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一百九十五章 建築公司合並

趙華心想這個女人有些眼力,難怪能坐上這經理的位置,趙華夾了塊魚說道︰「雲落上下都在搞企業改革,諸位不妨乘著這股改革的春風,來一個企業的整合。」

「整合」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對,三家公司整合成一家公司,這樣就能向大型綜合類建築行業發展,不僅可以完成綜合類的建築項目,而且將來還可以進入房地產業。」

房地產?三個人都相當的疑惑,趙華差點忘了,房地產在當時還是個薄利行業,那時節都是實物分房,因此房價不高,也沒有所謂的炒房團。但是房改的呼聲越來越高,國家也在考慮進*房改,實現貨幣化分房。但到目前為止雷聲大雨點小,趙華可是擁有後世的記憶的,到98年,全國實施房改,房價也是隨之一路飆漲,當然有過波折,但是總體上來說漲升一片,因此也成就了很多富豪,也成就了溫州的炒房團。

趙華知道有些東西他們還不能接受,畢竟沒有自己的先知先覺,也沒有馬一蘭那樣的政治優勢和敏銳的眼光,但是三個人知道,要想接大的項目靠自己公司是沒那個實力,但是要是把三個企業進行整合,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在機械設備方面大大的增強了原有的作業能力,而且技術人才各方面都能很好的結合,三家公司一旦進行整合,很多大型綜合型的建築項目都可以染指,而不是只是建一座橋一幢樓那麼簡單。

三人都饒有興趣,有些興奮,之前懷疑趙華的那點想法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都眼巴巴的望著眼前的這個趙華主任。趙華知道雲落將會有很多項目即將上馬,目前趙華可以預見的項目就有旅游公司的辦公樓,商業街,趙華的計劃還要建設將來的產業園項目。這些項目在趙華的設想里他不僅僅是一個個死的建築,而是一個又一個雲落的名片,雲落的標志。但是如果以現在三家公司的狀況,讓他們來接受這些工程壓根就不可能,如果在外地尋找建築公司,實在又有些不妥,畢竟還是要考慮到雲落上面的地方經濟。所以就考慮這三家公司進行整合,合並之後,就完全有可能承擔這寫工程。

趙華笑道︰「你們可以去找韓市長,他現在領導著市里的企業改革,市一建、二建和雲海建築公司完全可以合並成雲落市建築公司,資源整合,人才互補,但是前提政府必須退出企業的經營,企業只有了自主權,才能不會被束縛了手腳。」

趙華說的每句話都說到三個人的心里去了,政府摻和到公司里,公司仿佛被束住了手腳,政府工程都是打白條,公司里的員工不能按時發到工資,自然沒有積極性。干部也是人浮于事,溜須拍馬不干正事。雖然三個公司合並,涉及到人事問題,他們三人在人事上的利益必然會有些許的損失。但是三個人都是公司的經理,雖然是體制上的人,畢竟不同于坐辦公室的官場之人,這次改革說不定是一顆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願意嘗試一番。但是他們擔心市里不會同意這自斷手臂的做法。

道路修繕工程的招標很快的就在雲海市旅游城市工作組的辦公室進行,除了雲落市第一建築公司,雲落市第二建設公司,雲海區建設公司,還有幾個省里的其他幾個私人建築公司前來角逐。本來大家都以為是一建會不出意外的拿下這個工程,但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楮,招標的結果是S省靈溪市廣昌縣的盛元建築公司中標。盛元建築公司是一家私人企業,不過在建築業內卻小負盛名,一向以建築質量過硬聞名于業內。雖然廣昌縣和雲落僅為一河之隔,但是人家一個縣城的發展即將超過雲落市區了,所以廣昌縣一直是市委市政府一個避諱的話題,這次招標竟然讓廣昌縣里的一個私人企業招的,確實讓常委市長韓家梁大為惱火。

「市里的三家建築公司,二家市級單位,一家縣區級單位竟然競爭不過一個縣城的私人企業,我們還有什麼顏面。」韓家梁在市長會議上大為惱火,也對工作組有那麼點意見,雖然是秉著公平競爭的原則,但是給工作組進行招標也是為了樹立工作組的威信,這倒好,反過來你工作組卻不為市政府的顏面著想。怎麼說也得讓市里的單位中標,肥水不留外人田的道理它工作組也應該懂。

趙華也不是沒考慮到把工程安排給一建,但是這樣招標就失去了意義,也通過這件事讓市里警醒,自己落後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必須要加快市里的經濟體制改革和旅游城市的建設。如果對市幾家建築公司的整合改革起到推進的作用,趙華覺得這個惡人做的值,有些事情就是要從反面進行推動,說不定,這次市里的幾家建築公司是丟了芝麻撿了個西瓜。

李峰是和丁趙華通過想法的,韓家梁最近也十分支持企業改革的,但是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推一下的,畢竟韓家梁有時候顯得有些躊躇,雲落可是沒有時間在等了。李峰說道︰「我想韓市長肯定對我們工作組的工作有很大的意見。」李峰倒是不避諱,她認為工作就應該這樣坦蕩蕩的開展沒必要勾心斗角。

