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縣委第一秘 第三十七章 農民問題

縣委常委會上,譚良富不苟一絲的言笑,也不抽煙,面前杯子里的水服務人員已經換了幾次,但是譚良富卻絲毫沒踫。譚良富這般嚴肅,其他常委也不好主動抽煙喝水,會議的氣氛相當凝重。書記就是書記,關鍵時候的氣場還是很足。

趙華顯得相當的沉靜,認真的做著會議的筆錄,作為縣委書記的秘書,縣委常委會的筆錄工作一般都落在他的頭上。

譚良富說道︰「我們的有些干部不實事求是,不做調查研究,這樣做坑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嚴重損害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譚良富先定了一個基調,常委會的主動權他是絕對牢牢的握在手里的。

一番沉寂之後,吳長貴首先發言,他說道︰「我們的有些同志是有點冒進,缺乏科學常識,但是他們的出發點還是好的,還是為百姓的致富出謀劃策,不過是好心辦了錯事。」

譚良富眉頭緊鎖,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里推卸責任。

「既然是為老百姓辦事,不管出于什麼心理,都需要進行反復的論證,我想我們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以為老百姓服務作為出發點的。但是光有出發點就行了嗎,百姓是不關這些的,我們的老百姓要的結果,結果好他就會擁護你,支持你,相反他就會質疑你,反對你。這次事件要不是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三七種植基地的結論還沒有下來,一旦也不行,就要錯過了春耕,影響實在是無法預估。」盧德成說道。現在盧德成是緊跟著譚良富的腳步。

盧德成說完之後,會場又是一片寂靜,就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听見。盧德成的話說的很有道理,龍眼樹是規劃在山上,無非就是農民損失一些買樹苗的錢。但是要是三七基地出了問題,不能及時的被發現,就把一個鄉鎮今年的收成給毀了,這個責任是縣委縣政府是沒有辦法承擔的。

譚良富見氣氛尷尬,他說道︰「現在當務之急是解決三七種植基地的問題,是技術可以解決,還是技術達不到,春耕已經趕不上,有什麼補救措施。要立刻請農業有關方面的專家,來商討對應的辦法。當然對于此次事件的責任人也絕對不能姑息,百姓的生計問題,豈能開玩笑。紀委和縣委辦公室要聯合成立一個調查小組。」

紀委書記周永福微微的點點頭。

縣長辦公室,吳長貴拿起桌上的杯子狠狠的摔在地上,秘書已經被嚇的六神無主,他知道這次自己是犯了滔天大罪,吳長貴罵道︰「你是豬腦子嗎,隨便什麼東西都往上寫,你知道這樣的後果有多嚴重嗎?」

秘書當然知道,他也不敢說話,本來以為攀上了吳長貴自己有希望了,這下全給毀了。黃國濤走進來,拍拍年輕人的肩膀,低聲的說道︰「快去拿東西把這里給清理了。」

秘書仿佛看見了救星,迅速的跑了出去,黃國濤說道︰「吳縣,坐下來,不要動怒。」

「他譚良富是想做文章嗎,他話里的意思不就是指向我嘛,這個趙華怎麼處處同我作對。」吳長貴近來氣嚴重不順,這一切都要拜趙華所賜。

黃國濤給吳長貴倒了一杯水說道︰「吳縣,這次你真的要感謝這個趙華。」

「我感謝他,我恨不得把他碎尸萬段。」吳長貴眼里都要冒火球了。

「如果不是他及早發現,如果到作物和樹都死了的時候,這事的責任可就大了,市委市政府肯定會調查,那個時候,可不像現在譚良富這樣只是解決下面幾個人了,市委肯定要追究領導責任,」黃國濤仔細的分析著。

吳長貴听了黃國濤的分析,後背直冒冷汗,這樣重大的事件,市委是肯定要追究領導責任。譚良富雖然統領全縣工作,但是沒有具體負責農村工作,加上自己那篇誤導性的發言。想到這里,吳長貴剛才的怒氣一下子煙消霧散。自己這是昏了頭了嘛,還想捂蓋子,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怎麼就沒整明白。

