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飛龍在天 第二百五十五章 怨念更大

在孫權的眼中,劉封一直都是弱者。

盡管當年他襲取蜀中,雄踞兩州,實力一度短暫的佔據了優勢。

但很快,周瑜就連破合肥、壽春和下邳,助他孫權據有交揚徐三州,以及小半個荊州。

劉封的優勢只如曇花一現,直到周瑜造颿反事發之前,孫權還曾以強者自居,甚至在考慮是否該派人去襄陽向劉封索取荊州。

但是現下風雲突變,禍起蕭牆,失去了江北大片土地,以及周瑜等諸將,還有七萬雄兵。

面對劉封,孫權是一點底都沒有。

在他看來,現在的劉封,就像是一只盤踞在上游的大鱷,隨時都可以張開血盆大開來吞掉自己。

孫權生平頭一次,對他那位妹颿夫感到了畏懼。

「目下听聞那劉封正準備對許縣方面用兵,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應該抽不出兵馬來趁火打劫才對。」

荊州方面的最新情報,讓孫權稍稍感到一點安慰。

呂範卻道︰「話是這麼說,但若劉封聞知江東形勢有變,臨時改變計劃舉兵東進卻當如何?」

孫權心頭頓時一顫。

這些年來劉封連戰連捷,奪取南陽之後,他手中全部兵力不下十五六萬,而且還建立了一支規模不小的騎兵,實力已是極為可怕。

先前周瑜未反之時,東吳的總兵力,原本與劉封之兵不相上下。但現在,周瑜一反,孫權一下失去了半數的兵力,倘若劉封再摻上一腳,他以手中這六七萬的人馬,如何能在兩線同時應對劉周二人二十余萬大軍的進攻。

孫權的膽在顫抖,背後冷汗之流。

「主公,為今之計,莫如派人前往襄陽一趟,一則和劉封通好,二來也可模一下對手的意圖。不管怎樣,就算說服不了劉封按兵不動,至少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孫權的雖百般不願向劉封低頭,但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

權衡再三,孫權只得派呂範出使荊州,不但帶了大量的禮物,而且還有孫權決定放棄借荊州舊約許諾,以此來換取劉封的按兵不動。

在呂範出使的同時,孫權當即派其堂兄孫瑜前往夏口,助魯肅防範荊州。

因是魯肅等西線諸將,不乏當年跟隨周瑜參加赤壁和江陵之戰的將領,孫瑜此番前去,名為相助魯肅,實則是監視西線諸將。

與此同時,孫權又火速調集四萬江南兵馬,以老將韓當為前部都督,率陳武、朱恆、周泰等將北向合肥,欲親自討平周瑜的叛亂。

……………………

襄陽。

正如周峻所說的那樣,這位周瑜的使者前腳剛走,後腳淮南便傳出周瑜「造颿反」的消息。

更令劉封叫絕的是,周瑜竟然搬出了「孫策之子」這面大旗。

這一招,和當年劉封借劉琦之名起兵之事如出一轍。

劉封甚至在想,會不會是自己當年的舉動,啟發了江東美周郎的靈感呢。

不管怎樣,在為周瑜拍案叫絕的同時,劉封對周瑜先前那「師出無名」的擔心也一掃而光。

孫紹這一招,讓劉封更加堅定了和周瑜聯手的信心。

接下來的事態的發展,同樣在劉封的預料之中。

孫權的惱差成怒,發兵征討,孫瑜的調任夏口,諸般種種都在掌握之中。

在得到周瑜自立消息的三天後,劉封如其所料的等到了呂範的登門造訪。

軍府之中,劉封閉目而坐,似乎在閉目養神,對于呂範的入內渾然不覺。

「呂範見過劉將軍。」步入堂中的呂範,滿面堆笑,恭敬的拱手一禮。

劉封腦袋晃了一晃,似乎是打了個瞌睡。

劉封的視而不見,讓呂範頓覺尷尬,他只得輕咳一聲,調高聲調道︰「東吳呂範,拜見劉將軍。」

似從夢中驚醒一般,劉封猛的睜開了眼楮。

當他伸了個懶腰,連打了幾個哈欠,然後才看到了堂下愈發尷尬的呂範,不禁奇道︰「原來是子衡先生,什麼風兒把你給吹來了。」

呂範知道劉封這是在故意的戲弄于他,但這苦水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他忙是堆笑道︰「將軍乃我家主公妹婿,劉孫一家,我家主公心里惦念著將軍,所以就特命下官前來向將軍問安。」

當年幾次會面中,呂範仗著東吳勢大,對劉封的態度那個倨傲啊。

而今有求于人,一張嘴臉又是何等的謙卑,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著實令劉封覺得惡心。