韓家梁為之一怔,雖然他的心里確實對工作組有些不舒服,但是被李峰這樣直白的說出來,還是多少始料未及,端起茶杯咳嗽了二下。

李峰繼續說道︰「工作組的工作確實有些欠妥當的地方,可是雲落的幾個建築公司也確實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無論在工程造價,工程質量還是工程工期方面都無法和盛元公司相提並論,甚至和其他公司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韓家梁陷入了沉思,一個多月之前,吳國紅提出了旅游城市建設以後,就把雲落市國有企業改革的工作交個了韓家梁。雖然魏縣在企業股份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成績,但是韓家梁還是對國有制改制不感冒,韓家梁一直都認為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的特點,還是保守思想的老一套。

不過李峰對國有企業當前的困境解釋讓韓家梁茅塞頓開,他現在也相當佩服這個學術派的自己的副手。

「很多人不理解,他們從傳統理論出發,認為搞股份制改革就是搞「私有化」,發展市場經濟就是搞「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復闢」。」李峰說道。

韓家梁看了李峰一眼,他沒有說話,但是他心想自己就是這麼認為的。

李峰笑道︰「其實之前我們已經進行過三次改革了,第一次「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即擴大企業在生產銷售、利潤留成和人事任命上的權力,如允許企業生產和銷售超計劃產品,提取和使用利潤留成,任命企業下級干部。這一階段的改革,在措施上類似于東歐國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改革嘗試,它們的結果也是類似的︰在改革的初期,顯現一些成效,到了後期卻出現嚴重的弊病。改革初期,這些措施顯著提高了企業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產值和利潤的增長,但是,很快就出現了更大的問題。在這些措施的激勵下,企業發放的獎金、補貼等越來越多,而完成國家下達的生產和財務計劃的情況卻越來越差。」

「是的啊,當時我還在魏縣當縣長呢,當時有的企業的獎金都趕上一年的工資了,各種補貼五花八門。」韓家梁當時在魏縣任縣長,對這段歷史記憶猶新。

李峰繼續說道︰「第二個階段是利改稅。這一階段的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有兩個措施︰一個是改革涉及國有企業的財務分配體制,實施「利改稅」,即把向國有企業征收利潤的體制變為向國有企業征稅的體制。企業向國家上交稅收以後的利潤全部歸自己所有,這使得企業仍然有動力增產增收,也遏制了企業亂發獎金的傾向;第二個措施是改變涉及國有企業的投資體制,實施「撥改貸」。財政不再無償注資給國有企業,而是企業只能以貸款的形式向國有銀行融資。」

韓家梁雖然知道這段歷史,當時當時他在市農業局當一把手,他對這次的改革不是很清楚。

「第三階段是承包制,企業承包一定份額的利稅,承包額之外,企業自主支配。在開始的短時期內,承包制對于促進企業增產增收有很強的刺激作用,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缺少計算承包基數的科學標準,導致企業「苦樂不均」、怨聲載道;承包制大大刺激了短期行為,例如,為了提高自己的利潤分成,有的承包者采取了殺雞取卵的辦法,不維修設備,不提折舊或者少提折舊,把折舊變成利潤,使國有資產流失,給企業的設備造成損害。承包制下,發包者和承包者之間的產權界定非常模糊,承包者擁有企業資產的經營權,也擁有了部分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使得發包者與承包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加劇,雙方侵權的行為更容易發生。承包制沒有也不可能使企業獲得充分的自主經營權,也不可能實現政企分開和企業間的平等競爭。」

這段時期就是當下雲落企業面臨的狀況,韓家梁不由自主的點點頭,心里暗暗的佩服李峰分析的很到位。如果換做是韓家梁自己的話,是絕對不可能分析的如此透徹的。

「不觸動企業的產權制度,只改革企業的表面的利益分配關系,如同隔靴搔癢,國有企業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

大中型企業弊端就是根據產品經濟模式建立起來的。這個全民所有制企業,本質上是政府的企業,部門的企業。它導致了產權不清。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之間沒有明確的界定。它企業內部缺乏動力與活力,外部資源不能有效地配置,國家對企業的行政干預過多,而且國家對企業負無限責任。這個是造成我們大中型企業政企不分,企業缺乏必要的經營自主權,甚至成為國家行政機構附屬物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覺得,在我國推行股份制,通過股份制的辦法來改造我們大中型企業,可能有三個好處︰

第一,股份制改革使企業的動力機制、制約機制、風險機制可能都發生一些根本性變化。那麼,在什麼地方呢?我認為,股份制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發達的商品經濟的產物。無論華夏現在不搞,今後發展恐怕還會有股份制這種形式存在,我是這麼看的。那麼,從它的內部機制來說,股份制我認為不是兩權分離,而是三權的分離和統一。什麼是三權的分離和統一呢?就是說,股份制是股權、法人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和統一。而且,它們各有載體,各負其責。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一榮具榮,一損具損。

