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一百七十一章 景逸之是俞敏洪

雲落市市委書記的人選遲遲不能誕生,一直處于空缺狀況。韓家梁現在已經沒有奢望了,他這個市長已經塵埃落地了,沒有可能再去角逐市委書記的大位了。現在就等著省里平衡各方利益,產生新的書記。在新書記沒有到來之前,韓家梁暫時主持全市的工作。

要搞培訓基地光靠團委的力量是不現實的,必須要有市里的支持。趙華首先去找了蔣元華,蔣元華作為團委的書記,趙華理應和他打招呼征求他的意見。紙上的東西不用向蔣元華請示,但是一旦實事行動的話,肯定要向蔣元華請示的。

雖然趙華說的,蔣元華是一定會同意的。但是這是尊重問題,趙華是一定要做的。

趙華把大概的情況向蔣元華匯報了一下,蔣元華笑著說道︰「小趙啊,市委的工作實在是太多了,我對團委的工作不熟悉。以後團委的工作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用向我請示了。」

「蔣書記,大的方向還是要向您請示的。」趙華說的,這是基本原則問題,趙華是十分注意的。

蔣元華點點頭,不虧是馮老欽定的孫女婿,沒有一點傲氣,顯得很謙遜,不卑不亢。

趙華說道︰「要建立培訓基地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蔣元華明白趙華的意思,說道︰「我給韓市長打給電話,看他有沒有時間。」

趙華點點頭,身處高位的人就是不一樣,和他們說話一點都感覺不到累。一點即通。

蔣元華打完電話對趙華說道︰「剛好韓市長有半個小時的空檔,我們現在過去。」

趙華跟著蔣元華直接去了市委常委市長韓家梁的辦公室,韓家梁的秘書讓蔣元華直接進去,顯然韓家梁已經和秘書打過招呼了。趙華能夠理解韓家梁此時的心態,新的市委書記還沒有過來,他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理清市委常委的關系,能多拉一票是一票。

蔣元華這一票對韓家梁也是至關重要,所以現在的這段時期,韓家梁是不會和蔣元華發生什麼矛盾的。只要蔣元華提的要求不是太過分,韓家梁是一定會答應的。

進了韓家梁的辦公室,趙華之前來過一次,就是來市里任職的時候。韓家梁對趙華的感情的復雜的。首先趙華是吳長貴的死對頭,而吳長貴是韓家梁旗下的人馬。不過韓家梁和趙華並沒有利益沖突,上次的蘇家事件,他也不過是向幫助吳長貴在魏縣樹立起威信……哪里知道趙華使得吳長貴威嚴掃地。

這次趙華和耿藝錦的較量,生生的把耿藝錦給逼走了。趙華和耿藝錦之間的矛盾是韓家梁樂得其見的,他沒有想到趙華能夠把耿藝錦掀翻在地,但能殺殺耿藝錦的威嚴對于韓家梁來說也是好事。但沒想到,奇跡就是這樣發生了,耿藝錦愣是被趙華趕走了,韓家梁欣喜若狂,以為這次他的機會來了,可是沒有想到,省委直接沒有將他納入考慮的對象。

這也是韓家梁疏忽大意,他沒有料到趙華真的把韓家梁給掀倒了,所以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的布局,所以他是倉促迎戰,要想取得政治利益也是不可能的的。

蔣元華說道︰「韓市長,趙華有一個方案需要市委的支持。」

︰「哦?」韓家梁放下手里的筆,雖然和趙華有著種種的恩怨,但是韓家梁還是不敢忽視這個年輕人的想法,國有制改革,農村的蔬菜大棚大棚,金福酒廠的涅磐重生哪個不是趙華的注意的,結果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趙華把之前的想法說了出來,他說道「我想市里如果能成立全國的培訓基地,甚至在雲落市成立一個這樣的學校,一定能夠在全國引起轟動的。不管這事是不是我們團委牽頭,我都認為這是好事,不僅有利于我們雲落市在全國的影響力,而且能夠帶動市里的經濟。如果有大批大批的學生往雲落涌,造福了很多的相關產業,而不僅僅是教育。」

「這是個好主意。」韓家梁他作為市政府一把手,主抓的就是經濟工作,他對經濟建設還是有很深的了解的。尤其是雲落市是率先實現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當前企業的發展困境他也是了如指掌。趙華的這些想法不僅解決很多青年希望通過高技能實現就業。而不是簡單的出賣勞動力來工作。

而企業方面也解決了技術人才的問題,企業經過改制以後,大大的提高了生產力,技術革新是他的必由之路。所以企業現在缺少技術人才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韓家梁說道︰「這件事就由你們團委來牽頭。」

其實韓家梁看重的不是團委,而是趙華這個人。韓家梁心想趙華果然是個人才,以他的觀點這個創業基地一定能夠成功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事俱備,現在缺的是有實力的企業投資。

有了市委的牽頭,趙華的底氣就足了許多,趙華想起來了後來的新東方的發展歷史。

1991年9月,俞敏洪從京大辭職,進入民辦教育領域,先後在北京市一些民辦學校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創辦了首都市新東方學校,擔任校長。從最初的幾十個學生開始了新東方的創業過程。截止到2000年,新東方學校已經佔據了首都約80,全國50的出國培訓市場,年培訓學生數量達20萬人次。

