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姿態

六月八日上午,東京時間七點三十分,東海上的戰斗結束不到一個小時,日本防衛省就急不可耐的公布了戰報,宣稱擊沉中國海軍十二艘大型戰艦,並且在爭奪制空權的戰斗中擊落了包括一架戰略預警機在內的一百二十七架中國戰機,取得了開戰之後,最重大、也是最關鍵的勝利。

顯然,日本當局再次在戰報中注水。

因為可信度不夠高,所以除了日本的新聞媒體,其他國家的新聞媒體都在等待中國國防部公布戰報。

一個半小時後,即北京時間八點,中國國防部才公布戰報。

顯然,雙方的戰報存在很大差距。中國國防部只承認在戰斗中損失了八艘登陸艦,一架KJ-200預警機與七十四架戰斗機,並且在戰斗機擊落了八十六架日本戰斗機,其中七十二架是F-22A。

當然,這並沒有難住記者。

很快,一些新聞媒體通過商業衛星拍下的照片,確認在戰斗結束之後,東海艦隊仍然在釣魚島以西海域活動,艦隊里至少有十六艘戰艦,此外還有兩艘護衛艦在釣魚島以東搜尋落水官兵。

毋庸置疑,中國國防部公布的戰報更加可信。

八點半,中國國防部再次公布消息,東海艦隊預計將在六月十日返回舟山,海軍將邀請記者前去參觀。

這下,更加沒人相信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戰報了。

當然,在新聞媒體眼里,這更是中國主動結束戰爭的積極舉措,即通過撤回艦隊,給了日本當局一個台階。

決定撤回艦隊的不是傅秀波,而是黃峙博。

在國防部公布戰報的時候,黃峙博就找到了陸風烈,準備一同去元首府,說服傅秀波把艦隊撤回來。

如果傅秀波答應的話,國防部將在八點公布這條消息。

只是兩人趕過去的時候,傅秀波正在會見一位極為重要的客人,所以在國防部公布戰報的時候,沒有公布撤回艦隊的消息,而是在半個小時之後,以單獨發布的方式,讓全世界知道了中國為和平做出的重大讓步。

讓黃峙博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很簡單︰實戰證明,中國海軍與空軍還不夠強大。

打到此時,東海艦隊已經遭到兩次大規模空中打擊,而且在五月二十九日,「蘭州」號還被一枚反艦導彈擊中,雖然沒有造成嚴重損傷,但是經過六月八日凌晨的戰斗,足以證明艦隊前出的風險太大了。

歸根結底,還是中國空軍與海航的遠程作戰能力嚴重不足。

不是戰斗機不過多、也不是戰斗機的作戰半徑不夠大,而是空軍與海航能夠提供的支援非常有限。在僅有四架KJ-2000的情況下,即便海航的KJ-200全部動員,加上艦隊提供的支持,也只能在一場空戰中投入一百架左右的戰斗機。在以往,這個規模不算小,而且東海戰場也容納不了這麼多戰斗機。可是現在,這些戰斗機嚴重不足。原因很簡單,大規模電磁戰嚴重限制了戰斗機的遠程交戰能力,絕大部分時候得通過格斗決定勝負,也就縮小了戰斗機的作戰區域。

凌晨的戰斗足以證明,雙方各投入兩百多架戰斗機根本不是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空軍與海航的指揮系統就成了制約戰斗力的瓶頸。

無法有效指揮,戰斗機的作戰效率大大降低,即便增加投入,在達到極限後,也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

凌晨的戰斗中,空軍與海航各投入了一百二十架以上的戰斗機,結果仍然沒能在空戰中擊敗規模小了一半的日本機群。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艦隊撤回來,縮小制空作戰區域。

這麼做,還有一個極為明顯的好處,即日本空中自衛隊要想攻擊東海艦隊,就得讓預警機前出,擴大制空範圍。

雖然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預警機多得多,僅E-3G就有八架,但是日本已經沒有艦隊,預警機前出的風險高得多。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空戰在釣魚島西面進行,日本空中自衛隊必敗無疑。

這不是退縮,而是主動調整。

除了戰術上的問題,巨大的作戰損失也是迫使黃峙博讓艦隊後撤的主要原因。

從五月二十九日算起,雖然戰爭打了十一天,但是只有三天爆發了大規模戰斗,而中國空軍與海航在這三天里總共損失了兩百多架戰斗機,戰損速度超過第二次朝鮮戰爭。更重要的是,戰場在海洋上空,在被擊落的三百多名飛行員中,只有一百二十多人被救回,半數以上的跳傘飛行員都沒能幸免/。

不管是損失的戰斗機,還是陣亡的飛行員,都對中國空軍與海航的戰斗力產生了影響。

別的不說,中國就不可能像日本那樣,從其他國家獲得先進武器裝備,哪怕肯出更高的價錢,也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賣給中國。再退一步,即便俄羅斯肯賣武器,也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交付。

