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四十章 新官上任

縣委組織部部長謝福輝親自送趙華去大成鄉上任,組織部部長親自送干部下去任職是很少見的,一般都是由組織部副部長陪同。

當然謝福輝這次也有他的考慮,自己能一下子跨入到縣委常委之列,看起來是一小步,但實際上確實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跨越的鴻溝。這些都是黨群副書記盧德成在背後的功勞,盧德成如今和譚良富站在一條戰線。譚良富的前秘書,謝福輝無論處于哪方面的考慮都應該親自去壓陣。

當然另外一方面,大成鄉現在的政治局面過于復雜,周氏人馬在大成鄉形成的政治壁壘相當堅固,讓人頭疼的還有農民問題,經過三七種植事件,大成鄉的群眾一直都在縣里和鄉里鬧。

要想在大成鄉站穩腳跟,趙華這次下去首要的任務就是解決農民問題,謝福輝陪同只能是壓壓場子,以後的工作還是要靠這個年輕人自己。

大成鄉的大禮堂里,座無虛席,黑壓壓的足有一百多人,大家都在好奇這位新來的書記,據說是個很年輕的青年人。

隨著鄉里宣傳委員的一聲掌聲,大家也都起立鼓掌。謝福輝走在最前列,他邊走邊鼓掌,趙華緊跟在謝福輝的身後。大家見到趙華,都懵了,也太年輕了,看起來就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已,他怎麼能領導局面復雜的大成鄉工作呢。

大家在下面議論紛紛,鄉政府辦公室主任戴永杰主持會議,他拍拍話筒,說道︰「大家靜靜,下面有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謝部長宣布縣委人事任免決定。」

一陣熱烈的掌聲,謝福輝用手示意大家安靜,拿出文件讀到︰「根據縣委常委會的提議,組織部考察,縣委常委會決定任命趙華同志為大成鄉代理黨委書記。趙華同志……。」

謝福輝介紹了一下趙華的簡介,並講了一些團結之類的套話,就結束了自己的講話。他的任務完成了,雖然只是簡短的幾句程序話的發言,但是這里面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

在謝福輝宣布之後,趙華算是正式的走馬上任了,他率領著大成鄉的黨組成員走出禮堂,給謝福輝送行。謝福輝在上車之前,緊握著趙華的雙手,想說些什麼,但是最後也沒有說,轉身上車,趙華當然知道謝福輝的意思。

送走謝福輝後,趙華和大成鄉黨組成員又返回到大禮堂,繼續開會。戴永杰說道︰「下面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新書記發言。」

掌聲稀稀拉拉的,不一會就沒有了聲音。大成鄉鄉長孟偉眯著個眼楮,其他坐在主席台上的黨組成員也暗自發笑,但表情卻都顯得很嚴肅。趙華眉頭微蹙,這種局面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趙華說道︰「我不想浪費大家時間,我講三點,第一我的工作態度就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跟我來什麼虛頭八腦的東西,要上進講成績,只要你有成績,無論你對我個人有多大意見,我照用不誤。第二鄉政府要精簡三分之一的人員,精簡的標準就是工作成效和日常表現,每個季度考核一次,連續二次排名末位的,予以辭退,第三當前鄉里主要的任務是農業工作,希望大家能夠團結一致,消除農民因為種植遭受的損失。我要講的話,就是這些,請大家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去,散會。」

說完趙華拂袖而去,大家面面相覷,沒想到這個新上任的書記這麼干脆利落,這樣的發言簡直就是聞所未聞。精簡三分之一人員,你以為你說精簡就精簡啊,那大成鄉就不是大成鄉了,大家也沒把趙華的發言當作是一回事,笑著議論著。

孟偉低聲說道︰「不過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子,精簡三分之一的人員,我看你是不想在大成鄉混下去了,愣頭青。」

其他黨組人員也都笑著,下面的人還是議論紛紛,孟偉說道︰「散會了,還留下來想我請客呢?都回辦公室工作吧。」

哄笑一番,大家也都各自散去,誰也沒把趙華當一回事。

趙華走了出去,辦公室主任戴永杰緊跟著趙華也走了出去,鄉里安排他做新書記的服務工作。戴永杰說道︰「趙書記,你的宿舍我們已經幫你安排好了。」

「不用了,我家就在嘎子鄉,我開車只要二十分鐘就能到。戴主任,麻煩你將鄉政府里所有工作人員的資料整理一份給我,另外這次哪個村的損失比較慘重,我想過去看看。」趙華說道。

戴永杰驚訝的說道︰「書記是說現在嗎?」

「怎麼啦,有什麼不方便的嘛。」趙華問道。

戴永杰忙擺手說道︰「沒有沒有,只是孟鄉長已經吩咐招待所,晚上給趙書記接風。」

「你讓招待所取消吧,待會陪我去村里看看。」

來大成鄉之前,趙華就做過詳細的工作,大成鄉的局面不是自己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就可以的。所以趙華決定要拿出一副強硬的態度,必須要把水攪渾,才有可能打破周氏人馬形成的壁壘。

戴永杰來到鄉長孟偉的辦公室,戴永杰把趙華的意思說了一下,孟偉把桌上的煙灰缸直接摔在地上,怒道︰「他是個什麼東西,在大成鄉撒野,他不吃,我們自己吃。」

戴永杰沒有陪趙華下去,而是安排辦公室的一個辦事員張輝陪同趙華一起下去。張輝是個本地人的大學生,也是去年畢業被分配到大成鄉鄉政府的。趙華並沒有讓張輝驚動村里的人,只是在村里轉悠轉悠,和鄉親們談了談具體的情況。

合順村是這次損失最嚴重的村子,因為緊靠著鄉政府,而且鄉里通往縣里的公路也從合順村穿過,所以合順村的幾乎所有的土地都種上了三七。鄉里的這幫人,就是為了溜須拍馬,特地在公路二旁豎立起一個又一個三七種植基地的牌子,現在這些牌子依然諷刺的樹立在道理二旁。

村里的鄉親們對鄉政府也是怨聲載道,當初種植三七是鄉里的硬指標,不種不行,現在出事了,鄉里卻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