劉封冷笑了一聲︰「真是有勞吳侯惦記了,我還以為吳侯許久不和我這妹颿夫往來,今日突然派子衡你前來,乃是為了向我索取荊州呢。」

劉封故意把話題往當年的「借荊州」之約上扯,想看看呂範會是何等嘴臉。

呂範當即訕訕笑道︰「將軍說笑了,都是自家人,哪有什麼借不借的。其實我家吳侯早忘了有這回事,我這回前來,正是順便向將軍說一聲,前番的借約,我家吳侯決定一筆鉤銷,這荊州本就該屬于將軍,我東吳往後再不會討要。」

「我這大舅子竟然這般大方,真是難得難得。」

劉封顯得頗為驚喜,感慨了幾聲後,忽然又道︰「既然吳侯這般大方,何不如把江夏郡也一並歸還于我算了。」

「這……」呂範吃了一驚,一時不知如何以應。

劉封緊接著道︰「江夏郡本屬于荊州,吳侯不是說了,這荊州本就該屬于我的嘛,既然這樣,這江夏郡不也理應奉還于我嗎?」

劉封的咬文嚼字和強詞奪理,讓呂範心中又急又氣,明知是對方有意羞辱于他,但卻無可奈何。

「劉將軍,江夏是屬荊州不錯,可是……」

郁悶的呂範不知怎麼來應付,一時間急得是額上直滾汗滴。

劉封看著呂範著急的樣子,回想著當年他在自己面前的耀武揚武,心中那個痛快啊。

暢快之下,劉封卻是哈哈一笑︰「瞧子衡你急的,我只是與你開玩笑而已,你還當真了。」

呂範一愣,跟著暗松了口氣,也陪著笑了起來。

尷尬的氣氛似乎稍稍有所緩解。

劉封呷了口茶,話鋒一轉,面帶憂慮道︰「子衡,听說最近東吳不太平,好像是周瑜反了,不知可有這一回事?」

「確有此事,不過那只是一小撮將士被周瑜挾持反叛而已,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我家主公已率軍前去征討,相信很快就可以平定。」

提及此時,呂範只覺顏面無光,但也能強顏淡然自若,儼然周瑜之叛沒什麼大不了之處。

哼,還在死撐。

這時,劉封忽地面露怒色,恨恨道︰「吳侯待周瑜不薄,他卻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實在是可恨之極。如若吳侯同意,我願抽颿出一部分兵馬,立刻舉兵東下,前往淮南幫吳侯平叛。」

一听這話,呂範立時神色一變。

劉封倘若是打著幫東吳平叛之名,大軍順流東下,趁此時機,突然對江夏發動進攻,卻當如何是好?

畏懼之下,呂範忙是笑道︰「劉將軍的好意,我替吳侯心領了。不過周瑜之叛只是區區小風颿波而已,根本不需勞頓將軍費心。」

從呂範的眼神之中,劉封看到了「恐懼」二字。

那種眼神,讓劉封心中愈加的痛快。表面之上,他卻又佯裝遺憾︰「既是如此,那我就不多此一舉了。說實話,目下我正準備盡起兩州之兵北伐,還真沒有多少多余的兵馬可以抽調。」

劉封這話是在向呂範暗示,自己所關心的只有北方即起的戰爭,無心插足東吳的內部紛爭。

一听此言,呂範心中頓時輕松了不少,懸到嗓子眼的心落下許多。

他呵呵一笑道︰「將軍放心,一旦我家主公討平周瑜的叛亂,定然即刻發兵北上響應將軍的北伐之戰,我兩家協手,定可一舉掃滅曹賊。」

「如此甚好,那我就祝吳侯早已討平亂賊,也好助我一臂之力。」

劉封佯裝欣喜,以茶代酒向呂範一敬。

一番客套之後,呂範帶著滿意的答復告辭而去。

呂範一走,龐統便從後堂轉入。

這位鳳雛笑眯眯道︰「主公,沒想到你在演戲這方面也這麼有天賦,難得,難得啊。」

劉封搖頭一笑,自嘲道︰「先生就別取笑我了,若非是你有計謀在先,我是真想當場就把宣戰之書甩在那姓呂的臉上。」

「我知道主公現下的實力已今非昔比,不過這戰爭爭的是最後的勝負,主公不屑于出一口面子上的惡氣,卻換來成千上萬將士們的性命,這筆買賣劃得來。」龐統不緊不慢道。

劉封微微點頭︰「先生之言,我豈有不知,若(可樂文學網)不然早就斬了姓呂之頭祭旗了。眼下這障眼法已使完,下一步如何用兵,先生有何高見?」

「很簡單,要麼不出手,一旦出手,就必是致命的殺手」

龐統目露殺氣,似乎對于這場對吳的戰爭,不但是志在必得,而且亦有一種復仇的快颿感。

劉封這時才想起,當年龐統可是一度效力于東吳。

當年周瑜和魯肅,都曾極力的向孫權推薦過他,結果,這位碧眼兒卻因為龐統長相丑陋,性格古怪,所以就不願重用。

正是因此,龐統最終才選擇投向不名一文的劉封。

「龐士元,你對孫權的怨念,恐怕比我還要多一些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