樣一提醒,還真的有這樣的感覺。

這麼高水平的文章當然是出自慕容雪的文章,慕容雪的筆那可就是一把無形的刀,殺人是絕對不見血不壛園的。即使是這樣一篇娛樂性的文章,慕容雪也能給觀眾留下同情趙華,厭惡榆林縣縣委的印象……而且文章的矛頭卻隱隱約約的指向了歐德權。而全篇的文章里又沒有一點歐德權,縣委書記這樣的的字眼。

和趙華作對,光慕容雪這樣的一個筆桿子,就夠他歐德權喝一壺的。歐德權看看文章的作者,卻是署名署名佚名,對方顯然不想透露自己的身份。歐德權甚至懷疑文章就是趙華寫的,只是不敢公開而已……

歐書記還真的想錯了,慕容雪才沒有什麼好怕的。只是慕容雪大小姐的芳名,是這樣的八卦報紙沒有沒有資格掛的。要是讓人知道慕容大小姐在娛樂性的報紙上寫文章,那影響可是巨大的。

歐書記還在想文章的作者是誰的時候,桌上的電話就響了起來。電話那頭是榆林縣縣長王福臣說道︰︰「歐書記,不知道你早上有沒有看省報的文章?」

「我還沒有看,怎麼啦?」歐德權剛到辦公室,就被顧城給拉住了看報道趙華的文章,還沒有來得及來得及看省報呢。

「歐書記,我們榆林縣上省報了,確切的應該說趙華上省報了。」王福臣說道。

歐德權掛完電話急忙對顧城說道︰「快,你去把今天的省報拿過來。」

顧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是國內的政治上發生了什麼大的事件。看歐德權的表情,似乎很緊張緊張。顧城也來不及多想,把省報拿給了歐德權。顧城瞄了一眼,只見省報的頭版上居然有趙華的一幅佔據三分之一的畫像。

能上省報,不要是一副巨幅照片,就算是只提一下名字,對于縣里的干部來說,那絕對就是了不起的的事件。何況是這麼大的一副照片,恐怕只要中央領導人來H省視察調研才會有這樣的待遇吧顧城在心里隱隱的有些嫉妒趙華,這個年輕人到底是走了什麼狗屎運,居然能夠上這樣的頭版,難怪歐書記如此如此的緊張。

歐德權仔細的看著文章,主要講趙華在災後重建的工作中做出的貢獻。還有就是趙華提出的透明的財政?政支出的措施。使得災後重建的每一筆錢花在什麼地方都詳詳細細的向全社會公布,甚至是一包水泥水泥的價格,一塊磚頭的價格都向社會公布。

當然這些采購的價格都要遠遠低于市場價格的,當然價格低,並不表示存在著質量的問題。在質量檢測方面,一共有三個檢查小組,一個是由省內外的專家,一個是省內外的建築同行,一個是省內外選出的普通老百姓。當然這些人都是義務來幫忙檢查的。

他們什麼都可以查,包括水泥的標號,鋼筋的厚度等等方面,而且三個小組都是獨立交叉檢查的,只要只墎有一個組發現問題,那就要仔細檢查到底存在不存在問題。

不過有一項是比市場要高的,那就是建築工人的工資,不過災後重建的辦公室特別做了說明,主要是因為榆林縣的災後重建在爭分奪秒,爭取在入冬的時候能讓所有的百姓都入主新房。所以建築工人的工作時間稍微的延長了一點,而且普通的建築工地是不要上夜班的,但是榆林縣的災後重建是要上夜班的。基于這二方面的考慮,在工人工資方面適當的增加了一些。

趙華的這些財政清單是向全社會公開的,趙華的目標就是榆林縣災後重建的工程是全社會愛心的體現體現,要讓老百姓知道榆林縣的那棟樓那一間房子是用哪些人的愛心捐贈。一方面是讓我們的愛心人士人士看到自己愛心的成果,另外一方面也要讓我們榆林縣的老百姓將來知道對幫助過他們的人心存感恩感恩。

文章在結尾的時候還來了一個總結,當然都是對趙華的盛贊,而且趙華的透明財政措施甚至可以在全國的大型的工程中推廣。不僅能夠讓老百姓心里有底,對腐敗現象也有一定的好處。

這篇文章自然也是出自慕容雪之手,慕容雪想把腦子里能想出來夸獎的詞匯統統的用上,要是可以的話,整期的報紙都描寫趙華,慕容雪也寫的出來。但只有一個版面,不要小看一個版面,在省報的頭版,一個版面介紹一個人物的事跡,H省的省報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過。

慕容雪是把最好的褒獎的詞匯都用上了,這篇文章慕容雪寫的太爽了,從來都沒有寫過這麼爽的文章。要是以前自己這樣寫,慕容雪一定會被惡心的吐出來,但是這次對慕容雪來說,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過了。

趙華在慕容雪心中就是天,他怎麼可能夸的完。

歐德權看完文章,臉上的汗水涔涔的往下流。他早就預料到趙華一定會反擊,歐德權雖然認識趙華才才短短的不到二個月,但是對趙華的性格他已經是相當的透徹,趙華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性格。

可是沒有想到趙華的反擊是這樣的犀利,這二篇文章一定是趙華自己鼓搗出來的,就是要讓大家看看看看這中間的落差。更讓歐德權坐立不安的事,趙華的關系不是在市里,而是在省里,甚至在更上面。在省報頭版一個版面報道,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能做到的。

趙華這麼大的來頭,自己卻和趙華作對,看來不是人家趙華不自量力,而是自己。歐德權心里隱隱的的覺得這次自己要出事了,很可能縣委書記的位置不保。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