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血浸伯爾尼 第四十七章 秦人

在後世中,東方人把世界上的人種分為三類︰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而相對應的,西方人稱之為尼格羅人、高加索人和蒙古利亞人。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在西方人眼中,至少是在劃分三個人種的西方人眼中,黑頭發、黑眼楮、黃皮膚的人都屬于蒙古人種,或者說,蒙古人可以代表所有黃皮膚的人。這在柏舟看來,是十分可笑的,雖說到底黃種人起源在哪里,世界上到現在還沒有定論,但是如果讓蒙古人代表中土人,這在他看來,就如同說拿一塊碎石代表一座高山一樣。

誠然,西方人這樣劃分,並不是有意歧視其他國度的黃種人,而是因為,就在中世紀,蒙古人的幾次西征,對他們的影響太大了,這些黃皮膚人對他們一如噩夢一般,伴隨著殺戮與疾病,這些恐懼都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中。在當時他們接觸不到其他黃種人的情況下,自然就認為,蒙古人可以代表所有的黃種人。

但是,柏舟和西秦人現在來到這片大陸上,似乎是發生了一些蝴蝶效應,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蒙哥並沒有征伐到歐洲,只是止步于中亞,也就並沒有成為歐洲人的噩夢。在這時候歐洲人的印象中,黃皮膚的人只屬于「上帝之鞭」——匈奴人阿提拉和契丹人耶律大石。但這兩個人的殺戮,距離今天已經很遙遠了,遙遠到歐羅巴人現在寧願用異族人來稱呼這些與他們膚色不同的人,遙遠到哪怕不少歐洲人身上都流著「異族人」的血液,也是毫不知情。

有時候,柏舟會想,如果成吉思汗不再揮舞他的皮鞭征伐歐洲,那麼,在未來,這些西方人會用什麼詞語來代替「蒙古利亞人種」,似乎,「秦人」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後世中,許多人都會說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中土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因為它的版圖範圍是歷代中土王朝所不可超越的,也是唯一一個勇于去征伐那個隔海相望、名曰日落之國的王朝。

但是,柏舟並不認同,在他看來,蒙古人與其說是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倒不如說是在它全盛時,掠奪了足夠多的領土。蒙古人代表不了中土人,他們所建立的政權和中土並沒有什麼關系。所以,這個不足百年的元朝,代表不了中土文明,頂多算是掠奪了中土百年的物產,自然,它所建立的功勛怎麼能被後來的中土人歸在自己祖宗的頭上?

而且,蒙古人建立的政權,本質是還是排外的,它把帝國內的人分為三六九等,中土人只不過是處于最底層的兩等而已,所以,柏舟並不認為成吉思汗建立的功勛有什麼值得中土人驕傲的,要自豪,也是該由蒙古國的後人來自豪,中土人實在是沒有這個資格。

柏舟現在站在沃倫城內,西秦兵士駐扎的地方。現在,西秦人的名聲已經開始在歐羅巴大陸上飄蕩,但這還遠遠不夠,柏舟希望做到的是,百年之後,西方人劃分人種的時候,會把黃種人稱之為「秦人」!

萬里之行,始于足下,柏舟目前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他剛才和日耳曼人只是把瑞士這塊「蛋糕」分割好了而已,至于說如何吃下,還是要各憑本事。

瑞士這個地方在中世紀絕對是以窮出名,久經戰亂、群山環繞、多種民族、敵國壓制,這種種因素導致了瑞士在中世紀基本上都是以藩屬國的身份出現,貧窮落後也就是必然的。不像在後世,金融業、精密制造業、旅游業和永久中立國的身份讓它的國民各個都是有錢的主兒(可是在中世紀,不會有人跑到瑞士來旅游,世界上「金融」一詞也僅存在于概念之中,就只有精密制造業還稍微可以指望一下,可問題是,等瑞士的制造業發展起來,能不能夠滿足軍需都還是兩可,就甭指望它能給瑞士帶來多少經濟收入了,最多是鐘表發明後可以暫時充當一下奢侈品。)。現在對于柏舟來說,瑞士也確實不是一個適合發展經濟的地方——可用于耕種的土地不多,商業不發達,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有所改觀的。

