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驚雷變 第二章 突破!煉氣境!

————————————————————————

勉強壓下忐忑的心,孟天闕又依次將「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小腸經」、「足太陰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陰膽經」、「足厥陰肝經」各自修煉一遍。

此刻,孟天闕全身已經布滿電流似的真元,最後,孟天闕緩緩將之盡數歸入「丹田」、「氣海」。

這一次運轉真元,暢通無阻,全身經脈分明就已經是通暢的不能再通暢。

做完這一切,孟天闕是揮汗如雨,全身都濕透了,長長的噓了一口,整個人軟到在床上,心中卻是說不出的喜悅與滿足。

真正將十二正經修煉完,倒也不會這般累,最主要的還是心理上的壓力。

在蒼穹大陸,武者境界,共分九重。

武者第一重練氣,第二重練筋,第三重練骨,第四重練皮,第五重練內腑,第六重練護體罡氣;

武者第七重是一道鴻溝,修煉的是溝通十二正經之道,號「歸一境」,武者第七重強者足以開山授徒,故又有「武師」之稱;

武者第八重修煉奇經八脈,號「破奇境」,又稱「武宗」,武道宗師之意;

武者第九重乃是引天地元氣為己所用,輔以神兵利器,釋放出來,威猛絕倫,無人能敵,若仙人一般,飄忽難見,號「歸元境」,又稱「武仙」。

武者九境又被喚成「真元武境」。「武仙」之上,還有極其神秘可怖的先天秘境。

先天秘境的高手,絕少出現,以至于人們早已忘了先天秘境的存在,以「歸元境」巔峰為武道極壁。孟天闕的理想,便是沖擊這連爺爺也沒有突破的「歸元境」。

武者第一重是「煉氣境」,需要引導真元,在體內行滿一個周天。可是孟天闕每次引導真元的時候,到了關鍵的穴竅,真元卻怎麼也沖不過去,被卡在了當場。

連正常運行都不能,當然更別提氣貫周身,歸于「丹田」、「氣海」了。

經脈穴竅受阻,修煉不出真元,這就是天生武道廢材,孟如庭曾經找過高手替他強行通竅,可惜並沒有成功。

武者修煉,最重循序漸進,孟天闕突破不了「煉氣境」,就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武者,更遑論再進一步。

孟天闕將「驚雷訣」的真元篇修煉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卡在關竅處,只能轉修外功招式。

可是「驚雷訣」是孟家的家傳絕學,內外相輔相成,方能顯現得出威力。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終歸不成氣候。

「驚雷訣」的招式共有九招,又有「驚雷九變」之稱,分別對應武者九重。當年的孟玄練到第九變,一招劈出,電閃雷鳴,仿佛五雷轟頂,無人能擋!

雷電功法本身就異常難煉,但修煉成功之後,威力卻又遠比一般的功法來的厲害,「驚雷訣」至剛至陽,更是一切陰邪功法的克星。

驚雷一出,鬼神闢易!

不過「驚雷九變」雖然威力巨大,卻需要對應的境界才能施展,若是極為勉強的越境出招,有可能會遭到反噬,留下後遺癥。所以孟如庭只傳了孟天闕,「驚雷九變」的前三招。

這十年來,孟天闕常有修煉「驚雷訣」的真元篇,雖然未有寸進,卻從不間斷。既沒有效果,他倒也沒有死死強求,反倒是「驚雷九變」的前三招,孟天闕硬生生修煉了數十萬遍,更是一直和府上侍衛在訓練,武力已臻「煉氣境」巔峰。只是肉身的潛力已盡,再也不能更進一步。

故此,這煉氣成功,對于孟天闕的意義是巨大的!

在引導真元的時候,尤其是突破第一個關竅之後,孟天闕每一步都走的萬分小心,精神高度的集中,神經更是緊緊的繃著,生恐因為大意而導致煉氣失敗。

最後真元歸入「氣海」、「丹田」之後,孟天闕整個人徹底的松了氣,就像泄了氣的氣球,頓時軟倒在了床上。一顆心卻是處在狂喜的地步。

萬事起步難,邁出了這最艱難的第一步,孟天闕的信心更是堅定。

同時,孟天闕還感受到了自己的「氣海」、「丹田」的真元鼓蕩,氣力更是足足上升到了五牛之力。

在蒼穹大陸,牛和虎是氣力的象征,所以常常形容氣力巨大之人有「九牛二虎之力」。不過這里的牛指的不是普通的耕牛,而是蒼穹大陸戰場上獨有的鐵背牛,虎指的是玄皇虎。

鐵背牛的背部如鋼鐵般堅硬,氣力巨大,及得上普通耕牛的三倍,奔行起來更是快如閃電,是蒼穹大陸戰場上最為常見的坐騎。而十頭鐵背牛也只及得上一頭玄皇虎。玄皇虎輕輕一抓,就能輕易的將普通人分尸。