第二點,他的好處在什麼地方呢?大家推行股份制的最初的說法是,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呀,什麼社會集資呀,其實主要功能不在這。主要功能,我剛才說了一個,另外一個是有利于資源在社會範圍內的有效配置。那什麼意思呢?當然這個與市場機制有關了。就是說,典型的股份制是股權貨幣化、商品化、市場化、證券化。那麼,他的轉移是比較靈活的,當然有國家政策產業控制是可以的,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資源的配置可能是比較快的就轉移了,現在我們是實在是不快,隔一支牆我們也不能轉。那麼,這是一個理論上的問題了,就是說,這可能是一個好處。

第三個好處,我覺得,可以促進國家對企業體制的改革。通過進行股份制改革以後呢,國家也是所有者之一。一般地說,國家代表全民所有制控制大股,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國家作為所有者來說,是作為股東權益來發揮作用。他可以參加股東大會,也可以派人參加董事會進行決策和經營,對重大的決策經營,他只能享受股東的權益,而他不是直接地進行行政干預,而且負有限責任。就是大家賠了,不是國家管負,各個股東都得管負。那麼,我們現在是這樣,國家負無限責任,為什麼我們的企業破產倒閉不行呢?當然社會主義也得給大家飯吃,這是一個。實際上破了產、倒了閉,是倒了誰的霉呀,還是倒國家的霉唄,那不是擺著呢嗎,還得國家養著,有可能破產倒閉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不進行破產倒閉與這個是有關系的。在股份制情況下呢,國家作為股東來說,只能由直接控制變成間接控制。所有者國家也可以設立代表,是不是專門有關國有資產的管理的或投資機構的一個所有者的代表作為股東控股或者再投資等等。」

韓家梁能做到市長,當然對理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他覺得李峰說的很有道理,也打心眼里佩服這個知識分子。

但是從韓家梁負責起經濟改革以來,原來瀕臨破產的紡織廠在李峰的領導下,已經扭虧為盈了,產品也已走出了H省,市里的其他好幾個單位情況已經大為好轉。政府不僅沒有喪失話語權,相反這些企業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工人們每月也能拿到了工資,日子是過的紅紅火火,自然對政府的工作更加支持。

本來前幾天,秦輝,馬琪正,曹雨梅三個人一齊來到辦公室,要求三家企業進行整合,甚至要求政府退出新公司的經營,韓家梁還有些猶豫,畢竟市里有很多工程需要建築公司來做,要是讓這三家公司月兌離了政府的經營,就怕政府再也控制不住局面了。但是听了李峰的一番話,韓家梁也意識到自己的眼界還是短了點,于是他從文件夾里拿出一份秦輝他們三人找趙華來確定的改革方案,讓秘書打印了幾份,傳到各個市長的手里,說道︰「這是市一建,市二建和雲海建築公司三個總經理遞交上來的改革方案,大家看看有什麼意見。」

大家也匆匆看了手里的材料,還沒等大家看完,王志剛第一個跳出來道︰「這樣搞,政府退出市建築公司的運營,那以後的市建工程怎麼辦?雲落政府還要不要建設?政府還有沒有話語權?」

王志剛也是氣急敗壞才說出這樣的話,一方面他是雲落著名的保守派,而且市建也是他主抓的,要經常和市建築公司打交通,但是如果市建一旦月兌離政府的經營,那麼他也就拿市建沒有辦法了。說出這番話他就有些後悔了,這不就是擺明了政府想賴市建築公司的帳嗎?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是拿到台面上來說就大大的不妥了。

李峰說道︰「我覺得如果以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政府雖然在市建築公司擁有話語權,但市建設公司怕也是很難支撐下去,現在周圍各個民營建築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他們的工程造價低,質量高,很多企業還具備做大型綜合性項目,如果市建築公司還不轉變觀念,改變經營模式我認為很難再生存下去了,政府的話語權也就失去了意義。」

韓家梁知道這二位肯定會針鋒相對的,但是王志剛的個人情緒比較多點,而李峰就是完全從經濟建設出發。外祖父昌說道︰「其他市長還有什麼意見呢。」

沒有人說話,尤其是韓家梁或者市委現在的態度還不明確,要是以前王志剛已經說話了,那就代表著權威,可是現在完全不同了,王志剛已經在書記和市長的浪潮里消聲滅跡了,情況不明,大家也不好發表什麼意見。

韓家梁無奈的搖搖頭,說道︰「二位同志不要走極端嘛,政府退出市建築公司就失去了話語權嗎?現在這麼多的民營企業,政府也沒有失去話語權嘛市建的事情,我想政府財政會解決的,也不能總讓人在背後指著鼻子罵我們是「欠賬政府」吧政府經營也不一定就非要倒閉的嘛但是我看還是可以進行嘗試的,不行我們再改過來嘛,改革就是模著石頭過河,我們表決一下。‘。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