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風雨法蘭西 第一百零六章 回回炮

尉夫當下也不多說什麼,只是帶著柏舟又重新向巴塞爾城中走去。

這讓柏舟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明白,尉夫的這個舉動是因為他已經把那些現在還蒙著一層神秘面紗的玩意兒送進了城中,可早知如此,柏舟又何必多跑這一趟?

尉夫看見柏舟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揚︰「公子應該知道,這麼重要的東西,老夫不可能一直把它們留在城外,還是由外族人看守,我不放心。在初來時,已經把它們送入城內,只是剛開始時看見公子在和那位王子殿下相談甚歡,所以也就沒再提及。」

柏舟明白,城外這五千外族兵士,還需要尉夫處理相關事宜,所以他不可能一直在城內等著,畢竟,連柏舟也不知道當時他會和沃爾夫岡「聊天」聊到什麼時候。而且以尉夫的性格,肯定不會把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一個陌生的外族人面前提起。

巴塞爾城內的一處廣場上,四周已經被西秦兵士看守的嚴嚴實實,帶隊的是新晉將領汪小寶,在尉夫的吩咐下,把這處廣場列為禁區,別說還在城中的其他同盟軍,即便是西秦族的普通兵士,也不能隨意進出。

柏舟和尉夫一路上聊了些關于伯爾尼的事情。畢竟天已嚴寒,各項建築事宜都逐漸放緩,所以關于西秦族本身的,倒沒有什麼大事。簡單的房屋帳篷盡管抵御不了冷風,但好在四周的林木極為豐富,只要族人勤勞些,應該不會出現因嚴寒而傷病的情況。至于說族人們的糧草,雖然比軍隊里的儲備更充足些,但也只是僅僅夠渡過這個冬天的,等過了這個冬天,糧食的問題,還需要柏舟等人去解決。

至于瑞士當地人,由于西秦族已把大部分的本地貴族給驅逐了,就算有人想挑事,也無人可以帶頭;加上統治手段還算柔和,又沒有立即征收賦稅,所以還算穩定。而那項「平均地權」的舉措,被柏舟報以了很大的希望,可是由于人手問題,現在只解決了有西秦族人和菲奧拉駐扎的那幾個城市及其周邊,具體效果,因為時間尚短,尉夫還沒有得到反饋,就更別說柏舟了。

「公子,尉先生。」汪小寶看到兩人到來,立即上前行禮。

柏舟點頭示意,尉夫也對著小寶笑了笑,能得到尉夫笑容的人可真不算多,除了柏舟,哪怕是尉上或者是蒙山,幾乎都是被他「冷面」以對,也是,畢竟都明白,就這麼個還顯稚女敕的少年,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員合格的將領,其中的艱難,就連柏舟自己都是無法理解的。

所以,他的付出,也值得尉夫這一笑。

「讓我帶您過去吧。」小寶撓了撓頭皮,聲音略顯得一些扭捏︰「我也很想知道那些個大家伙到底是什麼。」

尉夫沒有反對,柏舟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不過,柏舟也從小寶的嘴中听出來了,這個玩意兒怕是體積不小。

來到廣場上,尉夫先是四周看去,因為廣場是一個較為空曠的地方,周圍如果有較為高大的建築物,那麼里面的人對于廣場上的所發生的情況,一定是一覽無遺。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帶來的東西只能擺在較為空曠的地方,尉夫是無論如何不會把地點選在這里。

好在伯爾尼這個地方屬于堡壘建築,加之地域貧瘠,所以一般平民也沒有太多余錢修建太過「宏偉」的民居,兩三層高就到頂了,根本看不清廣場上的情況。至于能望到這里的城牆和伯爾尼內堡,以及偶爾幾處高樓,現在都是由西秦人負責駐守,倒不怕被外人看了去。

其實這倒不是尉夫故意藏私,把什麼好東西藏著、掖著不讓盟友瞧見。而是因為尉夫不能確定他們這些盟友所帶領的盟軍們,是不是各個都心懷坦蕩。

西秦族人好說,光看面相就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本族人,可歐羅巴上其他民族之人,並不好區分,萬一讓勃艮第人混進來,雖然可能破壞不了什麼,也看不穿什麼,但總歸是件麻煩事。

謹慎,一向是尉夫做事的最大特點。

柏舟跟隨小寶進入廣場,便看見數十名西秦兵士,在幾個人的指導下,扛著一些在柏舟看來無非是巨木機括之類的東西,仿佛在組裝著什麼。

因為他們只是剛開始干活,所以柏舟目之所見,都是一些零碎,並不能看出來到底是什麼東西,不過柏舟畢竟怎麼說也是「見多識廣」之輩,沒見過豬跑、總吃過豬肉,在中世紀,還是戰爭方面,需要用到十余米長的巨木,還有大批機括之類東西的,除了大型投石機以外,難不成還能裝建個變形金剛?

柏舟突然發現,那幾個指揮其余人裝配部件的「技術人員」,為首的那個赤足麻衣的老者,似乎很面熟的樣子,細細想來,好像蜂弩機的制造者就是他老人家。

對,就是他,化成灰柏舟也認得。啊,不,這句話用到這里似乎不太合適,但肯定可以表達柏舟對他印象之深刻,準確說,是對蜂弩機印象之深刻。

這個在巴塞爾之役中給勃艮第人造成大麻煩的武器,其實真說起來,定位還蠻尷尬的。說弱吧,它的殺傷力絕對是戰術級別的,只要有足夠的規模,主導一場戰斗的勝負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可說強吧,它的規模按現在的狀況來說,柏舟是指望不上了,這個「老發明家」,似乎志向只是在于發明,而不是在于如何讓一向發明的效用最大化,柏舟本來還指望這次尉夫來,能再帶來十余架蜂弩機,可現在來看,老者在這段時間里,似乎又在搗鼓什麼新東西,肯定沒心思再放到蜂弩機上面了。

隨他去吧,都這麼一大把白胡子了,肯定也到了「耳順」的年歲,想干點什麼就干點什麼,反正只要技術有了,原材料、人手跟得上,造多少都不是問題。這是柏舟的內心想法。

畢竟,這可不是一個講究士農工商四階層的地方,特別是柏舟更不是一個看不起所謂奇巧銀技的人,所以,對于這種技術人員,柏舟還真的做不了什麼特別的要求,只是要求別閑著就成,至于說造出來的東西有用沒用,自然有專人鑒別。誰叫柏舟上學時學的專業別說在中世紀,哪怕放在民國時期,也是屁用沒有。

不過,因為有先例,所以柏舟對這位老者所造的東西還是很有信心的,可是,這個數量麼,一直是柏舟心中不願意去想的地方。

「這種投石機,先生帶來了多少架。」

相比于防守而言,投石機這種東西更利用進攻,用以攻破城牆。畢竟,這玩意的準頭誰也保證不了,哪怕上帝他老人家在不違反牛頓幾大定律的情況之下,也毫無辦法。而且,即便用來進攻,它也得上了規模才有用處,柏舟一眼掃去,似乎相比于堆放零件的地方而言,這個廣場顯得太過寬敞了些……直接說來,最多就是兩架投石機的零件。

「只有一架。」

尉夫說出了一個讓柏舟更揪心的數字。

「不過,它可不是一般的投石機,而是回回炮!」

…………………………………………………………………………………………………………………………………………………………………

PS︰是真的,現在好多年確實沒見過豬跑,但吃過豬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