吳長貴說道︰「我去找一下譚良富,過後召開縣長會議,表明縣政府的態度。」

黃國濤點點頭,這才是縣長應該有的姿態,黃國濤走後,吳長貴叫來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秘書是肯定要換的。

吳長貴走到趙華辦公室的門口,問道︰「譚書記在嗎?」

趙華心想剛開過常委會,吳長貴怎麼會來找譚書記,不過趙華還是客氣的說道︰「譚書記在里面,我進去匯報一下。」

趙華進去一會,出來說道︰「吳縣長,譚書記請你進去。」

吳長貴點點頭,今天吳長貴的態度有些出人意料,趙華顧不得想太多,跟了進去,幫吳長貴倒了一杯茶,輕輕的帶上門,退出了譚良富的辦公室。

和吳長貴無論是私人恩怨,還是工作理念上的分歧,趙華是絕對不會將一些偏見帶到工作中的。吳長貴作為縣長,該尊重的時候趙華是絕對不含糊的。

吳長貴坐在會客椅上,其實譚良富已經恭候他多時了,他需要吳長貴這個態度。農民事件是玩笑不得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譚良富是決心要拿這次事件敲敲全縣里干部的警鐘。要做的警示作用,吳長貴必須和他步調一致,縣委縣政府同時出拳,讓譚良富失望的是,就在剛剛的常委會上,吳長貴還在為自己的錯誤做辯解。

吳長貴暗暗的吸了一口氣,說道︰「譚書記,我是向你來承認錯誤的,這次事件中,因為我的不當發言,在全縣形成了十分不好的誤導,才有後來一系列事件的發生,我請求縣委處分。」

譚良富喝了一口水說道︰「吳縣長,沒有那麼嚴重,人無完人,我們這些做領導的也不是什麼萬事通,也有我們不知道的一些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這次的錯誤下面的人富有嚴重的責任,尤其是農業局方面,難道他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常識嗎,還有下面的人意識到問題,反應到上面來,可是卻沒有人理睬。」

吳長貴點點頭,說道︰「這次事件確實反應了一些問題,我的這份稿件也是我的秘書幫我草擬的,他明知道這些作物是熱帶植物,但是還是出現在我的稿件里,已經被我給下了。」

譚良富心想,和吳長貴相比自己算作十分幸運的,趙華這個秘書,簡直無可挑剔。

譚良富遞了一支煙給吳長貴,吳長貴掏出火來,幫譚良富點上,說道︰「縣政府一定會在縣委的領導下,對這次事件做出嚴肅的處理。」

縣委請了省農科院的專家前來把脈,縣委四套班子全部出現在大成鄉的地間田頭,大成鄉的農民也听說了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藥材根本活不了,要真是這樣的話,不僅買藥材苗花了不少錢,而且現在把苗撥了,春耕也趕不上了。這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大伙也都聚集在在一起。

農科院專家的結論讓縣委領導們很失望,三七很難在H省這樣氣候條件下生存,即使加蓋大棚,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很難保證。

譚良富問道︰「那春耕呢?」

專家說春耕是絕對趕不上的,只要等到夏季種一些玉米,或者等到九月份種植冬小麥。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對于農民來說太重要了,可是今年大成鄉的農民不僅荒廢了春季,而且還花了一筆錢買了這本來以為能發財的三七。

趙華知道這時候他不該說話,但是他還是上前說道︰「要是搞蔬菜大棚,做反季節銷售。」

「這個當然可以啦,但是一定要注意市場的動態。」專家說道。

專家就是專家,考慮問題比較全面,和後世那些專講空話大話好話的專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趙華只是想拓展一下魏縣干部的思路,農民問題其實任重道遠,僅靠著這些田來種莊稼,幾時能夠致富。

農民問題是個大問題,也是基本的問題,全國現在90%是農民。搞好農民的問題,和全國其他的問題一樣,都要我們的政府部門轉變自己的觀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