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飛龍在天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有應對之策

第二百一十四章自有應對之策

劉封的笑意太過明顯,豈能瞞得過馬謖那雙眼楮。

眼見劉封這副表情,馬謖料知龐統必另有奇計,忙問道︰「主公,莫非士元先生已有妙計?」

劉封遂將另一頁帛書也示于了馬謖,馬謖看罷,不禁嘖嘖稱奇,連連感慨龐統妙計無雙。

正常情況下,由荊取益,無非是沿長江西進,沿途經宜都、建平、巴東、巴郡,穿越群山峻嶺之後,深入成都平原月復地。

這條路線雖然艱險難走,但相對而言,已經算是一條入蜀的坦途。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條偏僻小路,這條路便是夷水小路。

這夷水在夷道城與長江交匯,故而因此得名。這條水系由夷道向西,曲折而行,中間穿越大片人跡罕至的群山峻嶺,原始山脈,唯有沙渠(今恩施)一縣有人煙聚居。

過沙渠縣後,再走一段北上的山路,便可抵達最近的沿長江而設的羊渠縣。

而這羊渠縣,已經處于巴東郡以西邊界。也就是說,如果劉封的大軍走夷水小道的話,便可繞過蔣琬統兵防守的建平郡,出其不意的奪佔羊渠,截斷蔣琬軍與蜀中劉備主力的聯系,將建平郡隔絕在宜都與巴東之間,成為一座孤郡。

這是出奇制勝的一招。

馬謖贊嘆之余,轉眼又生隱患︰「夷水小道艱險難走,沿途除沙渠縣外,幾乎都是無人區,既無法就地取糧,從後方運糧也甚為艱難,這一節不利之處主公不可不考慮。」

自古以來,由楚取蜀,大多時候都走的是沿長江的那條路線,夷水小道雖然不乏人知,但卻鮮有人走此路,關鍵之處,就在于糧食難以為繼。

試想一下,就算一支奇襲的兵馬,穿越人跡罕至的無人區,深入到敵方之後。但在人家地盤上,就算佔得一二城池,只要對方堅壁清野,想方設法讓你無法就地征糧,而後方的糧草又難運抵,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奇襲,很快便會因乏糧而失敗。

劉封卻笑道︰「若是尋常形勢,士元他萬不會為我們出這一條計策,可是這計策放在今朝,卻逢其時,幼常,你忘了我們是以什麼名義入蜀的嗎?」

一語,馬謖恍然大悟。

劉封大軍的西征,可是打著受劉璋之邀,夾擊劉備的名義。

劉備以詐取川,巴東等郡雖不戰而降,但皆是畏于其武力威脅,大多數的降縣士民,其實並未真心歸附,而劉備兵力有限,所以控制的區域,大多也只是郡治要害而已。

而且,劉璋已對外宣布,將巴東等數郡割讓給劉封,作為他應邀入蜀的謝禮,也就是說,從法理上講,無論是蔣琬所據的建平,以及其後的巴東郡,其間士吏百姓,都已經是屬于劉封所有。

倘若劉封的奇襲軍突然出現在巴東郡,只要打出應邀入蜀的旗號,振臂一呼,那些人心未定的諸縣必群起而響應,復叛劉備,名正言順的歸降于劉封,如此一來,又何愁解決不了糧食問題。

若無劉璋之邀,偷走夷水,奇襲敵後只會是一招有去無回的敗招,但現下形勢不同,結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

想通了這一切,馬謖便再無擔憂,並且欣然請戰。

劉封身邊尚隨時需要馬謖參贊軍機,此番奇襲,劉封遂選中了老將黃忠。

這位老將自從長沙歸順于劉封之後,雖然一直受到劉封的信任,但無論是襲取南郡,剿滅關羽,還是襄陽抗操,諸般緊要之戰,一直都沒有參加。

此時的黃忠,正憋著一股勁,想要向世人展現自己廉頗未老之意,這也是此番西征,劉封決定以黃忠為先鋒的原因,為的便是得黃忠這股迫切想一展身手的勁氣。

當劉封將計策告于黃忠時,這位老將毫不猶豫,欣然請戰。

于是,劉封便撥與了他三千精銳,打著回荊州運糧的旗號,連夜起程回往宜都,依計走夷水小道,突襲蔣琬之後的馬東郡。

劉封自己,則繼續率一萬多大軍沿江西進,會合了孟達的敗軍,直抵巫縣城下,做出一副準備大舉強攻的勢態。

………………

………………

合肥城。

張遼默默的注視著在城前耀武揚威的吳人,沉重而憤怒的心情,全部都體現在了那張冷峻的臉上。

夜襲之戰失利後,五萬吳軍盡數登船,四面下營,將合肥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那一戰中,張遼的八百騎兵損失幾盡,在喪失了騎兵優勢之後,他自然不敢再擅自出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吳人大軍完成對合肥的合圍之勢。

