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0章 諸仙論道動根基 秦王發兵平六國

通天道人聞言,笑而撫掌道︰「正是如此!」

元始天尊駁道︰「道兄所言,大謬不然。賢弟且不可妄發亂語!」

太清聖人只一旁靜听,並不出言反駁。

通天道人微怒道︰「吾秉公而論,如何反成亂語?你略其本而究其末,豈不是有意尋釁。存心不良?」

元始天尊卻又不語,準提道人因而問道︰「道友之道,不知是何道?」

通天道人不防有他,答道︰「吾之道,乃截道,亦破立、殺伐之道也!此眾所周知,道友何故明知故問?」

準提道人躬身一禮,請教道︰「願聞破、立之道如何!」

通天道人答曰︰「是者立之,非者破之,有是而非者。則截之!無物不可破。無道不可破!」

準提道人左右看看。乃問道︰「闡道可破否?」

通天道人答道︰「老師紫霄宮傳道時便有言︰道可道,非常道。一言盡述闡道之弊。此是其道自破,吾又何須破之?」

此言非同小可,乃是直欲毀掉闡教根基。還勝誅仙劍陣百倍。只听得話音剛落,半空突兀一聲霹靂響起,隆隆不絕,元始天尊烏雲罩頂,須發皆張,顯然是首次被勾出了聖人心頭真火,戟指通天道人,喝道︰「狂妄之徒,爾敢胡言亂吾教義?」

通天道人毫無畏懼。喝道︰「吾今只不過如實轉述老師之語,爾身為弟子,本當恭听教訓才是。如何反而發怒,指責于吾?須知抱殘守缺,其罪尚小;不敬老師。卻為大逆!」

元始天尊怒氣更勝,一時竟不知如何反駁。

準提道人連忙說道︰「今日本是為著地仙犯逆,共商大計,二位切勿自亂陣腳,節外生枝。」又數目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同他早有共識,只得強自按捺下來。

準提道人又朝通天道人問道︰「道友剛才炎炎大言,貧道倒又要問︰三千大道,道友破了幾許,又截了幾許?」

通天道人剛壓服元始天尊,正心中得意,聞言臉色一變,喝道︰「三千大道,皆天道所掌。吾道自天道出,秉承老師之意,截以補天,何須破之?」

準提道人說道︰「如此說來,道友一條大道也未曾破得。大道以下,破之不足顯能,截之無益,想來道友也不屑為。道友既不能破,又不能截,不破不截,于天道何益?豈不也是妄托截教之名?」

通天道人正要答話,這時接引道人緩緩說道︰「兩位皆謬矣!貧道記得老師有言「天尚不全」,可見萬物有缺,乃是常理。截補之事,殊不易為,非天之道!」

接引道人此語,也是借鴻鈞道祖之言,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明言天衍四九之理,暗諷截教立教之基,攻勢不弱于通天道人說元始天尊。

這兩位一虛一實,詞鋒犀利,一時間通天道人也是不知如何應對。元始天尊見了,始平復怒容。

唯有太清聖人冷眼旁觀,見二聖竟然皆有道心動搖之相,恐其教祚不永,不由暗暗嘆息。

準提道人見狀,微微一笑,對通天道人說道︰「貧道看來,大道三千,自成一體,截之難以自補,故老師亦有此感慨。好在天道之外,還有大道。道友若能截之以補天道,那才是天大功德,從此截教與天共老,永世長存,可謂萬世不易,豈不妙哉?」

通天道人不由有些心動,問道︰「不知道友何指?」

就見準提道人問道︰「自然之道可破否?可截否?」緊接著再問︰「造化之道可破否?可截否?」又問︰「生養之道又如何?」

一連三問,竟問得通天道人心神動搖,萬念紛起!

準提道人尤恐不足,又喝道︰「此等千載難逢之機,若坐視不理,不破不截,怎稱截道?怎稱破滅之道?」

通天道人沉思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說道︰「不過是想拖貧道下水,要對付萬壽山,偏生狡詞妄語。便叫你舌綻蓮花,吾回碧游宮,總可落個耳根清淨!幾位道友好生商議,吾自去也!」說罷,騎奎牛回禹余天去了

太清聖人見狀,也說道︰「老道近來身乏體虛,不耐久坐,就此告辭!」也回大赤天去了。

他是堂堂聖人,此體本同天地老,須彌山倒性還存,哪里會有什麼「身乏體虛」,不過是隱射準提道人和玉帝聯手將他轉世之體強留九天之事罷了。

元始天尊心頭也有些不樂,告辭而去。待回了清微天,有廣成子迎上,元始天尊入了七寶宮,在雲床坐下,突然自語︰「好個「道可道,非常道」!西方教心思之大,連吾也始料未及!」

轉頭對廣成子說道︰「函谷關之戰,凶險莫測,吩咐吾教下弟子,見機行事,萬不可妄自出頭!」廣成子領命去了。

靈山之上,玉帝最後與準提道人說道︰「道友,共伐地仙之事,關系天地氣運,還請多多費心。」說罷朝二聖一禮,也回九天去了。

只剩下接引準提二位,準提道人悠然說道︰「漫江撒下絲和線,不知網里是何魚?」

接引道人笑道︰「但得金鰲一條足矣!余者皆意外之喜!」

不說眾仙算計,卻說秦王政沖齡踐位,九年而冠劍親政,又得尉繚輔佐,內治宮廷,外勤軍事,八載之後,國中猛將如雲,兵精糧足。于是舉國上下,皆有東進之意。

這一日,尉繚上朝,進東征之表,曰︰「自平王遷都洛邑,周室衰微,諸侯征伐,四百余年,死難無數,白骨盈野。天下生民,苦于兵禍,望平亂之師久矣!」「今秦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而山東疲敝,此天賜之機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因此請秦王發兵東征。

群臣聞言,紛紛響應,皆附尉繚之議。于是秦王慨然應允,金台拜將,以尉繚總督兵事,平定六國;即日三軍東進,兵發函谷關。

這一日,尉繚率大軍駐兵函谷關,見南北二山,隱有紫氣;東西絕壑,一夫可據,不由嘆道︰「果然是兵家要地,聖人傳道之所!」又見東邊崤山之上靈雲籠罩,自語道︰「此必吾師駕臨,禮當前去拜見!」便將大軍安頓已畢,獨自上崤山而來。

待到了山巔,只見其上一台,台上一座廬蓬已然起好。尉繚穩步上前,至廬蓬前,躬身行禮道︰「不肖弟子黃石,拜見師尊!」

只听廬蓬之中,哈哈大笑,就見玄松道人走出,說道︰「汝今掌一國之兵,平定天下,功德不小,連吾也要敬你幾分,何謂不肖?以後休要妄自菲薄!今日諸位同門,已盡皆到此,要為你一壯行色!」

便見地仙門下八位二代弟子拍手大笑而來,後面精衛、楊昭、哪吒,都來見禮,說道︰「將相威儀,自壯行色。師兄人仙兩便,福緣不可小視!」

尉繚躬身道︰「黃石何能?都是師門栽培,列位抬舉!」

玄松道人說道︰「吾等且先寬坐,待老師降臨,听了訓示,再為黃石公踐行!」

尉繚驚道︰「連師祖也要來麼?」玄松道人笑道︰「此事重大,老師一直垂注,怎能不來?」

于是眾仙靜坐蘆蓬之中,只待鎮元子前來。l3l4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