十一天來,中國空軍與海航只獲得了四十多架戰斗機。

再打十一天的話,恐怕中國空軍與海航就不得不啟未經任何改裝的J-11與J-10了。

日本卻不一樣,至少美國沒有公開拒絕出售戰斗機。

相對而言,陣亡飛行員產生的影響更加明顯。

要知道,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時,志願軍的飛行員數量不到一千人,其中只有大約四百名戰斗機飛行員,而且只有不到一半參加過大規模空戰。這些飛行員都是中國空軍與海航的骨干,而且都在第一時間參戰。打了十一天,在陣亡的一百七十多名飛行員中,七成以上參加過第二次朝鮮戰爭。

沒有優秀的飛行員,有再多的戰斗機都沒用。

實戰已經證明,在與日本空中自衛隊的對抗中,飛行員的素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不然中國空軍與海航早就敗下陣來了。六月二日之後,空軍與海航的戰損大幅度提高,也與美軍飛行員參戰有直接關系。

黃峙博沒有參戰,因此更加清楚戰場的整體情況。

因為這個提議,正好符合傅秀波的想法,即在佔盡便宜,美國又不再全力支持日本的情況下,通過高姿態讓步,不但能夠在外交上取勝,還能給日本一個下台的機會。只要國際輿論隨風轉向,日本當局就得考慮停戰。所以在黃峙博提出讓艦隊後撤之後,傅秀波立即答應下來。

只是,傅秀波沒有糾纏于軍事問題。

送走黃峙博與陸風烈之後,他給美國總統打了電話,明確提出中國已經在軍事行動上做出讓步,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國將別無選擇,只能采用更加徹底的手段,使日本完全喪失戰爭能力。

傅秀波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很明確。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日本不肯在這個時候停戰,中國就會從長遠考慮,至少會攻擊沖繩群島的軍事設施。

麥克米倫不是傻蛋,知道傅秀波是口出狂言。

問題是,這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單純從軍事上講,中國要想取勝,而且是盡快取勝,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擊沖繩群島上的軍事基礎設施,比如嘉手納空軍基地與那霸港。沒有了這些軍事基地,日本別說在東海挑戰中國,能不能控制住沖繩群島都是個問題。

正是如此,麥克米倫不得不重視傅秀波的態度。

原因很簡單,只要傅秀波說到做到,哪怕只有一枚炸彈落在沖繩島上,美國都將卷入這場戰爭。

受此影響,麥克米倫放下電話後就把錢德勒叫到白宮。

正好中島俊夫在華盛頓,可以當面把問題說清楚,即美國絕對不會為了釣魚島爭端與中國開戰,日本的唯一選擇就是在中國做出了軍事讓步之後,接住中國遞來的橄欖枝,而美國願意從中調停。

「你能說服中島俊夫嗎?」

「問題應該不大,他並非我們想像的那種戰爭狂人,而且沒有提出我們關心的問題,表明日本當局也在考慮結束沖突,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現在中國主動做出讓步,等于創造了這個機會。我們要做的,只是親自出面調停。」錢德勒長出口氣,說道,「即便中島俊夫不肯答應,我們不再提供戰斗機,戰爭也會在幾天之內結束。根據我的判斷,只要中島俊夫有點頭腦,就不會拒絕我們的提議。」

「他能答應下來就再好不過了。」

「這樣的話,我們得做出一些承諾,比如幫助日本重建軍事力量。」

「這是小事,戰爭結束後,我們做什麼都沒有關系。」

「還有……」錢德勒遲疑了一下,說道,「中島俊夫已經提出,日本現有的國防機制已經無法確保國家安全,所以在重建軍事力量的時候,日本將改組自衛隊,組建攻防兼備的國防軍。」

「國防軍?」

「最大的問題在法律上,以及我們的態度。」

麥克米倫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他已經提出來了?」

「提出來了,不過是在征求我們的意見。」

「暫時不要表態,簽署停戰協議後再說。」

錢德勒點了點頭,又說道︰「也許,戰爭不會因此結束。」

「什麼?」

「CIA已經獲得情報,中國陸軍正在福建與浙江南部集結,規模在三個集團軍左右,此外鄰近軍區還有兩個集團軍正在動員。」

麥克米倫一驚,眼楮一下就瞪大了。

「兩個小時前,台灣前總統劉俊實到了北京,與傅秀波進行了秘密會晤。」

「這……」

「顯然,大陸正在為解決台海問題做準備,不然劉俊實不會去北京。」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根據我的判斷,中國當局從一開始就沒有單獨看待東海沖突,而是把它當成了解決台海問題的鑰匙。日本戰敗沒有什麼,可是我們絕對不能讓台灣倒戈。我的建議是,盡快向西太平洋增派軍事力量,表明我們在台海問題上的立場,讓中國當局放棄軍事冒險的想法。」

麥克米倫沒有立即開口,但是他知道,戰爭離美國非常近。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