城前,十余騎吳人正在罵城叫陣,竹竿上高高挑起的,正是李典的人頭。吳人是想用這種羞辱,激怒城中守軍,誘使他們出城一戰。

這一點張遼很清楚,盡管如此,當他看到李典那血淋淋的人頭時,心中的憤怒還是如火山一般噴涌不斷,而他卻只能以冷絕的意志,強行壓制住那復仇的怒焰。

內外壓迫之下,張遼心如刀絞。

「吳人欺人太甚,曼成,你放心,你的仇我樂進一定會報。」並肩觀敵的樂進,咬牙切齒的表達著憤恨。

張遼听之,卻是冷哼一聲,毫不掩飾的流露著他對樂進的怨意。

由心存芥蒂的冷漠同僚,變成並肩血戰的兄弟,而且,這個兄弟還為了助自己月兌圍,不惜犧牲自己,李典在張遼的心中,已然是生死與共的兄弟。

盡管他知道樂進有難處,盡管他也知道所謂的大局,但李典的死,對張遼的打擊太過沉重,以至于他心中的那股怨憤之情,蓋過了理性的判斷,在這樣一個危難的關頭,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做到和樂進齊心協力合作。

樂進知道張遼有怨氣,他私下里對李典之死也有幾分自責,但他同樣也是個性烈如火之人,你張遼有氣又怎樣,我樂進豈會向你低頭。

听到張遼那一聲含有鄙意的冷哼,樂進立時就火了,轉身冷視著他問道︰「文遠,你對我有什麼不滿可以明說,何必這般冷潮熱諷,一點都不似個漢子。」

樂進一開口,張遼這個火藥桶瞬間被點燃,他眉頭一皺,沉聲道︰「什麼叫漢子,眼見自己的袍澤身陷絕境,自己卻貪生怕死,視而不救,這才叫配叫漢子嗎?」

此言簡直已是指名道姓的罵他「貪生怕死」,樂進大怒,厲聲叫道︰「你說誰貪生怕死,你有種就明說,休要含沙射影。」

眼見樂進毫無愧意,反而且有理似的,張遼怒發沖冠,當場便有動手的沖動。

正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听得消息的護軍薛悌急匆匆的趕了來,果斷的擋在了兩人之間,苦著臉勸道︰「二位將軍,現在合肥形勢危急,還請二將以大局為重,莫要自家生亂呀。」

「哼——」

薛悌的及時出現,化解了一場將起的廝斗,那二人雖然放棄了開打的念頭,但卻心中依然有氣,各自冷哼一聲,拂袖轉身不屑看彼此一眼。

薛悌暗松了口氣,左右捏著一把汗的士卒,緊張的心情也跟著松了下來。

薛悌唏噓了片刻,忽然想起正事,忙道︰「二位將軍,方才剛剛收到情報,言是一直吳人的艦隊,已越過咱們合肥,沿肥水北上,似乎有攻打壽春的意圖,二位將軍得拿個主意呀。」

兵進壽春

合肥距壽春有百余里,吳人以水軍長途奔襲,直入淮水取合肥,似乎也不無可能。

但稍一吃驚後,那兩員敵視的將軍便旋即恢復了平靜。

「壽春城池堅固,兵糧齊備,吳人就算以傾國之兵圍攻也不見得能打下來。更何況只是一支偏軍,而且還敢越過合肥,把補給線暴露給我們。賊軍此舉,不足為慮。」

樂進的一番分析,也正好符合張遼的見解,他自然不好出言贊成,只好以沉默表達了自己的附議。

如此一來,薛悌緊急的心情緩解了不少,目光遙望東面,喃喃嘆道︰「希望丞相的大軍能趕快回援吧。」

………………

………………

波光鱗鱗,水波不興,凌統負手立于艦首,看著眼前這芍陂之水,心中不禁感慨曹操的深謀遠慮。

淮河之南,壽春之西有一塊小平原,在丘陵為主的江淮地區,這樣一塊小平原彌足珍貴。這里的土地異常肥沃,早有春秋之時,就有良田萬頃之稱。

只是,這平原所在之處有一條淠水,此水變化多端,澇時洪水成災,旱時不足為用,為禍甚重。

春秋之時,楚國在此修建了一條芍陂,即是修建一條自西向東,兩百多里的長堤,截蓄淠水形成一個堪比巢湖大小的人工湖,經後再經由渠道灌溉湖周的平原農田。

早年滅袁術之時,曹操便派人重修了芍陂,利用芍陂之水在壽春附近大規模的興建屯田,所積之谷,成為曹操用兵淮南的重要物資保障。

凌統這一支七千人的水軍,由肥水進入芍陂,名義上打著是攻打壽春的旗號,實際上卻是奉了周瑜的密計,另有企圖。

周瑜交待給凌統的計策,乃是掘芍陂之堤,水淹淮南平原,斷絕曹操大軍南援合肥之路。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