不過,這樣對于現在的西秦人來說,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畢竟,瑞士人的窮就決定了他們沒有辦法興建太高級的城牆,對于現階段兵員緊缺的西秦人來說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所以,柏舟在軍營里和尉上幾人踫面,讓他們開始著手蠶食瑞士人的土地,一路上多招募一些農民,雖然戰斗力不會怎麼高,但是人數多終究還是能壯壯自己人的膽氣或者是嚇嚇敵人的膽氣。

羅伊斯河-四森林州湖-提挈諾河以西的瑞士境內,也就是西秦人日後的家園,除開首府伯爾尼,真正需要駐軍佔領的,也只有北部與法蘭西接壤的「德萊蒙」、西南部的「日內瓦」、南部和意大利相鄰、坐落于阿爾卑斯山脈里的「錫永」以及四森林州湖畔的「盧塞恩」這幾個地方而已。畢竟,不是每個村落、堡壘都需要西秦人進攻與駐守的。而那幾個地方,都是瑞士境內相對發達且地利位置十分重要的城市(堡壘),也是西秦一方在佔領瑞士後,肯定需要派兵駐守的地方。

而柏舟與尉上幾人商量後,再綜合卡特蘭諾的意見,最終決定把伯爾尼放在最後再攻取,如果可能的話,等到柏舟從列支敦士登帶來一些西秦族人時再動手也不遲。畢竟,伯爾尼是瑞士人的首都,城防肯定不是沃倫、迪蒂孔這種內陸小堡壘可以比的,只派幾千兵士,大部分還都不是精銳,說不得人家瑞士大公只需要一些農民兵就能防守住。

至于說意大利人的封地,柏舟思前想後,決定把盧塞恩冊封給菲奧拉,畢竟這一路上,意大利人和自己一方配合的非常好,而且也遭受了十分重大的損失,六百精銳現在就只剩下兩百來人,如果自己只是隨隨便便冊封菲奧拉一兩座小城堡,估計尉上他們就看不下去了,想想也是,一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列支敦士登才賣了七千多金幣,人家意大利人出了三萬不說,還投入了全部的兵力參與戰斗,幾乎無所保留,一個「盧塞恩」確實是他們應該得的。

不過,至于說柏舟冊封菲奧拉一塊這麼好的封地,除開上述原因之外,還有沒有什麼非理性的考量,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結果是西秦和意大利人都沒有意見。

在安排了這些事宜後,西秦一方從上到下,也終于可以先暫時緩一口了。攻伐瑞士領土,畢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兵士們也該休整一下了,況且,這次陣亡的西秦人,也需要時間安葬下來。中土人一向都是信奉入土為安的,現在,在瑞士這塊土地上,也可以算是西秦人的家園了,葬在這里,就是葬在了故鄉。

想當初西遷路上,多少西秦族人只是埋在一捧黃土下,連墓碑都不敢立,生者只是攜帶著這些亡人的一縷青絲,希望有朝一日,西秦人有了自己的故鄉,可以葬在那里。現在,這些亡魂終于有了一個可以長眠的地方,不用擔心自己成了孤魂,入不了輪回。

…………………………………………………………………………………………………………………………………

Ps︰1,第一更到。今天準備要第二次申請簽約,心里的感覺,就如同神曲一般,如果編輯再沒有回復,那我就真成了一個茶幾了。

2,關于剛開始那幾段描述,只是個人意見,有什麼想法大家都可以說說,多歧為貴,不取苟同。

3,在這里也回答一下一位書友的問題,統計顯示芬蘭人身上有很多「蒙古人」的基因,其實這里應該說的是他們擁有黃種人人的血統,而並不是意味著他們就是蒙古人的後代,因為,在歐洲人的語言中,「蒙古利亞人」代表著黃種人。當然,這個統計靠不靠譜,我不清楚。再比如,馬爾扎人(匈牙利)到底是「匈奴」的後代還是其他游牧民族的後代,也不好考證,不過可以確定是被中土的老祖宗們打怕了,跑過去的。

4,好吧,我承認那個國家名稱的本意是日出之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