鐵背牛在各國都異常寶貴,大玄帝國更是明文規定,即便戰死的鐵背牛也不允許烹食。而玄皇虎更是極少數大將貴族才有機會坐乘,在整個大玄帝國都非常少見,簡直就是身份的象征。孟如庭就有一只玄皇虎,只是孟天闕基本上沒看他騎過。

一般情況下,「煉氣境」武者,能有半牛之力,「煉筋境」武者,能有一牛之力,「煉骨境」武者才能有五牛之力。孟天闕能夠在「煉氣境」就有五牛之力,一來是因為「驚雷訣」的神奇,二來卻是因為了他這麼多年的積累。

要知道他在未「煉氣境」之時,就已有半牛之力了。

不多時,卓嬸就過來敲門了。孟天闕老遠就聞到了參鳥湯的香味,加上此刻精神體力都消耗的厲害,人又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吃起來更覺得美味。

這參鳥只有母雞的一半大小,通體綠毛,黃冠朝天,顯得特有朝氣。翅膀極小,絕難飛動,兩腿特別肥大臃腫,跑也跑不快,適合飼養。參鳥的肉質鮮美,又是大補之物,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卓嬸廚藝不凡,做起湯來極是美味,孟天闕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完了參鳥湯,然後洗澡上床,開始繼續修煉。

這一次,孟天闕再次運轉真元,還是如第一次那樣,暢通無阻,甚至比第一次還要輕松。可就在最後關頭,真元歸入「丹田」之際,猛然間發生詭變。

眉心深處,那個原本緩緩轉動的無名小鼎,驟然生出一股磅礡浩大的吸力來,將「丹田」、「氣海」的真元盡數吸扯進去。

孟天闕極力控制真元,卻抵不過無名小鼎的吸力,瘋狂的流逝,感受著自己辛苦修煉出的真元,片刻之間,就那麼一點一滴的消失在著神秘的無名小鼎之中。孟天闕心慌意亂,當真欲哭無淚,胸中仿佛被壓了一座大山,臉都憋的慘白慘白。

「怎麼會這樣?難道我又要變成廢物了?」

剛才還在突破「煉氣境」的狂喜之中,這一下頓時又跌入萬丈深淵,巨大的落差讓孟天闕都要崩潰了。

這十五年來,忍受著眾人嘲笑的眼光,就算明知自己經脈天生受堵,孟天闕也從未泄氣,依舊是日以繼夜的勤修苦練。可就在自己方才突破「煉氣境」,信心倍增之際,又在瞬間被打回原形,這種由天堂到地獄的過程,讓孟天闕心灰意冷,忍不住就要放棄。

「嗡。」

無名小鼎忽地爆出一聲嗡鳴,吸納了孟天闕的真元之後,原本如墨的外表,變成了銀白色,光亮大作,飛旋怒轉起來。

「咦,小鼎有變化了!」

孟天闕在絕望之中,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一顆心又開始熱了起來,「不知道能不能讓小鼎把真元,給我還回來?」

念頭一起,無名小鼎之中的真元,竟然真的緩緩倒流了出來,回到了孟天闕的「丹田」、「氣海」中。

真元流盡,小鼎銀白色光芒消失,變回了那個漆黑如墨的小鼎,依舊在孟天闕眉心深處緩緩的轉動!

孟天闕忽地想到了什麼,頓時大氣都不敢喘一下,轉動念頭,將真元重新朝著無名小鼎導去,無名小鼎甫一接觸到這股真元,頓時就活躍起來了,瘋狂的吸納其真元,瞬間又將孟天闕體內的真元吸干淨,同時墨色光澤也變成了銀白色,隱有雷電纏繞其表,蔚為壯觀。

「人體的‘丹田’和‘氣海’,是集氣之所在,真元的歸宿,可是‘丹田’和‘氣海’的容量有限,只能隨著境界的提升而擴大,容納更多的真元,或是真元更加凝練,佔據更小的空間。現在我體內多了這個小鼎輔助積蓄真元,那真元的積蓄量,豈不是遠超旁人?如此一來,那和同境武者比試,由于事先儲備大量真元,豈非可以大佔便宜?這個小鼎究竟是什麼來歷,娘從哪來弄來這麼個寶貝?若非有娘留下的這個寶貝,我怕是要當場被雷電劈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