同時新東方在其他領域的發展也相當迅速,目前新東方學校的教育部門包括︰國外考試培訓部、國內考試培訓部、基礎英語一部(听說)、基礎英語二部(新概念)、實用英語部、高自考培訓部、少兒英語部、小語種培訓部、電腦培訓部等;新東方學校的服務部門包括︰學生閱覽室、學生信箱服務、出國咨詢處、公證處、訂票處等等。

新東方目前分別在上海、廣州設立了分校,將新東方的精神與教育理念在全國範圍內傳播。在2000年為止,俞敏洪在教育過程中出版了數本英語教學與學術著作,其中包括︰《GRE詞匯精選》(學生中稱為「紅寶書」)、《GRE詞匯逆序小辭典》、《英語詞根詞綴記憶大全》、《英語現代文背誦文選》等,主編了《英語我愛背單詞》光盤、《英語GRE詞匯大突破》光盤、《GRE模考》光盤、《GMAT模考》光盤等。成為中國頗有名氣的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推動了中國留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被社會譽為「留學教父」。俞敏洪的辦學事跡被中外眾多報刊及雜志報導。

2000年,俞敏洪及領導團隊成立了東方人投資有限公司,向教育產業化運作邁開了一大步。同年,新東方與聯想合作,由聯想注資5000萬,新東方出品牌資源各佔50股份成立了聯東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新東方遠程教學。這是新東方與外界第一次的正規合作,新東方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通過現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滲透進社會。

2006年9月7日,新東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開創了華夏國民辦教育發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價暴漲成為華夏國最富有的教師。報告顯示,新東方2010財年總淨營收為3.863億美元,比2009財年的2.926億美元增長32.0;淨利潤為7780萬美元,比2009財年的6100萬美元增長27.5。不按照米國通用會計準則(不計入股權獎勵支出),新東方2010財年淨利潤為9400萬美元,比2009財年的7780萬美元增長20.8;目前,新東方佔有全國60以上的出國英語培訓市場。

當年俞敏洪是自己貼小廣告創立的新東方,現在有政府的支持,要比那時候的俞敏洪要簡單的多。趙華有點感覺對不起人家,再一次一次的剽竊了人家的創意。有人趙華,沒有了後世的俞敏洪,真的是造孽啊。

趙華心生愧疚,但此時的俞敏洪恐怕還在大學里教書呢,全國又有幾個人認識他。

景逸之晚上就趕到了雲落市,他的熱情似乎很高漲,就一些相關的問題做了詳細的溝通,二人不知不覺的聊到了深夜。當晚景逸之就拍板決定投資這個培訓基地。

趙華說道︰「關于職業培訓可以暫時先緩一緩,這一個方面最好能通過一些關系,和相關的一些企業能否達成定向的培訓目標,在學生入學的時候,可以直接和學生簽訂就業合同,給學生和家長一個保證。關于英語培訓,一定要先搞起來,在教師方面一定要花大價錢;來聘請最優秀的老師,也可以開通一個免費試听的平台。同時廣告的力度也要大,一定要在學生家長的頭腦里形成深刻的影響。」

趙華在一些細節方面也不忘了囑咐景逸之,既然景逸之要投資,是自己把他拉下馬的,趙華就有義務來幫助景逸之,再說景逸之也是他的朋友。

景逸之心想這個趙華真的是個商業天才,對商業手段是了如指掌。景逸之是自嘆不如,趙華這個家伙要是投身的商場來,那一定是個牛牛X的人物,可是這個人就偏偏的選擇了死氣沉沉的官場,真的不知道趙華是怎麼想的,景逸之表示難以理解。可是他也知道,人各有志,也是勉強不來的。

景逸之很快的付諸行動,市里有一所特殊學校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就租個景逸之先用。學校里面的課桌都是現成的,學生進來就可以上課,景逸之親自去了首都一趟,從各地挖來一些英語專長的教師,高薪聘請。而且還特地找了幾個留學生,來加強學生的口語練習。而另外一方面,廣告宣傳也打了出去,學校的名稱是新希望培訓學校,是雲落市市政府牽頭主辦的,凡是有來培訓打算的學生都可以過來試听一下。

結果來自天南海北的學生紛紛過來听課,特別一些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自然對這樣的方式很滿意。可是缺點就是這樣的一個培訓學校居然居然在這個偏遠的地方。但是也沒有辦法,只好馬虎著。

趙華和景逸之利用他們的人脈,當然趙華也沒什麼人脈,他是靠慕容雪和馬一蘭的幫忙,拉到了許多企業。這些企業也正是求賢若渴,對對趙華他們這樣的模式很感興趣,到了後來,都是一些公司自己找上門來。他們表示只要培訓合格,達到公司的要求,上崗一定沒有問題。

趙華也沒有想到培訓學校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爆紅,想當年俞敏洪一開始也只有十幾個學生啊。但是人家那事白手起家,而景逸之卻是已經已經擁有了雄厚的資金。而且加上政府的支持,景逸之能比俞敏洪更加輕松容易也是有應該的。

看著新希望培訓學習熱絡的場面,趙華在心里想,景逸之是不是就是以後的俞敏洪呢,那俞敏洪又該何去何從呢,這對于趙華來說,確實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是常人難以體會的奇妙,在這個世界里,新東方會不會消聲滅跡,或者根本就不會存在。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