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風雨法蘭西 第九十九章 我想見貞德

換句通俗些的話講,即將被餓死的人,即便看見的是觀音土,肯定也是會吃下的,哪怕明知道那玩意吃多了致命,但總好過活活餓死。

當然,西秦現在的局勢還不至于到這種讓柏舟去吃毒餌的地步,況且,柏舟也不相信沃爾夫岡真敢給他下這麼一味猛藥。

「原因,勃艮第人來攻打瑞士;目的,打跑勃艮第人。」沃爾夫岡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種自信,仿佛他即將面對的不是七萬余勃艮第兵士,而是七萬頭待宰羔羊而已。

雖然這種神色能讓普通人覺得信心滿滿,也能讓同伴盟友覺得他是一個穩定的靠山,但問題是,柏舟問的不是這個!

顯然,沃爾夫岡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這時候的歐羅巴人肯定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但三王子殿下這招耍的確實漂亮,深得圓滑之精髓。

柏舟有自己的顧慮,或者說是有些話覺得沒必要講的太過明白,可這位三王子殿下卻偏偏避實就虛,回答了一個也算是無懈可擊的「原因」和「目的」。

因為勃艮第人進犯瑞士,所以我幫你們打跑他們!

原因、目的清清楚楚,但這話和白開水一樣,一眼見底,既是最有用的東西,也是最無用的東西。

「您確定這就是您的最後答案?」柏舟好似隨意一般問道,仿佛對沃爾夫岡剛才的回答並沒有什麼不滿,只是單純再例行詢問一遍。

「怎麼,您還有什麼問題,還是您覺得,我還有其他目的?」

看來沃爾夫岡是打定注意並不把他來此的真實想法告訴柏舟了,總是以一種很平穩的口氣,配上一副冷酷的模樣,讓別人哪怕想從他的神態語氣中抓住些蛛絲馬跡都很困難。

說到底,沃爾夫岡此行肯定不會只是為了幫助西秦抵抗勃艮第。柏舟明白,沃爾夫岡有其他原因,但柏舟不明白的是,其實現在把所有事情攤開來講是最合適的時候,最起碼,後面配合作戰的時候,也不會再產生什麼別扭的感覺,只需要把神聖羅馬帝國的援軍當做一場生意的籌碼就可以了,可為什麼沃爾夫岡就是不準備把實話說出來?

特別是之前還專門把弗蘭克給「支」走了,不惜用上了可能導致內部沖突的辦法。

難道說這位腓特烈一世的小兒子,真的就是一個政治智商為負,只憑個人喜好做事的任性王子?

柏舟第一個就不相信,或者說,這壓根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從剛才的幾次交談和以往的交流中,不難發現沃爾夫岡還是有不小的本事的。退一步講,哪怕事實確實如此,可是,一國王子,總會有些心月復手下,比如說弗蘭克說過的那個前條頓騎士團的團長,也會甘願跟隨一個白痴麼?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畢竟,一個騎士團,特別是又是神聖羅馬帝國、甚至是整個歐羅巴都聲名赫赫的條頓騎士團,即便是國王都不能太過強迫她的團長做一些過分的事情。

「沒有,我相信您,那麼,這樣的話,我還有事,就不招待您了,對了,午飯時,會有人通知的,飯後,這次對付勃艮第人的軍事方略,我們倆還需要討論一下。」柏舟轉頭對羋川說道,「來,幫我安排好幾位客人。」

柏舟現在沒有功夫和這位富貴閑人玩什麼太極推手,「猜謎」活動一向不是柏舟最擅長的,現在既然沃爾夫岡不願意說,柏舟也覺得自己沒有必要非得問出個子丑寅卯來。再者說,柏舟現在是真沒有什麼閑時間,約翰大公和他的部隊就這幾天就能臨近貝爾福、巴塞爾,西秦需要立即規整一下武裝,雖然這其中有大部分的事情是由尉上來經手,但這一次,尉夫親率五千新募集的民兵增援巴塞爾,柏舟于情于理都要看看他們到底是個什麼狀況,雖然知道不會對這些民兵抱有太大希望,但看看總歸是心里有底些。更何況,尉夫心中所提到的玩意兒,也讓柏舟十分好奇。

在柏舟心中,尉夫這次帶來的,估計又得是一些蜂弩機。這種中遠距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旦集群使用,所能發揮出的威力其實真的是很難想象的。當它只有六架時,在巴塞爾城下那次的發揮就已經很令人震驚了,六架由改造過的戰車裝載的蜂弩機,簡直就是六架殺人機器,特別是在平原中,配合上馬車的機動性和沖擊力,那絕對是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加喀秋莎。

一旦這種戰車和蜂弩機的數量不再只是個位數時,配合上特定的地形和戰術,相信最起碼再擊潰約翰大公的上千部隊不成問題。

如果這次,戰車的數量超過了一百架,那柏舟就得考慮是不是不再依靠貝爾福和巴塞爾據守,而是直接把部隊拉出貝爾福,攻進勃艮第月復地平原,打他個花兒為什麼這麼紅。

當然,柏舟也知道,這只能是存在于想象之中,戰車這玩意兒,必須是依靠整個西秦的實力才能把它的產量給提上來,但這種對作戰環境要求挺高的戰車部隊,西秦還沒有必要來這麼干。

「喂,公爵大人?公爵大人!」沃爾夫岡的聲音開始變大。

「嗯?什麼事。」柏舟看去,沃爾夫岡居然沒有听從他剛才的安排,先行回去休息,而是繼續站在這里,望著柏舟。

柏舟也知道,這客人還沒有走,自己就這樣跑神了,是有些不禮貌,但他有些納悶,這個沃爾夫岡,難道還有什麼想說的麼?而且還是非得現在說。

「我想見一下貞德。」沃爾夫岡神色依然沒有什麼波動,就好像他見一下貞德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樣。

…………………………………………………………………………………………………………………………………………………………………

在舊社會和三年困難時期,窮人在青黃不接時或災荒年間,常常靠吃觀音土活命;這種土可充饑,但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吃了以後月復脹,難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盡管不會餓肚子,但由于沒有營養,人還是要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